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谈谈对Vancouver的看法
看来还是有人鼓励我写下去,这几天没事情写些东西。
今天想谈谈房子和税的问题, 首先声明我不是税务专家, 只是想聊聊新移民对这房,税的感受.
我说房子不是讲买房过程,而是以我的经历来分析现在房子为何贵而且是否应该现在买, 中国人有种买房置情节, 说好听是安家立业, 说不好听是个农民小农思想, 想置个一亩三分地. 但不管如何, 中国人到那都喜欢买房, 而且喜欢用大量现金/现款买. 所以这次美国次级贷风波对华人影响比较小. 中国人其实我个人认为有两个不好的地方: 1. 爱面子摆阔, 2. 仇富心理, 有阴谋论和探密心理. 这里和国内很多人讲很多贪官都跑到这里享受生活来了, 顺便把Vancouver的房地产也炒高了, 我同我住这5,6 年的朋友聊了一下, 他说, 贪官是有一些, 但数量并不象大家想象的那么多, 如果以此来污蔑所有的中国移民, 简直是对我们技术移民和正常的商业移民的侮辱. 象”深圳老虎先生” 肯定要跳起来, 老子在中国辛苦赚的钱到这花还要受你们的怀疑. 所以贪官在这花的钱能有多少, 能超过中国人中的10%? 我比较怀疑, 我相信来这儿的绝大部分是奉公守法的人. 那大家要问, 那那来那么多有钱人? 我住这一段时间和朋友们聊聊, 周围看看, 我觉得其实真正有钱的是早期到这的香港移民, 只是他们不喜欢到处张扬而已, 他们97带到这的钱真叫多啊, 想想96,97年香港房价就知道了,到现在还没恢复到96年的水平. 想想谢xx他爸爸把前半辈子赚的钱都折腾到Vancouver然后灰流流回去就知道了, 所以我们把richmond叫小香港, 在这英语和普通话可以不会但广东话一定要会, 只是由于大陆人喜欢摆阔所以大家觉得中国人真有钱, 很多人在海外消费的钱可能是他在国内省吃俭用一年的消费膨胀. 那很多人会问, 买房不是买衣服,数额巨大,那为何绝大部分中国人买房有那么多现金呢? 从两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 国内要维持一般的生活水准是可以保持一个很低的消费水准, 一个月2000元一家三口足够了. 当然这不包括还房贷或房租和孝敬父母的钱. 如果你在国内一个非常靠前的企业或外企高层做的话, 一年可以存下很多钱, 一年20-50w是打底的, 我相信来这里的人在国内肯定都有两把刷子, 不然如何移民们, 何况Canada的移民要求不低。如果是公务员之类的,告诉你现在的人民公仆和领导同志的收入已经不象以前讲究奉献在前,享受在后了,很多地方非常简单,金钱奖励,CLY出事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乱发钱,处长拿1w,局长2-3w是正常的,就连刚毕业的大学生到海关,police等地去也能拿个3-7k, 所以有那么多人去靠公务员,而与之向比,离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却多年未动。所以上海从去年起习近平就任后从开始进行进行调整,对公务员进行减薪, 大官大减,小的小减或不减。而且各地的领导的住房补贴也动不动就上百万, 因此国内很多人拿个100-200w过来是非常正常的。其次中国人买房往往是几家人一起凑来支持的,通过银行只是借个尾数,我的亲戚买房就是这样的,哥哥和几个亲戚赞助了好十几万, 还把国内的两套房子给卖了. 你想老外那敌的过中国人这种买房架式,几家一起支持买,所以中国人买了后自然要考虑回报和还钱问题, 所以分隔出租就很难避免,这也是中国人集中的地方密度比较大而且乱的原因. 其次, 我说一件事情,是我同事告诉我的, 他是澳大利亚移民,他以前的老板后来也来了, 把老婆孩子安顿过来就买套房, 也许这家伙在国内真捞了不少钱(他不是官员,是外企高层), 看了两三套就看中一个,凑巧有两个老外也看中了,于是中介就举行小型拍卖,价高者得,一开始还是几千几千的往上加,后来干脆他就1万,2万, 5万的加, 30w的房子任是让他抬到50w, 他在旁还一个劲的劝他别出那么狠, 把两个老外给镇住了,回头中介一个劲的感谢,感觉碰上大户了, 而他还满不在乎,问他为何要抬这么贵,你猜他讲什么?他讲50w在北京只能三环内买个两室一厅,这不算贵啊! 你说牛吧。这也说明中国经过这届HZ, CLY等众多炒房市长书记的努力,中国城市的价格已经非常接近New York, Vancouver了, 我在StandlyPark附近(10min walking time)看到800尺的3bed apartment叫价80w, 这也比上海新天地旁的apartment便宜. 所以钱多自然房子贵,这是有道理的.
下期谈谈是否要现在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