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这时候也很美了,树上都爆了新芽,别是一番风景。
你真仔细,我都没注意到自行车。是的,肯定有孩子骑车的,不少离家近的孩子是走路上学的。这里的孩子习惯了,大雪天,走上一刻钟路上学不稀奇,要是俺家那小子,立刻就觉得我们“虐待”他了。也是,一方面我们更娇惯孩子些,另一方面,这里的孩子更抗寒。
这里的高中是走班制,由于每个学生选的科目都不一样,所以每堂课都有不同的同班同学。我儿子在班里大部分时间就他一个中国人,好象有个课堂上还有一个韩国人,有堂课上最近转入一个香港过来的,会讲一点国语,但是也经常用词错误,因此产生些乐子。
由于文化上的孤独感,原本非常SOCIAL的儿子来这里后对于本地孩子圈子并不热衷,尽管他曾经非常荣幸地受到他们的主动邀请(这种事情不常发生)。作为母亲,我很想推动他多接触本地土生土长的同学,但是我能理解他的现实感受,接受他逃避的理由:上课已经很累了,下了课需要一些放松的交往,跟洋人交往由于沟通上的困难好象是“社交工作”,跟中国同学、甚至亚洲同学一起,就有比较放松的休息的感觉,所以,继续PUSH他,就等于给他“加课”。
儿子在学校里一直试图多“团结”中国、尤其是大陆来的同学,就目前所知,不多,大约十几个吧。
伦敦这个城市,南亚人不少,另一个比较多的族邑是说西班牙语的哥伦比亚人。但这些外来族在本地学校占的比例都有限,LUCAS也如此,还是以本地生长的孩子为主。
姐姐讲的真好! :wdb17: 我一直倾向于选个华人不要太多的学校,总觉得孩子成年前应该了解交往一下别的族裔,中学应该是个好时期,可也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过渡好,希望我到时候能够像姐姐那样细心观察、引导体贴他们! :wdb23:
 
回复: 伦敦絮语

希望楼主继续提供相关信息,的确孩子房子和工作是我们考虑最多的。看了楼主的帖子,我越来越倾向于登录LONDON了!!
 
回复: 伦敦絮语

应A同学要求,我把中间一段涉及个人隐私过多的略过,直接贴最后一段我们之间的对话.

引用:
作者: A同学
刚才忘了,还有一重要的事要请教下,你那里有说国语的家庭医生吗?你们是怎么解决的?我家老二年龄小,估计会有机会去医生那里,担心和医生交流不了,很多词听不懂.

这里有说国语的家庭医生,我特别幸运,是我一个来了三年的中国同学帮我求了半天,来了三个月就有这个中国人家庭医生了. 不然看病是个问题,在语言不好的情况下,那些病名和药名对我来说都象"天书".而且,问题还在于,其实不管说什么语言的家庭医生都缺, 不管什么族邑来了都得等上两三年才有.
但是,一般突然不适是可以直接上WALK IN CLINIC的,不一定要经过家庭医生,急诊可以直接上大医院,伦敦属于医疗资源充足的,不至于等半天轮不上.
刚刚听了你对家里情况的介绍,觉得你对孩子的教育真是上心. 其中要介意的真的就只是英语及英语背后的文化,若说学习课程知识,对家长来说是在国内方便得多,因为这里的学校很散漫,你很难摸得着头脑. LUCAS是以科学见长的,但是数学就很差劲,我儿子为此不得不常常跟老师烦,烦得多了,也很沮丧,但若不去烦,人家把你对的题批错了,影响成绩,影响大学申请.
申请美国名校的话是在国内读完方便得多,这里这个风气不盛. 我儿子刚到LUCAS,同学就很骄傲地告诉他,去年有个同学被牛津录取,我儿子的感觉就是:加拿大太落后了. 因为在他原来的学校,每年有好几个人入牛津剑桥的,不稀奇. 美国学校的特点就是不重成绩,重活动,我儿子在ALEVEL时候组织过市模拟联合国活动,原因就是在他之前,南京ALEVEL有个组织过市会的孩子被哈佛录取. 我个人觉得, 美国高校并不重视你说的那些证书,孩子若喜欢音乐,你让她多进修是好的,但是冲着这个去,可能会失望.我儿子那时候学提琴主要是自己喜欢,现在换了环境,很少拉,我也不去管他,我觉得对音乐的感觉已经建立,过去的"投资"不算白费的,呵呵.
人是会随着环境变化改变想法的,我儿子国内时一门心思想美国大学,现在想法不一样了,那时候对学医毫无兴趣,现在正非常认真地考虑.加拿大的大学是好申请,但是,要让以后的职业无忧且过得逍遥(我们中国人要的逍遥跟本地人还不一样,好象对物质的依赖更多些), 确实需要好好提前打算.
很高兴跟你这样聊天.我在出来前也是上天入地地到处打听,把各种可能性都模拟了,所以,特别理解你此刻的心情.
 
