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认识两个IVY商学院的女生,都是深圳来留学的,高三一年加本科4年,今年毕业,都找到工作了,虽然都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最终都圆满了,薪资水平也都挺高的。一年后他们就可以顺利移民了。看来University的小留学生们中还是有不少有竞争力的,比College的那些小留强多了。

据他们说,IVY毕业的平均收入高达6万。

IVY读两年,每年学费3万,毕业后一年就可以回本了。投资回报还是不错的。

他们有个同学,说是高中毕业就结婚生子了,到四十多才悟到读书的重要,重新回炉。结果人家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年薪8万的工作。我心里想,这种鸟,要是在中国早就死透了,根本没有翻身的就会。

理解力有欠,看了半天才明白怎么回事,奈何已经发帖,删之不得,只好多说两句。
首先,我觉得高中毕业的水平,到四十多岁重新回炉,还是要佩服其勇气可嘉:wdb10:

其次,就算在中国,高中毕业也未必就这么糟糕。人,生来各有其命,有人读书一辈子也不过书虫一个,有人高中毕业照样事业有成,只不过,现今的中国社会,这种成功的概率的确是越来越小了。
 
最后编辑: 2011-06-20
回复: 伦敦絮语

说的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在中国,现在大学也貌似对全民开放了,高中毕业,四十几岁才意识到读书重要,再去读大学本科,根本很难和年轻人竞争。毕业后没有希望找到8万RMB年薪的工作的。

至于成功,那是小学没毕业的都大有人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是人到中年的移民,即使语言不好,只要努力,也依旧会有专业工作的机会的。
 
回复: 伦敦絮语

好久没上家园网了,没想到楼主神贴横空出世,伦敦错失深谈机缘,返时定当登门造访,面晤讨教。

想来我们应该有一面之缘,因为我们有着共同的朋友!呵呵!

想了半天,知道大概是谁了。LIU先生谦虚,谈何讨教?倒是希望你象你家LD一样把我当直接的朋友,而不仅仅是“有着共同的朋友”!:wdb7:
 
回复: 伦敦絮语

认识两个IVY商学院的女生,都是深圳来留学的,高三一年加本科4年,今年毕业,都找到工作了,虽然都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最终都圆满了,薪资水平也都挺高的。一年后他们就可以顺利移民了。看来University的小留学生们中还是有不少有竞争力的,比College的那些小留强多了。

据他们说,IVY毕业的平均收入高达6万。

IVY读两年,每年学费3万,毕业后一年就可以回本了。投资回报还是不错的。

他们有个同学,说是高中毕业就结婚生子了,到四十多才悟到读书的重要,重新回炉。结果人家还没毕业就找到了年薪8万的工作。我心里想,这种鸟,要是在中国早就死透了,根本没有翻身的就会。

现在的中国留学生,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优秀的,毕业工作、移民都没问题,混日子的,甚至文凭都拿不到。其实,各个大学的网站上,都有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我估计,这里的数据作假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是这里高中生据以选择大学及专业的重要依据。IVEY这种学校,毕竟是佼佼者才能毕业,6万年薪,税后也就四万多,勉强一家人能过的样子,真的不算高,当然,作为入门工资,还算不错了。
至于说投资回报,算IVEY的帐,我以为投资=3万X2+读书的辛苦,回报么,就是就业后的收入加发展前景了。投入的数字是明确固定、可数的,不可数的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所投入的辛苦不可数。所以,这个“率”还真不好算,是浮动的,呵呵。
四十岁才读书,困难是肯定比年轻时候大的,毕竟记忆力会下降。当然,在美加,四十岁起步也很正常,这就是我以“年老”为理由逃避去读IVEY而常常被儿子批评为MAKE EXCUSE的原因。现已退休的前人大常委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就是50多才去美国读博,学成后又回国做了一大堆事,若以他为样板,很多人要惭愧死。不过,总体来说,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中年人,除非是个别特例,大部分人,该服输的时候还是要服输。当然,生活所迫除外。我们这代人,大多从一穷二白做起,知道生活所迫的滋味。
在加拿大,四十岁,可以走读书、就业,再进入中产的道路,在中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无论哪个行业,都没有“后发优势”了。在中国,四十岁能奋起直追的,非“另僻蹊径”不可了。
 
