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中国海外股票投资损失估计超800亿美元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亏800亿领导人愤怒

【多伦多在线】据世界日报讯,英国金融时报报导,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在去年全球股市崩盘之前,大举投资海外股票,估计投资金额达1600亿美元(下同),这些投资已缩水逾50%,亏损超过800亿元。

外管局负责管理中国近两兆美元的外汇存底,由于作业不透明,除了向中国最高领导层报告外,只有外管局局长胡晓炼和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才知道外管局管理的外汇资产确切构成,因此外界无法确知其损失。

金融时报中文网站的报导说,中国领导人可能私下对外管局的损失感到愤怒,去年7月美国房贷机构房地美(Freddie Mac)和房利美(Fannie Mae)崩溃时,据说中国持有的「两房」债券规模曾令中国领导人惊讶。中国总理温家宝13日承认,对中国在美国的巨额资产「有些担心」并警告美国应采取措施「保持信用」。

据报导,熟悉外管局投资策略的人士表示,外管局从2007年初开始大笔投资海外股票,直到2008年7月房地美和房利美崩溃为止,至少已把15%的外汇存底投入股票和公司债券等风险较高的资产。

据保守估计,外管局持有约1600亿元海外股票,而全球股价暴跌,纽约的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经济学家塞泽尔(Brad Setser)认为,中国的这些投资已缩水逾50%,即亏损超过800亿元。

根据报导,中国持有的美国股票总量在2006年中仅40亿元,在全球经济陷入危机、股市暴跌之前,外管局开始大举进场,中国所持有的美国股票在2007年6月至2008年6月成长3倍,根据美国财政部年度调查,去年6月底达到1000亿元。

塞泽尔表示:「外管局似乎从2007年初开始多元化投资,买入股票,而且没有被次贷危机吓倒,仍然继续买进。」

金融时报说,中国主权财富基金「中国投资公司」因对百仕通和摩根士丹利投资亏损40亿元,而在中国国内受到猛烈抨击,估计外管局的亏损金额为中投的20倍。外管局在答复金融时报有关资产和损失规模的问题时,只表示,其投资的指导原则是「安全性、流动性和稳定增值」。

外管局在海外基本上未受到外国政界人士的攻击,尽管它已悄悄收购了一些全球最大型上市公司的少量股权。

塞泽尔指出:「外管局的美国股票投资组合,在外国政府组织(包括各大主权财富基金)的海外投资中数一数二。」塞泽尔表示,中国外管局的大部分资产仍为美国国债,虽然较高风险资产有相当大亏损,但可由美国长期国债的增值而抵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比美下滑更快

全球经济正面临60年以来最严重的威胁


加拿大财政部长费海提(Jim Flaherty)14日表示,全球经济正面临60年以来最严重的威胁,除非解决银行业的问题,否则经济不太可能实现复苏。

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行长卡尼(Mark Carney)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会议后对记者表示,预计未来几周将在处理不良资产的问题上取得进展。

费海提表示,全球金融危机已经演变成各国同时发生的经济衰退,这已经威胁到G20所有成员国经济体。

他指出,目前形势仍然严峻,大多数人都预计经济尚未触底。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比美下滑更快

加拿大央行暗示将很快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措施


加拿大央行周六暗示,可能很快开始印制钞票来刺激成长.之前因经济环境恶化,全球各央行允诺将采取极端行动。

G20首脑4月2日的伦敦峰会之前,各国央行总裁和财长先期会晤,并签订一份声明,以在经济重回轨道之前保持低利率水准,并在必要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加拿大央行已表示,将迅即出台量化和信贷宽松政策的框架,令其可以采取与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类似的举动。

加拿大央行总裁卡尼在接受采访时称,"全局观的做法很重要,这样人们就可以见到央行继续使用的一系列工具。" 他还指出"给出这一框架,并不表示我们将立刻采取这些行动,这些是我们管理机构出于经济前景的考虑,在适宜的时间进行的讨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中国海外股票投资损失估计超800亿美元

中国钱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2009-03-17 09:42 中国新闻网
有经济专家指出,现在认为经济阴霾已过去还为时尚早,尽管加拿大及美国一些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衰退已有些好转,但须等失业率停止上升才敢令人肯定经济是在复苏。

据“中央社”报道,加拿大统计署17日公布数据显示,去年第4季,加拿大工业设备使用率只有74.7%,是1990年统计以来的最低点。与此同时,加拿大家庭财富下跌4.4%,约2520亿加元。去年第4季,加拿大股市跌掉25%。

