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絮语

回复: 伦敦絮语

本周开始上成人高中了。周一、三数学课,周二、四英语课。数学课的难度相当于中国小学高年级,但班里的大部分本地同学挣扎于四则运算的“复杂”中。周二、周四就轮到他们看我为英语作业奋战到大脑缺氧。数学课上也有个别本地人例外的,数学卷子竟然比我交得快。我常常要对着应用题中的“外国闲话”研究半天,挺费时间。想起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语文老师常常对调皮捣蛋的男生说:不好好学语文,将来数学也好不到哪里去,因为你理解不了应用题!:wdb23::wdb23:
哈哈,有趣。

有感而发一件事,我最近准备上的短期培训班要求事先准备几项工作,最后是Providing everything is in order, ……我的理解是“以上几项按顺序准备好”,结果实际意思是“以上几项全部准备好”。“order”这个单词害死人!

恭喜太阳雨,又有事可做了。

我现在在家闲得发慌,盼快点到9月份,就也可以去上学了。

期待“同桌的你”?呵呵

我那时住在UWO往西北方向,Fanshawe Park Rd 和 Wonderland Rd交接那边,那时候基本是城市最北面,过了fanshawe park Rd就没什么房子了,晚上很奇怪的,能听到远处隐隐火车的声音,夹杂着狼叫,另外我2次在深夜看到人行道上有狼散步,有次晚上9点多路过一Park时,和只两眼绿光疑是狼的动物相遇,1秒停顿后,它追着我跑,我一路狂奔200米到门口,掏出钥匙开门可怎么也打不开,慌乱之余一回头,它不见了。

跑得真快,把狼都甩掉了。

哈哈。大家经历不同,对我来说,可能最美好的时光倒是现在。不过是,你的“基督山伯爵”让我想起那时候为了“写文章”而收集的一堆“名人名言”集。还有那东藏西放“高度机密”的笔记本,扉页上抄录着萧红的一首小诗:孤独地踏着人生的小路......:wdb5:

哈哈,高度机密的小本本。俺上小学五年级还偷看了两位非常popular女生share的小本本,结果全是手抄的流行歌曲。改了歌词的“小城故事”给我留下了唯一的印象,“小城故事多”改成了“小城姑娘多”,其他相应的都改了――偷看后感觉很失望,因为没有雷人的发现。
 
回复: 伦敦絮语

请教sunrain114上面几所小学都有法语课吗?谢谢
这里的小学都有法语课,相当于中国的英语课,属于扫盲班性质。我儿子上学期选修了9年级法语,他是零基础,他的同学们号称有5年法语基础,但是考试比他更抓狂。其实卷子十分简单,我儿子连蒙带猜常常得100分。
 
回复: 伦敦絮语

哈哈,有趣。

有感而发一件事,我最近准备上的短期培训班要求事先准备几项工作,最后是Providing everything is in order, ……我的理解是“以上几项按顺序准备好”,结果实际意思是“以上几项全部准备好”。“order”这个单词害死人!
哈哈,“排好队”的意思不就是准备好了吗?你的理解更ORIGINAL而已,不能算错误!:wdb17:


期待“同桌的你”?呵呵
铁汉的未来同桌是专业人士,值得期待!:wdb6:




跑得真快,把狼都甩掉了。
貌似你中文退化,理解错误。是狼不屑一顾地走了:wdb5:


哈哈,高度机密的小本本。俺上小学五年级还偷看了两位非常popular女生share的小本本,结果全是手抄的流行歌曲。改了歌词的“小城故事”给我留下了唯一的印象,“小城故事多”改成了“小城姑娘多”,其他相应的都改了偷看后感觉很失望,因为没有雷人的发现。
敢情你生错年代了,现在的孩子发现“雷人作品”的机率大些。我们那时候,“小城故事”都很靡靡之音了,给你看,算是把你当成自己人了。
 
回复: 伦敦絮语

这里的小学都有法语课,相当于中国的英语课,属于扫盲班性质。我儿子上学期选修了9年级法语,他是零基础,他的同学们号称有5年法语基础,但是考试比他更抓狂。其实卷子十分简单,我儿子连蒙带猜常常得100分。

看来没人重视加国的另一官方语言!