回复: 伦敦絮语

http://forum.iask.ca/showthread.php?t=450304

大家看看这个帖子,有何感想。
个人看法,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人,想法很不同。本CASE中的楼主,现在是一往情深地带孩子留学,我希望她将来不后悔。
上海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总觉得,教育状况不至于那样夸张,选择也还是很多的。加拿大小学教育也有弊端的,尤其对没有身份的孩子还说,如果按照加拿大的平均要求接受教育,将来的生存竞争能力堪忧。楼主让孩子在加拿大长大,而准备让孩子长大后到中国参与竞争、分享中国的“成长”成果,在我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回复: 伦敦絮语

理解力有欠,看了半天才明白怎么回事,奈何已经发帖,删之不得,只好多说两句。
首先,我觉得高中毕业的水平,到四十多岁重新回炉,还是要佩服其勇气可嘉:wdb10:

其次,就算在中国,高中毕业也未必就这么糟糕。人,生来各有其命,有人读书一辈子也不过书虫一个,有人高中毕业照样事业有成,只不过,现今的中国社会,这种成功的概率的确是越来越小了。
同意你的勇气可嘉之说。
现在国内,高中毕业生若有强劲的爹妈,也不打紧;大把的优秀年轻人,若爹妈“不合格”,再辉煌的学府毕业也存在衣食之虞的可能。
我们年轻的时候,虽然是物质清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幸运的,因为那时候,即使高中毕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现在,看着下一代年轻人,很多佼佼者都找不到出路,为他们担心之余,也为整个社会担心。任何一个健康社会,都应该为底层百姓留一条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种通道一旦堵塞,最终为之付出代价的不会仅仅是社会最底层。
 
回复: 伦敦絮语

说的不够清楚,我的意思是,在中国,现在大学也貌似对全民开放了,高中毕业,四十几岁才意识到读书重要,再去读大学本科,根本很难和年轻人竞争。毕业后没有希望找到8万RMB年薪的工作的。

至于成功,那是小学没毕业的都大有人在。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即使是人到中年的移民,即使语言不好,只要努力,也依旧会有专业工作的机会的。
在国内,大多数人到了中年不会再走读书翻身的道路。中年人的优势是生活经验及社会阅历。我不知道您老家哪里,至少在江浙沪一带,无学历的中年男子一年赚10万左右的并不少,大家不会把他们归入“成功”之列,也就是正常百姓生活。我的小学、中学同学中,大把这样的人,普通百姓,当年读书不够好的,没上大学,但是一直勤奋努力,到了这个时候,凭借着良好的为人口碑及吃苦耐劳精神,8万RMB真不会放在眼里。
赞成你的看法,人到中年移民,也不必过于悲观。
 
回复: 伦敦絮语

想了半天,知道大概是谁了。LIU先生谦虚,谈何讨教?倒是希望你象你家LD一样把我当直接的朋友,而不仅仅是“有着共同的朋友”!:wdb7:

共同的朋友是我们有缘相识的桥梁,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

内人和您是好友,我却是通过这个帖子才领略了您的气度恢弘,善良知性,睿智文雅,博学多才,顿生相识恨晚之感慨,既然同是天涯沦落,有缘相聚,定为挚友!
 
回复: 伦敦絮语

个人看法,同一件事情,同一个环境,不同的人,想法很不同。本CASE中的楼主,现在是一往情深地带孩子留学,我希望她将来不后悔。
上海的事情我还是比较熟悉的,总觉得,教育状况不至于那样夸张,选择也还是很多的。加拿大小学教育也有弊端的,尤其对没有身份的孩子还说,如果按照加拿大的平均要求接受教育,将来的生存竞争能力堪忧。楼主让孩子在加拿大长大,而准备让孩子长大后到中国参与竞争、分享中国的“成长”成果,在我看来,有点匪夷所思。
:wdb10: 嗯,赞成姐姐的看法!这个妈妈有点偏激了,太强求了点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应该的,可咋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呢?天生我才必有用,虽然现在竞争强了点,但周围认识的孩子也都各有各的路,尽管天资不同,路也不同,总体都挺自得其乐的,我倒觉得父母要看开,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比我们更多元呢。
 
