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回复: 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2010年12月28号 星期二 , 阴 小雨 -2度.

壹.缘起

这帖子写给需要的人看,

住温西的,西温的,北温的,或不住在这些区域但是家财万贯的,
都可以Pass这帖去其他的地方逛,有兴趣的就留下来听我胡诌了.


由于文笔欠佳,思虑不周,时间有限,所以只能想到哪写到哪.最后再整理.无条有絮之处就请大家见谅了.每天写多少算多少了,
听天由命看心情了.

96年-Landing后做空中飞人,全家仅寒暑假来玩,历经七个寒暑.
03年初-家小定居常住,本人依然奔走四方为生活打拼.
07年-入籍申请.
08年-取得公民,开始比较常待在加拿大迄今.
10年末-误入歧途,上了家园,开始了乱七八糟的生活 .


十余年的加拿大生活
从最早的965尺的AP,
随后换了3000余尺屋/7000尺地的House,
直到最后换上这间4500尺屋/10500尺地的房子,

以一个不做房地产生意的人来说,不算身经百战但也算的上是小有心得了.

待续, .......

这帖不会很快,想要速战速决的朋友,下月同一时间再来看完结篇就可以了. 个人心得,欢迎补充 .

贰 .买房五要件 >>> >>>>>>>>>>>37楼 ----2010,12月 30号

参.重庆 >>>>>>>>>>>>>>>>>> 43楼---- 2010,31/12凌晨

肆.列治文的AP >>>>>>>>>>>>>> 54楼----20101月 31号夜半

伍.列治文-2>>>>>>>>>>>>> >>> 59楼----2011, 1月 1号

陆.成都 >>>>>>>>>>>>>>>>>>> 65楼---- 2011, 1月 2号

柒.政府估价 >>>>>>>>>>>>>>>>> 68楼 ---2011,1月 4号

捌.上海房.>>>>>>>>>>>>>>>> 71楼---2011,1月 6号

玖.上海-2.>>>>>>>>>>>>>>>>>> 76楼 ----2011,1月8号

拾.上海-3-生活篇.>>>>>>>>>>>>>> 84楼----2011, 1月 10号

拾壹. 长登 >>>>>>>>>>>>>>>>>> 89楼----2011,1月 11号

拾贰. 温州>>>>>>>>>>>>>>>>>>94楼----2011年元月 14号

拾参. 温哥华定居>>>>>>>>>>>>>>118楼----2011年元月 18号

拾肆. 装修与艺品>>>>>>>>>>>>>131楼---2011年 1月 22号

拾伍. House豪斯>>>>>>>>>>>>>>135楼----2011年 1月 23号

拾陆. Dream House>>>>>>>>>>>145楼---2011年 1月 24号

拾柒. 工作与经验>>>>>>>>>>>>>>149楼----2011年 1月 24号

拾捌. Dream House 后记>>>>>>>152楼----2011年 1月 25号

拾玖. 05-10年的Homestay>>>>>>157楼-----2011年元月 29号-1

贰拾. 房产的价值>>>>>>>>>>>>158楼----2011年元月 29号-2

贰壹. 买房或租房>>>>>>>>>>>>159楼----2011年元月 29号-3

贰贰. 买房的心态与利率>>>>>>>>160楼----2011年元月 29号-4

贰参. 首套房的迷失>>>>>>>>>>>176楼----2011年2月4号大年初二

贰肆. 按揭(房贷) >>>>>>>>>>>>>189楼-----2011年 2 月 6 号















:wdb32: 列治文的...台北仁.........:wdb32:
留印,学习!
 
回复: 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我是新来的逛园子的,最近正要买房子,通读文章后大呼畅快。lz娓娓道来,心思细密,风趣幽默。瞬间崇拜上了LZ,哈哈。谢谢你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求熊抱~
 
回复: 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想问台北仁第七年进来,中间可有换枫叶卡?

