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osaka

落基山下的新生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在另一个帖子中的回帖,算是自己对面试准备情况的一个小结吧:


2、草拟一些面试问题,分成两类:常规的和针对这一职位的。把答案写下来(这一步非常非常关键)

我认为记住关键词就可以,其它的临场发挥。不过这对于语言的要求比较高,你经过反复练习应该可以达到。还有,把你面试过的问题尽量回忆,特别是涉及专业内容而你感觉答得不好的问题写下来,自己想想如何更好地回答。

3、请服务机构的counselor对答案进行把关,修订主要的错误。

我认为不适合。他们不一定懂你的专业。要把关,也要找专业人士。

4、照本宣科,用较慢的速度把答案诵读若干遍,并进行录音。如果对自己语音不够自信的话,也可以请本地人帮忙录音。

我认为把你每次练习的内容进行录音更好。发音做到尽量准确,速度不要太快但一定要清晰。让人听懂比流利但含糊更重要。

5、戴上耳机,用MP3反复跟读之前的录音。目的不在于背诵,而在于尽量熟悉内容和说话的方式。遇到自己觉得比较难或者绕口的句子,尽量改写成容易记忆和出口的句子。

我认为方法不好。面试时由于紧张会忘记或者太流利有背诵嫌疑。

6、找counselor做mocking interview并录像。你会看到很多以前意识不到的问题。

不错,可是机会太少。可以自己录象,请朋友提出意见。

其他建议都非常好。不知道你看没看过多版mogusaen置顶帖子?他是你的同行,他的帖子也许会有点帮助。

我想补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答题思路有时候比内容更重要。对每个问题都要先想想面试官考它的意图是什么,他希望得到什么答案。

呵呵。。。本人向来说话直来直去,为此得罪不少人呢。不过,本人从来不care。:wdb6:但愿该发言不会再多一个,呵呵。。。后面省略6个字。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继续谈关于面试准备的话题:

感谢OSAKA的回复!
你的文字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凛冽,一针见血,不妥协。
而这次的回复也是一如既往的犀利!

确实,如何理解用人单位的意图并作针对性的练习才是面试准备中最重要的,也是我功夫花的最多,最费神的部分。只是由于个案的特殊性而没有提及。借此机会也把自己的一些关于面试的理解和实践说一说:

首先,面试不是简单机械的一问一答。用人单位愿意提供这个机会,至少说明了他们已经被resume中的某些东西所打动,需要进一步的了解。而了解一个人最基本的方法,就是面对面的交流。所以,面试其实就是一个大家互相交换信息的机会。而作为面试者要准备的,就是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了解对方的想法,并最大限度的表现出自己的契合度。一定要清醒的认识到,对面坐的也是人。而基本的人性,无论在世界的哪一端都是适用的。所以一切的一切,都要从人性入手。

比如说,大家都喜欢有礼貌,准备充分的人。
比如说,大家都喜欢有精神,热爱生活的人。

但是有些情况就见仁见智了。比如说,自信。所有的机构都会告诉我,面试时一定要表现得自信。可自信不自信,取决于实力而不是愿望。语言流利,专业对口,准备充分,不用刻意的表现也能表现得自信。反之,就只能尽量的表现勇气了。真要说有自信,前面也要加上两个字:盲目。

所以,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把准备工作做细,而不是去“表现”自信。
另外,我更愿意相信适当的控制所谓的“自信”,对于求职来说更为重要。也许某人确实很牛,但如果在面试时真的“尽情展现自己“的话,也许麻烦就大了。没人会喜欢一个比自己更牛的下属存在的,哪怕只是自以为的。真正表现的完美无缺的应聘者只会让HR产生这样的疑问:你为什么会来应聘这个职位?