还不如中国那么重视英语这门外语。
 
回复: 伦敦絮语

有感而发一件事,我最近准备上的短期培训班要求事先准备几项工作,最后是Providing everything is in order, ……我的理解是“以上几项按顺序准备好”,结果实际意思是“以上几项全部准备好”。“order”这个单词害死人!
哈哈,“排好队”的意思不就是准备好了吗?你的理解更ORIGINAL而已,不能算错误!:wdb17:

这个真的是理解出错了。当时我还没有辞职,就趁上班的时候问同事,同事说是“全部准备好”的意思,没有顺序要求,我不信,他拿给另外一个年纪大的同事看,同样的解释。人家都奇怪我为什么会理解成有顺序要求。

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因为理解错误,可能造成我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多等待了半年,痛心疾首中。
 
回复: 伦敦絮语

1、需要英语过了ESL 7级,参加学校的英语和数学入学测试,根据测试成绩决定从哪一级别读起。
我现在读的其实是“相当于高中文凭”,是FANSHAWE COLLEGE的课程,确切名字叫:ACADEMMIC & CAREER ENTRANCE . 可以凭这个毕业证申请安省的任何COLLEGE课程,不需要配合原住国的学历认证了。也可以拿这个当本地高中文凭找工作,据说不少机构认可。
伦敦的WHEABLE学校是教育局指定进行成人高中教育的机构,那里发的文凭是正式的安省高中文凭。但WHEABLE要求,移民读这个课程必须提供原住国高中或高中以上文凭的认证,我烦那些手续,所以选择只要测试就能入学的FANSHAWE课程。还有一个区别是,WHEABLE象征性收费,FANSHAWE完全免费。对我来说,读FANSHAWE的另一个好处是,交通方便,这个课程是在DOWNTOWN的CITIPLAZA授课。
读高中不能申请贷款,只有全日制大专及以上课程能申请学生贷款。
2、小学入学不需要测试英语,也不存在ESL课程。有的小学会在孩子入学头一两天给孩子做英语评估,目的是提供额外英语帮助。
3、刚刚在GOOGLE CA上找半天,没找到安省各城市就业率排名,最后在家园找到一篇关于大多地区失业率的,转帖过来参考下http://www.iask.ca/news/toronto/2012/0222/119868.html

我自己看了也吓一跳,敢情并非伦敦的失业率在大多地区“一枝独秀”,整个多伦多的失业率都明显高于加拿大平均。
我自己从平时新闻中所了解的是,目前加拿大就业最好的应该是阿省和萨省,高就业高工资。大多的经济下滑主要受美国经济影响很大,制造业滑坡厉害。在大多地区,就业率高的应该首选MISSISSAUGA吧(没见确切统计数据)。

多谢sunrain.
1. London小学没有ESL课程,是因为外来的学生比较少的原因吗? 多伦多的小学好像有ESL课程。
2. 上成人高中是否认证大学学历就可以了吧? 还想了解一下要怎么认证?
 
回复: 伦敦絮语

伦敦的成人高中居然这么麻烦?遥想当初在多伦多,就是直接去有成人高中课程的学校做个测试,考英语和数学。数学简单到令人发指国人基本都满分;英语其实也不难但当年水平太惨基本不及格。给安排了ESL级的英语班,其他课程自己随便选。
在成人高中花了一年时间,除了数学外的理工科课程轮着学了个遍,就为了提高不同领域的词汇量。最后英语学到高中12级的时候可以选大学、大专、面向就业3级。按照11级的分数选了大学。上了几周发现跟不上。课上即兴写诗还要当众朗读老师点评。难度太高于是要求换到了面向就业的班。
多伦多的成人高中每学期学费20刀,不管学几门课程。如果愿意上夜校也可以,另外收费也是20刀。一年下来总花费不到100刀。
 
回复: 伦敦絮语

看来没人重视加国的另一官方语言!

还不如中国那么重视英语这门外语。

我觉得中国对英语的重视多半是因为生存的需要,现在国内大学毕业找一个工作都要看英语级别,什么大学4级、6级,专业8级等。等什么时候加拿大找工作都要求英法BILINGUAL了,估计就重视了。
 
回复: 伦敦絮语

有感而发一件事,我最近准备上的短期培训班要求事先准备几项工作,最后是Providing everything is in order, ……我的理解是“以上几项按顺序准备好”,结果实际意思是“以上几项全部准备好”。“order”这个单词害死人!
哈哈,“排好队”的意思不就是准备好了吗?你的理解更ORIGINAL而已,不能算错误!:wdb17:

这个真的是理解出错了。当时我还没有辞职,就趁上班的时候问同事,同事说是“全部准备好”的意思,没有顺序要求,我不信,他拿给另外一个年纪大的同事看,同样的解释。人家都奇怪我为什么会理解成有顺序要求。

