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我支持童子们继续坚持移民的又一个原因
你们还敢喝国产葡萄酒吗?
本帖版权归原作者,其它媒体或网站转载请与e龙西祠胡同[
http://www.xici.net]或原作者联系,并注明出处。
作者: zmy16 发表日期: 2003-01-10 17:25:13
最近这段时间,在国内葡萄酒业做了5年的河北一家公司董事长王某陷入了十分矛盾的情感之中:"浸泡"在葡萄酒业的这口大"染缸"里,熟知圈内的种种暗技,说还是不说?说了吧,恐怕连自己的企业也会牵扯进去,利益受损;不说吧,自己实在看不下去那些坑蒙消费者的做法。
思来想去,这位董事长日前终于约请记者见了三次面,决定以隐姓埋名的形式向外界抖一抖葡萄酒业的内情。业内人士惊曝:中国自产葡萄做出来的酒只占市场总量的20%,80%是"洋垃圾" "目前中国的葡萄酒市场销量在30万吨左右,但用中国自产葡萄做出来的葡萄酒只占市场总量的20%,80%的葡萄酒是从国外进口的,甚至更多。进的是什么酒?是国外的'垃圾酒',正所谓'酒中的洋垃圾'。进口这些东西就相当于从韩国、日本进口旧西服一样,因为这些进口酒中,酒的成分不确定,酒的各种指标不确定,多半是没有贮存价值或者年份不好的酒。"这位董事长向记者坦承:"我不知道酒界的同仁们对这种事怎么看,作为一个真正想做葡萄酒的人,真正想创出民族品牌的人,我看到这种事情,是很痛心的。国外不喝的葡萄酒为什么要让我们中国人来喝?!" "市场上30元以下的酒,70%以上都是勾兑的;60元以下的酒,40%都有问题;200元以下的酒,平均50%也有问题。尤其是进入夜场(娱乐场所)的酒更烂。干白加入色素变成干红。葡萄酒生产厂家如果有大量色素,这些东西就是用来将干白兑成干红的。通常,葡萄酒企业都不应该有白糖、色素、香精、橡木素。酒可以不下酒窖,但它不能有一点点的掺杂物,必须是原汁。不客气地说,哪个企业敢站出来说自己的酒没有勾兑过,我可以和他叫板。"这位业内知情人士对记者说:"没做葡萄酒之前,我会说这样的红酒很好,看上去红红的,味道也不错。其实真正的干红是没有任何添加物的,而现在市场上的很多干红都有添加物,比如糖、香精、色素、橡木素。因为国外的很多'洋垃圾'进来后,必须要用这些物质去勾兑。可能大家也都知道,夏天一到,港口会有很多大塑料罐装的进口原酒,这些国外的'洋垃圾'进入中国组装,然后让中国的消费者喝。" 据他称,在如今的中国葡萄酒业,厂家们只知道上生产线、上广告。"国内目前大约有600多家葡萄酒生产厂家,今天上一条线,明天就可以出酒,只是纯粹的罐装,不是真正的葡萄酒,它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和不负责,因为厂家做的只是罐装这一个最简单、最后的工续。说白了,就是咱们社会上的假文凭,明明没有大学毕业,却有一张文凭。这样的厂家讲究的是包装,是炒作。我希望所有的葡萄酒厂家都应该从源头抓起,抓葡萄种植,而不是宣传。
大家要有一个概念,葡萄酒是种出来的,要做好的葡萄酒必须要先种出好的葡萄来。" "国外的'垃圾酒'是怎么出来的?一种情况是葡萄得病了,舍不得倒掉,就做成酒。这样的酒有一种呛鼻发霉的味道,这就需要二氧化硫之类的东西进行化学处理,以改变其分子结构。还有一种情况是葡萄的糖度不够,这使得酒精度不够,加工处理的时候就加糖加酒精。我国进口葡萄酒原汁大多来自于智利、西班牙、阿根廷,这些酒大多进了年产3万吨以上的大企业。"这位人士称,500美元也就是4000多元人民币就可以从国外进口一吨酒,这意味着每市斤葡萄只需要0.5元。国外的劳动力不比我们便宜,为什么这些酒会那么便宜?说白了,就是这些东西已经到了烂得不能再烂的地步了。
从理论上讲,在好的年份,一般一亩葡萄产一吨酒。如果是葡萄种下三年后刚挂果的时候,产量还不会那么高。如果在没有那么多原料的情况下还有那么高的产量,只有两种解决办法:进口原汁或以干白加色素兑成干红,或者用混合品种的葡萄做酒。"河北一家葡萄酒厂去年收购当地葡萄只做了1500吨酒,但在市场上却卖了3万吨酒,其他28000多吨大多用的是进口原料。另外,这家厂还把5000吨干白加入色素变成了干红。当然,加色素是可以卖的,但在商标上应该注明这酒用了色素,没有注明就是在欺骗消费者。"用色素兑出来的酒有比较简单的鉴定方式:拿一张白色的餐巾纸,把红酒往上倒,纸上的红色不均匀分布,或者有沉淀,那就是色素。据他称,在目前的市场上,假干红很多。
一位在某葡萄酒生产企业工作过23年的高级工程师向记者透露,她本人就曾去国外买过葡萄酒原汁。"买的是西班牙菲利斯公司的汁,这是一家专门给中国葡萄酒厂提供原汁的企业。也从智利进过汁,价格比西班牙的还便宜。我们每年都进这样的汁,大约有几千吨。"据透露,进口的葡萄酒原汁价格是4000多元人民币一吨,在国外是最低档的酒。由于海运时间较长,酒精挥发得也快,这些原汁进来后,必须再调整一下原汁的酒精度,然后过滤、分装,整个过程非常简单。