02年以前加拿大只有移民纸没有枫叶卡,03年才开始有了蜂叶卡同时追朔既往到以前的移民,

所以我03年等于是第一次申请枫叶卡(不是Renew,因为之前没有),不过当时就算是第一次申请也是要符合新移民法枫叶卡的规定,五年住满二年,

当时我没住满,哈哈!只住了一百七十几天,所以就申请,上诉,见移民官 1 by 1,终于拿到了第一批五年未住满两年的枫叶卡(现在比较难了)以上当然是找律师处理的,所以在这方面有些经验而已.


我是新来的逛园子的,最近正要买房子,通读文章后大呼畅快。lz娓娓道来,心思细密,风趣幽默。瞬间崇拜上了LZ,哈哈。谢谢你写出这么好的文章,求熊抱~

感谢支持,

买房子不要急慢慢看,看到中意的下手就对了,谁知道未来是涨是跌呢?

现在有些人侃侃而谈空头要来,可是谁都没把握,
看跌的时候它却涨了,大陆过去这几年不就是这样吗,年年创新高,天天都说到顶了,结果又上去了,没跟上的永远跟不上,

美国08年一片大好的时候,杀下来天昏地暗到现在,

以为它要跌说不定它涨了,判断它要涨结果它跌了,这不是买彩卷,输了不过几块钱,
既然斗不过它就别猜了,猜不过它的(我指房市大盘)

夫妻俩心态正确以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即便买了以后大盘下跌也无所谓,又不卖又不是投资有啥好伤神的,

等以后卖的时候才知道赚赔,就算没获利还也赚了住,省了租,不是吗?

祝你能够买到理想的房子,
2030年的时候回头看现在,你会发觉你的决定是对的.你的孩子更会这样认为,

到时候你也可以写专栏.哈哈!


列治文的台北仁 ....................:wdb32:
 
回复: 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家园新人,刚看到此贴。
一页页,一层层地看到这里,觉得越来越精彩了。:wdb37:
2011年2月4号大年初二 星期五 阴晴 8度 首套房的迷失

大年初二先跟大家拜个晚年然后就开工啦!

既然决定买房了,就要,立定志向勇往直前,接下来在哪里要,买怎样的房就是一件大事情了.

首先要说的是要买在哪个City,哪个区域,是各位自己要考量的事情,温哥华,列治文,本拿比,桑里........那要看朋友们自己熟悉或习惯的城市了.

每个城市都有他的优点及缺点,那不是我要去评断的事.要买Apartment或是TownHouse或是House依各位家庭成员及资金能力亦有所不同,也只能自己考量了.

但是买房还是有些诀窍的,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不要买自己喜欢的房子,而要买大部分人都喜欢的房子(当然包含你自己在内),你喜欢的不一定是别人喜欢的,大家喜欢的肯定你也不会太讨厌.

以我的Dream House为例(回看145楼后段+152楼),那房子我喜欢,但是我要卖时将会是很难处理的,既卖不到好价钱也找不到好买家,不过那时都退休养老了,好不好卖增不增值对我来讲都无所谓,但是对朋友们的第一套房却不得不考虑到这个因素.

因为这间房保证不会是你的最后一套房,期间可能要换两三次,虽然我一再说买房先不要考虑投资的因素,但是将来出手时还是要为各位的荷包着想,换手时若时机好多头行情,希望可以多赚一些,若时机不好,也希望可以不要赔本卖出,那么你需要的就是大众房而不是独特房.

相信我,你的好眼光通常眼光不会很好的.多从其他人的角度来挑选你所需要的第一间房吧,这种大众喜爱的房子,买的人多就比较容易卖到好价钱,同时卖的时间也会比较短,将来在换房时,有所谓的先买后卖,还是先卖后买,有个时间差的问题,好不好卖就非常重要了.

其次不要买自己最喜欢的房子,只要买自己差不多喜欢的房子就可以了,这跟上面说的不一样,别弄混了.

