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2012短登记录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本来指望公平讨论,结果lz read between line而不是read the history。
忍不住又瞟了一眼这贴,发誓回复最后一次!!!

历史当然要从不同的角度看,这正是我们反复比较历史的原因。为什么只许我们看由一个政党自己编写的历史呢?

有部主旋律电影,叫走向共和,大概就这名字是值得称道的,因为的确体现了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不过问题是,中国由一个专制走向另一个专制,不断轮回。而真正我们要追求的就是一步步的走向公平和公正的共和。这不是换个名字换个口号就完了的简单事情。我只可以说,我个人非常非常不赞同现在政府的政策,既然不让我用手投票,那我就vote by foot。

帖一下加拿大历史记录片的片尾结语吧,解释问题因为比我水平高多了:
It is hard to see history close up. It is distance to reveal meaning. As Canada heads to a new era, lives will be transformed and laws we written. This land will define itself again and again as it ha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future is not a place. It is not a fixed point on a navigation chart. It is instead an ever shifting destiny, constantly changed by the journey itself and by the people who make it.​
[FONT=宋体]

[/FONT]​
Fifteen thousand years ago, the first traveler came to this continent which became a destination for countless generations, the place for a million epical journeys ended and a million new stories began. Before there was Rome and before above Babylon, the land became homes of at least fifteen nations, people with their own language, laws and gods.​
[FONT=宋体]

[/FONT]​
Four hundred years ago, carried by bellowing sails from France, came in another journeys of adventure, the landless and dreamers who would unlock a continent and forge a new world people. And they kept coming, the jobless from Scotland, the landless from Ireland, the dispossessed of Europe. And they have been followed ever since by families seeking opportunity and sanctuary. Every strand is still here. The history is still in play, the home land of first peoples, the future of the French and the English, the new comers who have shaped our new century, the eternal dynamic with United States, language and culture, legacy and land, political power and identity, confederation or secession, our place in the emerging in a global constellation. Every story you have seen is still evolving. You are creating it now. There are young people watching now who will retell the story one day, informed by their needs, their perspectives and their time. When they do, the voices and the images will be of men, women and children who are among you now. Whether you know it or not, you are all living an epic drama.

In my opinion, another thing is concerning of the group who ruling the country. when John Muir saw the deforestation in United states, he said, for thousands years God had protected the forests from storms, fire, avalanches and from flood; but now he cannot protect them from fools. Take a glace at the devastated history since 1949, tell me if you can see what the fools have worked and are working.
 

五十老头泡网吧

Guest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看艾妈妈的帖子,能感受到客观理性和智慧。谢谢你!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艾米丽 说的很对。加拿大的教育不可神化。

如果要成才,仍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对移民来说,很可能力不从心。或者要废掉自己这一代。

如果移民剥去了“为了下一代”、“为了健全的社会”,那么,移民的理由还有多少站得住脚呢?

很可能“扩大眼界”将成最后说服自己的理由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艾米丽 说的很对。加拿大的教育不可神化。

如果要成才,仍然是要付出代价的。而这个代价,对移民来说,很可能力不从心。或者要废掉自己这一代。

如果移民剥去了“为了下一代”、“为了健全的社会”,那么,移民的理由还有多少站得住脚呢?

很可能“扩大眼界”将成最后说服自己的理由

对,孩子毕业了,眼界也扩大了,回流.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应该说加拿大公立小学中学教育一般,私立比较好,就是费用高。
那个杰出高中生的例子,国内现在是有这样的高中生,托福110,比托福难得多的SAT高分通过,还有社团活动或经历,这种英语水平很多年轻的技术移民都差得多。不过怎么说,我相信更多的是他自己的求知欲,很好的规划和很强的行动力,大部分的孩子还是家长逼着学,他是自己要学,才能学得好,能高中就背出一万多个单词。这样成功的高中生,比例很小,主要是内因,并不是国内的教育有多好。而且他还是信任北美的高等教育,选择去美国留学。当然美国的大学质量,声誉,研究成果自然比加拿大高出很多,孩子自己很要学,经济允许最好鼓励他们去美国学了。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呵呵,谢谢支持。反正肯定是多伦多,至于多伦多里的哪个地点,则没定。如果带小孩,没工作,也许Oakville,如果暂时不带小孩,或者有工作,就不一定选Oakville,尤其如果有工作的话,我想主要要根据工作地点来考虑住地。

上海旺友:wdb10:,亲切呀!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呵呵,:wdb6: 这坛子里还有几个呢,不过可能她们的id在那里不一样。握握手!
呵呵,我也是上海旺友,我们还一起在爱无界做过好几次义工呢!我明天登陆多伦多。:wdb10: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应该说加拿大公立小学中学教育一般,私立比较好,就是费用高。

不见得。那种好的私立高中很难考,费用每年至少4、5万;而普通的私立也就2w左右一年,甚至还有1万以内的,成绩不如公立,大学理工科的私立学生平均能力不如公立学生。

美国正相反,私立明显好过公立。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用几个小时读完,获益匪浅,非常感谢版主!