今年1月以来,加拿大股市又跌5%。2月,加拿大房价较去年同期下跌9.2%,房屋销售量剧跌近27%。

在美国方面,2月份工业生产量连续第4个月下跌,下跌幅度达1.4%,比市场预期的还惨。

但2月份也出现一些令人欣慰的微弱曙光。加拿大2月份的房屋销售量,较1月有上升的现象,这是去年9月以来的首次。2月份,美国消费者消费,也有增加的现象。

一些经济专家指出,过去5天来,北美股市有斩获,此一上升的趋势今天仍继续。由此现象来看,经济将获改善,并非不可能之事。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经济学家葛劳曼表示,这还不算是真正的好消息,只能算是比可怕还要好一点的消息,此外,他表示,美国消费情形好转,美国政府功不可没。

蒙特娄银行经济学家波特表示,股市可能是经济将好转的第一个先兆。他说,股市较具前瞻性,通常可以预测4至6个月内经济发展的方向。

波特表示,现在认为经济阴霾已经过去,似乎还嫌早了些。美国一些经济数据显示,经济衰退情形已有些好转,不过,他要看到失业率停止上升,才敢肯定经济是在朝复苏的方向发展。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联邦政府债务将增加815亿加元

3月16日消息,加拿大经济学家预计,持续恶化的经济衰退将使加联邦政府的赤字在未来两年内再增加180亿加元,总计将增加815亿加元,高于现政府估计的增加635亿加元的金额。这一最新数字是加道明银行采用其最新的经济预测数据计算出来的。这一预计也意味着加联邦政府2010-2011财年的债务将达到5402亿加元,而不是目前估计的5222亿加元。

“这表明了目前经济当中内在的风险”,道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Don Drummond说。结束连续11年的财政盈余而走向更深的财政赤字,这也意味着全国性的住房抵押及不断增加的贷款偿还利息负担加重,也表明联邦保守党政府要花更大的努力才能走出赤字财政。

尽管未来两年中联邦财政赤字将创历史新高,但Drummond先生表示,这还没有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加联邦财政赤字情况那么糟糕。他指出,这主要是由于加经济在过去15年间一直保持增长,联邦政府有能力应对更大的亏空。“与经济规模相比,上世纪90年代初的赤字要大得多。”就在道明银行发布对于加联邦政府新的赤字预计前几天,加联邦政府刚刚通过了首个经济刺激计划的法案,而二月份加拿大损失了8万2千600个就业机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消费者紧缩开支

彭琳 2009-03-17 10:48 多伦多信息港

在如今的这场经济动荡中,加拿大人因为资本净值迅速减少,已经紧缩开支,增加储蓄。

周一,加拿大统计局(Statistics Canada)称,去年第四季度,加拿大家庭资本净值下降4.4%,创加拿大统计局1990年开始记录来的最大季度降幅。资本净值是衡量家庭资产的一种标准,包括财产和投资与信用卡和抵押贷款等负债的对比。

12月份末加拿大人均资本净值为165,300元,而6月份末为179,300元,两个季度内就下降了14,000元。

经济师们称,财富的减少使更多加拿大人开始省钱,在从未出现过的市场大矫正中,一代人的消费心理开始深度改变。

帝国商业银行世界市场(CIBC World Markets)经济师塔尔(Benjamin Tal)称,“我们开始像祖父代那样,想着如何节约钱。”

加拿大人资本净值的减少幅度也许会继续加大,经济师担心这可能意味着如今的经济衰退将比近几十年来的任何一次都要更持久,更严重。消费者因担心资产或投资组合价值减少而收紧开支的行为将阻碍经济的发展。

Manulife Securities证券财务计划师Kurt Rosentreter称,他看到很多顾客在投资损失后理财非常保守,还有很多人选择静观其变,将钱存起来也不愿购买低价证券。大部分顾客询问的是关于低风险的储蓄问题。

满银利时证券(BMO Nesbitt Burns)副首席经济师称波特(Douglas Porter)称,消费者支出数据表明,加拿大人第四季度紧急削减开支,对财富的减少迅速做出应对,特别是当今年初失业率开始迅速升高以来,加人的反应尤其迅速。

波特称,此次经济衰退的程度可能将超过20世纪90年代初和20世纪80年代初的两次衰退,因为此次加拿大人的家庭财富受创更严重,失业人数巨大。

最近加拿大央行(Bank of Canada)也开始暗示他们正在注意加人财富的减少对经济的影响。

3月3日时央行指出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时间将推迟,消费者信心及财富对国内需求的影响程度将大大超过预计。如今对加拿大经济的下滑程度预测也超过以前的预测。

经济师认为,由于股市的继续走低以及房屋价值的加速下滑,加拿大人今年第一季度的家庭财富将继续减少。

周一加拿大房地产协会(Canadian Real Estate Association)的新数据显示,加拿大2月份现存房屋销售量稍有增长,但平均房价却比去年同期下降9.2%,全国大部分主要房产市场房价降低。

