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你们先去阿省蹲点:wdb6:我随后就到!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今天新闻说,2011年,有82000人迁往阿省Edmonton安家。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今天新闻说,2011年,有82000人迁往阿省Edmonton安家。
是,我们这里省平均人口增长率去年超过6%,我们村超过9%,爱城、卡城就更不用说了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至于失业率,爱城和卡城的失业率是最高的,百分之四到五之间,估计是因为每年大量的外来移民的缘故造成的。农村地区的失业率一般在4%左右,爱城南部卡城北部高速沿线的某些小镇失业率最低,3%左右。
但是愿意到农村发展的华人不多(多数都去爱城和卡城了),一般我们这里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安省、魁省和Nova Scotia的白人,来住一个星期左右就上班了。还有大量的南非移民和苏格兰移民,工资当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做个cashier也就十二块钱左右,一般的labour也就十七八块钱一个钟而已,如果参加学徒制的工则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但生活费确实比东部低。
到农场打工也挣不少钱的,但华人的身体比较单薄也不懂牛羊,做不了多少体力活,是个大问题。一般在我们这里农场打工的工人都是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包吃包住。
至于石油城,其实如果不是公司派你的去的话,真的没必要去,那里东西很贵,住宿也很贵。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不过我们村的esl班,是给说法语的魁省人开的。要去给中国人开的esl班,必须要到爱城和卡城才有。小城市对华人来说不是很快能适应的,但也难说。
其实大家也不用都跑阿省,别人离开那里以后,余下来的空缺就可以让给留在魁省的人拥有了。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不过我们村的esl班,是给说法语的魁省人开的。要去给中国人开的esl班,必须要到爱城和卡城才有。小城市对华人来说不是很快能适应的,但也难说。
其实大家也不用都跑阿省,别人离开那里以后,余下来的空缺就可以让给留在魁省的人拥有了。

魁省失业率在10%以上。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至于失业率,爱城和卡城的失业率是最高的,百分之四到五之间,估计是因为每年大量的外来移民的缘故造成的。农村地区的失业率一般在4%左右,爱城南部卡城北部高速沿线的某些小镇失业率最低,3%左右。
但是愿意到农村发展的华人不多(多数都去爱城和卡城了),一般我们这里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安省、魁省和Nova Scotia的白人,来住一个星期左右就上班了。还有大量的南非移民和苏格兰移民,工资当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做个cashier也就十二块钱左右,一般的labour也就十七八块钱一个钟而已,如果参加学徒制的工则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但生活费确实比东部低。
到农场打工也挣不少钱的,但华人的身体比较单薄也不懂牛羊,做不了多少体力活,是个大问题。一般在我们这里农场打工的工人都是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包吃包住。
至于石油城,其实如果不是公司派你的去的话,真的没必要去,那里东西很贵,住宿也很贵。

Thanks, Michelle.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不过我们村的esl班,是给说法语的魁省人开的。要去给中国人开的esl班,必须要到爱城和卡城才有。小城市对华人来说不是很快能适应的,但也难说。
其实大家也不用都跑阿省,别人离开那里以后,余下来的空缺就可以让给留在魁省的人拥有了。

看样子楼主是野玫瑰党的忠实支持者!

去过你们村几次十多次,喜欢去Honey Pot!中餐馆进去看了一下就扭头走了...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看样子楼主是野玫瑰党的忠实支持者!

去过你们村几次十多次,喜欢去Honey Pot!中餐馆进去看了一下就扭头走了...
中餐馆,去一下4 Season,店主值得一交,告诉他们你认识Michelle,呵呵。另一家是白人开的,去不去就无所谓了。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至于失业率,爱城和卡城的失业率是最高的,百分之四到五之间,估计是因为每年大量的外来移民的缘故造成的。农村地区的失业率一般在4%左右,爱城南部卡城北部高速沿线的某些小镇失业率最低,3%左右。
但是愿意到农村发展的华人不多(多数都去爱城和卡城了),一般我们这里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安省、魁省和Nova Scotia的白人,来住一个星期左右就上班了。还有大量的南非移民和苏格兰移民,工资当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做个cashier也就十二块钱左右,一般的labour也就十七八块钱一个钟而已,如果参加学徒制的工则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但生活费确实比东部低。
到农场打工也挣不少钱的,但华人的身体比较单薄也不懂牛羊,做不了多少体力活,是个大问题。一般在我们这里农场打工的工人都是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包吃包住。
至于石油城,其实如果不是公司派你的去的话,真的没必要去,那里东西很贵,住宿也很贵。
多年前听说爱特蒙顿有公立的中英双语学校,这个双语教学在全北美都有名。是真的吗?谢谢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一般是半年内必须换的。 但你也看到很多Ontario的车,在Quebec开,所以,不被警察多次照顾,没有会关心这个的。
如果打算找工的话,还是早点换吧,找到工作后,因为搬家找工可以申请搬家费退税,这个退税费用不包括找工的费用,但为了新工作而搬家的搬家费、住宿费、油费、餐费、临时住酒店的费用等都可以报,还包括了因工作/定居而需要申请阿省驾照的费用。退税的比例是实际消耗费用的15%,而这个费用一般都要求在当年报税里申报,如果今年用不了,最多只能留到下一年用。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至于失业率,爱城和卡城的失业率是最高的,百分之四到五之间,估计是因为每年大量的外来移民的缘故造成的。农村地区的失业率一般在4%左右,爱城南部卡城北部高速沿线的某些小镇失业率最低,3%左右。
但是愿意到农村发展的华人不多(多数都去爱城和卡城了),一般我们这里的新移民大部分都是来自安省、魁省和Nova Scotia的白人,来住一个星期左右就上班了。还有大量的南非移民和苏格兰移民,工资当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高,做个cashier也就十二块钱左右,一般的labour也就十七八块钱一个钟而已,如果参加学徒制的工则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但生活费确实比东部低。
到农场打工也挣不少钱的,但华人的身体比较单薄也不懂牛羊,做不了多少体力活,是个大问题。一般在我们这里农场打工的工人都是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南非和澳大利亚的,月薪一般在5000元左右,包吃包住。
至于石油城,其实如果不是公司派你的去的话,真的没必要去,那里东西很贵,住宿也很贵。