这个事情给我的触动很大,因为理解错误,可能造成我在职业转换过程中多等待了半年,痛心疾首中。
呵呵,前面跟你逗乐,没想到这个ORDER还真给你造成影响了。英文中的一词多意跟我们中文一样的,同一个词,语境很重要。这个句子中,既然前有PROVIDING,后面跟的应该理解为前提条件,也就是“在一切准备就绪的情况下”的意思。对应的理解可参考短句“OUT OF ORDER", 也跟顺序无关,不能理解为没排好队,是东西坏了、不能使用的意思。在以上两句中,ORDER这个词都是是否就绪的意思。
 
回复: 伦敦絮语

多谢sunrain.
1. London小学没有ESL课程,是因为外来的学生比较少的原因吗? 多伦多的小学好像有ESL课程。
2. 上成人高中是否认证大学学历就可以了吧? 还想了解一下要怎么认证?
1、这个真不知道。
2、认证大学学历肯定可以了。FANSHAWE COLLEGE的顾问老师叫我通过这个网认证http://www.icascanada.ca/home.aspx
 
回复: 伦敦絮语

伦敦的成人高中居然这么麻烦?遥想当初在多伦多,就是直接去有成人高中课程的学校做个测试,考英语和数学。数学简单到令人发指国人基本都满分;英语其实也不难但当年水平太惨基本不及格。给安排了ESL级的英语班,其他课程自己随便选。
在成人高中花了一年时间,除了数学外的理工科课程轮着学了个遍,就为了提高不同领域的词汇量。最后英语学到高中12级的时候可以选大学、大专、面向就业3级。按照11级的分数选了大学。上了几周发现跟不上。课上即兴写诗还要当众朗读老师点评。难度太高于是要求换到了面向就业的班。
多伦多的成人高中每学期学费20刀,不管学几门课程。如果愿意上夜校也可以,另外收费也是20刀。一年下来总花费不到100刀。
如果不做原来在国内的文凭认证,那么,在安省要拿满30个高中学分才能毕业。做认证的目的是你可以跳过许多中加两国共同认可的高中课程,也就是转学分的意思。个人认为在安省高中毕业标准应该是一样的。
这里的WHEABLE,收费和授课方式跟你说的多伦多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
我读的这个FANSHAWE的ACE,只“相当于”高中文凭。它的12年级英语没得选,给你读哪个就是哪个,我觉得应该是C打尾的那个,也就是只能申请COLLEGE的那种,因为说好了这个毕业证只能申请COLLEGE用的。
数学课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简单的,但对我来说还是上得兴致勃勃,因为可以学到“数学英语”。例如LCM(最小公倍数)的定义:Lowest common multiple of two or more number is the smallest number that evenly divisible by each of the given numbers. 我上数学课总是忙着抄写这些定义,因为我把表达方式当成了“知识”。
 
回复: 伦敦絮语

感谢楼主!我家儿子正好学到最小公倍数,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英文是什么,从来都是用中文表达的,今天学到了!
另外,有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了,想请教一二:申请大学的时候看的是高中的时候在学校的排名和分数,那么进一般的学校不是比在好的学校更加容易拿高分拿好名次吗?为什么大家都在挤破头的进排名第一的学校呢?没想通啊没想通
 
回复: 伦敦絮语

感谢楼主!我家儿子正好学到最小公倍数,但是我一直不知道英文是什么,从来都是用中文表达的,今天学到了!
另外,有个问题困扰了很久了,想请教一二:申请大学的时候看的是高中的时候在学校的排名和分数,那么进一般的学校不是比在好的学校更加容易拿高分拿好名次吗?为什么大家都在挤破头的进排名第一的学校呢?没想通啊没想通
呵呵,你在国内还是加拿大啊?若在加,孩子恐怕只知道LCM,不会有“最小公倍数”这种“名词”。
申请大学是凭的高三6门课的平均分,跟排名没有关系。若是在学科竞赛中有得奖,在申请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时会有用。确实有这么一种传说,说是为了孩子便于申请好的大学,不如进那些“非重点”好拿高分。至于各个学校给分的标准是否统一,我没有第一手资料,没有发言权。我个人理解给分可能会有地区差,比如,BC的标准和ON不一样,但是同在安省,应该有统一或相近的标准才对。
其实用中国的标准看,只要是好好读书的孩子,加拿大的任何大学,申请都不是问题,关键是进去后以什么样的水准读出来,这个是决定将来的竞争力的。
 
最后编辑: 2013-02-27
回复: 伦敦絮语

我家一直是我们说中文,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是什么,所以感觉孩子的中文保留的还可以。呵呵
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很是执着于学校排名,所以才有这么一个疑问,我家儿子还早着呢,以后上什么大学,我们说了不算,让他自己发挥吧。
 