有人房子要坐北朝南,要内街,要学区好,要交通方便,要有公园,不要太旧,要大一点,房型要好,大门不斜开,不要路冲,要阳光充足光线明亮,管理要好,小区最好有泳池,健身房,门牌号码不能差......最后希望价钱不要太贵.*&^%^我说不就是买个房吗?东挑西拣的那么挑剔干什么.

这样说吧!没有哪间房子是你一定要买的,如果你的财富够口袋深当然无所谓,有人是为学区上学方便,有人是跟亲友做邻居有些人是喜欢就一定要,多出个三四成也无所谓.

但是我们不同,总是在有限的预算中东挪西移的,那么就不要挑那特别中意的房子,因为通常这种房你要多付出好几万,可是住进去才发觉没那必要后悔就来不及了.

举个例子来说,你看了100间房的资料,挑了十间房去看,最后选了两三间特中意的房下offer,我同样看了100间房的资料,挑了二三十间房去看(因为我条件比较宽,路边无所谓,门牌没关系,三五十年老房我也去看看保养情况........)基于不要最好的,只要差不多的,我能下offer的房子肯定比你多个八间十间的,我买到房的机会跟价钱通常会比较宽一些,买房不用九成喜欢,有个六七成就可以了,很多朋友就在挑啊挑的时光中把机会挑走了.

有朋友问这跟我前面说的 不要急 慢慢看 不是互相矛盾吗?当然不,这是两个概念,请你慢慢看不急着买是说未来不一定涨或跌不用冒进抢着买,不是叫你拿着显微镜对着房子照.

有钱人不在乎,看到了,就这间,有人抢,加价,你行吗!不行就照我的方式来.我买房买错了买贵了无所谓,因为来回差的价我担的起,可是很多朋友差个几万元就差很多了,也因为如此,所以要将自己的中意房条件放宽,
而且我说一句真心话,多花了几万元买到自己特喜欢的房子,有时反而不如花正常价钱买到自己六七成满意的房子,因为房子在怎么看都有限,住进去了才知道,楼上的隔音怎么要,街坊邻居如何....很多时候要住了才知道,那又何苦多花冤枉钱.

买一个房就是为了有一个家,只要有房就可以有个温暖的家,有些人房子十几间,要找个像样的家还找不着呢!.

以我自己买过的三间房为例,1.Apartment,2.House,3.大House,这三间我都只去看过一次就下offer了,也都是下offer后一小段来往就成交了.

买第一间Apartment的时候,人还住在饭店里呢,是到最后一周才觉得寒暑假这样飞不买间房太辛苦了,看了五天,走的前两天买到手的.

第二间House差点买在Maple Road(伦敦学区)里的一间房.那是我跟老婆唯一看过三次的房子,原因是我们太喜欢那间房了,但是门口(墙外)有个除污井还是电气口什么的(忘了),不是电力公司的电气箱,就为了这玩意,我跟老婆才又去看了两次,一来找出自己想买的理由(真的很喜欢),二来看看自己能不能接受那口槽,最后还是因为搞不懂那玩意就放弃了.这也验证了我上面所说的要买大家喜欢的,而不要买自己喜欢的,虽然房型,装潢,地段....我给九十分满意的不得了,只有那门口的槽要扣五分,我会有疑虑就代表别人也会有疑虑,这房就不会好卖(并不见得卖不到好价钱喔!可能是要卖的比较久而已)虽然我们很喜欢还是没买.

第三间房更扯,04年底要换房,我把梯楼王,地产金页,售房网站看一遍挑出我可以接受的房子,自己先开车全部巡一遍,挑出一些可以考虑的房子,然后请我的经纪约看,看完之后挑了六七间可以接受的房子让老婆决定我就回台湾了,因为可以买的房子多,老婆也就不急的一间一间下offer了,下到第三间就成交了,这间房我只看过一次,住到现在也觉得很满意.

