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 主题发起人 小和尚
  • 发布时间 2011-11-21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听朋友说过投资移民的生活,不用上班,不用为了生计而找雷波工,也不用费心进修投专业工作,每天吃饱了没事干,赌场饭店高尔夫球场一个人玩太腻味了。每天9点到5点,上班族在和老板客户同事较劲。投资移民在家里和自己较劲,硬是憋到5点,然后满世界找人吃饭逗乐子。

知道小和尚为啥怨天怨地又死赖着加拿大憋气吗?

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赶紧散了吧,该干嘛干嘛。
 

文惠

Guest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听朋友说过投资移民的生活,不用上班,不用为了生计而找雷波工,也不用费心进修投专业工作,每天吃饱了没事干,赌场饭店高尔夫球场一个人玩太腻味了。每天9点到5点,上班族在和老板客户同事较劲。投资移民在家里和自己较劲,硬是憋到5点,然后满世界找人吃饭逗乐子。

知道小和尚为啥怨天怨地又死赖着加拿大憋气吗?

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赶紧散了吧,该干嘛干嘛。

真相是啥? 小和尚吃饱了撑的难受, 在论坛和人掐架以便饭后消化?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听朋友说过投资移民的生活,不用上班,不用为了生计而找雷波工,也不用费心进修投专业工作,每天吃饱了没事干,赌场饭店高尔夫球场一个人玩太腻味了。每天9点到5点,上班族在和老板客户同事较劲。投资移民在家里和自己较劲,硬是憋到5点,然后满世界找人吃饭逗乐子。

知道小和尚为啥怨天怨地又死赖着加拿大憋气吗?

不明真相的群众还是赶紧散了吧,该干嘛干嘛。

听你一说总算明白为什么把这叫做“移民监”,这“监”字用的太贴切了。人生短短几十年,却要自愿蹲监3年?!
 

小和尚

Guest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2010年的预期寿命,是2010年出生新生儿的预期寿命,而不是现在活得的人死亡时的平均寿命

讨论的主题是寿命,统计局公布的是预期寿命,而不是实际寿命,本来就是个假定指标。

指出关键点的技术贴终于出现了!

继续,继续!
:wdb19:

先莫要鸡动,强尼老兄看错了救命稻草,嘻嘻。
Mortality rate

Mortality rate is a measure of the number of deaths (in general, or due to a specific cause) in a population, scaled to the size of that population, per unit time. Mortality rate is typically expressed in units of deaths per 1000 individuals per year; thus, a mortality rate of 9.5 in a population of 100,000 would mean 950 deaths per year in that entire population, or 0.95% out of the total. It is distinct from morbidity rate, which refers to the number of individuals in poor health during a given time period (the prevalence rate) or the number of newly appearing cases of the disease per unit of time (incidence rate). The term "mortality" is also sometimes inappropriately used to refer to the number of deaths among a set of diagnosed hospital cases for a disease or injury, rather than for the general population of a country or ethnic group. This disease mortality statistic is more precisely referred to as "case fatality".




One distinguishes:
  1. The crude death rate,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per year per 1000 people. As of July 2009[update] the crude death rate for the whole world is about 8.37 per 1000 per year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CIA World Factbook.[1]
  2. The perinatal mortality rate, the sum of neonatal deaths and fetal deaths (stillbirths) per 1000 births.
  3.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io, the number of maternal deaths per 100,000 live births in same time period.
  4. The maternal mortality rate, the number of maternal deaths per 1,000 women of reproductive age in the population (generally defined as 15-44 years of age) .
  5. The infant mortality rate, the number of deaths of children less than 1 year old per 1000 live births.
  6. The child mortality rate, the number of deaths of children less than 5 years old per 1000 live births.
  7. The standardised mortality ratio (SMR)- This represents a proportional comparison to the numbers of deaths that would have been expected if the population had been of a standard composition in terms of age, gender, etc.[2]
  8. The age-specific mortality rate (ASMR) - This refers to the total number of deaths per year per 1000 people of a given age (e.g. age 62 last birthday).
死亡率