中国葡萄酒消费量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厂家争抢原料"见葡萄就收"。上世纪90年代,国内葡萄酒(俗称红酒)市场开始启动。出乎人们意料的是,这个市场从启动到热销不过五六年时间,葡萄酒厂从1994年的130多家猛增到目前的600多家。资料显示,1994年至2000年,中国葡萄酒消费增长了61.8%,而世界葡萄酒产量只增长了6.5%左右。有关专家预计,到2006年,亚洲葡萄酒消费将增长16.4%,并将再次成为全球葡萄酒消费增长最快的地区,而中国的年增长将会达到20%。
业内人士透露,4000多元人民币一吨进口原汁可灌1333瓶750毫升的葡萄酒,相当于每瓶原汁3元,加上约100%的进口税,每瓶酒原汁成本为6元。一个瓶子加一个塞大约3元钱,一张标志0.2元,加上箱子,这些包装不超过3.5元。再加上车间成本、水电费、机器折旧、人工及税金,一瓶酒的总成本不超过15元人民币。但在市场上售价通常在30元左右,有的甚至在50元以上,利润丰厚。而靠自己种葡萄就不行了,酿酒葡萄种下三年后才挂果,这使得前三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有多少企业愿意等?因此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买酒比自己种葡萄酿酒更划算。
知情人士透露:"在河北怀来,有些小企业没有罐装线,不生产成品,只有榨汁机。什么样的葡萄都给榨,然后放在罐子里,专门提供给那些既没有葡萄基地,又没有原料,但很想做红酒的企业。这些小企业这几年也过得不错,赚了不少钱。" "我们每年都会把影响葡萄酒质量的葡萄原料倒掉。"那位董事长告诉记者:"去年10月初,我们把10吨多的坏葡萄、烂葡萄倒在车间门口,很快,这些葡萄就被农民铲走了,我当时还挺高兴,以为农民帮忙收拾,还给了他们点儿钱。但没想到这些葡萄一出门,就有汽车在那儿等着,农民把我们的葡萄和自己的葡萄掺杂在一起,卖给了当地一家大企业。这家企业全都收了,价格大约是每市斤1.1元。今年,我把那些不好的葡萄全埋了,否则不是让人坑害消费者吗?" 河北怀来县小七营村有着多年种葡萄的历史,许多农民家里都有几亩葡萄。村支书石德友向记者透露:"一些葡萄酒厂家每年都到村里来收葡萄。今年的收购价是每市斤1.0元到1.1元,不管是青的,还是烂的,只要是葡萄就收。也没有量的限制,有多少收多少。"怀来县十八家村村支书石庭海也向记者证实:"每年都有许多贩子进村收葡萄,不分品种,不论质量,收完了就卖给当地的酒厂。""这里许多农民都不敢喝那些厂的葡萄酒,因为怕质量不过关。"石庭海说。
谁都清楚存在的问题,只是没人愿意站出来说,业内呼唤"酒法"出台"其实,很多葡萄酒业内人士都很清楚行业的问题,只是没人愿意站出来说。"据透露,某家大厂的领导就曾公开宣称:"这东西又喝不死人,不就是个葡萄酒嘛!"或许正是由于这家企业领导不负责任的态度,让企业的技术人员纷纷出走。"本来,咱们做技术的就应该精益求精,一丝不拘,不做违反伦理的事情。"那位从怀来一家大厂出来的高级工程师对记者说。
"如今,不懂酒的人也开始涉足红酒业,以致于原本扎扎实实在做酒的企业拼不过偷鸡摸狗的企业,这是很不正常的现象。"知情人士痛心地对记者说,刚刚兴起不久的一个产业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污染了,让本来不懂酒的人也对葡萄酒产生了误会,让真正的好酒淹没其中。
资深市场人士认为,国内葡萄酒市场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的瓶颈是质量问题,尤以半汁葡萄酒为甚。许多生产半汁葡萄酒的厂商生产工具甚至只是几口大缸。同时,我国高档酒的酿造技术与国外顶尖的酿造技术差距尚远。
针对葡萄酒业存在的问题,中国酒业一位官员前不久曾坦言:"行业协会本来应该发挥协调、提升产业水准、维护行业利益的作用,但行业协会没一个能够做到,甚至没意识到。"批评人士称,作为一种外来的管理模式,行业协会运作起来在中国走了调。当葡萄种植户为了产量而故意多种、酿酒者为了数量而粗制滥造时,中国的葡萄酒业就会走入歧途。
据透露,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关于葡萄酒行业的法规来对这个行业进行规范。中国的葡萄酒业至今仍没有相关法律,虽然有常用的评判标准,但只是些理化指标、卫生指标,以及凭专家经验判断的感观指标,在添加剂方面没有规定。
"无论国际标准还是国家标准,有一个概念是明确的,那就是葡萄酒必须是百分之百的葡萄,加上酵母进行自然发酵而成的。"国家级评酒师张翠银介绍说,1994年出台了葡萄酒国家标准(GB/T15037-94),这个标准总体水平几乎与国际标准相当,但它是一个推荐标准,也就是说企业可执行也可不执行。在此之前,原轻工部制定了部颁企业标准,允许半汁葡萄酒的存在,也就意味着葡萄酒可以勾兑,兑酒精、兑水等等。目前超市里几乎所有的葡萄酒都标明是百分百葡萄原汁,但可以肯定的是10元以下的葡萄酒绝对不是百分百原汁。
专家建议,必须首先废止《半汁葡萄酒》标准,而将GB/T15037-94《葡萄酒》标准升为强制性标准,同时建立与有关国际标准相适应的葡萄酒工艺标准、原料标准、添加物标准、分析和感官标准及标签标准等。尽快颁布"酒类管理条例",争取在近阶段出台"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