但与美国相比,加拿大人财富的减少显得苍白。美国家庭财富已连续第六个季度减少。在2008年的最后两个季度,美国家庭资本净值减少66,000元,而加拿大仅有14,000元。

塔尔表示,他对加拿大消费着不断上升的负债水平感到非常担心。去年第四季度,加拿大人负债进一步升高。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银行表现胜美国四银行挺进北美前十


【环球华网综合消息】趁美国各银行元气大伤之际,加拿大银行顺势蹿起。根据彭博社调查显示,以资产计,加拿大多家银行进占北美前十大银行的排名。自最大的加拿大皇家银行开始,到多伦多道明银行(Toronto-Dominion Bank)、丰业银行、满地可银行,分别攻占7、8、9、10名。

《工商时报》报道,据彭博社汇整的资料,2007年底时,加拿大皇家银行还是唯一一间位列北美前十大的加国银行,如今却是猪羊变色。究其主因乃是加国政府对银行贷款和现金的严格限制。

数据显示,自2007爆发信贷危机以来,该国六大银行的相关资产减损金额小于200亿加元(1570万美元),仅是全球银行和证券商损失金额8871亿美元的2%。

纽约花旗集团去年第四季亏损173亿美元、旧金山富国银行的净亏损为25.5亿美元、美国银行(BOA)亏损17.9亿美元。反观加拿大最大的六家银行,在1月31日止的季度都呈现获利,而且每一家的财报结果都优于分析师早前预测。

加拿大银行超越市场的表现,甚至也引起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注意,他在今年2月时盛赞加拿大是“金融和经济系统的优秀管理者”。去年10月时世界经济论坛(WEF)将加拿大列为金融系统最健全的国家。

丰业银行执行长渥厄(Richard Waugh)指出,加拿大的金融系统相对稳定,即使身处于风暴之中,资产负债表中仍有许多稳定获利的良好资产。

过去一年之中,美国各银行的亏损一路飙升,并陆续向政府求援,曾是全球最大银行的花旗,3月时股价一度跌到1美元之下。

当此时刻,加拿大皇家银行的身价却不跌反升,十年前皇家银行的资产约1839亿美元,如今身价在1月底已达5776亿美元。许多加拿大银行更趁此良机在美国市场攻城略地,扩大版图。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国央行拟印钞刺激经济增长联邦财赤将超预算案


【环球华报记者郑念报道】道明银行(Toronto-Dominionbank)日前表示,随着经济衰退加深,联邦政府面临的财政赤字将超过预算案水平。

道明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德鲁蒙德(DonDrummond)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2009-2010财政年度,联邦政府将面临创记录的392亿元财赤,2010-2011将达423亿元。

在联邦保守党政府公布的财政预算案中,2009-2010财政年度的财赤为337亿元,2010-2011为298亿元。届时财赤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仍将低于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5-8%记录。

德鲁蒙德认为,与上世纪90年代经济衰退相比,加拿大能更好应对此次经济危机。最近15年加国经济快速发展,因此渥京仍有能力应对更高财赤。

联邦财政部此前公布报告预计,联邦政府至少将连续4年出现财赤。但是此前一项民调显示,越来越严重的经济危机已导致更多加人接受巨额赤字预算。58%加人认为联邦政府为刺激经济,未来两年出现约600亿元预算赤字可以接受。

随着财赤增加,债务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德鲁蒙德预测,到2010-2011财政年度,加国债务将达5402亿元,而并非预期的5222亿元。由于税收下降和失业保险金(EmploymentInsurance)支出增加,渥太华将比预期更穷。

加拿大央行日前暗示,可能很快开始印制钞票刺激成长。之前因经济环境恶化,全球各央行允诺采取极端行动。

G20首脑4月2日伦敦峰会之前,各国央行总裁和财长先期会晤,声明在经济恢复前保持低利率水准,必要时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加拿大央行总裁卡尼称,全局观做法很重要,这样可见到央行继续使用的一系列工具。加拿大央行已表示,将迅即出台量化和信贷宽松政策框架,令其可采取与英国央行和瑞士央行类似的举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跟着美国不一定有肉吃

【环球华网综合消息】成也经济,败也经济。去年差点被赶下台的加拿大总理哈珀在反对党虎视眈眈下,施政跟着救市转,而且紧盯着美国的救市。但是,哈珀跟着美国不一定有肉吃,内阁也有倒台的危险。

星岛环球网昨天发表评论,指加拿大与美国地缘接近,意识形态相差无几,虽然哈珀与奥巴马各怀鬼胎,但美加关系终究是剪不断。金融危机当前,哈珀一直努力维护北美自由贸易,可奥巴马一会说要重谈自贸协定,一会又主张购买美国货,让哈珀额头冒冷汗。

