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的教育是公平吗?
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美国公立教育发展史。我没找到过加拿大的,只能拿美国的做参考。美国的教育理念要是最早从欧洲搬过来的,所以说起来,整个西方发达国家的理念都差不多。
这个理念就是:教育是私事。
私事的意思就是,国家没有责任把个人培养成才。你愿意受教育,受好教育,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自己想办法。你不愿意受教育,也是你自己的选择。公立教育存在的意义是保证“底线”,因为在现代社会生活和做最基本的工作都需要一些知识和常识基础,比如当个蓝领工人也得看得懂说明听得懂培训对吧,文盲对社会来说连个有价值的劳动力都算不上,所以得有公立教育保证国民素质的底线,不然国家连劳动力都没了,就废了。
但是,公立教育并不是为了“成为人才”而存在的。你喜欢学术,想多学,想摆脱体力劳动,想劳心者治人,没问题啊,自己找钱自己上好学校去。国家和学校可以鼓励,也可以补贴,但归根到底拼自己或者拼爹去。
这不是人权或者歧视的问题。虽然从结果的角度来看是这样,但从出发点来看,最根本的原因是西方国家对教育的定位与我们不同。
而在中日韩这样的国家,孩子不是个好学生,不读书,读的不好,简直是种犯罪,会承受环境的压力,这种压力也会迫使学生达到比较高的基础水平。东方的理念是教育是公事,个人成才的背后包含了国家和社会的期望,将来也是要“报效祖国”的。这个理念的执行结果是不论学生资质如何,全体都要朝着最高标准前进,承受最大的压力,这样就有最大的可能产出大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而代价就是不适应这套体制的孩子被压抑甚至泯灭。不过在中国这种人口基数大的国家,个体的牺牲常常是被忽略的。所以从结果来看,东方的教育整体效率更高。
作为家长,在中国更可以把孩子丢给学校,尤其是进了牛校基本就万事不愁了,因为老师看得比家长还紧。在美加,想多学的话,就只能自己想办法给孩子定制教学和补课方案——私事么。
说正题之前说“中加的贫富差距”,国内贫富差距大是事实,五分门也天天以此叫骂,也有道理。听说加拿大的穷人保障不错,贫富差距小,我也信之。但中加的另一种相反的“贫富差距”你们可曾留意?
我说的就是教育!那也是一种人为的“贫富差异”。
中国的学校,老师对学生就像足球比赛中人盯人的防守,学生偷懒的机会也没有,赶着学生前进,所以学生毕业后往往合格品率高。
加拿大美其名曰“兴趣教育”,尊重个性,老师放鸭子式教育,学生靠自觉,反正褒奖一大堆,据说虽然出了大批“次品”,但有不少“精品”。
我对这种说法是不信的。小小年纪贪玩的时候,即使用兴趣,能维持多少时间,学什么不辛苦?
北美有钱人,或者背景深的人孩子还是送私校的。
北美私校,说白了就像国内的公立学校也是盯人战术。有钱人把孩子送进私校,是花钱来抹杀他们孩子的“创造力”的吗?是花钱来“扼杀”他们孩子的天性的吗?
有钱人送孩子去私校本来也无可厚非,偏偏还要忽悠推出“尊重个性”的论调来,让大众孩子“个性”发展,结果就是大量“废品”,反正社会需要庸人构成。
我佩服家园的熊妈,学校不“盯人”就自己盯,全方位盯,连做义工也盯,终于把孩子盯进藤校了,聪明的女人!
都说国内是拼爹的时代,其实北美也是拼爹的时代,就看爹有没有钱送好的私校。不同的是,国内是从小就告诉你大家以后要公平走独木桥,老师是从小开始盯人的,不来忽悠你“发展天性”的。
如果说国内是权势造就经济“贫富分化”,那么西方是精英造就教育“贫富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