回复: 伦敦絮语

后院很大,可以踢足球了。

我们一起去踢!

费点心思,我想能找到的。
我也是懒人一个,如果打理那么大的院子,还是挺害怕的,加国人工那么贵,没法象在国内那样动不动请人了,所以搞得我有时想想不如住公寓算了:wdb14:

买些工具,自己打理也不费劲儿。譬如剪草机,一般的如果你嫌累,有像迷你拖拉机那样的可以坐着开的。
 
回复: 伦敦絮语

要用相机找美丽的角度永远是容易的,但我个人感觉,就景致而言,伦敦一定不是安省最美的地方,因为相比很多其他小镇,它太“城市”,人类永远是大自然的破坏者。
不过,考虑到城市规模,我认为她还是美的,因为THAMES VALLEY RIVER贯穿整个城市,你可以从无数路口窥见河谷的美丽,而且,生活于其中的“城市人”可以举步便置身于非常野趣的大自然中。
上两张图片,是FANSHAWE 路西侧的一个THAMES 河谷口,天暖的时候很多人在里面玩。在中国,这个相当于我们旅游时候看到的“自然保护区”了。

非常自然,我喜欢,如果伦敦信步美景,我真想在这个小镇养老了。
 
回复: 伦敦絮语

现在看来,网友们关心的问题主要是"三子":孩子、房子与票子(工作)。呵呵。
由于不断有同学通过悄悄话沟通,有时候就想把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问题提交到这个公开的帖子上来,因为显然大部分人的困惑是类似的。
当然在把这些问题放上来之前,我是征求了“利益相关者”的意见的,得到同意后才公开。
接下来的一组问题,是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
感谢楼主提供孩子教育方面的信息,特别是像我们这样孩子面临过去读高中的家庭来说,点点滴滴的信息都非常有用,学习了!:wdb37::wdb19:
 
回复: 伦敦絮语

就居住而言,公寓没啥不好,有很多HOUSE不具备的优势,不值得难过的。
我坦白从宽,我觉得自己总想拥有独立HOUSE的很大一个动因,是因为人性的GREED。:wdb12::wdb12:[/quo]
人性也许都是一样。我也总想在异国得到在国内很难得到的东西。独立的HOUSE,巨大的院落。在国内(我在北京)3000万RMB的HOUSE,在伦敦300万RMB就能得到,性能价格比也算非常好了,应该享受一下。其实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哪?也许只是虚荣心而已。但我仍然在追求。人性的GREED。
 
回复: 伦敦絮语

我想再请教下:加拿大的初高中阶段有什么比赛吗?比如数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别的什么?是不是在加拿大只要高中学习成绩好就能上好大学,不用那么强调综合素质?学习SAT单词,如果没上美国大学,这些单词对加拿大高中学业或大学学业有什么帮助吗?除了对美国大学考试有用,我真不知道这些词的重要性?另外还想知道下:听说在加拿大上医学院美国能行医,而在美国医学院毕业加拿大不能行医,是吗?伦敦的的医学院是哪个?是西安大略吗?对本省的学生有什么照顾吗? 全是问题,麻烦你了啊
 
