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葵花付英律师:【葵花盛开在Montreal的日子】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6年11月1日更新)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Retirement,退休住宅,专门给单身退休老人设计的住宅。无依无靠的单身老人可以卖掉自己的房子,到这里居住,即省钱又可以和大家一起娱乐以免孤独。看过电影《飞屋历险记》的朋友可能还记得片中主角那个孤独倔犟的老头。退休住宅就是为这类老人设计的。电影说的就是这个老头宁可冒险飞行,也不愿意卖掉自己的房子搬进退休住宅。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最后还有一种政府补贴房,是为低收入家庭提供的住房,房屋种类有市房那种,也有公寓那种。以前我认识一个中国人就住补贴房。房屋是townhouse那种,楼上楼下三层,房租才二百多元(这是六年前,现在房价已经提高了,但仍是比正常房租便宜)。这个房租是随收入浮动的,如果收入低了,房租就下降,如果收入高了,房租相应按百分比上升,当达到与市场房租一样时,就应该考虑是否搬出去了。

  以上大致介绍了加拿大住宅的种类。总之加拿大住宅为了适应各类人的各种需求,房屋种类很多,远比我们中国的房屋花样多选择性大。当然这与国情有关,不能在这上强做比较。尽管如此,但有一点却是可以比较的,那就是房屋的购买心理。加拿大人在买房子这件大事上与我们有很大的不同,说出来很有意思,这里面不仅仅是风俗习惯不同,而且还体现出文化差异。

  PS:看一下城市地图就可知道,”别墅“区占一个城市住房区域三分之二还多,因为大多数人住别墅,所以别墅是主要普遍的住房。condo其实也是别墅,只不过是一个个连在一起,没有个人花园。condo 很少,一般建在别墅区内。一个很大的别墅区可能就一群condo.有的别墅区根本就没有condo.
  apartment很多,比condo 要多,一般建在公交车方便的地方,比如市中心,小区贸市,还有大学附近等。至于里面的面积有大有小,一个单身房面积也就不到三十米,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面积80到100左右。这类房子的固定住户很少,多数是临时租住。象townhouse和老年住宅多数是固定住户。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2,加拿大人选择住宅时的要求

  买房子首先要看价格,我就先说说加拿大的房价。写这章时正赶上国内楼市逛涨,人们抢购房子的时侯。从网上看到国内的人们拥挤不堪疯狂抢购房子的图片,感到非常地不可理解,国内的人怎么这么有钱?买房子怎么象以前买冬储菜一样?离开 国内时间长了,对国内的有些现象已经不很理解了。比如楼市就看不明白。这种疯狂抢购的情景不可能发生在加拿大。与中国相比,加拿大的房价走势非常平稳,当然也有投机商从中作怪,但整个的房市基本上是自然增长,人为扰乱的因素很小。
  
  加拿大有个房价指数,叫affordability房屋购买承受力。这个房价指数是这么计算出来的,首先统计出家庭的平均收入,再统计出房屋的平均价格,之后用房屋的平均价除家庭的平均收入即得出承受指数。例如我所在的城市去年家庭平均收入水准是6.6万,房屋的平均价是23万。23÷6.6=3.48。承受指数即是3.48,这表示一般加拿大人用3.48年的家庭收入就可购买一处住房。我们国内恐怕用二十年的正常收入也买不起一处住宅。

  加拿大这个房屋承受能力每个省份都不同,但是之间差别不是很大。当然这里不排除个别地区的“火热”现象,比如温哥华华人大富豪居住的地区,房价奇高。然而这类个别地区并不影响整个加拿大的房市。加拿大统计局每年都统计出全国性的平均承受指数。比如去年全国平均承受指数是4.6。所以对比着看,加拿大的房价总的来说并不高,总是保持在多数人的承受能力以内。当房价过高,老百姓买不起的时侯,银行会降息,首期付款会减少以鼓励购买。当房市过热,银行会抬高贷款利率,首期付款也会提升加以降温。所以加拿大的房价总是能保持着自然走势,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景象。我来到加拿大十年只遇到过一次房价暴涨,那是三年前发生在我所居住的省份。我所居的城市也是个省会城市,以前房价远低于全国平均数,正是由于这点才造成一次房价大涨,一年之内房价翻倍上涨,现在房价已经接近了全国平均水平,也平稳了恢复到了自然走势。我得感谢那次涨价,我原先用十三万买的房子由于那次房价上升现在增到了三十万,无意中攒了十六七万。正是有了这个意外的赚头所以现在计划换个新房。