回复: 伦敦絮语

我家一直是我们说中文,让孩子自己去体会是什么,所以感觉孩子的中文保留的还可以。呵呵
我只是很奇怪为什么很多人很是执着于学校排名,所以才有这么一个疑问,我家儿子还早着呢,以后上什么大学,我们说了不算,让他自己发挥吧。

看重排名绝对是中国特色。部分是中国家长从国内带过来的惯性思维,部分是因为某些“特种行业”从业人员的推波助澜。
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是辅佐的角色,帮助孩子建立搜集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的决定应该由孩子自己做出并对此负责。:wdb9:
 
回复: 伦敦絮语

慕容雪村中央民族大学演讲


郭英剑院长让我在这里讲几句话,我想他也许找错人了,因为我不是什么成功人士,收不到激励人心之效。按这个时代公认的标准,成功人士就是要有很多钱,住很大的房子,开很大的车子,如果你是女的,脖子上要戴条几十斤的链子;如果你是男,身边要带个女的,女的脖子上要戴条几十斤的链子。这些东西我一样也没有,我是个作家,照大多数人的理解,作家这种东西有三个特点:一是穷,二是脏,三是骚。有些青春文学作家穷倒不穷,但后两个特点依然还保留着。就我所见,“作家”这个词跟落魄、潦倒有很大关系,跟二奶和二奶的链子屁关系也没有。我唯一的成就,就是出过几本书,有人觉得还行,有人觉得这纯粹是浪费木材,所以今天站在这里,我自己都有点羞愧,因为我不是什么好榜样。但最后,我还是鼓足勇气站了上来,原因只有一个:我想你们也许需要听一点不同的声音,不同于这时代的主流价值观,不教你发财,也不教你成功,只是几个简单的祝福,祝你正直,祝你聪明,祝你活在某种文明之中,而不是只为了一堆臭钱活着

19年前,我和你们一样,背着大包小裹,告别故乡来北京读大学。几天之后,系里请了一位长相猥琐、穿着米黄色西装的家伙给我们做入学演讲,我那时比较单纯,也就是傻,在交流环节举手提问:老师,你认为我们大学四年应当怎样渡过?这位老师反问:你想听真话还是听假话?我说听真话,他说,如果要听真话,那你就要好好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那时还没有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奋发图强,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当学生干部,入党,力争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都有贡献的有用人才。我又问:那假话呢?他说:如果要听假话,我劝你别问这种傻问题了。生活应当怎么过,哪有什么标准答案?生活不是你自己的吗?干吗要听别人的?要我说,大学四年就该率性而活,喝喝酒,跳跳舞,谈谈恋爱,如果你喝完酒、跳完舞、特别是谈完恋爱之后还有多余的精力,那不妨读读书学学文化。我也不劝你贡献国家社会,不,你首先应该对自己有所贡献,其次贡献家人,再次贡献亲戚朋友,最后才轮得到国家和社会你也不一定要做个有用的人,“有用”是一个特别糟糕的词儿,它简单粗暴,把人当成某种东西。你不是一根木头,不应该考虑自己能打人还是能做劈柴,你有知觉、能感受,是个有血有肉的活人,万物的“有用”都为你而设,你只需要去感受这种幸福,但你自己不应该有用。

按照某种正统的观念,这位老师就要算是误人子弟,我本是好人家的孩子,有着大好的前途,可以当律师、商人或者煤老板,就算当不上,至少也能活得抖擞,就像励志书里写的,每天起来数一遍口袋里的钞票,然后贼心不死地冲向更多的钞票。可是被他一番误导,我不幸地走上了邪路。我本是好人家的孩子,最后居然成了一名作家。19年后,当我想起这几句所谓的假话,我必须承认,它对我的一生至关重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我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我的社会担当;我首先是我自己,其次才是别的什么。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但可悲的是,许多人至死都不明白。21世纪的中国有许多特产,最显著的有三种:第一是麻将,第二是阴谋诡计,第三就是形形色色的官。如果把这些官全部关到笼子里,肯定比北京动物园要有趣得多。这些官,人们称呼他张局长、李书记,然后他就会活在局长、当书记的自豪感中,全然忘了自己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个官。还有那些野蛮的拆迁队员,那些毒打小贩的城管,大概都是忘记了这个:他们首先是个人,其次才是城管。还有一类人无以名之,只能叫“大义灭亲者”,对这种人来说,如果他爸爸和公社的木头同时掉进水里,他选择去捞公社的木头,然后看着他爹淹死;如果在妈妈垂危和进京唱红歌之间选择,他选择唱红歌。这种人在我们的文化中一直称为英雄,我不反对,但我还是觉得他不是人。大学中也有这种现象,因为我们独特的国情,大学不可避免地被金钱和政治污然,变得臭气熏天。两年之后,你们中的某人会当上学生会主席,他本是好人家的孩子,当上主席之后就会变成另一个人,说话一套一套的,不过多半都是官腔;办事有板有眼的,不过多半都是表演,他有很多口头禅,包括“紧跟、狠抓、全面落实、团结一致”,好像被宣传部附体了,至少也是被校团委附体了。如果到那时,你还能记得我的话,你就可以这么想:当上个破主席,他就不是人了。