最后编辑: 2011-05-07
回复: 伦敦絮语

姐姐讲的真好! :wdb17: 我一直倾向于选个华人不要太多的学校,总觉得孩子成年前应该了解交往一下别的族裔,中学应该是个好时期,可也担心孩子能不能适应过渡好,希望我到时候能够像姐姐那样细心观察、引导体贴他们! :wdb23:
我相信你会做得比我更好.
孩子的适应取决于很多因素,个人觉得,其中,孩子本身的个性以及来加拿大的时间点都是影响比较大的两个因素. 时间来说,我觉得孩子过来最好的时间是8年级,因为这里9年级开始算高中,高中实行走读制, 不固定的班级使得孩子之间很难建立"共进退"的归属感, 也没有"班主任"代表班级来帮助你融入, 会使NEWCOMER倍感孤独.另外,客观上,高中开始这里的学校更集中于学习,象小学期间的无忧无虑的集体活动少了,也使得新移民孩子缺少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朋友的机会.
至于孩子的个性,恐怕就是我们做妈妈的工作了, 个性开朗活泼点的,妈妈轻松些.
我相信,只要妈妈们用心着,孩子都会顺利度过适应期的. :wdb9:
 
回复: 伦敦絮语

LZ提供的孩子教育方面的信息俺受益匪浅,再次感谢LZ!:wdb45::wdb19:

希望楼主继续提供相关信息,的确孩子房子和工作是我们考虑最多的。看了楼主的帖子,我越来越倾向于登录LONDON了!!
其实我所讲到的,大部分是从自己的角度看到、体会到的东西,肯定不是“普遍真理”,讲出来,只是供参考。有的同学特别认同,多半是原本的思想方式就比较一致,所以有共鸣。在我,这种共鸣本身就是思想上的收获,谢谢!
 
回复: 伦敦絮语

我们一起去踢!



买些工具,自己打理也不费劲儿。譬如剪草机,一般的如果你嫌累,有像迷你拖拉机那样的可以坐着开的。
是的,象上面那个卖家,大院子的工具房里就是有电动骑行式的割草机的,草地底下都预埋了浇水的喷头系统,所以,打理草地不是很麻烦。我觉得,园艺园艺,难的是那个“艺”字,一个很直白的院落,如何布置得既有内容又不丧失空间感、层次丰富又协调一致,这个是需要花费精力的。
 
回复: 伦敦絮语

非常自然,我喜欢,如果伦敦信步美景,我真想在这个小镇养老了。

houyc;6876267人性也许都是一样。我也总想在异国得到在国内很难得到的东西。独立的HOUSE,巨大的院落。在国内(我在北京)3000万RMB的HOUSE,在伦敦300万RMB就能得到,性能价格比也算非常好了,应该享受一下。其实真实的需求是什么哪?也许只是虚荣心而已。但我仍然在追求。人性的GREED。[/quote 说:
我来了7个月,现在看伦敦已经是个“城市”了,印象中,小镇要比这个安静得多。论SIZE和 POPULATION,跟国内15年前的二线城市差不多。
呵呵,你以看北京房价的眼光来看这里的房子,哪一套都便宜得要命,从纯居住的角度考虑,性价比也绝对好的。
自我安慰一下,能对自己做些客观心理分析的人,一般不至于太过于GREEDY哈!
 