  说到新房这就说到了加拿大人的购房习惯。我们买房子往往是买新房,不得已才考虑买处旧房。但加拿大人这点与我们不同,他们对新房并不象我们那么热衷,头一次或头两次买的房子大多是旧房,最后换新房也是少数人,所以很多加拿大人一生都住在旧房子里。这是因为新房的价格贵,他们认为承受不起。上面说了加拿大人的房屋承受指数很低,用三年半或不到五年的家庭收入就可买处住宅,怎么还承受不起呐?这是由于加拿大人的消费习惯和我们不同。尽管他们的三年或五年的收入可以买一处住宅,但是没有任何人一下子拿出三五年的收入去买房子。还要吃饭穿衣,还要娱乐消遣,而这类开销加拿大人要远远高于我们中国人。关于这点后面将会详细介绍。抛出这些开销,加拿大人你别看他收入有多高,几乎账面上都没剩几个钱。那么拿什么买房子呐?贷款。我们现在国内的人也开始贷款买房了,但是与加拿大人的贷款比,我们还远不如人家大气。加拿大人房贷几乎占房价的百分之九十。这样高的贷款额度再加上利息足够还一辈子。加拿大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还贷的一生,他们不仅仅在房屋这样大的地方贷款,其它的东西也是习惯贷款买,比如汽车,这还算是大件,小的如家具,电器等,几乎没有购买时就一下子付清的。商店的广告活页上照相机、电视机等电器广告在价格下都有这样的标示:每月多钱,比如,一个1000多元的照相机下标注每月50元25个月付清。一个1000多元的相机还得用这么长的时间才付完。不过这类小件谈不上贷款,因为没有利息,只能算是商家为了鼓励销售而推出的分期付款。但是这类分期付款完全是为了迎合加拿大人的购买习惯。

  在这种贷款“压力”下,加拿大人还能考虑换新房吗?原先的房贷还没有还完,还有能力为了住新房再次贷款给自己增加负担吗?加拿大人不愿意给自己增加过多的压力,在新房面前他们知道量力而行,绝不会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选择。这也与他们的另一种心理有关,即加拿大人不习惯攀比。他们不懂攀比,也不习惯追求时尚,新房尽管时尚豪华,他们却能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盲目追求。而“攀比”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品性。互相攀比,讲究时尚名牌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一大特色。我作为一个中国人来到加拿大后也不怎么讲究了,去掉了不少这方面的“恶习”,但在买房子上又不能不再次讲究起来。

  加拿大人永远也弄不明白为何同等收入比如家庭年收入八、九万这样个水平,中国人就可以买新房,而加拿大人则不敢问津。原因是我们中国人有住新房的心里习惯,还有一点就是我们中国人会攒钱。加拿大人真的不会攒钱,不知道怎么节省。前年开始的由次贷款引起的金融危机而导致的经济危机使加拿大人一时恐慌起来,突然觉得应该节省一点,但他们又不知道如何节省。这时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就有专家出来告诉人们如何节省开支,共列出十多项节省的招法,我们中国人看了都觉得可笑,这怎么还用专家出来支招,加拿大人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是否可笑,说一个招法你就明白了,比如,其中有一招劝加拿大人最好自已煮咖啡喝而不要去买现成的喝。加拿大人有喝咖啡的习惯,早晨上班很多人都端的一杯咖啡上来,多数是从麦当劳那类的快餐店买的。一杯咖啡1.2元。如果自己煮咖啡,一桶咖啡10元钱,能煮50杯以上,一杯也就0.2元。煮咖啡用的咖啡壶非常普遍,几乎家家都有,但加拿大人还是愿意买咖啡喝。如果觉得钱紧还想不到自己煮着喝吗?但是他们就是想不到,真的需要专家出来指点才能“豁然开朗”。你会想加拿大人真笨,连这点小事都想不到。是的,加拿大人就是这么“笨”,说到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话题,加拿大人怎样思考。这个话题将在后面专章介绍,现在接着谈房子。