所以,我们要做的只是真实的表达自己,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人都是有好奇心的。特别是在面试时,基本上面试者对于求职者的好奇要远胜于对方。而这一点很少有人意识到,更不用说借此来有意识的引导话题。其实osaka的回复也提到了:“对每个问题都要先想想面试官考它的意图是什么,他希望得到什么答案。“

简单一点来说,面试时一定要注意两类话题:面试者工作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以及面试者引以为豪的经历。而这些都是有迹可循的也可以准备的。就以我这次的面试而言,首先根据我自己的行业经验,所有的通信公司都会面临欠费、话费欺诈以及用户流失的问题。而当这些keyword在job description中出现的话,必然就是准备工作的重中之重了。面试时当对方问到我一个业务问题时,我在回答完之后又加了一句:“其实这一方法更多的是应用在。。。。。”稍作停顿,当我从对方脸上看到了赞许时,我就在这个事先准备好的话题上展开来了说。效果应该说比较显著,因为对方不停的在就细节进行提问,而我最后给出的解决方案明显是他们以前所没有尝试过的。另一方面,我查阅了TELUS最近3年的财务年报和季报,结合媒体的评价来看,他们去年,特别是四季度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业绩提升。而直接的原因,我认为就是去年推出的OPTIK TV。于是我就此做了相关的准备工作,包括产品资料、技术特点、资费、AI标识,甚至到youtube上把相关的广告都看了一遍。还专门跑到商场去体验了一下最近随OPTIK TV做活动送的xbox360和Kinect。结果就是面试时当我“无意中”提到这个话题时,对方至少花了5分钟对我激动的大谈了一通该产品是如何的成功。而我只需要适时的加上几句wonderful, perfect, awesome。。。。。。

而我要强调的是,这些话题都是写过一遍的,或者至少是写了提纲。因为我深知自己的语言水平远不能达到像母语一样的能够随机应变,于是只能多做些笨功夫了。写下来的东西,哪怕再差,也要比临时组织的看上去更严密一些。至少,莫名其妙的错误要少一些。而且可以把很多可能涉及到的专业名词给解决了。比如说,在职位描述中出现过“contra revenue”一词,我查遍了词典和baigoohu都找不到答案。最后还是找专业人士讨论了半天才弄清楚了其含义。(不知道家园网友是否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结果,面试时对方还真问了我Do you have any idea of it,我立刻给了一个例子来作为解释。

这也是我为什么强烈建议一定要把面试的东西写下来的原因。我知道我的表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但我怎么折腾着还是说出来了。

再说到背诵的问题,觉得osaka的担心有些多余。我认为背诵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诚然有那种一看就是想通过背诵来蒙混过关的,但是如果已经有一定基础的话,反复的练习的作用不在于可以记住答案,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层面上:我准备充分,我不怵。而且,我重点练习的只是两个问题:tell me about yourself, why do you want work here。因为我以为这两个问题是必问的,而熟练的回答只会表现出我对面试的尊重,虽然最后根本就没用上。

这就是我的真实情况也是我想带给面试者的:优缺点同样明显,但有强烈的愿望去改变。

面试准备真是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脑力的消耗远胜于体力的消耗。而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方法也是见仁见智。但愿我在这里的胡言乱语不至于给看帖者带来误导就好。

最后再说一点,osaka和蘑菇桑的帖子都是我烂熟于胸的,也包括家园里众多知名不知名的id写下的记录。我自认为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就是在这些无私的分享中汲取到了众多的养分。

我知道很多人上家园是为了求安慰求理解求东求西的,其实与其求各种东西不如静下心来看看别人的经历。无论嬉笑怒骂都有其根源,特别是看上去越刻薄的,也许就越值得深思。

以上。
 
最后编辑: 2011-06-09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Chris,

Shaw and WestJet 的职位知道吗?我觉得你可以去试一试

太感谢了!

shaw的已经投了,不过是投的BI。麻烦的是,s的网站不像其他公司的可以根据不同的职位发resume,s只能有一个profile。所以写起来头都大了。

上周时间都花在准备BI类的resume了,本周计划做DBA的。试试水吧。

还有兄提到的SAIT的课程,本周也重点的做了相关的功课。看看这段时间求职的情况,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准备走兄的老路了。:wdb23:
 
最后编辑: 2011-09-15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关于面试后的follow up:

