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年是在海外过的第七个春节了,每天也是年味十足的,比起在国内的一些朋友还过得有滋有味,哈哈。非常感谢各位无私的畅谈自身的感受,让我们这些还没有在加拿大生活过的人感同身受!
真的很喜欢这个帖子里所有在伦敦的华人的一股浓浓的甜蜜味道,让人无法抗拒的被吸引。
 
回复: 伦敦絮语

谢lz夸奖!:wdb6:我们因为也是看到家园朋友的帖,电话用了italkBB,感觉蛮物有所值的,通话质量也挺好,也从不掉线,很感谢这些朋友的信息,省了许多折腾。有点体会,希望也能让新来的朋友们少费点心。
:wdb7:伤心。你漏掉表扬我了。记得我那时候也是强烈建议你装ITALKBB的,因为周围装ITALKBB的朋友,都用得好好的。不象我家的CIK,一年到头、一天到晚掉链子:wdb12::wdb14:
 
回复: 伦敦絮语

谢资深人士肯定!:wdb6:俺老公对电信比我懂一些,也建议过使用koodo。另一方面,即便免费,也不能打得鼻青脸肿、团结要紧哦,呵呵

对了,fido只有使用月计划家庭成员才能互打,如果用预付费(就是打几分钟算几分钟钱)就不行了;koodo也这样吗还是别的?
喂、喂,大家拿,出来为大家解答一下呀:wdb19: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年是在海外过的第七个春节了,每天也是年味十足的,比起在国内的一些朋友还过得有滋有味,哈哈。非常感谢各位无私的畅谈自身的感受,让我们这些还没有在加拿大生活过的人感同身受!
真的很喜欢这个帖子里所有在伦敦的华人的一股浓浓的甜蜜味道,让人无法抗拒的被吸引。
不知道您在哪里?说实话,我觉得伦敦是很没年味,连华人超市也没装点任何过年气息。失望。
我们都是靠自己朋友圈走动,聚点人气,算是造点节日气氛。入乡随俗,我们是一圈朋友6家19人,大年夜搞POTLUCK(每家带几样吃的一起聚餐)。POTLUCK这种形式,一开始觉得很土,现在习惯了,觉得其不但合理,省了主人家的过分操劳,还使得食谱多样化。因为每家的拿手好菜都不一样,凑在一起,天南地北、中西式样的点心菜式都有了,互相欣赏的同时还能交换制作经验,不错。
不过,我内心还是怀念国内的气氛和便捷。用不贵的价格就可以定包厢享受现成的。即使在家里吃,我也很怀念国内的大圆台,可以坐成一圈,感觉团团圆圆,喜气洋洋。到了这里,房子虽大,只能搞自助餐,因为任何一张餐桌都坐不下那么多人。到最后,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一圈,电视里放着国内的各种晚会、伴随着孩子们的大呼小叫,才依稀找到点过年的感觉。
在国内时只觉得到处走亲访友很烦,远离了,开始依恋那种虽然嘈杂但是温暖的感觉。朋友们走后,连我儿子都跟我念叨“乡愁”,说:过年了,其实最想听的那首歌是《常回家看看》。
 
回复: 伦敦絮语

我在东南亚国家,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有过春节的经历。这边春节假期不长,但是舞龙舞狮的还是保留的很好,还有各武术班子进行比赛和表演,很是热闹。但是真正的年味还是自己过出来的,我们也是一样,几家凑到一起,拼桌子吃饭、喝点小酒,第二天又换一家,挨家挨户去拜年,小孩子拿红包,感觉还是挺高兴的。反而现在国内大城市过年的朋友,貌似也是冷冷清清的,也不互相走动,最多就是去餐馆聚聚餐,其余时间呆在家里。有的时候,感觉这种东西,随时只有一丝,也会让人回味的。
 