  上面说了加拿大人对新房并不象我们中国人那样热衷,那么他们热衷于什么呐?两个字“环境”。我们买房子当然也看小区环境。在这点上彼此有相同的心理,但却有不同的要求。在国内买房子可能会考虑小区的管理、安全以及是否处在重点校区域内等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却不是加拿大人所关心的。他们对环境有两个最主要的要求:一是静,二是邻居的友好程度。
  
  “静”可以称得上加拿大的一大特色。初来加拿大的人一下子就会感到,与我们国内喧闹的气氛相比,这里静的出奇。闹市区没有国内那样川流不息的车流和人群,商店里顾客也是稀稀拉拉寥寥无几,只有周末人多些,但也不象国内那样人挤人人推人。多伦多、温哥华这类大城市可以与我们城市相媲美,但也赶不上我们一般的省会城市那样喧闹,这是商业区。如果你来到居民区,那更是静的出奇,你几乎就看不到人,除了偶而开过的汽车外,听不到任何噪音。我刚来加拿大时感到很不习惯。在国内每天都是伴随着汽车轰鸣声入睡,早晨又被叫卖声吵醒,来到加拿大突然感觉这么静一开始还真有点不习惯。尤其是晚上一点声音都没有,临睡前总要嘀咕几句:怎么这么静?来到加拿大的头几年我们一直租房子住。我们所住的是一座三层小楼,就是那种叫apartment的公寓。刚搬进去,房主告诉我们这楼的特点就是静。三层的小楼共有住户十八家,我们在那里住了四年,每天晚上都是非常地安静,没有一户弄出噪声来。四年后我们买了房子,从apartment搬到了我们自己的独门独户的房子里,更为安静。

  每当我们与西方社会比较往往抬出人口数量这个因素。说到安静人们可能也会说加拿大人口那么少,当然就不那么喧闹了。我不能不说这是一种误读。这里要分别开两个概念:总体与局部。加拿大总的人口数量少,这是从总体上看。那么总体上人口少不能表示局部地区人口也少。比如商店、餐馆、居民区等人们集中的地方,人口相对密集。但在这类人口相对密集的地方为何也感到很静,这就是习惯问题。可以说“静”是加拿大人一种生活习惯的体现,与人口多少没有多大的关系。在加拿大餐馆吃饭,你绝对听不到象在中国那样的一片喧哗声。做客加拿大人家里,不管是多少人,你也听不到嘁嘁喳喳的大声谈话。人们都是低声细语,不会给整个空间造成喧嚣。然而有我们中国人聚堆的地方情况就不一样了,照样喧哗如同在国内。这是不是习惯问题?

  第二个购房因素是邻居的友好程度,英文叫neighborhood 。加拿大人在卖房子时列有很多条件表明自己的房子有什么优越性,其中有一条是good neighborhood,即说邻居们都很友善。我当初买房子时房子条款中就有这么一条,但对其含义并不怎么理解。住了四五年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这个友善的含义是指邻居之间友好和谐,比如有什么需要可互相帮忙。我家邻居是个八十岁的老人,这个老人真是非常友好。我所在的省比较寒冷,每年冬天都要降下几场大雪。我家的院子大,车道长,扫雪成了冬天的一件大事,尤其是当有大雪时,厚厚的,撮起来很费劲。每当这时,老头都会主动用铲雪机铲走我家的积雪。铲雪机很贵,一部要一千多元,我一直没舍得花钱买,自己还有力气就用自己的手铲吧,谁想邻居八十岁老翁为我解决了难题,由此我才知道什么叫“good neighborhood。
  