请教一下,你说学徒工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这个学徒工都有哪些工种啊?另外学徒工是从零基础学起,还是说有一定的职业证书才可以从事?你说的的这个地方是卡城还是爱民屯?谢谢!
 

chris_cc

愚者一得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转自一位卡城同胞的博客:

感谢这位兄弟的记录,只言片语间,仍然能够让我们这些后来者真实的感受到08、09年的血雨腥风:

mass lay off

每周都有人在离开,转眼间公司员工就少了一半,居然有几个自以为很能干,绝对不会被裁掉的也失业了,资本主义真的是残酷啊!

其实我早就对某些人暗示过了,可以出去找工作了,偏不信。警觉点的,去年年中就远走高飞了,然后就是圣诞节前走的一批,跳槽出去还有不菲的加薪。现在被裁掉的,面子上已经很难看了,外面的职位虽然还有一些,形势已经不太妙了。

开采税的提高对石油公司来说并不是致命的,好歹油价过了110。致命的一击是保守党的环境新政策,直接向保守党的大本营挥刀,在一省执政和在一国执政必定会的区别。这直接影响了石油公司的信心。前段时间某大石油公司的项目因环境问题而下马,紧接着NWU项目就宣布放慢进度,100来人需要安置,两周后干脆宣布全部停止,这下几百人的生计就有问题了。

我早就说过NWU是皮包公司了,还有那个HUSKY也是没有诚意100%上项目的,如果我不是在一个非常安全的项目做着一份难以被取代的工作,肯定也出去找工作了。即便在我这个如此安全的项目,照样有人被扫地出门,因为要给更有价值的人腾出位置啊!不明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那些马上就寿终正寝的项目里傻坐着等着被裁。

完了,全完了

11月 20, 2008

完了,工程公司全完了。油价低于50,所有的新项目都没有投资价值,迟早全部得停。
Petro-Canada内部已经在裁人,所有工程公司都会裁人。
回想一下,3年前油价40元的时候,多么幸福啊!各大石油公司都抢着上项目,结果人工翻番,材料价格翻番,直接导致今天的局面。还是马克思英明,资本主义唯利是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工程男女要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11月 29, 2008

今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我说,我们身边的朋友中肯定有超过1/3的人会失业。。。。。

华人本来就是很弱势的民族。。。。。

这行本来就有很多浑水摸鱼的华人。。。。。当然也有非常优秀的

传说客户希望我们裁掉3/4,而我们内部希望保留1/3,其实没太大区别啦,一点点区别就是裁掉3/4肯定会波及一些很优秀的员工。

出去找工作基本是送死,留下来不找工作基本是等死,等死应该比送死安全一点。

我应该不会死,已经有人放话了,就算全部门只留5个人,都会把我留下来,说是象我这样优秀的员工他已经找了十几年。。。。。有点肉麻啦

据说我们一个前韩国同事,三个月前就觉得不妙开始找工作,直到被裁掉了也没找到,豪宅也被迫卖掉了,200多万吧,因为每月还款就6000多了。这已经是人精一类的人物了。

看来死掉的会是一大片,两周内就会见分晓。失去工作的也许这辈子都再也做不回原来的工作,就象当年IT泡沫破灭的时候一样。

血流成河

12月 2, 2008

血流成河,血流成河,血流成河。。。。。。。。。刀光剑影,血流成河。

仪表部门22人,只留4人,连lead都阵亡了。Piping所有contractor全部阵亡,就一下午的功夫。据说60多人(包括staff)只能留下17个。我们部门要砍一半,还包括去另外一个笈笈可危的项目抢地盘的。也就是说另外一个项目无疑也要大开杀戒。

今天开会说,被裁的时候不要哭,不要争辩,因为这是最后的决定。。。。如果要离开Calgary,可以写信给manager,可以做reference。

Don’t cry. Don’t argue. This is final decision.