回复: 伦敦絮语

我在东南亚国家,在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有过春节的经历。这边春节假期不长,但是舞龙舞狮的还是保留的很好,还有各武术班子进行比赛和表演,很是热闹。但是真正的年味还是自己过出来的,我们也是一样,几家凑到一起,拼桌子吃饭、喝点小酒,第二天又换一家,挨家挨户去拜年,小孩子拿红包,感觉还是挺高兴的。反而现在国内大城市过年的朋友,貌似也是冷冷清清的,也不互相走动,最多就是去餐馆聚聚餐,其余时间呆在家里。有的时候,感觉这种东西,随时只有一丝,也会让人回味的。
这个倒是,即使在国内, 年味还是要靠自己过出来的. 我感觉,国外, 若是华人集中的地方,中国传统反而保留得好, 大概都是跟我一样的怀念的缘故,很把"从前"当回事. 旅居国外的家长,会跟孩子讲"中国传统"\"中国风俗", 如此,"海外华人"反而一代一代地保留了"最正宗"的中国风. 现在国内是洋节越过越热闹,象舞龙舞狮这些传统民间习俗,反而变成"政府行为"了,偶尔象征性地搞一下. 我前两天还跟老公提小时候,在乡下的老太太家, 过年有各村女孩子们自发组织演出的"马灯调", 装扮\曲调和舞蹈都非常江南, 走巷穿村巡演的时候若是碰上临村的表演队伍,还会自发地"别苗头"赛上一赛. 浙江农村还有一种非常地方特色的"大头和尚", 表演者一般都是男性, 戴着颜色非常夸张的面具, 摇着一把硕大的扇子, 扭着非常奇特的步子. 他若是对哪个看客感兴趣,就一摇一摆直冲过去, 对着人家又是摇扇又是作揖, 团团转到你给钱或给足够的糖为止. 由于其造型怪异,女人孩子若被他"看中", 多半被吓个半死, 尖叫救命, 惹得观众们大笑. 我那时侯因为怕, 对"大头和尚"是非常警惕的,但也还是被不知道哪里冒出来的"大头和尚"逮住过好几次,吓得半死之余都是乡下的叔叔阿姨们救的"命". 那时候, 舞狮舞龙是演出队伍的重头戏, 但是漂亮女孩们组成的马灯调和身高马大者扮演的大头和尚, 增加了与观众的互动, 往往使气氛走向高潮.
"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往事,回头看, 非常温暖,非常留恋......
 
回复: 伦敦絮语

所有的美好都是在回忆里的。长期生活在亚热带国家,没有了冬天的感受,听到家里人说下雪了,内心无比向往......只是家里人在电话里冻得都打哆嗦了,年迈的老人家冻感冒了,必须上医院住院才行。哎,现实和理想,总是又那么远的差距。
 
回复: 伦敦絮语

:wdb7:伤心。你漏掉表扬我了。记得我那时候也是强烈建议你装ITALKBB的,因为周围装ITALKBB的朋友,都用得好好的。不象我家的CIK,一年到头、一天到晚掉链子:wdb12::wdb14:

哈哈,没想到lz这么在意俺的表扬:wdb18:(得意)。怎么会?:wdb1:也不敢哪,嘿嘿。不好意思、没表达清楚,俺是把领导也算在朋友里面的,敢情领导要单飞呀:wdb2:。不过,又重读了一遍,因为在和lz对话,是容易让你产生被忽略的感觉,送上一万个歉意啊!
 
回复: 伦敦絮语

或者说,对你们家这次从温哥华搬到伦敦搬家过程的感受。课题有点大。

有几天没有上来,这里真热闹,贴主人气旺啊。

关于我搬家的感受,简单汇报一下:在温哥华生活9年,很适应。我做装修,从木工学徒到师傅,有固定客户群和大批的朋友。我老婆做地产经纪,她超近路享用了我的客户群,一切还都不错。07年我家因为孩子受到欺负,与孩子们就读的天主教私立学校发生了争执,在得知无法寻求公正结果后,我们给孩子门转学到了公立学校,但是始终孩子门和家长的心理有些不舒服。我无意挑起宗教争端,但是对天主教的黑暗和虚伪,以及虚伪假面下掩盖的种种罪恶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老婆给我安排了5天的行程,开车来伦敦买房搬家。08年4月买房,9月搬家来到了伦敦。