  义务帮忙完完全全是出于自愿,可以帮忙也可以不帮忙,不帮忙没人说什么,帮忙也不用怎么感谢,顶多说声谢谢而已。这是加拿大人的作法,而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如果别人无偿地帮助了自己,总觉得过意不去,尤其对年纪这么大的老翁不回报一下于心不忍,于是我们每年圣诞节就给他一张圣诞卡,稍带一件非常便宜的中国小礼物。
  
  除了互相帮助外,“友好的邻居”这条还有保持和气之义,这点尤有为重要。我们中国现在不是在提倡和谐社会吗,看看加拿大邻里之间是如何保持和谐的。有一点恐怕我们中国人很难做到,那就是不吵架。国内邻里之间由于一点小事而发生争吵的事时有发生。尤其是近些年来,我们中国人的脾气暴长,动不动就见两人在大街上争吵甚至扭斗起来。而这种现象在加拿大你根本就看不到。我来加拿大十年至今没见过一起吵架。加拿大邻里之间有时也有摩擦,但他们对此都能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去对待。如果真的来气了,他们顶多是保持沉默,不理对方而已,而不会一脸怒气地争吵。有次,一个加拿大朋友告诉我们说他很生气,我们问怎么啦。他说他的邻居没征得他家同意就把他们两家花园之间的木栏拆了。加拿大房子都带有花园,两家花园之间都用木栏墙隔开,因为是隔开两家庭院的,故建设木墙的费用是两家均摊。如果拆了就得经过两家同意,我的朋友还没同意,那家就擅自拆了。这不仅是涉及到费用问题,而且更主要的是由于没有隔墙个人的隐私受到了干涉。(隐私权对加拿大人来说至关重要,这点后面还要说。)邻里之间发生这样的事显然很严重,当然也很不愉快。如果放在我们中国人身上非吵起来不可。我们看看加拿大人是怎么做的。加拿大朋友说完了,我们问他怎么处理这件事。他说他对邻居进行惩罚。我问:惩罚?怎么惩罚。答:不与他们说话。我啊了一声,明白了来加拿大十年为何没见过吵架的,原来加拿大人就是这样处理不愉快事件,有理都不去争个高低,反而退缩沉默甘受“欺负”,这“架”怎么能吵起来?正是这样的宽容心加拿大人不论是邻里之间还是同事之间都能保持一团和气,整个社会当然也就是一片和谐。

  象刚才说的那类事非常罕见,写这个碰巧有此事发生就拿过来说说加拿大人邻里之间在发生严重冲突情况下如何处理,从这件个别事件中看加拿大人的处事态度。对大多数加拿大人来说,保持邻居的友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邻居之间互相帮助,也互相照看。我家刚搬来时发现门上贴个小纸条,上面写着“neighborhood watching”,翻译过来即是“邻居照看”的意思。加拿大治安状况非常好,偷盗打劫之事很少发生,居民区大都可以夜不闭户,但也有不安全的因素存在。加拿大的邻里之间的这种“邻居照看”就是为了防止偷盗之类的事而彼此照看。尤其是当一家出门旅游,家中无人时往往委托一个邻居照看。邻居不仅要时不时的用眼睛盯一盯,而且还要负责浇花割草。

  可以看出安静和友好的邻居是加拿大人对居住环境的两大要求,这当中在邻居的友好都能保持的情况下,安静就显得格外重要。加拿大居民区真的是异常的安静。加拿大把居民区称为park,或garden直译为公园或花园。名副其实,所有的居民区都如同一个个静静的花园。每家每户前廷后园都是花团锦簇绿草芬芳。漫步在这样的居民区里就如同进入公园一样。而且比在公园的感觉更好,因为公园里毕竟还有人来人往。在居民区里你几乎看不到人。我和妻子常常饭后在自家周围散步,常常是偌大的居民区只有我们两人的身影,除了偶而看到牵着狗的一两个散步者外,就是鲜花绿草中簇拥着的各色各样的“别墅”,还有不停欢叫的小鸟和时不时蹦出来的小松鼠,真的犹如世外桃源一样。如果在这样优雅安静的环境中有喧哗声就显得极不协调,令人不安。制造这种噪音的邻居就不能被视为“友好的邻居”,这样的邻居肯定要遭到complain控告。我们左边的一家有段时间出租,入住了几个年轻人。这年轻人一到周末必开party,喧闹声搞得我们不得安睡,这样连续三周,邻居们开始向房主提出抱怨,房主不得不将这些年轻人清除出去,恢复了往常的安静。