回复: 伦敦絮语

同意你的勇气可嘉之说。
现在国内,高中毕业生若有强劲的爹妈,也不打紧;大把的优秀年轻人,若爹妈“不合格”,再辉煌的学府毕业也存在衣食之虞的可能。
我们年轻的时候,虽然是物质清苦,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幸运的,因为那时候,即使高中毕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现在,看着下一代年轻人,很多佼佼者都找不到出路,为他们担心之余,也为整个社会担心。任何一个健康社会,都应该为底层百姓留一条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种通道一旦堵塞,最终为之付出代价的不会仅仅是社会最底层。

哈哈,特别同意你最后一段话。人到中年的我们能够移民出来,在国内肯定不是底层的,好歹也是中层 。可是,按照目前的这种氛围发展下去,谁知道哪天厄运降临了呢?早在五六年前孩子刚上学时,我就对周围的朋友说,孩子们的机会肯定没有我们这代人多。现在感觉简直没有啥空间了。这大概是我办移民的最大缘由吧。
 
回复: 伦敦絮语

:wdb10: 嗯,赞成姐姐的看法!这个妈妈有点偏激了,太强求了点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应该的,可咋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呢?天生我才必有用,虽然现在竞争强了点,但周围认识的孩子也都各有各的路,尽管天资不同,路也不同,总体都挺自得其乐的,我倒觉得父母要看开,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比我们更多元呢。

最后那句写得真好,强烈支持!!:wdb10::wdb45:
那个妈妈可能在国内遭受了很多事情,才这么强烈、激进。同情啊,被逼成这样了。 我们也需要安慰她一下。
 
回复: 伦敦絮语

现在的中国留学生,质量是参差不齐的,优秀的,毕业工作、移民都没问题,混日子的,甚至文凭都拿不到。其实,各个大学的网站上,都有各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我估计,这里的数据作假的可能性不大,这个是这里高中生据以选择大学及专业的重要依据。IVEY这种学校,毕竟是佼佼者才能毕业,6万年薪,税后也就四万多,勉强一家人能过的样子,真的不算高,当然,作为入门工资,还算不错了。
至于说投资回报,算IVEY的帐,我以为投资=3万X2+读书的辛苦,回报么,就是就业后的收入加发展前景了。投入的数字是明确固定、可数的,不可数的是,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所投入的辛苦不可数。所以,这个“率”还真不好算,是浮动的,呵呵。
四十岁才读书,困难是肯定比年轻时候大的,毕竟记忆力会下降。当然,在美加,四十岁起步也很正常,这就是我以“年老”为理由逃避去读IVEY而常常被儿子批评为MAKE EXCUSE的原因。现已退休的前人大常委委员长、经济学家成思危,就是50多才去美国读博,学成后又回国做了一大堆事,若以他为样板,很多人要惭愧死。不过,总体来说,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中年人,除非是个别特例,大部分人,该服输的时候还是要服输。当然,生活所迫除外。我们这代人,大多从一穷二白做起,知道生活所迫的滋味。
在加拿大,四十岁,可以走读书、就业,再进入中产的道路,在中国,这条路是走不通的,因为无论哪个行业,都没有“后发优势”了。在中国,四十岁能奋起直追的,非“另僻蹊径”不可了。

“在加拿大,四十岁,可以走读书、就业,再进入中产的道路”,这条道路,曾经的梦想,原以为非常遥远,而今就在眼前,夜深自问,能走通吗?呵呵,坚持走下去即可。放下包袱,轻松上阵。到50岁时就知道答案了。到时候一定告诉大家:wdb23::wdb9: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天在伦敦官网上看到一则天气的Alerts!
Alerts: London - Parkhill - Eastern Middlesex County






All Alerts In Effect
Severe Thunderstorm Warning

Issued at 1:14 AM EDT Wednesday 22 June 2011
Summary

Several clusters of intense thunderstorms with frequent lightning and very heavy downpours are moving from south to north across the regions. Heavy downpours with 50 mm of rain in an hour possible with these storms as well as wind gusts to 90 km/h. Damaging hail is possible with these storms but is a less likely. Severe thunderstorms are imminent or occurring in the area. These storms may produce large hail, damaging winds or heavy rainfall. Remember that some severe thunderstorms can also produce tornadoes. Monitor weather conditions and take immediate safety precautions if threatening weather approaches.