哈珀去年年末遭到自由党、新民主党和魁人政团联合逼宫,如果美加关系处理不好则会加速倒台,无奈奥巴马掌握了美加关系的主动权,哈珀只有小心翼翼避踩地雷,能源、环保、阿富汗撤军等问题尽量做到能让反对党和美国都满意。而哈珀政府是少数党政府,民心向背与反对党逼宫,加拿大随时可能大选,即便哈珀保住总理位置,想从美国碗里分得肉吃也很难。

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一向不冷不热,哈珀自2006年1月上台后中加关系更是冷处理,虽然他在竞选连任的时候承诺改善中加关系,但迟迟未有行动,就连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也借口很忙而未参加。以哈珀的犹疑,估计中加关系在年内转好的可能性不大。

美俄关系因格鲁吉亚跌至冰点时,加俄关系也趋紧,奥巴马说要重启美俄关系,哈珀可能也将展开行动。不过,哈珀这三年热衷于争夺北极主权,很难说加俄不会因此争得脸红脖子粗。

加拿大除了受经济困绕外,还有一个苦恼魁北克闹独立。法国总统萨科齐去年主动向哈珀示好,主张加拿大统一,但忙于内政的哈珀并没有给法国贴上热脸。

哈珀政府集中精力迎合美国,其它大国靠边站,孤注一掷的做法似乎过于冒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金融泡沫从此破灭一个时代已经结束

[FONT=宋体]金融泡沫从此破灭一个时代已经结束[/FONT]

[FONT=宋体]中评社香港[/FONT]3[FONT=宋体]月[/FONT]17[FONT=宋体]日电/因为亚洲金融危机而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投资[/FONT][FONT=宋体]大鳄[/FONT][FONT=宋体]乔治[/FONT].[FONT=宋体]索罗斯([/FONT]George Soros[FONT=宋体]),在[/FONT]2005[FONT=宋体]年就开始高呼[/FONT][FONT=宋体]狼来了[/FONT][FONT=宋体]。刻薄的人们嘲笑道,[/FONT][FONT=宋体]一只坏了的钟,一天也有两次是准的[/FONT][FONT=宋体]。索罗斯固然有过[/FONT][FONT=宋体]狙击[/FONT][FONT=宋体]英镑、墨西哥比索和泰铢的辉煌,却也有不足为外人道的沉痛铩羽。只不过,这一次他又赢了。这是一个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判断。[/FONT]

[FONT=宋体]  [/FONT]2008[FONT=宋体]年[/FONT]1[FONT=宋体]月[/FONT]23[FONT=宋体]日,索罗斯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文[/FONT]――“60[FONT=宋体]年来最糟的市场危机[/FONT][FONT=宋体],称[/FONT][FONT=宋体]当前的(次贷)危机标志了,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基础上进行的信贷扩张,走到了终点[/FONT]……[FONT=宋体]这次危机,是一场超级繁荣经历过[/FONT]60[FONT=宋体]多年以后的盛极而衰[/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FONT]79[FONT=宋体]岁的索罗斯,至今仍是金融领域的风云人物,其投资策略仍被许多投资者视为经典。而他的公众形象,则颇为复杂。[/FONT]
[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  ――他是“全球金融界的坏孩子”(美国《华尔街日报》);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更怒斥其为“亚洲金融危机的纵火犯”。[/FONT][FONT=宋体]

  ――与投资家的身份相比,他的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身份的曝光率或许稍低。他创立或参与创立的数家基金会,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社会慈善事业,在世界范围内推动公民社会成长。[/FONT][FONT=宋体]

  ――他是最早表态支持奥巴马的人之一。不无巧合的是,次贷危机以来,他的见解和建言都体现在后来的政府政策中。[/FONT][FONT=宋体]

  2008年以来,索罗斯多次发表关于危机见解的文章。9月,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开始酝酿用政府资金购买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时,他就撰文说“别给保尔森开空白支票”;10月初,美国国会仍在为前“问题资产救助计划”争论不休时,他旗帜鲜明地主张给银行注资。10月下旬,《财经》专访索罗斯时,保尔森已经一改初衷转而采取注资的方式。[/FONT][FONT=宋体]

  此后,美国政府的做法似乎都“遵从”了他的意见。比如,10月28日,索罗斯撰文呼吁美国引领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救援行动,次日,美联储就宣布为墨西哥、巴西、韩国、新加坡四国央行提供各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今年1月,盛传美国政府将成立一个“集合银行 ”统购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时,索罗斯称这种做法“不会发现价格,而会扭曲价格”,后来财长盖特纳宣布的“金融稳定计划”里果然没有“集合银行”的踪影。[/FONT][FONT=宋体]

  索罗斯或许只是众多为政府建言的人之一,但这位“中标率”颇高的建言者,其见解或许值得一听再听。2009年3月11日,在当前美国金融体系支离破碎、金融机构国有化如箭在弦之际,《财经》记者再访索罗斯。[/FONT][FONT=宋体]