  所以对加拿大人来说,安静的环境是选房子时非常重要的一条。其次才考虑房屋本身的各种条件,但他们买房子时绝不会象我们中国人那样挑剔。一个与我们明显不同之处是他们买房子不看房屋朝向。我们都喜欢正朝阳的房子,但加拿大人似乎没有朝向这个概念。他们不太喜欢阳光,即是面朝南的房子,他们也要用遮阳窗伞把阳光挡住不让光射到屋内。这点令我们很不理解。同样他们也不理解我们为什么那么在乎朝向,如果再把什么风水之类的事说给他们听,那么他们简直就是丈二的和尚模不着头脑。

  总的来说,加拿大人对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对他们来说,居住在优雅安静的环境中拥有一处满是鲜花绿草的花园比什么都重要。而对房屋诸如房顶门窗等建筑上的条件他们却不象我们中国人那样挑剔。对他们来讲差不多就行了,显得很大度。在价钱上加拿大人似乎更大度,他们几乎不会砍价。如果看到一个房子价钱过高,他们也不会与卖主讲价砍价。过一两个月卖主见无人问津,意识自己的房价过高就会主动降价。如果看中一个房子,不仅不砍价,还有多给钱的时侯。当一进屋看到房子这么漂亮,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对房主说你这房子要价低了,我多给你二千元吧。你看看世界上竞然有这么“傻”的人,尽管这样的“傻子”很少见,但在加拿大毕竟还有。我们中国不可能出现这样的“傻子”。我们中国人不论买什么都要砍价,都会挑毛病以压价,为此心中即是十分满意脸上也要装出一幅严重不满的表情,以庄严的态度迫使卖主降价。买房子这么大的事更是这样。加拿大人就大不一样了,他们不会装,满不满意溢于言表,看到满意的房子立刻满脸笑容赞不决口,不做任何杀价当下就买。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我们买东西时之所以要装出一副很严肃的表情,这里固然有商品价码不实幌子太大的因素,但是习惯性心理也是一个很大的原因。我们习惯于讨价还价习惯于挑刺。如果不试图砍砍价不挑剔两句就把东西买回家总觉得自己吃亏了。砍价挑刺似乎是我们必不可少的一个购买程序。逛街买东西本来应该是很愉快的事,正是因为我们有了这个不可少的程序,所以我们在购买时从来没有个轻松愉快的表情,相反有的时候因讨价还价而气愤填膺。我们不得不这样做,因为我们这个社会欺诈行为太普遍,我们的市场运营还不完善。而加拿大人却是个秩序良好,市场机制完善的社会,这从根本上杜绝了欺诈行为。所以加拿大人在买东西时不讲价,总是面带微笑,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只有在加的华人才有讲价的习惯和讲价时的那种严肃的表情。我曾看过一个同胞跟一个加拿大人讲价,加拿大人很不高兴。那是在一次garage sale 。加拿大人家有出售自己多余物品的习俗,每年春天开始直到夏季结束,有的人家便在自己车库里摆出各种多余的东西出售,这就叫garage sale。Garage是车库的意思。Garage sale 里的物品都非常便宜,多数是几角钱,几块钱这样的小物件。价格在每个物品上都明确标明。一个大概是刚来不久的同胞看中了一辆自行车,标价是10元。他跟卖主讲价能否5元卖给他。那个加拿大人立刻显得极为不高兴,因为加拿大人没有讲价的,都是看中东西给钱就拿走。他对中国人讲价感到不可理解,尽管我们那个同胞说了两三遍要求降价,那个加拿大人很倔就是不降价。结果我们的那个同胞只好很无趣地走了。加拿大人搞garage sale 很大程度上说是一种乐趣,并非为了挣几个钱,所以在价吗上已经是很低的了。我曾在garage sale 买过一个没有用过崭新的窗帘,如果在商场里那个窗帘要30元,我却只花了5元钱。确实够便宜的了。加拿大人认为自己的物品已经是最低价了,你还跟他讲价,他怎么能高兴呐。他们不象我们的小商贩在价格上留出很大的空间,等着你去杀价,他们没有这个习惯。

