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真正海量的是大家啊,大家不但包容俺不时的偏执,也好心地及时纠正俺的错误.

俺抛砖引玉的结果,是自己也收益多多.去年经过大家的提示,俺就改弦易辄,不去蒙城了.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绝对是非常正确的!:wdb20:

再一次地谢谢大家了!:wdb19:

谢谢答复。爬到80几楼了,好多信息已经贴下来啦,:wdb45:珍妮姐去年的帖子在哪里怎么找呢?那里的内容也要去拜读拜读:wdb23::wdb19:
 

唐人Jason

能把鸡蛋立起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首先,感谢JASON抱病为我们大家指导理财投资事宜。跟着你学了很多理财的基本知识,受益匪浅。:wdb19:
我也很同意Jason说的寿险应该因人而宜,在正确的时间购买正确的保单的说法。但我觉得加拿大寿险的保费应该是增长的趋势,这点我和Jason的看法不同。

我年前赶在保费涨价前买了一份UL的保单,本来还想再买一份Whole Life的,但还没有想清楚买哪家的,各个公司的保费就全都涨了(和客户年龄增长无关)。最后涨的一家,是Canada Life,它是在前天涨的价,我没有能够赶上。

最近我们这里的报纸上,理财专家对大家的建议都是:随着“婴儿潮”退休人口的增多,请捂紧你的钱袋子,请未雨绸缪,控制自己的消费,为保障未来的退休生活水平多做储蓄投资。加拿大退休金制度的改革也与"婴儿潮"人口开始大量步入退休年龄有关。


我觉得我所听到的保险经纪和理财顾问为自己年幼的孩子买分红式保险的目的并非Jason所说的那样,而是出于理财的目的,或者以理财的目的为主。

任何投资都有风险,债券投资也一样。正如JASON所说:债券可以随时交易,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投资者的风险。我的顾问就对我说:你用82。5刀买的债券(是家大上市公司发行的企业债券),随时有可能增值,你也随时可以把它卖掉以取得更高些的收益。不过,迄今为止,我还没有从加拿大债券投资上取得什么经验,所以,现在对此还只是停留在想象中而已。

我觉得买的总是没有卖的精,但买的也不会比卖的差太多。一种金融产品的长期存在必然有它存在的理由,而加拿大很多寿险公司都有很长的历史,它们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所以,虽然我不相信有经纪们说的那么高的投资回报,但我相信5~6%的平均回报还是有的,而这个回报相对而言还比较可靠与保险,所以,我个人认为值得自己配置一部分。可惜没赶在涨价前选好。

相比较而言,我个人更喜欢UL。因为UL的灵活性最令人喜爱。如果UL的投资回报不高,那么就将其作为一份简单的终生寿险,只需要支付最基本的保费就可以了。投资UL,自己可以选择出入市的时间,可以自由选择各种类别的投资品,即便是管理费,也可以选择高的或者低的。

我之前提到的那只固定收益基金,只是众多UL投资品中的一个。因为不摸门,我现在还只是支付基本保费,还没有开始真正投资。

看了Jason的分析,感觉需要再好好选择选择才是。

Anyway,再次感谢Jason.

谢谢Jennifer!

我在这里说谢谢是衷心的。

通常在跟不太熟悉的朋友,尤其是很多人一起聊天时,我是不会说这么多话的。

这个年龄的人都懂这个道理,即使你对人家说的话不同意,也轻易不要反对,因为没有人愿意自己被别人反对或被别人说自己是错的,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而我之所以在Jennifer的沙龙里这么多嘴,完全是因为我知道Jennifer有涵养。而且,在非专业人士里,确实很少有人像她这样对金融和财务这么认真地钻研,所以我也愿意跟她多说话。

那我就再说说寿险涨价是怎么回事:

自2010年底,由Manulife发起,加拿大的人寿保险业内确实掀起了一股涨价潮。但是,寿险涨价了,是指寿险的保费涨了吗?这个涨价潮是否意味着一个长期的涨价趋势呢?

对这两个问题,我都要说“不”。

首先,又有一个含混概念需要澄清,这就是“保费”。

中文的保费一词,同时对应着两个英文保险专业词汇:cost of insurance, premium,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先说cost of insurance,中文通常翻译为“保费”,但是这里用另外两个中文词汇表达更容易理解一些:保险成本,或保险代价。例如,如果一个特定性别、特定年龄、特定健康水平的人群的死亡率是千分之一的话,那么这个人群里的一个人为自己的生命在这一年内保险100万的代价就是大约1000元。

当然,影响保险代价的因素除了人群死亡率之外,还有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有效程度,以及保单的风险管理水平,比如一个保险要是被卖给太多健康不良的人,那这个保险的代价势必提高。

影响保险代价的主要因素人群死亡率(比如40岁男性的死亡率),由于人类的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善,显而易见是呈下降趋势,而保险公司的内部管理水平以及保险业务的风险管理技术,也显然是呈进步趋势。

所以,保险代价,显然是呈下降趋势。

然后再说premium。Premium就是你交给保险公司的钱,这笔钱其实中文叫作“保费”并不太恰当,准确地表达应该叫预付保费,其实把cost of insurance叫作保费更恰当一些,那才是真正的保费,而你每月或者每年交给保险公司的钱,那其实是预付的保费。

那么,保费,与预付保费,难道不相等吗?

