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的情况不了解,加拿大,肯定是有不少孩子高中不毕业的,去年我登陆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对加拿大高中生的调查中,竟有不少孩子说将来的出路是结婚生子吃牛奶金。我的理解,资源丰富、环境过于优越,容易滋生惰性的一代。象这种现象,我觉得对于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TOO SOCIALISM的制度环境造就了一批毫无进取心的公民,导致整个国家竞争力的下降。但是,从我们新移民的角度,也许这个正是契机,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我们有着“移植”过后没根没基的先天劣势,但是我们的相对勤奋、进取可以弥补这种先天的劣势,用竞争的辛苦为自己在加拿大谋取一个立足之地、乃至过上比很多本地人更好的生活。
之所以我提倡过来的TX,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居住到比较好的社区,原因就在于,加拿大的家庭确实是分层次的,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据我观察,普遍我们眼中的中产以上的本地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让孩子放任自流、读不读书都无所谓。我儿子的同学中,有小不舒服、老师提议他回家休息的,那孩子说,NO,MY DADDY WILL BE MAD。很象我们的“带病坚持学习”。孩子晚上出来玩,也是非得家长批准的样子,好几次,同学们说好的活动,因个别家长没批准,就散伙了。结合我在学校跟老师的沟通,很多时候感觉本地白人家庭中比较传统、教养良好的,家庭观念、亲情关系的处理,很象我们传统的中国家庭。我原先对加拿大人的印象,是以为他们跟美国人差不多的,但是,实际上,至少“真正的安省人”跟美国人的观念是冲突的,认为他们过于放任、喜欢挑起事端。他们口中的AMERICAN COUSIN,就是指代他们的喜欢争论、行为举止不够注意的美国亲戚的,提及的时候,是用的头痛的口吻。
据我们老师介绍,象比较放任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一到十八岁就让其“自生自灭”的,一般是WORKING CLASS的家庭做得比较多。很多中产以上家庭,即使20岁的孩子想去旅行,父母还是会提供财务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游历世界是孩子学习成长活动的一部分,所以,作为父母是愿意为此花费的,尽管,这部分父母可能不会为孩子买很贵的衣服和食品。
澳洲的情况不了解,加拿大,肯定是有不少孩子高中不毕业的,去年我登陆前,看过一个报道,说对加拿大高中生的调查中,竟有不少孩子说将来的出路是结婚生子吃牛奶金。我的理解,资源丰富、环境过于优越,容易滋生惰性的一代。象这种现象,我觉得对于加拿大作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TOO SOCIALISM的制度环境造就了一批毫无进取心的公民,导致整个国家竞争力的下降。但是,从我们新移民的角度,也许这个正是契机,相对于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我们有着“移植”过后没根没基的先天劣势,但是我们的相对勤奋、进取可以弥补这种先天的劣势,用竞争的辛苦为自己在加拿大谋取一个立足之地、乃至过上比很多本地人更好的生活。
之所以我提倡过来的TX,只要有条件,一定要居住到比较好的社区,原因就在于,加拿大的家庭确实是分层次的,这方面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很大。据我观察,普遍我们眼中的中产以上的本地家庭,父母受过良好教育的,对孩子的教育是很重视的,并非我们原先想象的让孩子放任自流、读不读书都无所谓。我儿子的同学中,有小不舒服、老师提议他回家休息的,那孩子说,NO,MY DADDY WILL BE MAD。很象我们的“带病坚持学习”。孩子晚上出来玩,也是非得家长批准的样子,好几次,同学们说好的活动,因个别家长没批准,就散伙了。结合我在学校跟老师的沟通,很多时候感觉本地白人家庭中比较传统、教养良好的,家庭观念、亲情关系的处理,很象我们传统的中国家庭。我原先对加拿大人的印象,是以为他们跟美国人差不多的,但是,实际上,至少“真正的安省人”跟美国人的观念是冲突的,认为他们过于放任、喜欢挑起事端。他们口中的AMERICAN COUSIN,就是指代他们的喜欢争论、行为举止不够注意的美国亲戚的,提及的时候,是用的头痛的口吻。
据我们老师介绍,象比较放任孩子、读不读书无所谓,一到十八岁就让其“自生自灭”的,一般是WORKING CLASS的家庭做得比较多。很多中产以上家庭,即使20岁的孩子想去旅行,父母还是会提供财务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游历世界是孩子学习成长活动的一部分,所以,作为父母是愿意为此花费的,尽管,这部分父母可能不会为孩子买很贵的衣服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