死亡率是用来衡量一部分人口中、一定规模的人口大小、每单位时间的死亡数目(整体或归因于指定因素)。死亡率通常以每年每一千人为单位来表示;因此在死亡率为 9.5 的 10 万人口中,表示这一人口中每年死去 950 人。死亡率有别于发病率,发病率是指一定规模的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罹患该病新增加例数(发病率)。患病率是指一定时间一定规模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总和。




辨别:
  1. 粗死亡率,每 1000 人的死亡总数。
  2. 新生儿死亡,每 1000 个出生未满一个月的婴儿和胎死(死产儿)的和。
  3. 孕产妇死亡,每 10 万个死于生产过程的死亡数。
  4. 幼儿死亡,每 1000 个出生小于一岁的死亡数。
  5. 标准死亡率(SMR)或特定年龄死亡率(ASMR),特定年龄(例如 16-65 或 65 以上)中每 1000 人的死亡总数。
死亡率=当区当年死亡人数*1000/当区当年年中人口数‰。
死亡率可以得知一个地区的卫生习惯和医疗品质。通常越先进的国家死亡率越低,越落后的国家死亡率越高。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其实这个结果符合预期,东亚移民的年龄调整(标化)死亡率很低,尤其来自东亚的妇女,仅为402/10万。不过统计局的数据是基于1991-2001的队列研究资料。
核心的结论是,健康移民效应以及时间效应均存在。当你移民的时候,您的健康水平是较高的(也许高过中国人和加拿大人的两方的各自平均水平,这是健康移民效应,如果身体不好、精神不够强大稳定,或者不能通过体检,您还折腾吗?),当时间流逝,您的健康下降水平也是明显的,因为您面临的是一系列巨大的生理心理的调整和调试,另外各种环境因素的作用(包括生活方式),很大程度可能为您带来负面的健康影响,这是所谓的时间效应。不过即便如此,抵消应该有限。
我也研究流行病学。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这个下降程度的测量其实并不只是死亡率描述这么简单的。另外我个人感兴趣温哥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移民温哥华的中国男人较之蒙特利尔的中国妇女,差距有这么大?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蒙特利尔本地男性1300多/10万,中国男性温哥华是854,而居住蒙特利尔的中国女性才373~~~~~身为中国妇女,表示对蒙特利尔无限向往。
 

三木

地产经纪,踏实勤奋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蒙特利尔本地男性1300多/10万,中国男性温哥华是854,而居住蒙特利尔的中国女性才373~~~~~身为中国妇女,表示对蒙特利尔无限向往。


人口统计部门作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没必要太认真。。
你指出的情况,不过是该项“研究”,结论不可靠的一个例子。。。。。。:wdb11::wdb23: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蒙特利尔本地男性1300多/10万,中国男性温哥华是854,而居住蒙特利尔的中国女性才373~~~~~身为中国妇女,表示对蒙特利尔无限向往。

没有看得很明白.
这个是说每10万人中有373个中国来的女性移民死亡, 还是说每10万个中国来的女性移民中有373个死亡?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这个下降程度的测量其实并不只是死亡率描述这么简单的。另外我个人感兴趣温哥华发生了什么?为什么移民温哥华的中国男人较之蒙特利尔的中国妇女,差距有这么大?

温哥华女性也比其他两个城市高,以10万为基数,差别有100对现实有多少指导意义?
 

小和尚

Guest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楼上的几位弟兄:
是特定年龄死亡率,10万人当中某特定年龄

这个里面再分:移民短期,中期,长期。
关键是变化速度:相当快,这才是关键。

近期、中期、长期居住加拿大的ASMRs由720、913、1054 递增,
女性来说,则由491、546、637递增
 
回复: 关于两个寿命帖子的思考

楼上的几位弟兄:
是特定年龄死亡率,10万人当中某特定年龄。


每个城市各个族裔的比例都不一样. 缺乏各族裔人口基数的比例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如果这10万人是指的包含各族裔的城市人口, 那数字毫无意义.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