  采访在纽约曼哈顿区七大道888号32层索罗斯基金办公室进行。索罗斯一袭黑西服,雪白的衬衫和齐整的领带,标准的华尔街装束。采访过程中,他不断把玩记者的名片――在这位叱咤国际金融界的风云人物身上,看不到丝毫架子,感觉不到压力,也没有想象中的那种犀利。[/FONT][FONT=宋体]

  “我笑不出来,因为现在形势很严峻。”拍照时,索罗斯说。[/FONT][FONT=宋体]

 “超级大泡沫[/FONT][FONT=宋体]”

  《财经》:你曾经多次成功地预见金融危机并从中获益。你是怎么做到的?[/FONT][FONT=宋体]

  索罗斯:我自己发展的一套理论,或称一种哲学,认为金融市场是不同一般的。可能是这种观点,使我能够在泡沫生成的时候就把它们辨别出来。[/FONT][FONT=宋体]

  通行的理论,也就是所谓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市场总是能够充分、准确地反映所有的可得信息,我的理论却不是这样。其中包含两个假说,其一,市场总是扭曲可得信息。因为市场是投资于未来的,而未来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市场总会有一些偏见,产生与现实不符的扭曲。其二,金融产品的错误定价,总能影响或改变那些价格本来应该反映的基本面。[/FONT][FONT=宋体]

  市场和基本现实之间这种双向的联系,意味着市场并不总是被动地“反映”,同时也主动地“影响”现实。我称之为“反射性原理”(principle of reflexibility)。泡沫的产生,首先要有一种主导了现实的趋势,然后要有对这种趋势的错误概念,而这二者之间反射性地相互加强的结果,就会导致泡沫,泡沫变得不可持续就终将破裂。这不是“反射性”的惟一形式,但这是一种非常剧烈的形式。[/FONT]

[FONT=宋体]  《财经》:具体到当前的金融危机呢?[/FONT][FONT=宋体]

  索罗斯:这场危机恰恰证明了有效市场假说的谬误。我认为,美国房市泡沫一开始只是常规性的小泡沫,但它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温床般的条件下慢慢长成,就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这次危机不同于80年代以来的那几次;那几次只不过是都被政府成功地解决了,而这又强化了市场原教旨主义的“市场能够自我纠正 ”这一错误概念。事实上,它们是被政府干预纠正的,不是市场自我纠正。[/FONT][FONT=宋体]

  这一次泡沫鼓得太大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金融市场,其实就是“市场危机-政府拯救-再危机-再拯救”的过程;市场相信政府的拯救能力,政府对许多问题听之任之。在这套游戏规则下,许多小泡沫累积、演变成了一个“超级大泡沫”,政府再也没有办法像以前那样施以援手了,危机就完全失控。雷曼兄弟的破产,彻底改变了这场游戏,金融泡沫从此破灭,并严重影响了世界经济。[/FONT][FONT=宋体]

  “新旧”银行[/FONT][FONT=宋体]

  《财经》:在拯救金融体系的问题上,虽然争议存在已久,而且还会持续,但金融机构的国有化,似乎是不可避免的吧?[/FONT][FONT=宋体]

  索罗斯:所谓“国有化”,其实是贴了个错误的标签,用“资本结构调整”(recapitalization)的说法会好一些。实际情况是,银行资本大量流失,私有部门又不愿重置这些资本,政府就必须顶上。政府在雷曼兄弟这件事上不这么干,结果金融体系就塌陷了。[/FONT][FONT=宋体]

  吃了苦头之后,政府决定再也不能让一家会危及整个体系的金融机构倒闭,所以开始“人为地”维系它们的生命。但仅仅让它们“活着”是不够的,你还得给它们注资,让它们能够逐渐恢复活力。私人部门现在没有注资意愿,政府就得这么做。对于新兴市场经济体――那些处于国际体系边缘的国家来说,它们的政府没有足够的能力来为银行系统担保,因而都面临着资本外流,走入一场比美国还要糟糕的危机。[/FONT][FONT=宋体]

  《财经》:国有化,或称“资本结构调整”,既然是必要的,为何还有许多障碍?[/FONT][FONT=宋体]

  索罗斯:现在的情况好像是,政府要么不愿意,要么没有能力对银行注资,使其资本充足率高到可以放心去放贷。他们现在做的只是防止银行倒闭,而不是进行“ 资本结构调整”。这里面有政治上的决策,而且现在也还没有取得一致意见。而且,美国有一种很强的反对银行国有化的情绪。因此,“国有化银行”会遭到非常强的抵抗。[/FONT][FONT=宋体]