对了,不相等,而且很不相等。

保费,是一年一年的算,一年一年的支出的。

比如你在40岁时买一张终身寿险保单,其实你要从40岁开始,每年支付保费,一直到100岁为止,这就是终身寿险的名字的由来,终身,就是终身付保费的意思。

但是,你也可以这样选择支付保费,不一年一年的按每年的实际保费交,而是在从40岁到49岁的这10年间,每年多交一些,用10年时间把60年的保费都交清了,这样每年付的钱就是预付保费。但是,这样10年预付的保费的总额,显然不应该是未来60年保费总额的和那么简单,因为钱是有时间价值的,未来的钱算成现在的钱是要打折扣的,这就是所谓贴现。

而贴现率怎么算呢,决定于保险公司所管理的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在保费不变的前提下,当预期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比较高时,你就可以少预付保费;相反,当预期保险资金的投资回报率比较低时,你就要多预付保费。

现在的情况是,由于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市场利率降到了几十年来最低的水平,而保险资金的投资,必须大部分投资在固定收益证券里,并且必须是高等级的,如政府债券和房贷证券,而这类固定收入投资的回报水平,对市场利率极为敏感,当市场利率降低时,保险资金投资的回报水平也随之降低至历史低位,直接导致保险公司的资本金不足。

我以前服务的机构,刚好参与了09年Manulife的一次债券融资,以及其后的两次普通股增发融资,所以对金融危机对保险公司的影响略微多了解一些。在经历了三次融资补充资本金后,Manulife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看不到市场利率在短期内上升的希望,所以,不得已才在2010年底决定动用提高若干永久寿险保单预付保费水平的办法,这实在是由经济形势所迫而出于无奈的表现。

保险涨价这个概念是这样的,保费并没有上涨,是贴现的预付保费水平上涨,这是由经济环境造成的,而直接原因是由市场利率过低导致保险投资的回报率过低,并且短期内看不到这个投资回报水平改善的希望。而只是当前经济环境的一个反应,是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在经济真正复苏后,市场利率又会开始上涨,那时保险资金投资的回报水平也就改善,虽然不知道那会发生在今年还是明年,还是更晚,但无论如何预付保费水平还是没有离开长期下降的轨道。

最后,这是一个有趣的矛盾,如果你把寿险当作投资,为了投资回报而买保单,并且认为预付保费水平呈上涨趋势的话,那么要知道,如果你认为预付保费水平呈继续上涨趋势,那就等于你认为保险资金投资的回报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前者是果,而后者是因。

那么我的问题是:

既然你认为保险资金投资的回报水平呈继续下降趋势,为什么还会认为终身寿险保单内的投资是一个好投资?

还有个问题可以问问你的保险经纪朋友:

既然认为“与保险公司同进退”这么有吸引力,为什么不把投资在寿险保单上的钱去买保险公司的股票,直接做保险公司的老板呢?
 
最后编辑: 2012-02-16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具体哪个城市我不好说,因为毕竟自己只住过有限的几个地方。

也许是由于我住在大多地区的缘故,我觉得我们这里还是挺适合孩子的。安省虽然因为汽车保费太高而一直遭民众抱怨诟病,但是,安省的自由党政府一直对教育比较重视(在加拿大,教育是由省/地区政府管辖,而不是由联邦政府直接管理的),所以,据说安省的公立学校普遍比加拿大其他省份的教学质量要高些。

安省刚刚连任的自由党政府要兑现自己当初向选民的承诺:每年给自己的家庭收入不超过13万加元的专上学生,每人补助学费1,300加元,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还可以得到更多的省教育补贴。我个人很欣赏重视教育的政府,毕竟教育才是兴邦之本。

孩子在计算机上有特长是件非常好的事情。这里的高中里都有计算机俱乐部,有特长的孩子在这里会如鱼得水的。

此外,选择华人区,西人区,还是混合区居住各有所长。怎样选择,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才好。
谢谢Jen的建议和信息。

我家孩子参加过滑铁卢大学举办的CCC计算机北京地区的选拔赛,虽说这个比赛是对高中生的,初中生可以参与。在众多的参与者中,他成绩还不错。所以我们还有一个想法是,找个离滑铁卢近一些的高中,是不是有一些合作项目什么的,尽早与大学接轨。将来的目标之一,可以上滑铁卢的计算机系。不知道这样的想法是否可行?从什么渠道查询相关的信息,选择社区和学校?

另外,中介公司通知我们今年10月份必须短登。我们的选择时间不多了。也许国内中考结束,8月份登陆,9月份入10年级是最好的打算,否则就要再等等。

如果真要9月份入学,8月份学校放假,是否能办理入学手续?是不是很多事情都要提前联系准备?住家庭旅馆?租房?买车?换汇?