6月1日是上次面试时对方说好的回复期限。按照counselor的指示,今天也就是约定日期的次日,我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follow up。大概几个小时候收到了回复。看着邮箱上那个标题,居然有些不敢点下去。

此前在上workshop时,instructor一再强调在寄出申请后一直到拿到offer的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求职的过程:找职位,改简历,递申请。以此来保持状态和平和的心态。并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在寄出简历后成天守着电话,一听到铃响就马上神经质的拿起话筒。结果在对方委婉的表达了拒绝后,某人居然当场就崩溃了,对着电话大骂一通。机会,自然也没有了。

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这种错误也太低级了吧。谁知当自己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发现要保持心情的平静确实不易。至少我最近的心情,真是一波几折:寄出申请后,天天等电话是为一折。接到电话去面试是为一折。面试完了又要等结果,又是一折。心情的受煎熬程度只有下面这首神曲可比了:

[ame="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ame]

话说当初在本贴写下求职情况的时候也犹豫过,万一不成岂不成了笑柄?后来一想,能把一路走来的心理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也好啊。相信这样忐忑的心情大家都会经历,多多少少而已。我们并不孤单。

言归正传,惴惴不安的点开邮件,释然了。对方回复说会再安排一轮panel interview,参与者包括两个team manager和他们的director,但具体时间还没商定。好吧,那就继续煎熬吧。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生活。
 
最后编辑: 2011-06-09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检验resume好坏的方法:monster

另外对还在国内或者刚到加国正在找工作的网友说一句,以前有人提到过检验resume好坏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它贴到monster上去。

真是好办法!

刚到这边时写过一稿,在monster上发了一个多月渺无音讯。这周仔细修订重新发了一稿,从贴出去后平均每天都会收到2-3封邮件。虽然也有像前面贴的那种到阿富汗去做情报工作的乌龙,但还是有不少真正有用的信息。

特别是对于国内的朋友,如果真想了解自己的就业前景的话,不妨照此一试。当然,地址和电话要编一个咯。
 
最后编辑: 2011-06-0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6月1日是上次面试时对方说好的回复期限。按照counselor的指示,今天也就是约定日期的次日,我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follow up。大概几个小时候收到了回复。看着邮箱上那个标题,居然有些不敢点下去。

此前在上workshop时,instructor一再强调在寄出申请后一直到拿到offer的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求职的过程:找职位,改简历,递申请。以此来保持状态和平和的心态。并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在寄出简历后成天守着电话,一听到铃响就马上神经质的拿起话筒。结果在对方委婉的表达了拒绝后,某人居然当场就崩溃了,对着电话大骂一通。机会,自然也没有了。

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这种错误也太低级了吧。谁知当自己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发现要保持心情的平静确实不易。至少我最近的心情,真是一波几折:寄出申请后,天天等电话是为一折。接到电话去面试是为一折。面试完了又要等结果,又是一折。心情的受煎熬程度只有下面这首神曲可比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

话说当初在本贴写下求职情况的时候也犹豫过,万一不成岂不成了笑柄?后来一想,能把一路走来的心理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也好啊。相信这样忐忑的心情大家都会经历,多多少少而已。我们并不孤单。

言归正传,惴惴不安的点开邮件,释然了。对方回复说会再安排一轮panel interview,参与者包括两个team manager和他们的director,但具体时间还没商定。好吧,那就继续煎熬吧。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生活。

恭喜,恭喜,离成功又接近一步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另外对还在国内或者刚到加国正在找工作的网友说一句,以前有人提到过检验resume好坏的最佳方式就是把它贴到monster上去。

真是好办法!