这是我的第一个祝福:祝你成为一个真正的人,不是革命的一块砖,也不是某架机器上的螺丝钉,既不是谁的羊,也不是谁的枪,你是你自己。你可以当局长、当书记,可你知道,那并非你的全部,只是你的一个头衔。你也可以加入某个组织,但不该无条件地属于它,甘心情愿做它的奴隶。你是一个人,万物之灵长,也是万物的尺度,你是自然造物中最为神奇的一种。你不必过于强求身外的财富,因为你已经是超级富翁了。想想看,如果做“人”需要指标,你要花多少钱才能买到这个指标?你生而为人,而且正在最好的时候,手里握着一件无价之宝,它闪亮、脆弱、如梦如幻,每个人只能拥有几年,这东西就是:青春。你考取了民族大学,说明你高考还算顺利,可是没必要过分自豪,因为在十八九年前,你曾经赢取过另一场更残酷的考试,那次有几亿对手,但你打赢了,所以才会成为今天的你。这本身就是个奇迹,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信了。

在座的大多已经年满十八周岁,所以我的第二个祝福,就是祝你成为一个现代公民,不是古代的黔娄、黎庶、编户之氓,也不是所谓的“人民”之一。我们这个国叫人民共和国,许多机构都冠以人民二字,有人民代表大会、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日报……连监狱都可以叫人民监狱,在这么多机构中,除了人民监狱和人民有点关系,其它的离人民都很远,人民代表基本上不能代表人民,人民公安基本上与人民为敌,人民的公仆基本上骑在人民头上,所以“人民”二字基本上就是个虚词,借用王小波先生的话,我们可以说:人民,你的名字叫沉默的大多数。但公民不同,身为公民,除了要和人民一样纳税,更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我希望你们到大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读读《宪法》,那里规定了许多权利,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信仰自由、集会结社游行自由,这些自由都是你的,你自己的,不应该被随便夺走。如果有人夺走了,你就应该像个真正的公民那样,堂堂正正地去找他要回来。


与人民相对的,是君主;与公民相对的,是政府。身为公民,你应该认识到自己的责任,除了关心自己、家人和朋友,你还应该关心政府。政府应该是你投票选出来的,它的权力是你分给它的,就好比一个物业公司,因为你不想为了清洁、保安等事操心,所以花钱请人来做。政府就是你花钱请来的物业公司,它做得不好,你应该批评它,并且帮助它改正,如果它不肯改正,你甚至可以收回自己的权力,换一家公司。它做得好,你还是应该批评它,因为你想让它变得更好。

身为公民,你应该明白:爱国家不等于爱朝廷,更不等于爱皇上,中国历史上曾有过80多个王朝,它们兴,它们亡,中国还是中国。历史上还有过800多位皇帝,他们生,他们死,中国还是中国。你应该知道,“中国”这个词有三重含义:地理上的中国,文化和民族意义上的中国,以及中国政府。前两者都值得爱,后一个不值得,或者至少,你要看它做得好不好才决定是否爱它。


身为公民,你应该独立而清醒,不依附于任何人、任何机构,这国中有许多动人的口号、美丽的谎言,在电视中、广播中、报纸上,在随处可见的任何地方,但你已经年满十八周岁,不再是浑浑噩噩的高中生,那些美丽的童话听了笑笑即可,没必要当真。我们知道,这世上没什么东西是完美的,桃花源中也有灾荒,礼仪之邦也要收月饼税,再伟大的人也要上厕所,和你我一样;再大的官也要抠鼻孔、擦眼屎,和你我一样。古人说:人皆可为尧舜。我理解这话的意思,除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像尧舜那样,正直、勇敢、善良、勇于担当,它还表示,我们每个人都有资格成为尧舜那样的政府首脑,即使我们不屑去做,也不应该盲目崇拜他们,因为我们知道,尧舜除了权力大一些,其它和我们一样,他上厕所的时候,他抠鼻孔、擦眼屎的时候,和我们一样。