尸横遍野

12月 3, 2008

尸横遍野。。。。今天杀戮还在继续,暂时还没到我们部门。看来明后天还有更大规模的杀戮。

刚刚有一个四年以上公司经验的失业了,大大出乎我意料,基本跟我同一批进来的,算是元老了。

我们经理的老友(our design lead)也没逃掉,piping所有的sub-lead全部遇难。看来这次人人自危,只有那些身怀绝杀秘技的才能幸免于难。

即便武功练到高手一级,遇到大屠杀,照样不能全身而退。只有那些高手中的高手,能杀进武林排行榜的,才会笑傲江湖。

03月 24, 2009

OIL.V终于疯了,不仅把前段时间损失的上万刀全部挣回,还净挣一万四千,明天很可能继续猛涨。只是下午公司就通知减薪,减5%年薪外加每两周休息一天没PAY,总共相当于减薪15%,另外可能还要强制休假。

SNC全军覆没

04月 1, 2009

没有任何项目可做,只能保少数几个高层。

经理已经找我谈话,先给我发奖金,奖金比往年缩水了40%,估计全部门只有三四个人拿到,然后就告诉我下个月我大概要临时失业了。
看来这次绝大多数人都会挂掉。

先挂掉2/3

04月 2, 2009

已经有部门开会,110多号人只留40个,而且是只留到4月24日。这40个人大多数都将是管理层,但我无疑会是40个人中的一个。

这有球用,早一天死晚一天死有嘛区别?

下个星期,绝对将会是最血腥的一周。因为即将被屠杀的,几乎都是这个行业最优秀的员工。
 

Michelle Libra

流金歲月 感恩惜福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请教一下,你说学徒工起薪一般在二十五以上,这个学徒工都有哪些工种啊?另外学徒工是从零基础学起,还是说有一定的职业证书才可以从事?你说的的这个地方是卡城还是爱民屯?谢谢!
一般在乡村地区的小镇里,地方报纸都刊登的,具体什么工种要看情况。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评--Chris_cc
站在华人族群的利益上,我不得不批你一下:

目前油价是 103$/桶,已经翻倍啦,你说的状态早已是一去不复返的啦。阿省经济好,CBC,Radio Canada,每日每月的经济新闻,都播报的,他们不是中国宣传部控制的。

当然站在阿省,本地人的利益上讲,你也许是对的。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工作多薪水好 加拿大新移民青睐西部省

http://www.sinomontreal.ca/htdocs/n...08/0DD1B0E9-17D5-AADB-D3A4-5398FECF49F7.shtml

随着加拿大西部省份的经济起飞,越来越多移民及加拿大人开始移民到西部的马尼托巴省(Manitoba)、萨斯喀彻温省(Saskatchewan)及阿尔伯塔省(Alberta),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得益于当地能源及资源开发,为当地制造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虽然气候寒冷,人们还是努力去适应,在那里安家,乐业。

在经济动荡影响全球的环境下,阿省2012年1月的失业率是4.9%,萨省5.0%,马省5.4%,曾经是加拿大经济引擎的安省,失业率高达8.1%。加拿大自然资源部长欧里佛(Joe Oliver)1月27日在加拿大经济俱乐部(Economic Club of Canada)的一个午餐会上称,要进一步推动自然资源开发造福加拿大人,并称阿省的能源开发也将使安省经济受益。加拿大统计局去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增长最快前3个城市都在加拿大西部,其中萨省的城市萨斯卡通(Saskatoon)排第一(每1,000人增27.7人)。

张先生2001年移民加拿大时去了卡尔加里市,在那里住了10年,在银行做金融及投资工作,可以说是一位卡尔加里通了。他说,他刚去时,卡尔加里市只有80万人口,现在已经超过100万了。在那10年中,张先生目睹了能源开发给当地带来的活力。他说,那里的油田在埃德蒙顿北面6小时车程以外,很多在油田工作的中国人,他们的家在埃德蒙顿,有些在卡尔加里,公司负责用飞机把他们运到油田上班,一般工作21天左右后,就回家休息8、9天。在油田做电工或焊工等工作,年收入也有10多万元,住宿还是公司负责。