我们在渥太华有朋友,如果先选择去渥太华可能要方便很多,半年后在转学滑铁卢附近?

想听听你的建议,谢谢!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姐姐的楼盖得好快好高,谢谢辛苦为我们提供这么多有用的信息!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爬了三天,终于到123楼了。
在这个论坛里我是newcomer,在移民的大部队里我也才站在起跑线上。
这个帖子是我到这个论坛有幸收藏的第一个帖子。从2009年看起,楼天天在长,不知什么时候能够赶上大部队。
感谢Jennifer的无私奉献。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我把孩子的RESP组合换成了80% Fix Income and 20% cash. 那些固定的组合非常不靠谱,如果你有时间,还是自己选基金。

非常赞同!
我们去年选的也是固定组合,亏的很厉害。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只帮Jennifer更正一点点:

往配偶的Spousal RRSPs做contribution与往自己的RRSPs做contribution一样都能抵减自己的应税收入,区别只在于三个日历年以后从Spousal RRSPs取款计入配偶而不是自己当年的应税收入。

Spousal RRSPs的作用是收入分摊,收入分摊的目的是节税。

在非注册帐户里也可以利用配偶贷款实现收入分摊,现在配偶贷款的规定利率只有1%,是历史最低的时候。
 
最后编辑: 2012-02-28

唐人Jason

能把鸡蛋立起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nktiger 说:
冒昧打搅Jason!
一直看你的帖子,多谢分享!
请问Jason"非注册帐户里的配偶贷款"指什么,能否方便解释一下,多谢!


因为加拿大的个人收入税是以人为纳税单位,所以一个家庭所获得的投资收入必须要归属到个人,就是要分清哪些收入是先生的,哪些收入是太太的,而投资收入的归属实际取决于投资资产的归属,也就是说,在税务意义上,是没有夫妻共同财产的,每一份投资资产都要分清是夫的还是妻的,而这个归属是从资产的源头上决定的,即谁挣(赚)来的钱归谁,然后这笔钱购置的资产所产生的收入由这个人来缴税。

如果夫妻一方把属于自己的资产送给另一方,在税务上,纳税义务仍然归属赠与方而不是受赠方。比如,如果先生送给太太一笔钱,太太用这笔钱买了一套出租房产,即使房子登记在太太名下,这个房子所产生的房租收入还是算作先生的应税收入,以后卖房子获得的资本增值也还是算先生的。

很多朋友以为,夫妻联名的银行账户里产生的利息收入在报税时归夫妻各50%,夫妻联名的房子产生的应税收入也归夫妻给50%,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如果收入高的一方想把投资收入向配偶分摊一些以达到节税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由收入高的一方把钱贷给收入低的一方,然后贷方每年必须向借方收取不低于最低规定利率(现在还是1%)的利息,这笔利息将成为贷方的应税收入,然后全部的投资收入才可以归属借方。

这就是配偶贷款策略。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jason: 我想问问,作为新移民,在加拿大买的房子,买房款从太太帐上付出的和从先生帐上付出的,在今后的报税上有区别吗?
 
回复: 枫叶之国面面观---一个投资移民眼中的加拿大

因为加拿大的个人收入税是以人为纳税单位,所以一个家庭所获得的投资收入必须要归属到个人,就是要分清哪些收入是先生的,哪些收入是太太的,而投资收入的归属实际取决于投资资产的归属,也就是说,在税务意义上,是没有夫妻共同财产的,每一份投资资产都要分清是夫的还是妻的,而这个归属是从资产的源头上决定的,即谁挣(赚)来的钱归谁,然后这笔钱购置的资产所产生的收入由这个人来缴税。

如果夫妻一方把属于自己的资产送给另一方,在税务上,纳税义务仍然归属赠与方而不是受赠方。比如,如果先生送给太太一笔钱,太太用这笔钱买了一套出租房产,即使房子登记在太太名下,这个房子所产生的房租收入还是算作先生的应税收入,以后卖房子获得的资本增值也还是算先生的。

很多朋友以为,夫妻联名的银行账户里产生的利息收入在报税时归夫妻各50%,夫妻联名的房子产生的应税收入也归夫妻给50%,其实这个理解是错误的。

如果收入高的一方想把投资收入向配偶分摊一些以达到节税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由收入高的一方把钱贷给收入低的一方,然后贷方每年必须向借方收取不低于最低规定利率(现在还是1%)的利息,这笔利息将成为贷方的应税收入,然后全部的投资收入才可以归属借方。

这就是配偶贷款策略。

原来这样!非常感谢你的解答!
直到今天才发现自己一直以来的观念有多么地错误!:wdb5:
越了解越发现问题,学无止境,一定紧跟着你和jennifer学习!

另外,还有两个小问题还要请教:

1.“夫妻联名的银行账户产生的利息收入可否在第一次报税时尽量划归低收入一方?(即使这个账户的利息收入绝大部分来源于高收入一方的工资)

2.通过“配偶贷款策略向配偶分摊的是“投资收入”而非其他如工资收入等?
 
最后编辑: 2012-02-29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