身为公民,你不再是国家的一份子,必须无条件地为国家牺牲。相反,这国家有你的一份子,如果把它分成14亿份,有一份属于你,你是14亿股东之一。它好,有你的一份,它不好,也有你的一份。你应该行使自己最重要的权利:投票、说话。如果你相信某人,可以投他的票,让他为你做事;如果你对他不满意,也可以把他选下去。如果你觉得政府不错,你可以选择说或不说,如果你觉它就是个混球,就应该大声地说出来。未经你授权,没有人可以代表你,不管他是班长、团支书,还是学生会主席,如果他这么干了,请你告诉他:对不起,你没有这个权利。如果他还坚持这么干,请你把他当成骗子。


我的第三个祝福,祝你成为合格的大学生。从古希腊至今,世上的大学都为同一个目的而建立,那就是真理。我母校的前校长江平先生讲过一句话:一生只向真理低头。我很想找人把这句话写下来,挂在我们家的正堂,如果可能,我更想把它挂在中国的每一所大学的门口。
60几年来,中国的大学多了一些东西,也少了一些东西。多出来的是一些办公室、一些牌匾、一些头衔、一些学生干部模样的人,少的东西就太多了,我曾经这样评论:现在的大学,学术越来越少,权术越来越多;风骨越来越少,媚骨越来越多;大师越来越少,大官越来越多;追求真理的越来越少,追求级别的越来越多。你们知道,每年度都会有一个亚州大学的排名,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每次都名列前茅,而国内最著名的大学,如清华和北大,似乎从来没挤进过前十名。香港以区区弹丸之地,竟然汇集了那么多优秀的大学,而我们有960万平方公里、14亿人口、几万亿外汇储备,为什么连一所像样的大学都建不起来?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但也很简单,有些话可以说,有些话不能在这里说,希望各位可以深思。


当我们谈到真理这个词,必须明白:真理不为任何人、任何机构而存在,它就在那里,可以被发现,但永远不能被发明。真理这个词与金钱无关,与政治无关,与意识形态无关,与谁上台谁下台都无关,有些人一旦上台就迫不及待发明真理,这些所谓的“真理”,或许会传诵一时,但长久看来,必将成为历史的笑话。


中国有两种生活:一种是“吾爱真理,但更爱领导”,另一种相反,“吾爱领导,但吾更爱真理”,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你必须做出选择,而且应该站在真理一方。你可以尊敬领导,但应该更尊敬真理,在未来的日子,你或许会为了某种原因曲从于某些人、某些组织,但至少心里应该明白:真理是香的,而领导和组织只是闻起来香。

前些日子有大学教授宣称,如果他的学生毕业之后赚不到四千万,就不要回来见他。这就是中国大学衰落的原因。

前些日子曾有大学老师在课堂上讲过几句不合时宜的话,结果被学生举报,说他反党反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大学衰落的另一个原因。

我说过,真理是香的,而金钱就是臭的,至少没那么香。政治比钱更臭,特别是某种与人类为敌的政治,简直是臭不可闻。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你要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大文豪萧伯纳写过一个剧本叫《巴巴拉少校》,剧中有个富二代叫斯蒂芬,和大多数中国的富二代差不多,这个斯蒂芬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爸爸教训他,说你天天这么游荡不行啊,一无所长,将来怎么办?斯蒂芬回答:我的长处在于能够明辨是非。他爸爸听到这话大为生气,说明辨是非是世上最难的事,科学家和哲学家终生思考,也未必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你这么一个东西,凭什么就能明辨是非?


这话没错,明辨是非确实不容易。特别是在某些国家,有些人活一辈子也未必能够明白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还有许多大学教授自己就很糊涂,比如北京大学那位著名的孔教授,按他的话说,北朝鲜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度,金氏父子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政治家。为了嘉奖他的言行,我决定把他送到朝鲜去,据我所知,那里没有手机,没有互联网,还有三分之二的家庭在挨饿,希望孔教授可以在那里成功减肥。