回复: 伦敦絮语

我想再请教下:加拿大的初高中阶段有什么比赛吗?比如数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别的什么?是不是在加拿大只要高中学习成绩好就能上好大学,不用那么强调综合素质?学习SAT单词,如果没上美国大学,这些单词对加拿大高中学业或大学学业有什么帮助吗?除了对美国大学考试有用,我真不知道这些词的重要性?另外还想知道下:听说在加拿大上医学院美国能行医,而在美国医学院毕业加拿大不能行医,是吗?伦敦的的医学院是哪个?是西安大略吗?对本省的学生有什么照顾吗? 全是问题,麻烦你了啊
别客气啊,我相信你提问题的时候也是帮到了大家的。
这里没有初中一说,一到八年级,是ELEMENTARY SCHOOL,直译就是“初级学校”的意思;九到十二年级,称为SECONDARY SCHOOL,就是“中等学校”的意思,相当于国内的高中。高中过后就是COLLEGE 或UNIVERSITY了。
我想你问的应是学科竞赛。有的,至少数理化和生物肯定有。我儿子刚刚被通知下月参加化学竞赛,呵呵,我这个懒妈,也没问清楚是哪里、哪个级别的竞赛。我在国内时就不太主张孩子参加学科竞赛,儿子小学头两年在老师主张下参加过两次奥数竞赛,一次全国一等奖,一次省里二等奖。但我看那些题目总觉得对孩子没啥好处,那种训练占用了孩子本该用于游戏、从而促进心志发育的时间,在无法两者兼顾的现实下,我觉得至少对我的孩子是种扭曲,得不偿失,所以不鼓励孩子参加。
在加拿大,大学录取基本只看成绩,这是我儿子过来后比较惊讶的一件事。当然,社会活动多点可能对大学里争取奖学金等可能有用,但也不绝对。我们在国内时,总觉得美国加拿大好象弟兄俩,想当然认为他们一定很相似,其实,不独教育,很多方面,这两个国家都截然不同。
学SAT,我觉得词汇量无论如何都是有用的,但是,这里的高中或大学,不会拿SAT分钟作为衡量录取的标准。事实上,即便你申请美国大学,SAT2300跟2000分,大部分时候是没区别的,他们的要求,语言只要合格了,高分并不是考量的重要因素,除非最后竞争的两个学生,其他情况难分伯仲,SAT才会成为砝码。回到是否有必要学习SAT上,我觉得,这个最好是孩子自己决定,我们都知道,大量地死记单词是十分枯燥痛苦的事情,至少在我,决定"提前"出来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让儿子在比较少痛苦的情况下多点词汇量,更轻松地掌握英语技能.在非英语环境中靠大量记忆解决词汇问题,至少在我的感觉中是很痛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何况这个“人”就是自己的孩子?当然,如果孩子本人在语言上特别有天赋,或,自己愿意以苦为乐,那就另当别论了。
美、加之间医生执照的通用问题,我之前听说的是跟你一样的,但并没有事实的确认。我班上最近来了一个同学,她老公学医,医学院毕业后已实习五年,现在西安大略大学修专科博士后,据他说,不少同学这里毕业后往美国拿执照,因为那边好拿,听那口气,似乎美加通用。学一行方知道一行的苦,我们通常只看到医生的高薪、光鲜的一面,但漫漫求学路的艰辛,听来确实令人动容。NO PAIN,NO GAIN,对我们这种除了勤奋便无所依靠的人来说,这句话是绝对真理。
西安大略的医科很著名,没听说对本省学生有照顾。
 
回复: 伦敦絮语

是的,象上面那个卖家,大院子的工具房里就是有电动骑行式的割草机的,草地底下都预埋了浇水的喷头系统,所以,打理草地不是很麻烦。我觉得,园艺园艺,难的是那个“艺”字,一个很直白的院落,如何布置得既有内容又不丧失空间感、层次丰富又协调一致,这个是需要花费精力的。
是的,园艺不是简单的除草和剪枝,实际上院落的打理,不光要有“绿”有“色”,主次和层次,甚至要了解植物不同季节的“表现”(落叶、颜色、花季等)进行搭配,这样才能四季皆有景。
 
回复: 伦敦絮语

我想再请教下:加拿大的初高中阶段有什么比赛吗?比如数学的,物理,化学,生物,或别的什么?是不是在加拿大只要高中学习成绩好就能上好大学,不用那么强调综合素质?学习SAT单词,如果没上美国大学,这些单词对加拿大高中学业或大学学业有什么帮助吗?除了对美国大学考试有用,我真不知道这些词的重要性?另外还想知道下:听说在加拿大上医学院美国能行医,而在美国医学院毕业加拿大不能行医,是吗?伦敦的的医学院是哪个?是西安大略吗?对本省的学生有什么照顾吗? 全是问题,麻烦你了啊
我听说的是:1、即使你是国内二三线城市的医学院毕业的,美国也承认你的医生身份,但要想在美国行医就要考执照,取得执照后参加MATCH,然后是若干年的住院医(不知您孩子是否有足够的体力和毅力过这一关)。加拿大是否这样不知道。2、很多加拿大医生/医学院毕业生去美国是因为美国行医执照比加拿大好考;另一个原因有可能是美国所得税低一些。都是些道听途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