  《财经》:如果“国有化”不可避免,技术上如何操作,才能够取得最好的效果,并使可能的负面效应最小化?[/FONT][FONT=宋体]

  索罗斯:我主张把银行现有的资产做一个分离。如果资产价格下降,就用现有的资本承担这部分损失。然后对银行未来开展的新业务注入新的资本,也就是把旧业务和新业务剥离开来。在银行内建立起一个干净的“新银行”,不会因为原来那些“有毒”资产贬值就遭侵蚀,然后把新的资本注入这个“新银行”,可以是私人部门的资本,也可以是政府注资。这个“新银行”就会有充足的资本,也就会很愿意进行放贷。这样,经济才能得到重启。[/FONT][FONT=宋体]

  目前政府正在检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即所谓“压力测试”,这会持续到4月底。然后就得决定,对每家银行采取什么措施。在这件事情上,速度很重要。[/FONT][FONT=宋体]

  《财经》:你说的是在同一家银行内部成立一个“新银行”和一个“旧银行”。也有许多人建议成立专门的“债务银行”,持有从金融机构中剥离出的“有毒”资产,你对此怎么看?[/FONT][FONT=宋体]

  索罗斯:1994年用过这种方法,但用于今天的情形效果不会好。当年的存贷款危机之后,人们设立了一家独立的“坏银行”,处置了所有的不良资产。当时行得通,是因为资产数额相对较小。但现在问题太大了,不可能重走老路。[/FONT][FONT=宋体]

  首先,现有这些银行是旧业务的最佳接管人,它们明白做什么、怎么做是最好的。[/FONT][FONT=宋体]

  其次,可以避免给“有毒”资产估值的难题。如果拆分出“坏银行”并把资产拿来拍卖,你就得估值。但如果只是把这些资产存在银行里,用银行的资本、股权、次级债务来覆盖这些资产,就可以慢慢等,让这些资产逐步得到清算。“有毒”资产有可能还会恢复一部分价值,特别是过很长一段时间以后。[/FONT][FONT=宋体]

  我所说的“旧银行”只是一个形象的说法,并非一个实体,它只是一种清算资产的方式,而不再涉及更多的银行业务。把有贬值压力的资产都“另装一个口袋”,以免它们对其他业务产生严重影响。“旧银行”针对的是过去的业务,所有的新业务都由那个“新银行”来处理。“新银行”,“旧银行”,其实是一个整体;“旧银行”完成使命的时候,也就成了“新银行”。[/FONT]

[FONT=宋体]  《财经》:有一种说法认为,“国有化”的好处就是政府可以享有对银行更具决定性的控制权,以便进一步推进。你认为呢?[/FONT][FONT=宋体]

  索罗斯:国有化的安排只能是暂时性的,而且一旦危机结束,出现银行开始放贷、经济开始增长的迹象,银行就必须重新以商业原则为本来经营,不再受政府的影响。在所谓的“国有”期间,政府不能对经营决策有控制权。它应该是监管,包括监管可用信贷的总量,而不是作出经济决定。[/FONT][FONT=宋体]

  《财经》:就是说,政府要尽早退出?退出时要注意什么问题?[/FONT][FONT=宋体]

  索罗斯:对。政府要准备尽早退出。政府退出之时,就是压缩信贷规模之日。[/FONT][FONT=宋体]

  现在信用崩塌,是非常时期。要回到正常状态的话,不可能走一条简单的路。现在必须用政府信用来置换私人信用,实际上就是创造货币,扩大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而当市场上的信用恢复的时候,因为你已经投入了很大规模的货币,危险就一下子从通缩变成了通胀,就得收缩货币供给,而收缩货币的同时还要做到信贷能有所增长。这个操作相当微妙,有两个完全不同的阶段。我们目前还在第一阶段,他们还没有成功。[/FONT][FONT=宋体]

  《财经》:你对奥巴马政府的经济刺激计划有何评价?[/FONT][FONT=宋体]

  索罗斯:这个计划肯定是有助于缓和经济的下滑,不过,它也只是刚刚开始,还是需要对银行注资,并使房市稳定下来。有必要通过降低房产的止赎、对按揭做出新的安排,让人们有能力支付购房按揭贷款,能继续住在自己的房子里,减少房产被强行出售的事情发生。[/FONT][FONT=宋体]

  然后,最重要的就是要为其他国家做些事情了。新兴市场经济体实际上是危机中受影响最严重的,甚于美国。美国政府还享有最高的信用度,发行的债券大家都愿意买。但其他国家的政府就没有这种为银行系统作担保的手段了。我们应该为它们提供,贷款也好,预备资金也好,不管什么方式,就是要让它们能够保护本国的银行系统,就像我们保护自己的一样。[/FONT][FONT=宋体]