2个月后我开始了装修工作,孩子们也很开心生活在很好的教育环境里面。

比较两地的区别,我们华人无外是注重孩子的教育和饮食的方便。这两点现在完全可以满足大家了。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品质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家长的受教育背景都很高,很多学校的品质都绝对不会低过温哥华ubc校区。
相同或者类似的教育环境,生活费用在伦敦应该比在温哥华低很多;特别是房屋的价格。我家在温哥华的房子40年房龄,2000平方尺,占地面积大约8000平方尺,卖价50多万,还不是好的地段。在伦敦我现在的房子10年房龄,40万买的,房子比较大,好学校旁边,还有一定的风景。两地的差距最大的体现是伦敦是个安静的小城,算是加拿大的医疗教育中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相对的接受更好的服务,孩子门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周围也没有需要攀比的邻居。夏天收工后我见到的是友善的笑脸和冰镇的啤酒,冬天雪后的早晨你能够听到邻居的铲雪机活动在你的门前。。。。

这些就是我的一点感受,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和这里的邻居以及我家在这里结交的新朋友们。在平和和安静中找到伦敦的美,我想我知足了。
 
最后编辑: 2012-01-27
回复: 伦敦絮语

有几天没有上来,这里真热闹,贴主人气旺啊。

关于我搬家的感受,简单汇报一下:在温哥华生活9年,很适应。我做装修,从木工学徒到师傅,有固定客户群和大批的朋友。我老婆做地产经纪,她超近路享用了我的客户群,一切还都不错。07年我家因为孩子受到欺负,与孩子们就读的天主教私立学校发生了争执,在得知无法寻求公正结果后,我们给孩子门转学到了公立学校,但是始终孩子门和家长的心理有些不舒服。我无意挑起宗教争端,但是对天主教的黑暗和虚伪,以及虚伪假面下掩盖的种种罪恶我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老婆给我安排了5天的行程,开车来伦敦买房搬家。08年4月买房,9月搬家来到了伦敦。

2个月后我开始了装修工作,孩子们也很开心生活在很好的教育环境里面。

比较两地的区别,我们华人无外是注重孩子的教育和饮食的方便。这两点现在完全可以满足大家了。我孩子所在的学校,品质和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家长的受教育背景都很高,很多学校的品质都绝对不会低过温哥华ubc校区。
相同或者类似的教育环境,生活费用在伦敦应该比在温哥华低很多;特别是房屋的价格。我家在温哥华的房子40年房龄,2000平方尺,占地面积大约8000平方尺,卖价50多万,还不是好的地段。在伦敦我现在的房子10年房龄,40万买的,房子比较大,好学校旁边,还有一定的风景。两地的差距最大的体现是伦敦是个安静的小城,算是加拿大的医疗教育中心,在这里我们可以相对的接受更好的服务,孩子门可以享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周围也没有需要攀比的邻居。夏天收工后我见到的是友善的笑脸和冰镇的啤酒,冬天雪后的早晨你能够听到邻居的铲雪机活动在你的门前。。。。

这些就是我的一点感受,我喜欢这里的环境和这里的邻居以及我家在这里结交的新朋友们。在平和和安静中找到伦敦的美,我想我知足了。
非常感谢朝阳区哥们的详细介绍,让我对LONDON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我的情况是:在温哥华的一个试验室(土木方面的)工作,做最基本的试验员工作,工作时间不稳定,收入可想而知了,哈哈。我的这点收入在温哥华真的很难,也不能总吃本来就不多的老本啊:wdb7:。因此,我们有了想搬到东部物价(其实主要就是房子)相对低些的城市打算。
我女儿今年要申请大学,所以想了解一下西安大略大学的情况?孩子成绩一般,到目前为止(因为要考雅思,以及化学12还没修完),平均成绩大概能到85%稍微多一点的水平,她准备学的专业是科学方面,不知道能否进西安大略大学?谢谢了!
同时,烦请其他知道这方面信息的LONDON同学们给予回答。谢谢!:wdb45:
 
回复: 伦敦絮语

London不错,我来了一年,感觉上除了要经常回国或者度假坐飞机不太方便,华人的商业氛围差一些,冬天雪大一些(今年例外)之外,其他感觉都很好。
London的房子还是相对便宜,但是地税很高。我不知道具体怎么计算的,但是比我多伦多朋友同样价位的房子高了一倍。
你女儿进西安大略的一般专业应该可以了,这个学校似乎就是商科特别强一些,其他专业都很一般。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