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2011短登记录

回复: 短登记录

总费用还没具体去算过,答不上来。而且我们因为是和朋友一起出游,毕竟到加后给他们添了麻烦,所以玩的时候,应该说我们承担的费用就多一些,所以可能我们的旅行成本不具有可参考性。

我们因为是短登,所以就密集地转了一大圈。其实如果长登的话,我觉得可以玩得比我们更从容啊,比如隔个一年半载地去旅游一次,玩一个地方,待的时间比我们长一些。我们这次,最主要还是把一些热点城市先看一看,有个直观感受,以便对长登目的地的选择做个指导。虽然走马观花,但印象+直觉多少还是能让自己心中更有数点。比如对我个人来说,我觉得伦敦很适合生活,特别是养老,但我担心在那里能有多少工作机会;卡尔加里不错,我觉得那里的经济发展有潜力,但与此同时多伦多又在各方面显得更加sophisticated;温哥华嘛,嘿嘿,我们彼此不适合...... 我们的脚步还将继续,希望通过多走多看,心中的目标方向会逐步清晰起来。

分析的非常好!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去看的第2所中学:

North Toronto Collegiate Institute, 排名同样在前20名

它临近Eglinton和Yonge Street,周围比较繁华,甚至连CN Tower都远远地可以瞧见,所以位置离市中心较近。

那附近,house就很少了,但公寓房子很多。

网上查到的地址为70 Roehampton Avenue,不过跑到那里,却看到一栋新建的公寓大楼。跑进去一问,原来学校旧址被用来造楼了,它被迁址到了该楼后面的一条街上: 17 Broadway Avenue.

我们寻址而去,发现新盖的学校大楼面积也不小,通过宽大的落地玻璃望进去,发现墙上列着一排又一排金色的每年拿到大学奖学金的学生的名字,我所看到的年份还有20年代的,当下就断定这所学校历史不断,果不其然,后来看到该校挂着一条banner,明年5月就是该校建校100年了。

我们还去了解了那幢新建公寓楼的情况。其公寓已经全部售出,除了一套顶楼的 - 290万刀。物业处的人问我们要不要去看,我们慌不迭地说no,哈哈,他也笑了,说的确太贵了,所以到现在也没卖掉。他还告诉我们,其中有些公寓房子已经通过一些房产中介转售出来(切!明显就是买家买后非自住,炒房嘛!),2卧的,一般在65万-70几万刀(不过我们今天忘问面积了)。

以下图片为学校、取代学校的公寓大楼(旁边的土堆为在建的该学校的新操场)、以及附近的其它公寓大楼。

哦,对了,我们还问了一下该栋公寓租房的价格,2500刀左右/月。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我觉得还是挺方便的,就是地铁里的标识、报站,还有公交线路的标识等,我觉得没有我们国内做得人性化。比如地铁报站时不会报出这个站能换乘其它什么公交线路,马路上的公交车站牌上,有时连这是几路公交车都没标识出来。事先得好好查地图,并充分利用google的路线查询功能。

另外就是不耻下问了。问路上的行人,候车的乘客,还有公交车上的司机一般都不错。我发现即使google上告诉了你乘bus哪站下车,你上车后还是可以和司机确认一下,把你要到的路名给他看,而不是google告诉你的车站名,也许有时他会告诉你一个离目的地更近的下车点。

哦,对了,不过公交车的间隔时间比较长,有时一部刚开走的话,要在车站等上好一会儿。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谢谢娃娃,多市也不便宜呀

是啊,多市也不便宜,尤其如果地段比较好的话。

中介还提到过,多市这一年房价增幅7%(而我从媒体上看到的数字还不止)。显然房市也挺热的。也从有些报道上看到过加政府将采取紧缩政策,房价会跌的预期。不过因为中国的房市明明泡沫巨大且跌声不断,价格却始终坚挺,我觉得自己已经有点象惊弓之鸟。希望加拿大真的不是中国......
 
回复: 短登记录

亲爱的娃娃,谢谢你坚持不懈的分享!同时也谢谢你在我那个帖子里的答复,因为我希望那个帖子尽快地沉下去(我不喜欢有人在我发起的帖子里写那些情绪化的言辞),所以就在这里谢你了!现在商场里的皮衣都在打折,基本上都是五折,很合算!我想买,又担心在那边不能穿,于是发了那个帖子。后来问了我老公,他说没问题,他经常出国。后来又问了一个在英国待了两年的朋友,他却说最好不要穿。看了你的答复,我知道在加拿大可以穿皮衣类。当然,在哪也不能穿太张扬的衣服。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亲爱的娃娃,谢谢你坚持不懈的分享!同时也谢谢你在我那个帖子里的答复,因为我希望那个帖子尽快地沉下去(我不喜欢有人在我发起的帖子里写那些情绪化的言辞),所以就在这里谢你了!现在商场里的皮衣都在打折,基本上都是五折,很合算!我想买,又担心在那边不能穿,于是发了那个帖子。后来问了我老公,他说没问题,他经常出国。后来又问了一个在英国待了两年的朋友,他却说最好不要穿。看了你的答复,我知道在加拿大可以穿皮衣类。当然,在哪也不能穿太张扬的衣服。

