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去年短登之后回国,看一切都觉得亲切,而这次,当车子下了高架,行驶在拥挤的路面上,路边助动车、自行车鱼贯而过,再看看密度极高的公寓楼和灰的天空(不过老公说是因为天气原因,前几日天还很蓝呢),我突然对这一切有一点点陌生和不熟悉的感觉了。大概因为去年在加拿大四处游玩,不过蜻蜓点水,并住在相对拥挤的多伦多,不像今年住在人口密度更低的Oakville,而且每天过的是居家生活,又经常自己开车外出体验交通,所以这次对那里宽敞的居住环境和规范的生活秩序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不过,对于中国的拥挤空间,甚至不够清新的空气,我并不嫌弃。人多地少是个不争的事实;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目前恐怕也的确无论是技术上意识上还是国民素质上,整个中国社会都尚未完全做好准备 - 这需要时间。而且不管怎么说,在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城市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也许在个人生活层面,先天条件决定了绝大部分的中国人永远也不可能像加拿大人那样住带大花园的house,不过so what? 如果整个国家是在走向强大的、充满希望的、值得骄傲的,那么我还是会情愿蜗居在这样的国家;而不是去一个四平八稳、波澜不兴,并且因为自己长着一张和当地人不一样的面孔便首先处于自身发展劣势的地方,度过安闲却缺乏激情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