Severe Thunderstorm watch

Issued at 1:14 AM EDT Wednesday 22 June 2011
Summary

Severe thunderstorms possible tonight. The main threats are heavy downpours or damaging winds however hail is also possible. This is an alert to the potential development of severe thunderstorms with large hail, damaging winds or heavy rainfall..Monitor weather conditions and listen for updated bulletins.

伦敦的夏天经常会有这样的雷暴天气吗?地理位置应该是内陆啊,天气应该是受五大湖的影响吧,看了这个警报,怎么有种台风来了的感觉呢,呵呵。应该不在龙卷风带上吧?
 
回复: 伦敦絮语

刚取返加签证归来,向TX们汇报一下。凡是因为各种原因(丢失,照片不合格,在加拿大朋友处,没有办完等)没有拿到枫叶卡的TX都不用担心了,办理返加签证非常方便。不足之处就是要花500多元的银子。我在北京,到签证中心网址上下载两张表格填好,照两张照片,把移民纸订在护照上一起交到签证中心就可以了。在网上可以查看审批进度,他们负责快递到家,50元的快递费。我是自取的。网址见下:
http://www.vfs-canada.com.cn/chinese/visaforms.aspx
顺利签证:wdb6:
 
回复: 伦敦絮语

共同的朋友是我们有缘相识的桥梁,也是我们共同的财富。

内人和您是好友,我却是通过这个帖子才领略了您的气度恢弘,善良知性,睿智文雅,博学多才,顿生相识恨晚之感慨,既然同是天涯沦落,有缘相聚,定为挚友!
冲着这么多褒义词, 也要到你家LD那里表扬你一番, 呵呵!
 
回复: 伦敦絮语

:wdb10: 嗯,赞成姐姐的看法!这个妈妈有点偏激了,太强求了点呢!为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是应该的,可咋有点背水一战的味道呢?天生我才必有用,虽然现在竞争强了点,但周围认识的孩子也都各有各的路,尽管天资不同,路也不同,总体都挺自得其乐的,我倒觉得父母要看开,孩子们对幸福生活的认识比我们更多元呢。
是呢, 有时候,过分强求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回复: 伦敦絮语

哈哈,特别同意你最后一段话。人到中年的我们能够移民出来,在国内肯定不是底层的,好歹也是中层 。可是,按照目前的这种氛围发展下去,谁知道哪天厄运降临了呢?早在五六年前孩子刚上学时,我就对周围的朋友说,孩子们的机会肯定没有我们这代人多。现在感觉简直没有啥空间了。这大概是我办移民的最大缘由吧。
移民大多有这种共识。个人而言,是宏观考虑促使我远走他乡,而且,我很清楚微观上的损失,以及,眼前生活质量的下降。有所得便会有所失,如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患得患失,不适合移民。
 
回复: 伦敦絮语

最后那句写得真好,强烈支持!!:wdb10::wdb45:
那个妈妈可能在国内遭受了很多事情,才这么强烈、激进。同情啊,被逼成这样了。 我们也需要安慰她一下。
这么多年,身边有无数的朋友就孩子问题跟我讨论,我觉得,普遍的问题就是家长过于焦虑,过早要求孩子成人化,使得孩子尚在童年就进入“职业化训练”,不但剥夺了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生命的选择权利,而且,无法照生理、心理发育的自然规律去成长。
不错,我是同情这样的家长的,也知道这种心态形成的原因在于社会环境。但是,在家长和孩子之间,父母是有行为能力的主导者,孩子在相当长时间内是无选择能力的被动者,所以,即便是再好的朋友,我也会直言不讳地指出,父母并没有权利把责任全部推卸给"社会环境"而违背教育规律、做过于短视的追求。爱孩子,应体现在努力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心理诉求、用合理的方式帮助其成长,而非不科学地拔苗助长。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