关于皮衣,我这些天,还在多伦多的马路上,看到有人穿皮衣的呢(不过两次看到都是黑人,不知算偶然还是必然)。另外在温哥华,大概因为气温更低,有些女孩已经夏装配长统皮靴了。我觉得皮衣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日常可以穿的。裘皮大衣目前还没看到人穿(毕竟这天气对裘皮大衣来说还是实在太热了点,呵呵)但我觉得想穿就穿,只要得体,有啥不可以的。比如以后如果你有机会在加拿大出席个较冷天气里的正式场合啥的(我看我在加拿大的朋友去出席正式场合,如婚宴、公司年会之类,都是穿低胸小礼服的),裘皮大衣/坎肩配礼服不是就很好。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今天到达蒙特利尔。一到就很喜欢!忘带数据线,住的廉价酒店又是网速奇慢,上图就等几天后回到多伦多再说吧。

只是今早高速公路一进入魁省境内,马上就感觉到了法语的挑战。路牌上可是一个英文单词都没有了啊!之后满城尽是法语词,全靠当年读书时二外法语所留下的依稀记忆和对一些类英语单词的连猜带蒙而闯荡了一天(酒店和餐厅等还是能用英语的)。但这只是应付最基本的日常生活而已,我顿时感到自己如果奢望在这个省混,嘿嘿,那可是比我前段时间所去的其它任何一个地方都难啊!!

朋友的朋友住在蒙城旁边的一个小镇,晚上大家一起吃饭,居然惊讶地发现我们这个多伦多的朋友,以及他在魁省的这个朋友,与我竟然是中学校友(或者说是学长)!!天知道我原来在校友家里住了整整一个月!他乡遇校友,真的是更感亲切!世界真的有时很小!

魁省的这位学长,在此打拼了20年,如今也小有建树,看看这样的成功例子,总觉得人家行,我也应该能行 - 但至今放眼望去,还是不知道适合我的位置在哪里...... 不过记住了他和他太太今天说的一句话:在这里要取得成功,总得比当地人多付出7、8倍的努力。好吧,那等真的过来了,就先老老实实从付出的“量”入手,的确,没有量变,哪来质变......
 
回复: 短登记录

考察完两所小学后,老公一口咬定它们排名高,一定是因为里面有中国人的孩子,大搞题海战术的结果,高度警惕“别让孩子刚跳出中国的火坑,又跳进加拿大的火坑不成?” 好好好,那要不再去看看中学的情况哩?于是今天我们又拿着10刀的daypass出发了,目标中学。

...
艾米莉娃娃,我认为你老公很有见地。这也是我和我老婆要首要防止的。
 
A

alexisss

Guest
回复: 短登记录

确实,所谓的排名高就是华人的孩子在那搞起来的。其实学校都差不多。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到蒙特利尔和魁北克两个城市匆匆一游(匆匆,太匆匆!:p),完全意犹未尽地离开,此刻抵达本次短登最后一个城市 - 渥太华。对它听闻、仰慕已久,可以说是我最向往的一个城市。不过也听说是对象我这样文科背景的人来说相当相当难找工作的一个。明天边走边看吧。
 
回复: 短登记录

确实,所谓的排名高就是华人的孩子在那搞起来的。其实学校都差不多。

错,排名是政府搞的,比如魁省政府每年公布学校的最新排名。自己去GG一下,把你脑子你的偏见洗一洗。

别把什么事情都往华人身上扯,什么地产,学校,华人没有这么大的能量。

另外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种把你们自家小孩送去排名最后的学校试试,然后拍张和同学一起抽大麻的照片,让大家欣赏欣赏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短登记录

魁省的情况我一点也不了解,关于多伦多,我现在知道了有一个Toronto District School Board,比如进入以下链接http://www.tdsb.on.ca/MOSS/asp_apps/find_your_school/landing.asp,
就可以了解某一地段的学校,以及该校的大致情况,甚至学校里英语非母语的学生人数等。此外还有一个EQAO评分可供参考 - 这是由多市政府部门委托第三方机构对一个学校里学生的读、写、计算能力进行的评估,不过评估结果好像只显示这三方面表现与平均水平的比较,我还并没有找到“赤果果”的排名。

我个人同时还参考Fraser Institute对学校的排名(以下链接为安省排名http://ontario.compareschoolrankings.org/ChooseReport.aspx),
那是“如假包换”的排名了,不过它的排名依据也是读、写和数学。

我觉得对学校进行学生读、写、尤其是数学能力(哈哈,有些老外的数学可是真心差!)的评估,还是有必要的。国外家长当然也都想让自己孩子进个好学校,只不过可能不象中国家长那么注重排名。所以我觉得老外可能不会冲着某所学校去买他们所住的房子,但他们在买房时,肯定也要考虑社区环境,换言之,社区好了,邻居好了,也就意味着该社区内的学校氛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这段日子在加拿大,和房产中介聊天时,我发现我总是不可免俗地要问学校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在我所问的一系列问题中的顺序也总是相当靠前,汗!),然后我也发现中介们对这个问题的准备也几乎都不太充分,有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所卖房子属于哪个学区。呵呵,这对于中国房产中介来说,简直是个大忌啊!学区房该是个多么好的卖点啊!

对加国学校排名有兴趣的中国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我觉得对学校有KPI考核指标并没错,需要提防的还是:考核表现好,是不是由“清华”学校促成的。如果那样的话,的确就不用非得冲着排名高的学校去了,呵呵。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