身为21世纪的中国大学生,你应该明白,哪些话是对的,哪些则是混蛋话。对此有个基本判断:如果某个观点不介意与人讨论,也不怕被人质疑,它多半就是真的。如果某个观点宣称自己是唯一真理,并且拒绝讨论、拒绝批评,肯定就是混蛋话。这世上有许多书,有些书教人以智慧,有些书只会让人更愚蠢,包括我们的教科书,特别是与文史哲有关的部分,其中有三分之一是谎言,三分之一是广告,另外三分之一是被审核过的事实。对此也有个基本判断:在自然科学领域,我们只应该关心数字和定理那部分,比如北朝鲜的数学教科书:3个敬爱金日成大元帅的男孩,加上4个敬爱金日成大元帅的女孩,一共有几个孩子?标准答案是:7个敬爱金日成大元帅的孩子。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只应该记住3+4=7,至于尊不尊敬,那就去他妈的;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知道,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从来都有很多种解读方式,如果某种方式宣称自己是唯一真理,你就应该对之表示怀疑,并且尽可能地多读些书,多了解一些别的观点,然后回过头来验证其是否准确。


这也是明辨是非为什么困难的原因:如果长期只能听到一种声音,你就会被这种声音催眠,并且无条件地相信它、服从它,甚至崇拜它。我曾经在传销团伙卧底,深知其力量之大,也深知其邪恶。我最近读过一本描述北朝鲜的书,叫《我们最幸福》,据书中所记,北朝鲜此时正在经历饥荒,百万人饿死,百万人营养不良,可有些人依然相信,虽然我们很饿,可是中国人、韩国人比我们更饿;另外一些人则相信,我们之所以挨饿,是因为我们要把粮食省下来,等到朝鲜统一之时,好帮助那些比我们更饿的韩国人;而所有的人都相信:北朝鲜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度,北朝鲜国民也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作为合格的大学生,你应该对此有所警惕,你可以身在朝鲜,但你的心、你的精神,应当在朝鲜之外。
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你应该有一颗怀疑之心、一双苛刻的眼,还要有批判的精神。我们知道,世上的智慧都因怀疑而生,而在学术上,只有苛刻地审视,才可能接近真理。你应该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感到自豪,我们有伟大的汉字,有伟大的中餐,有美丽的旗袍,最不可思议的是居然能发明出臭豆腐。可是你也必须看到,近一两百年来,中国人对科学、文学、艺术和学术几乎没什么贡献,我们输出的,除了廉价商品,依然是麻将、阴谋,以及形形色色西装革履的官员。有位德国导游长期接待中国官员,发现有两个地方是他们必去的,一是卡尔.马克思的故居,另一个就是德国的红灯区。这大概能够说明他们的精神世界有多么丰富,除了意识形态,居然还有剩下的东西:性。

30多年来中国建造了无数高楼,可是精神世界的高楼,连地基都没打好。我们最近常听到几个词:复兴、崛起、强大,事实上,一个民族的强大绝不仅是GDP的强大,更要看其在精神领域有多少发明创造。哲学家谢林评价歌德:只要他还活着,德意志就不会孤独,不会贫穷。而如果没有歌德这样的人,没有思想和艺术上的杰作,所谓复兴和崛起就只是一句空话,建再多高楼,修再多机场,也只不过是一片高楼与机场的荒漠而已。古人有一句话: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事实上,自从孔子死后,或者更近一些,自从上个世纪的先贤们纷纷谢世之后,中国就迎来了一个学术上的寒冬,极为漫长,也极为孤独,长达半个多世纪。不过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因为有些人正在努力,也因为有在座的各位。

在座各位大多都是外地同学,在来北京的路上,你们已经见识了这个社会的一部分。我要说,你们很幸运,能够生在这个时代,几千年来,人类社会从没像现在这样繁荣,人类文明也从未像现在这样发达,你们享受着文明的成果,也希望你们能对文明做出贡献,大导演伯格曼曾经说过一段话:我的梦想就是古代的一个传说。大教堂倒塌了,人们聚集一处,建造了更为辉煌的教堂,教堂落成后,这些人就离开了,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伯格曼说的教堂,其实就是人类的文明大厦,它之所以辉煌壮丽,是因为许多人都曾参与建造,而且有更多人正准备参与建造。

我还要说,你们很不幸,居然生在了这个时代,与地沟油、毒奶粉、躲猫猫和各种强拆、血拆为伍,你们听过许多丑闻、黑幕,你们知道一个词叫“潜规则”,它的核心内容是金钱、权力,甚至是性,在座的某人或许正准备身体力行之。最耀眼的可能就是最肮脏的,最纯洁的可能就是最龌龊的,这就是我们的世界。人们说:这是一个没有底线的世界,这话不对,这世界并非没有底线,它以你我为底线。如果你抱怨世界的败坏,请先问问自己:我能做些什么?我都做了些什么?我说过,这世界之所以变坏,往往是因为我们没去想怎样让它变好。如果你对这世界不满,也请你相信,有一个更好的世界就在不远之处,要到达那里,只需要我们每个人变好一点点。