  说句实话,我买房子时也没忘记我们中国人的这个“可贵”的习俗,与房主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不过我没有直接与房主讲价,而是通过房屋中介。直接与房主讲价,很多房主是不理会你的,但是通过房屋中介还可以做到。也正是因为双方之间有个中介人,讲起价来才避免了不好意思的心理。总不能太放肆了吧,这毕竟不是我们中国,还得讲究点入乡随俗吧。
  加拿大人很能入乡随俗,他们在本国不讲价,在我们中国却也能讨价还价。在他们眼里讨价还价是外国的一个有趣的文化现象。一个专栏作者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介绍讨价还价。这篇文章列举了出国旅游所要做的几个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到那个国家的集贸市场讨价还价。文章说如果你到了有这样风俗的地方不亲身体验一下这种讨价还价的乐趣你将会很遗憾。那么我们就聊以自慰吧,把我们的讨价还价当成是我们的一种旅游风俗让外国人体验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9日更新)

癸花姐的好贴,实用,赞一个!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9日更新)

在蒙城如何选择自己的银行!

拿到移民纸后,面临的三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是找个加国银行,二是为自己在加国找个住所,三是买机票。而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银行最为要紧,因为你不可能在身上带太多的现金,而且你的有个加国的帐号及信用卡,没有帐号或信用卡,登陆后很多事你无法办,如电话手机、租房等,人不收现金。

闲话少说,还是说说我选银行的过程吧,在大陆,只有两家加国银行可以选择,一是CIBC,一是BMO,我选择的是BMO即蒙特利尔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是加拿大最老的银行,现在是加国第4大银行,他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分行。登陆蒙城后,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在家园网有贴说,BMO的网点少,将来会很不方便。我这人有三大爱好,第一位的是游泳登山,二是美食,三是购物,说到美食,最具特色的往往是小店,一些小店往往不提供刷卡服务的,这就涉及取款问题,取现金,加国银行收费比国内狠!非本卡银行的取款机手续费最少也要2块,12块人民币哦!真以为爷钱是骗来的啊!对于取款或其他,你会发现BMO的网点是够用的!即使远在魁北克市,不好意识我现在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魁北克市啦,也有不少BMO的点。毕竟人家是曾经的老大,现在的老四,而且蒙城是他的老巢,多年经营的根基摆在那里!就像国内的工行,遍地都是他的点。

BMO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所谓私人银行服务,建议投资移民在申请BMO时,要求这一服务,银行会有专人帮你解决登陆定居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服务灰常到位!论服务,周到细心,CIBC比不了他,且CIBC的商业味更重,而BMO人情味要浓厚,也许是BMO负责私人银行的老大是华人的缘故吧,他是原来BMO唐人街傍边那家分行的行长,别流口水,帅哥一枚哦!商人重利,无可厚非,但应在规则许可的条件下,尽量让利。如当地人贷款,就很少限制,而作为新移民,则诸多限制,如购房首付,CIBC或其他行,至少的30%,相比之下作为BMO私人银行的客户,你可以享有极其优厚的待遇。好不多说了,再说就有广告之嫌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Condo音译康岛。这类住房其实就是由二十几个或是三十几个房子组成的一个独立小区。房子与房子之间紧贴,没有自己的庭院花园,但有公共草坪。这类住房住户多为老年人。
  这是一个康岛群:

这种应该是Condo Townhouse吧?是指有管理费的共享业权的共管镇屋?相对应的是没有管理费,自有业权的Freehold Townhouse.