刚到这边时写过一稿,在monster上发了一个多月渺无音讯。这周仔细修订重新发了一稿,从贴出去后平均每天都会收到2-3封邮件。虽然也有像前面贴的那种到阿富汗去做情报工作的乌龙,但还是有不少真正有用的信息。

特别是对于国内的朋友,如果真想了解自己的就业前景的话,不妨照此一试。当然,地址和电话要编一个咯。

:wdb32::wdb32::wdb32::wdb32::wdb32::wdb32::wdb32: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6月1日是上次面试时对方说好的回复期限。按照counselor的指示,今天也就是约定日期的次日,我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follow up。大概几个小时候收到了回复。看着邮箱上那个标题,居然有些不敢点下去。

此前在上workshop时,instructor一再强调在寄出申请后一直到拿到offer的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求职的过程:找职位,改简历,递申请。以此来保持状态和平和的心态。并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在寄出简历后成天守着电话,一听到铃响就马上神经质的拿起话筒。结果在对方委婉的表达了拒绝后,某人居然当场就崩溃了,对着电话大骂一通。机会,自然也没有了。

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这种错误也太低级了吧。谁知当自己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发现要保持心情的平静确实不易。至少我最近的心情,真是一波几折:寄出申请后,天天等电话是为一折。接到电话去面试是为一折。面试完了又要等结果,又是一折。心情的受煎熬程度只有下面这首神曲可比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

话说当初在本贴写下求职情况的时候也犹豫过,万一不成岂不成了笑柄?后来一想,能把一路走来的心理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也好啊。相信这样忐忑的心情大家都会经历,多多少少而已。我们并不孤单。

言归正传,惴惴不安的点开邮件,释然了。对方回复说会再安排一轮panel interview,参与者包括两个team manager和他们的director,但具体时间还没商定。好吧,那就继续煎熬吧。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生活。

这是进入下一轮面试了,恭喜!不管最后成不成,至少这已经是很好的经验了。 我相信你会很快找到专业工作的,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6月1日是上次面试时对方说好的回复期限。按照counselor的指示,今天也就是约定日期的次日,我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follow up。大概几个小时候收到了回复。看着邮箱上那个标题,居然有些不敢点下去。
...
言归正传,惴惴不安的点开邮件,释然了。对方回复说会再安排一轮panel interview,参与者包括两个team manager和他们的director,但具体时间还没商定。好吧,那就继续煎熬吧。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生活。

:wdb10::wdb9:
 

瑞雪飘飘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感觉这个职位挺重要的,两轮这么多人进行面试。
以前在我们公司,一般面试程序是,先由HR人员和这个岗位的直接主管进行面试,HR对基本素质和安全性把关,直接主管对业务技能、工作能力把关,一般来说,直接主管对应聘者的团队合作性、指令的遵从性也会看得重一些。
再一轮的面试由这个岗位的部门经理及大部门经理面试。偏重于综合素质。
仅供参考。
祝你成功!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关于CCIS的新移民社区交流项目 community connection program:

谢谢楼上各位!

月初的时候在CCIS注册了一个community connection的program,大意就是和当地的家庭结成对子,熟悉卡城生活吧。等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CCIS来电说找到合适的volunteer了。于是约在今天大家见面聊一聊。

话说来加差不多两个月了,除了面试的时候之外还真没有和西人认真的聊过。在workshop和linc,遇到的基本都是移民。而和西人交流的机会总是是听的多,说的少。在LINC和不同背景的移民交流,彼此都觉得很吃力。就像茶壶里装饺子:心理有,倒不出来。弄得那个难受啊。

可今天聊下来,发现两个月来自己的语言水平还是有所长进。无论是表达方式、流利程度还是语音都能感觉到这种进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是表达起来的话comfortable多了。

今天来的是一个西人小伙子,二十来岁的样子,SAIT毕业没多久,也是一边做着义工一边找工作。看样子就业的问题不仅是移民,本地人也一样着急啊。

感觉这个项目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对于带着小孩子的家庭,可以两家人一块约着出去活动活动,大人小孩都高兴。对于了解加拿大文化及融入社会的话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最后编辑: 2011-06-09

泠泠67

普通用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谢谢楼上各位!