作者描述敏锐、客观和生动,既有女性特有的敏感,也有非常大气的见解。

关于观点的分歧。我个人认为,世上很多观点,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标准答案。我们为什么要求别人和我们观点一致呢?恰恰这种不同使我们的社会更加丰富、更加多彩、更有活力。所以希望大家平和些,更包容性...
 
最后编辑: 2013-07-01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发现一般提供 home stay的洋人,经济上都很拘谨。否则不会让别人和自己生活在一个空间的。

我在日本时到遇到不少home stay到是从文化交流或语言学习的角度接纳外国人的。记得我在神户留学时的homestay 周末会被带着去各处体验日本文化,为留学生花了不少的钱。相信很多在日留学生都曾被一两家这样的home stay或友好家庭照顾过。我知道很多从日本移加
的中国朋友,到现在还和日本的home stay或友好家庭保持着来往,成为一生的朋友。也许因为中日文化相近吧。

可以想象,我们中国人更好客,现在富裕了,一样也会从文化交流或语言学习的角度做home stay接待外国人的。

英国也是,比日本做的更好,是全免费的。有一个政府组织,Host UK负责,每次一个家庭差不多是一周的时间。完全的白吃,白喝,白玩。类似国内的对外友协和统战部的工作。
 

艾米丽娃娃

THE Defiant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楼主什么时候来一个2013长凳记录啊!!!你可以汇编成册出版了。

呵呵,谢谢关注!出版?谁会来买啊,要么统统卖给你?:wdb6:

今年的确要长凳了,不过本来倒不打算写了。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想得出来长凳和短登的区别。后者可以精彩,前者则将注定是艰辛的(我指对于绝大多数技移而言),恐怕也会多很多平淡。

不过这个帖子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关注,实在出乎我的意料,do feel encouraged, thanks! 那么长凳后还是写写吧,不过想必不会象短登时那么密集,每天都有新鲜经历和感悟分享了。关于各类长凳攻略的技术性内容,已有许多前辈的帖子,要不我到时候主要写写自己长凳后的心情啥的,也好和2011、2012的短登心情做个对比。

对了顺便再说一件事儿,去年女儿在Appleby College夏令营期间,不是遇到过一个热心的老外老师么,当时他还特地把我介绍给了该校的一个中国老师来着,没想到这个老外居然没有忘记我,两周前,我收到他的一份email(因为我当时曾给他发过我的简历),说有一份暑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如果我有兴趣,可以帮我推荐一下。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我也知道希望很小,因为我连加拿大当地证书都没有啊,而且能否胜任教外国学生也未可知。果然至今杳无音信。不过我还是非常非常感谢这个老外,真的是个很热心的人!我准备长凳后,得去拜访他一下,可能他将是我在加拿大认识的第一个老外朋友了。

这件小事让我觉得,机会总是有的,当然能不能抓到是另外一回事。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
 

tony9721

Moderator
回复: 2012短登记录

呵呵,谢谢关注!出版?谁会来买啊,要么统统卖给你?:wdb6:

今年的确要长凳了,不过本来倒不打算写了。用脚趾头想想都能想得出来长凳和短登的区别。后者可以精彩,前者则将注定是艰辛的(我指对于绝大多数技移而言),恐怕也会多很多平淡。

不过这个帖子一直到现在都有人关注,实在出乎我的意料,do feel encouraged, thanks! 那么长凳后还是写写吧,不过想必不会象短登时那么密集,每天都有新鲜经历和感悟分享了。关于各类长凳攻略的技术性内容,已有许多前辈的帖子,要不我到时候主要写写自己长凳后的心情啥的,也好和2011、2012的短登心情做个对比。

对了顺便再说一件事儿,去年女儿在Appleby College夏令营期间,不是遇到过一个热心的老外老师么,当时他还特地把我介绍给了该校的一个中国老师来着,没想到这个老外居然没有忘记我,两周前,我收到他的一份email(因为我当时曾给他发过我的简历),说有一份暑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如果我有兴趣,可以帮我推荐一下。我当然求之不得,不过我也知道希望很小,因为我连加拿大当地证书都没有啊,而且能否胜任教外国学生也未可知。果然至今杳无音信。不过我还是非常非常感谢这个老外,真的是个很热心的人!我准备长凳后,得去拜访他一下,可能他将是我在加拿大认识的第一个老外朋友了。

这件小事让我觉得,机会总是有的,当然能不能抓到是另外一回事。祝福自己,也祝福大家!

1. 首先期待长登的作品,呵呵,应该和短登一样,一如既往的好。楼主很有才
2. 没想到还没有长登就有network 了,不错:wdb17: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