平时所说的Condo所指的还主要是共管公寓?其实Condo (Condominium)是一个法律术语,是业权持有的一种形式,并不特指某一类型的房屋。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9日更新)

在蒙城如何选择自己的银行!

拿到移民纸后,面临的三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一是找个加国银行,二是为自己在加国找个住所,三是买机票。而找一个适合自己的银行最为要紧,因为你不可能在身上带太多的现金,而且你的有个加国的帐号及信用卡,没有帐号或信用卡,登陆后很多事你无法办,如电话手机、租房等,人不收现金。

闲话少说,还是说说我选银行的过程吧,在大陆,只有两家加国银行可以选择,一是CIBC,一是BMO,我选择的是BMO即蒙特利尔银行,蒙特利尔银行是加拿大最老的银行,现在是加国第4大银行,他在北京上海广州设有分行。登陆蒙城后,证明我的选择是明智的,在家园网有贴说,BMO的网点少,将来会很不方便。我这人有三大爱好,第一位的是游泳登山,二是美食,三是购物,说到美食,最具特色的往往是小店,一些小店往往不提供刷卡服务的,这就涉及取款问题,取现金,加国银行收费比国内狠!非本卡银行的取款机手续费最少也要2块,12块人民币哦!真以为爷钱是骗来的啊!对于取款或其他,你会发现BMO的网点是够用的!即使远在魁北克市,不好意识我现在到的最远的地方就是魁北克市啦,也有不少BMO的点。毕竟人家是曾经的老大,现在的老四,而且蒙城是他的老巢,多年经营的根基摆在那里!就像国内的工行,遍地都是他的点。

BMO最具特色的是他的所谓私人银行服务,建议投资移民在申请BMO时,要求这一服务,银行会有专人帮你解决登陆定居中碰到的各类问题,服务灰常到位!论服务,周到细心,CIBC比不了他,且CIBC的商业味更重,而BMO人情味要浓厚,也许是BMO负责私人银行的老大是华人的缘故吧,他是原来BMO唐人街傍边那家分行的行长,别流口水,帅哥一枚哦!商人重利,无可厚非,但应在规则许可的条件下,尽量让利。如当地人贷款,就很少限制,而作为新移民,则诸多限制,如购房首付,CIBC或其他行,至少的30%,相比之下作为BMO私人银行的客户,你可以享有极其优厚的待遇。好不多说了,再说就有广告之嫌了!

哎呀 关注滴晚了 我申请在RBC开户了……:wdb7: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20日更新)

三五年后,你就知道地铁卖票的和电力工人的工资不是下层人士了,那是一个难以进入的行业,类似现在国内的公务员挤不进去.不过,如果楼主认为,工资再高也是下层,那么各行各业都不缺下层人士.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20日更新)

三五年后,你就知道地铁卖票的和电力工人的工资不是下层人士了,那是一个难以进入的行业,类似现在国内的公务员挤不进去.不过,如果楼主认为,工资再高也是下层,那么各行各业都不缺下层人士.
  呵呵,抱歉,可能是我的表述有误吧。地铁与电力公司的工作,和国内一样,都是是铁饭碗吧。我的本意指的是工作人员是工人,谢谢指出,以后注意修正

  查了下有关资料,附上有关的几段文章说法吧。

  思纬市场研究(Synovate)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加拿大从事体力劳动的青年工人有150万。也就是说,加拿大18~25岁的人群中有近一半的人选择做蓝领工人。

  “蓝领”一词从历史上说,来自于工厂工人的制服,一般是浅蓝或深蓝色。而今天,所谓的蓝领工人职业从消防队员、制造工人、建筑工人到售卖汉堡的零售人员都属于蓝领工人。雇主通常在工作中对他们培训,按小时计费,当然有的人薪水高,有的很低,就像峰,他挣的钱连白领阶层也望尘莫及。

  思纬市场研究(Synovate)公司称,蓝领工作在加拿大可以说唾手可得,70%的招聘蓝领工人的广告上不要求大学学历。当然,并非所有20来岁的年轻人都像峰这样选择做蓝领工人,多数人都希望在银行等部门悠闲的工作到退休。