  它们的很多银行实际上都是欧美跨国银行的子公司,这些银行正在撤回自己的资金。这些国家面临着贷款即将到期的现实,却不能融得资金来偿还;它们的危机还要继续恶化。我们给其他国家造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这些只能通过国际合作来解决。美国和中国现在显然是最重要的两个国家,应当协力合作。[/FONT]

[FONT=宋体]  [/FONT][FONT=宋体]中国比美国更容易走出危机[/FONT]

[FONT=宋体]  《财经》:对于这场危机的演进,你能否再做个预测?[/FONT]

[FONT=宋体]  索罗斯:中国的情况最好,而且比美国更容易走出危机。预计今年年底,中国经济就会复苏了。中国政府提出了一个相当有影响力的刺激计划,如果还不够,我想他们还会提高金额。因为他们有这么做的能力,而且也明白大家有什么期待。你不能指望出口增长,因为外需不再,只能刺激内需,特别是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来刺激内需,这也会对国内消费需求起作用。[/FONT]

[FONT=宋体]  另一方面,中国若能与其他国家合作,为其他国家也提供信贷,那么其他国家也能用来刺激自己的内需,从而为中国的出口重新打开市场。要走出这场危机,中国比美国和欧洲的处境都要好。[/FONT]

[FONT=宋体]  《财经》:你认为中国现在出台的刺激计划是否足够好?[/FONT]

[FONT=宋体]  索罗斯:你们很可能还需要投入更多。光刺激[/FONT]GDP[FONT=宋体]增长,比起创造就业当然容易得多。出口部门是劳动密集型的,但基建工程更多是资本密集型,因此能提供的就业机会更少。中国必须考虑怎么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是发展乡村,还是扩展新城市?这是中国的一个大任务。[/FONT]

[FONT=宋体]  但中国最大的任务,还是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并为重塑国际金融体系发挥更大的作用。因为中国不可能独善其身。我认为,对于国际金融体系的重建,中国要有更多更强的声音,所以我今年[/FONT]6[FONT=宋体]月要去中国。那时,对整个形势也应该会有更好的体会和判断。[/FONT]

[FONT=宋体]  《财经》:那么,欧美经济呢?[/FONT]2010[FONT=宋体]年能够恢复吗?[/FONT]

[FONT=宋体]  索罗斯:恢复不到过去。现在的调整,不是正常的经济周期,而是一种根本性的系统重建。对于美国来说,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往那种繁荣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基础上,你再也不能把繁荣建立在那样的基础上。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都需要重大调整。我希望我们能够在比以往更合理的基础上重建国际金融体系。这不是所谓的[/FONT][FONT=宋体]回归正常[/FONT][FONT=宋体],因为以前那种所谓的[/FONT][FONT=宋体]正常[/FONT][FONT=宋体]不可持续。[/FONT]

[FONT=宋体]  所有国家都应该出一把力,因为如果全球化破裂,每个人都无法享受全球化的好处。但现在破裂的可能性很大。要维系它必须付出很大的努力,必须调整、更换那些坏掉的部分。[/FONT]

[FONT=宋体]  其中很关键的一点是,全球性的金融体系就必须有全球性的监管,但我们没有。现在的监管都还是国家层面的。所以,必须增强现有这些国际金融机构的力量,这是眼前要做的事。[/FONT]

:wdb1: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金融泡沫从此破灭一个时代已经结束

索罗斯:恢复不到过去。现在的调整,不是正常的经济周期,而是一种根本性的系统重建。对于美国来说,一个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往那种繁荣是建立在一种错误的基础上,你再也不能把繁荣建立在那样的基础上。美国和全球金融体系都需要重大调整。我希望我们能够在比以往更合理的基础上重建国际金融体系。这不是所谓的“回归正常”,因为以前那种所谓的“正常”不可持续。

这才是真知灼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加拿大经济出现好转但未必真正复苏

加拿大银行资金充足开始拒绝政府援助

多伦多信息港(记者彭琳报道):加拿大银行拒绝了政府所提供的一些援助资金,这是加拿大银行开始走出金融危机的迹象。

如今,银行已经停止向政府出售抵押贷款。为帮助银行业,渥太华政府计划了1,250亿元的抵押贷款购买计划。

5大银行中的一位资深银行经理称,“实际上我们已经不需要太多的资金援助,目前所有的加拿大银行已经拥有充足的资金。”

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各银行没有面临的问题。如今,消费者继续失业,难以偿还贷款。但是,各银行已不必再为放贷业务苦苦筹资,至少目前不必。