在看房的时候就要看仔细一点,隔间,空桥,房型,卫浴.设备..不需要一看再看,又不能试穿看一次就够了,多看几次就不好出价了,你也省时经纪也省事,给大家参考啦!

不要买预售屋是我的原则.仅供参考(香港叫楼花,大陆叫期房)原因是这些房在预售时建商卖的价钱都是以未来完工时候的市价再低一点点以便于吸引你来出售的,当然再给你一大堆付款上的方便及其他设备上的优惠,很多人为了这优惠就买了.发展商将未来的涨幅已经加在楼价里,可是谁知道将来是涨是跌,涨的话还得超过建商的加价后才是赚的(他加了10%,交屋时涨了15%,你才赚5%)如果未来是跌价那可就雪上加霜了,一来一往差多少自己算.

这阵子楼价涨,但是有些早期买预售屋现已交屋的屋主因故出售这房,有些连本都还不够,在温哥华这种例子也不少,买楼花付款轻松设备新,不过是好是坏还是个未知数呢?

其次,不用买有豪华设备及游泳池,桑拿,交际厅.......的Apartment或是TownHouse这种高档楼盘.如果是来退休享受的我到不反对,如果是来拼命挣钱首购房的我就不建议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设备享受都灌在你那屋价或管理费上了,一开始还很新鲜,有空就去泳池游泳健身房练身体,久了就腻了,但你游(用)不过别人可就亏了,你供款别人玩,还真是对加拿大的贡献,要不就一年玩它三百天,你有那闲工夫吗?要游泳去游泳池,要健身去健身房,一年花不了几个钱,玩的可比那社区里的痛快多了.


接下来要说房型,区段按揭了!




下转>>>189楼 按揭(房贷)







:wdb32:.........台北仁.................:wdb32:
 
回复: 买房经验谈>给准备移民或尚未买房的同学参考...台北仁

高房价的省思 2011年9月20号 星期二 ,晴 16度.


高房价是全球的现象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且最重要的是到底未来几年温哥华的房价是会长还是会跌,没有一个人说的准,大家都可以预测,但是大家都没把握,

君不见2011年初时的几家大型金融投资机构,对房价的预测值(资料我已找不着了)有说这两年会跌17%的,有说今年会上涨4.几%的,连他们都无法确定到底是多头还是空头,更何况我们再去参考他们的研究,就更无法知晓该如何着手规划房市的第一步了.

尤其是今年已过了四分之三,大温地区的房市有涨有跌,前两天看到报纸说BC省的统计资料,低路平原平均是涨的,BC省其他地区平均是跌的.所以我一直强调的一点就是如我主文中所提的内涵去做,剩下来的就是天命.

很多人把过往的经验拿来做参考是很好的事情,但是时日至今这些参考值,其实还瞒不精确的,以大陆房市为例,这多头格局从96-98年后到现在,走了十来年未曾止息(要不是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抑制下,可能还会如脱缰野马一般的狂奔呢!)

很多学者及专家在多年前就已经说房市要泡沫化了,因为当时已是屡创新高未见回档,用经验来看该是休息的时间到了,但是这个所谓过往的经验,却让多少人垂足顿胸至今呢,

这种泡沫房市的预测从05年后就年年出现年年错,怎说.要不是之前的911事件,SARS事件,美国次按风暴,这些系统风险造成的回档,还不知道是怎样的结果,

就因为这个时代的变迁太快,快到某些经验值无法应用,所以已经没有人敢斩钉截铁的说,多头的时代结束了(或空头时代来临了),当然我就更加不敢乱说了,

最近我在看UBC的房,就发觉价格还是不动如山(我是指好一点的房型及区块)甚至一些新建房开价更是高的让人气结.过几天我会在UBC的看房帖中阐述一二,有空可以来瞧瞧.




列治文的台北仁.............................:wdb32: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