太平天国时期,美国传教士密迪乐来到中国,他看到了战争、灾荒和种种匪夷所思的苦难,然后做出诊断:中国最需要的不是现代科技,而是基础文明。150年后,我们用上了IPHONE,听上了MP4,我们有全世界最快的互联网,可是我们最需要的,依然是那个东西:基础文明。所谓基础文明,指的就是契约精神、权利意识,还有对民主政治和个人自由的理解,这些东西现在称为普世价值,意思就是,每个人都该懂得,除非你还是个野蛮人。

在演讲的最后,我想讲一个朋友的故事。这位朋友曾经在一家单位供职,特别想当个部门经理,可领导就是不肯提拔他,这位朋友日夜为此烦恼。终于有一天,领导良心发现了,晋升的文件发到了这位朋友手里,他看了很久,突然有了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问自己:难道我日思夜梦、孜孜以求的就是这么一张纸?这又有什么意思?想了一夜,他决定辞职,然后到丽江租了一个小院,在那里生活了整整一年。院中有一棵梨树,到梨树开花的时节,他就会搬一把躺椅,沏一壶茶,拿一本以前来不及读的书,喝两口茶,读几页书,有时会睡上一会儿,睡醒之后就会看见,雪白的梨花一朵朵落到他的书中。

很多年之后,在座的各位会有各种各样的造化,有的会成为高官,有的会成为巨富,有些人会成为大学者,一定也会有人早死。不管你活在哪一种人生中,你都会经历这样的时刻:觉得自己不够幸福,可是又不知如何改变。我想原因就在于少了这样的“梨花一瞬”,你需要一段悠闲的时间,去品茶,去读书,或者什么都不做,只需要一个黄昏,看梨花如何从身边飘落。这就是我开头的那句话:如果你想幸福,仅有钱是不够的,你需要活在某种文明之中。
 
回复: 伦敦絮语

今天早上醒得早,正好把“悄悄话”删除整理下。看到过年前一天家园同学给我的祝福以及我给她的回复,有些感动,有些感触。自从开帖,私下回复邮件及悄悄的文字其实比公开的多,因为大量占用时间,某种程度也影响了我的“私生活”。但是,是大量的关心和理解支持我一直在做。不过,也许是因为文字都有片面的时候吧,有时候只看过我公开帖子的同学对我的立场的理解有偏差。在删除之前,转帖一下我对该同学问候的回复,目的是让我的“公开立场”更全面一点。
**************

你好,
这里的春节没有假期,但今年恰逢周末,所以请了同学们到我家聚,6家20口人,过了很热闹的中国年。他们刚走,又看到你的消息,非常高兴。谢谢你的一片心意,也祝你新年更好!
如我没记错,你应该是咨询过孩子读ALEVEL并且家里条件很好的对吗?加拿大的好与坏,各人各看,但肯定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这里。总体来说,来这里生活,看你要达成什么目的,如单论教育质量,我认为国内选择好的学校也能解决问题,如论教育的竞争力,加拿大不见得好于国内,但是如果你决意让孩子将来生活于国外,那么加拿大教育更适合为孩子打文化背景的基础,中外的思想方法确实不一样。我个人是因为对国内的宏观有担忧,希望孩子在万一的情况下可以退避他国,所以要急忙给他个身份;另外,我们夫妻在国内做小生意累了,心性并不适合国内的大环境,为了自己也想换环境。但是大人自己的生活质量也是要考虑的,英语如不好,钱够,基本生活不会有问题,但是微观的日常生活质量明显还是会下降,文化情感上的缺失必然存在,同时对国内过得比较好的我们来说,加拿大确实“很土”。
你的问题我确实很难给你出主意,你的困难在于,如果英语长期不过关,你的孩子的成长基本只能依赖于其自身的约束与自律。我到现在没到学校开过家长会,是因为孩子比较懂事,设想一下如果孩子明显有偏差,以我的英语水平,将是一场艰难的斗争。从这个意义上说,你的状况也可以简化为评估两个方面的问题:1、你是否对国内的宏观有担忧,觉得孩子将来有可能要生活于国外?2、孩子的学习自律性、是非判断能力是否强?如果以上两者都确定,我觉得你出来还是值得,并且风险比较小。否则则需要细思量。
我的意见也只是一家之言,供你参考。无论正确与否,你能体会到我的真心,我都非常开心了。
也祝你新年快乐,全家快乐!
 
最后编辑: 2012-03-10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