能源开发也给当地金融及其他行业带来好处。张先生说,其实当地的经济还是金融占大头,世界上与石油相关的大公司,几乎总部都设在卡尔加里,那里是北美与石油相关的经济中心之一。他说,卡尔加里白领工作比埃德蒙顿多,平均收入也比埃德蒙顿高3,000多元。他刚去卡尔加里时,当地亚洲人只有6万,现在有接近11万人。在卡尔加里大公司上班的人,绝大部分人每年都挣10万以上。他说,他认识的人中,如果夫妻2人工作,其中一个在石油公司工作的话,家庭收入就会接近20万元。张先生提到他的一个朋友2007年在卡尔加里市区开车,看到一家麦当劳餐厅招人,时薪15元,觉得很吃惊。他说,那里的公司请人很难,张先生公司的员工要是给雇主介绍一个人去工作的话,可以得到5,000元奖金。

住在卡尔加里,最令人羡慕的,是其全球排名第二的空气质量,仅次于夏威夷。张先生说,卡尔加里的绿地比率则是全北美第一。附近的洛矶山脉很美,坐在那宁静的湖边,感觉很惬意。卡尔加里市交通通畅,他说,与加拿大其他城市比较,省很多时间及油费,也是其生活质素高的因素之一。阿省政府富有也增加了其吸引力。张先生说,阿省的个人收入税比安省低,没有省销售税(PST),买东西只需交5%的货劳税(GST)。卡尔加里的学校从不向家长收取任何费用。不过,他说,卡尔加里的冬天更长,更冷。但那里有很好的滑雪场地。

西部的移民潮方兴未艾,移民占当地人口比例还是比较低。张先生认为,这对新移民来说是件好事。他说:“我的体会恰恰在这点上,如果来到加拿大后,想过一种淳朴的加拿大生活,就到西部去,或者到小一点的城市去,这会使你更快融入加拿大社会。”

西部的草原省份气候较冷,对新移民是个考验。菲律宾移民Marietta Franco三年前通过省提名计划移民去到马省的温尼伯,她对环球邮报说,在温尼伯的头6个月,她觉得很悲惨,在隆冬季节里,她很想回家。在家人及社区的鼓励下,她坚持下来了,还买了房子。她称,那里只是气候是个问题,其他方面都很好。

来自中国大陆的唐女士3年前来加拿大,第一站就去了阿省的卡尔加里市。她说,那里是高原气候,天气很干燥,很冷。但卡尔加里的阳光很好,是个阳光之城。“即使在冬天,阳光都是非常舒服的!”唐女士比较乐观,看到的都是当地的好处。她说,那里离落基山脉很近,只有2小时车程,去玩很方便。居民也很淳朴友善,传统的东西保留得很多,“比如圣诞节有很多漂亮的装饰,节日的气氛很浓。”她说,她在卡尔加里看到中国人越来越多。不少学石油专业,或在这个行业工作的中国人直接移民到阿省。甚至有从多伦多来的华人在餐馆工作,当地很容易找工作,工资也更高。
mark.
 

chris_cc

愚者一得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Moïse;7991221 说:
评--Chris_cc
站在华人族群的利益上,我不得不批你一下:

目前油价是 103$/桶,已经翻倍啦,你说的状态早已是一去不复返的啦。阿省经济好,CBC,Radio Canada,每日每月的经济新闻,都播报的,他们不是中国宣传部控制的。

当然站在阿省,本地人的利益上讲,你也许是对的。


油价还在76的时候,我就选择了阿省,并一直鼓吹至今。

但在油价上百的今天,我认为以前人经历为鉴,保持一份警醒是非常有必要的。事实上,同样的内容最早是发在我的帖子里,算是给自己的提醒。
 
回复: Go Alberta! 挺进阿尔贝塔!!

Moïse;7757938 说:
我讲的是 Fort McMurray石油城那里McDonald的价格。 这个石油城,房租高,物价贵,是肯定的,CO2高也是肯定的。 我楼上的帖子也说的很清楚的---

你在这里打Labour如果能省下1000$/month的话,那边肯定省下的比这个多的多1500或更多。

正如BC,Alberta前几日在 温哥华论坛里面招聘在油田里面rigger。 生手,起薪35$/H,其他跟贴说的,论坛里面的杂人,说的,我也不转述,但这正说明,矿上挣钱高,而且如果老外能招聘到 东欧的,拉美的,移民,也不会到华人论坛上来发帖,至少华人在体质上存在弱势,人家不怎么喜欢。

所以,各位多留意,工作才是王道。

我再次,声明, 帖子的原意------

已经拿着中高薪的(5-6万以上的),不需要看此贴,因为那边的高薪其实和这边差距不大。 没有工作的,打Labor的,还不准备开Depanneur的,刚来的,没有耐性学法语的同胞们,你们该关注一下: 那里的失业率低,那里也能提供上学补助,孩子津贴,那里好找工作。

5-6 w is entry level salary in Alberta. Alberta chinese will be shy if he/she only earn such low salary.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