  事实上,加拿大150万蓝领工人中只有69%的人是传统意义上的蓝领,也就是说在车间做工人,有固定居所,有家庭,对朋友家人忠实,每天过着循规蹈矩的生活,他们远离时尚、名品、俱乐部、汽车。而剩下那部分从事蓝领职业的人(约有50多万人),却在享受着真正“金领”一族的生活。他们用蓝领工作挣来的钱买名贵的跑车、最新式的手机、极品威士忌......跟随主流文化,与各类名人交往。

  对这部分人来说,钱是用来消费的,不是用于储蓄。工作只是一种获取金钱的手段,而不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几项高薪的所谓“蓝领”工作:
  伐木工,绝对高收入,只要有一些英语基础,到林区就能找到。时薪80-120刀。
  管道工--这个要证的。时薪60刀。
  电工--要证的。时薪60刀。
  暖通安装工--要证的。时薪60-90刀。
  开大卡车--要求一级驾照。
  油井操作工--要证。
  汽车修理工--不要证。时薪60-120刀。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20日更新)

真详尽!
  谢谢支持。呵呵,这两天要考试,故没有及时更新。祝福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wdb6:
 
最后编辑: 2012-01-20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这种应该是Condo Townhouse吧?是指有管理费的共享业权的共管镇屋?相对应的是没有管理费,自有业权的Freehold Townhouse.

平时所说的Condo所指的还主要是共管公寓?其实Condo (Condominium)是一个法律术语,是业权持有的一种形式,并不特指某一类型的房屋。

哈哈,这才是专家啊。。。我啊,糊涂蛋一个。呵呵,从看房到买房也就四五天的功夫,看中了就定了,跟着感觉走了,没有太多对加国的房屋进行研究,这种态度的确非常不好!今后,要多向NEW同学学习,并向NEW同学致敬,祝福新年快乐,事事顺心如意。。:wdb10: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18日更新)

哈哈,这才是专家啊。。。我啊,糊涂蛋一个。呵呵,从看房到买房也就四五天的功夫,看中了就定了,跟着感觉走了,没有太多对加国的房屋进行研究,这种态度的确非常不好!今后,要多向NEW同学学习,并向NEW同学致敬,祝福新年快乐,事事顺心如意。。:wdb10:

不敢不敢,楼主才是法律达人,我只是买房的时候对这些东西稍作了解而已。
以楼主的专业知识和精神,假以时日,肯定会成为我们华人移民中的一面旗帜。也祝楼主新春快乐,心想事成!
 

葵花法律sunflower

葵花付英律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东进,东进,向未知世界前进!”――一个女法律人眼中的加拿大(2012年1月20日更新)

  YING,YOU ARE VERY GOOD

  今天考试了,拿的是最高分。班里的同学们来自各国,看面孔,感觉到了联合国开安理会。他们举着大拇指说:“YING,YOU ARE VERY GOOD。”哈哈,我开心,象小时又跳了一级,或是年级排名榜上自己又在最前面。回来,在Q里给爸爸留言:“你Y头厉害吧!我只拿第一的!”

  呵呵,这段时间真的很累,但很充实,一天8个小时疯狂学习,七个小时处理工作。身体是有些吃不消了。今天去买了新泳衣,顺便淘了一堆衣服,哈哈,还有N桶奶粉。昏昏的哈,想给爸爸和婆婆捎几桶奶粉回去,找了半天,才弄明白,这里没有给老人吃的奶粉,只有供婴儿的。

  明天恢复每日的游泳运动了,再不然,真有跨掉的危险。

  孩子回来,谈到自己和同班同学们今天下午做的课堂活动:下棋,巴西同学教了他一次怎么下,结果,他把所有同学都打得稀里哗啦,老师过来摇了摇头:“YO KNOW,WANG IS CHINESE!”呵呵,可不,“CHINESE!”可谓,别人认为可不可能一点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认为可不可能。莎士比亚说得就很好:“如果我们的心预备好了,所有的事都成了。”哦,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这世界会因我们的飞翔,而变得更加美好。:wdb9: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