月初的时候在CCIS注册了一个community connection的program,大意就是和当地的家庭结成对子,熟悉卡城生活吧。等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CCIS来电说找到合适的volunteer了。于是约在今天大家见面聊一聊。

话说来加差不多两个月了,除了面试的时候之外还真没有和西人认真的聊过。在workshop和linc,遇到的基本都是移民。而和西人交流的机会总是是听的多,说的少。在LINC和不同背景的移民交流,彼此都觉得很吃力。就像茶壶里装饺子:心理有,倒不出来。弄得那个难受啊。

可今天聊下来,发现两个月来自己的语言水平还是有所长进。无论是表达方式、流利程度还是语音都能感觉到这种进步。怎么形容这种感觉呢,就是表达起来的话comfortable多了。

今天来的是一个西人小伙子,二十来岁的样子,SAIT毕业没多久,也是一边做着义工一边找工作。看样子就业的问题不仅是移民,本地人也一样着急啊。

感觉这个项目还是挺不错的,特别是对于带着小孩子的家庭,可以两家人一块约着出去活动活动,大人小孩都高兴。对于了解加拿大文化及融入社会的话会有比较大的帮助。

嗯,刚才查了一下邮箱,又收到一个shaw的interview。看样子下周有得忙了......
Congratulations!
you will achieve your goals soon.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6月1日是上次面试时对方说好的回复期限。按照counselor的指示,今天也就是约定日期的次日,我给对方发了一封邮件 follow up。大概几个小时候收到了回复。看着邮箱上那个标题,居然有些不敢点下去。

此前在上workshop时,instructor一再强调在寄出申请后一直到拿到offer的期间,一定要继续坚持求职的过程:找职位,改简历,递申请。以此来保持状态和平和的心态。并举了一个例子,某人在寄出简历后成天守着电话,一听到铃响就马上神经质的拿起话筒。结果在对方委婉的表达了拒绝后,某人居然当场就崩溃了,对着电话大骂一通。机会,自然也没有了。

当时听了只觉得好笑,怎么会有这样的人呢,这种错误也太低级了吧。谁知当自己面临同样的处境时,发现要保持心情的平静确实不易。至少我最近的心情,真是一波几折:寄出申请后,天天等电话是为一折。接到电话去面试是为一折。面试完了又要等结果,又是一折。心情的受煎熬程度只有下面这首神曲可比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h_U5yPK4g-E

话说当初在本贴写下求职情况的时候也犹豫过,万一不成岂不成了笑柄?后来一想,能把一路走来的心理过程记录下来,给大家做个参考也好啊。相信这样忐忑的心情大家都会经历,多多少少而已。我们并不孤单。

言归正传,惴惴不安的点开邮件,释然了。对方回复说会再安排一轮panel interview,参与者包括两个team manager和他们的director,但具体时间还没商定。好吧,那就继续煎熬吧。更重要的是,打起精神来安排好生活。

这样坚持下去找到工作是迟早的事,应该会很快会有offer的。

另外还可以把范围扩大一些,给所有相关的公司发简历,不要在意他们现在有没有职位,要知道很多工作机会是不会post出来的,通过广告招人对公司来说成本是很高的。如果在正确的时间把简历发给正确的人会大大增加被聘用的机会,也会减少公司招人的成本。面试时为什么会被问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我感觉就是因为竞争的人太多了,要通过这样先刷掉一批。所以最好能直接把简历发给负责招人的部门经理,如果这时候正好有个职位而且没有通过广告发布出来,那么你基本就是唯一的候选人,不会有什么竞争者,面试的时侯就只是确认一下这个人能够胜任这个职位而已。这里的人事部门在招人这个环节上是没有决定权的,决定权在部门经理,招什么样的人,工资给多少等等全是部门经理说了算,人事部门只是执行部门经理的决定而已。

找到第一份工作相对来说是困难一些,但以这样的心态坚持下去的话会很快收到offer的,祝早日找到满意的工作。
 

chris_cc

愚者一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卡尔加里,人生新起点

关于找工作的一个好贴:

感谢卡城牛仔兄的建议。感觉这个id比较面熟,于是又翻看了兄以前的帖子,才发现兄居然是《我的卡城找工作经历》的作者。呵呵,当年我潜水的时候可是对此叹为观止,熟读过数遍的。兄关于找工方法的建议切入要害,非常值得借鉴。但由于发表时间的关系,可能现在很多朋友都没有读过,特此转帖如下:

把我以前写的帖子找出来,希望与新来的朋友们共享并祝大家尽快找到专业工作。文中有些地方有些偏激而且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未必适合,请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取舍。

2004-12-22
看到周围有些人至今还没有找到专业工作,我想我应该将我的找工经历说一下,也许对各位有所帮助。

先介绍一下我的个人情况供大家参照:本人在国内某工程公司(石油行业)从事机械专业7年, 英文水平国内6级刚过,亚斯5.5, BANCHMARK: 6(writing),6(listening),7(speaking),8(reading),来卡尔加利不到9个月,刚来时先上了个四周的workshop, 两个月后开始找工作,5个月时得到第一个专业工作机会,但不幸的是干了没两个月被layoff,重新开始后一个月内得到第二份工作,找工经历虽然不如有些人顺利,但也没拖太久。

以我本人的找工经历来看,我认为要找到专业工作最重要的一点是尽最大努力做network,去向别人show自己,尽可能多的与相关专业人员聊天,一定要找老外,不要找中国人,因为我认为中国人对找专业工作帮助不大,不要老是有依赖的心理,找工作是自己的事,主要靠自己。不要只是发简历,我认为仅仅发简历一点作用都没有,至少对我没有任何用处,只是自己安慰自己而已,发过简历后一定要打电话。

另外,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贴出广告的职位上,也不要把太多心思放在如何修改简历上,要把目标放在隐含的职位上,我实际上基本没有关注过发广告的职位,我都是去各个相关公司碰,看起来有点撞大运的意思,但要知道,这里70~80%的职位是不会对外公布的,如果你这样做了将没有人与你竞争同一个职位,因此面试极其简单。我的第二份工作,也就是目前干的,面试前根本没有任何准备,一眼书都没有看,因为公司中午电话通知我下午面试,我也没有时间准备。面试时也就是和部门经理谈一下过去的专业背景等,即使有一个两个专业问题也极其简单,根本不能称其为问题。通过这种方式找工作一般职位都相对要高些,我的两份工作职位都是工程师。因此不建议只是把目标放在低级职位上。能从国内出来的一般专业背景都不错,肯定能胜任这的工作。

说起来都比较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多少有一点难度,第一次是最难的,但只要有第一次后,以后就会容易很多,我的第一个工作机会就是我与相关人员(老外)MEETING了10次以上才得到的。第一次给我MEETING 机会的是一个小公司的PPESIDENT,通过他又知道了其他人的联系方式,然后再逐个找,找的时候提一下第一个人的名字,不要说你正在找工作,只提一下你刚来不久,对这里的市场不太了解,需要他的帮助和建议,一般老外都比较NICE, 要脸皮厚一点,死缠烂打,相信会有机会的。我认为这种方式是最有效的,虽然有一点点难度,但大家想想,你不去show给别人,人家会来主动找你把工作机会给你吗?这里也不是国内,靠靠关系走走后门就可以搞定的,

不要因为看到有些来这里一年两年还没有找到工作的人使自己失去信心,他们很多人实际上是根本就没有在找工作。我不认为找到专业工作是凭运气,运气只会光顾付出努力的人。只要你努力了,找到工作是水到渠成的事,我一直相信只要你去找,工作是一定会有的。

大家也不要过分相信工作经验班,我也曾经申请过bowvalley 和YWCA的工作经验班,均被拒。他们又不是专业人员,他们对你的了解能有多少?另外不要认为英语不好就不敢找工作,我的英语同样不好一样也找到了,英语不是最重要的,能应付工作中的交流就可以, 我敢说新移民没有一个语言没有问题。这里英语好的人满街都是,连要饭的英语都比你强,那为什么雇主不去雇佣象他们那样语言没有问题的人?

希望以上经历对大家有所帮助。

兄的建议中,尽量直接联系上“负责招人的部门经理”是精华所在。而上文就是对此最好的注释。
 
最后编辑: 2011-06-09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