自从去年末,随着加拿大人担心股市不稳将更多钱存入银行,加拿大信贷环境已有所松弛。与此同时,随着各国央行投入巨额资金至金融系统,全球信贷市场也稍有缓解。

10月初,联邦财政部长费海提(Jim Flaherty)宣布抵押贷款收购计划。当时世界各银行资金不足,放贷极为困难。费海提开始时称,渥太华政府将通过加拿大抵押和住房公司(Canada Mortgage and Housing Corp,简称CMHC)收购银行250亿元的抵押贷款。作为中间传递价格的角色,渥太华政府实际将赚得数十亿元的利益,因此各银行经理对此计划抱怨连连。但直到上个月,银行还在向政府出售抵押贷款,甚至要求费海提进行更多收购。渥太华政府共两次扩大收购计划,最近宣布将购买价值1,250亿元的抵押贷款。

但是,在上两次的交易中银行已不愿出售渥太华政府想购买的全部抵押贷款。最近的一次发生在3月11日,CMHC愿意购买价值40亿元的抵押贷款,而银行只卖出价值21亿元的抵押贷款。还有一次发生在2月20日。

银行对政府援助已失去胃口,究其原因有二: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开始将各种投资资金转入银行储蓄账户,而储蓄是银行最大的筹资来源;银行放款业务量正在减少,由于房产市场持续低迷,银行1月份和2月份抵押贷款业务极为疲软。

据悉,联邦政府已购买价值530亿元的抵押贷款。昨天,CMHC称与银行间的抵押贷款交易涉及机密,拒绝做出评论。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经济危机终结全球移民潮回流潮将现

[FONT=宋体]经济危机终结全球移民潮回流潮将现[/FONT]
[FONT=宋体]多伦多信息港[/FONT] http://www.1tor.com 2009[FONT=宋体]年[/FONT]03[FONT=宋体]月[/FONT]17[FONT=宋体]日[/FONT] 21[FONT=宋体]世纪经济报道[/FONT] [ [FONT=宋体]字号:[/FONT][FONT=宋体]缩小javascript:fontZoomA(); [FONT=宋体]增大[/FONT]] [/FONT]
[FONT=宋体]即使在最富裕的国家,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加上愈演愈烈的反移民政策,第三世界的公民打消了北上移民至工业化国家的念头。专家预计,今年由南往北移民的人数将下降[/FONT]30%[FONT=宋体]。或许更严重的情况是一拨又一拨的外国员工开始返回故里。[/FONT]

[FONT=宋体]前联合国人口司[/FONT](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FONT=宋体]司长约瑟夫[/FONT][FONT=宋体]夏米([/FONT]Joseph Chamie[FONT=宋体])表示,已有多个国家报告了移民回流的情况,包括西班牙、捷克共和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美国。他说:[/FONT][FONT=宋体]很快,我们就会看到移民回归的浪潮。[/FONT][FONT=宋体]究竟多少人?[/FONT][FONT=宋体]我的保守估计是:数百万。[/FONT]

[FONT=宋体]移民模式的转变或许是一个最明显的象征,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终结:自上世纪[/FONT]70[FONT=宋体]年代末开始,自由流通的商品、服务、资金和人员被定义为全球化,而这个辉煌的全球增长的时期即将过去。银行被资金问题困扰,贸易放缓,移民遭到排斥,事实上,许多地方的移民已经踏上了归家的旅程。据英国国家经济社会研究院([/FONT]Economic Social Research Institute[FONT=宋体])估计,今年第一季度,将会有[/FONT]3[FONT=宋体]万工人离开经济不景气的爱尔兰,其中大部分是外国人。马来西亚常常成群地吸纳外国员工,而在[/FONT]2008 [FONT=宋体]年,由于马来西亚的工厂倒闭,大约有[/FONT]20[FONT=宋体]万印尼国民被遣送回国。[/FONT]

[FONT=宋体]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恶化,这一趋势可能会加速。据国际劳工组织预测,今年,经济危机将使全球范围内的劳动岗位减少[/FONT]5200[FONT=宋体]万,能源、轻工业、建设、卫生和服务性行业的需求崩溃[/FONT]――[FONT=宋体]而这些行业曾是吸引国内外移民的磁石。结果将是:海湾国家在油田工作或从事服务行业的[/FONT]1300[FONT=宋体]万外国员工中的一半可能在今后几个月内被解雇。在日本,像丰田汽车这样的巨头也面临着困境,在过去的四个月里,[/FONT]31.7[FONT=宋体]万名巴西临时员工中有[/FONT]1[FONT=宋体]万人被解雇。由于住房常常与工作合同相联系,他们中的许多人打算离开了。[/FONT]

[FONT=宋体]过去的几个月里,圣保罗国际机场每星期都能见到自日本返回巴西的员工的身影。还有一些丢了工作的人在日本的大都市徘徊,无家可归。一名与巴西员工一起工作的罗马天主教修女芳子([/FONT]Yoshico Mori[FONT=宋体])这样说道:[/FONT][FONT=宋体]人们在教堂和公园里睡觉,如果他们有回家的路费,更多的人将会回国。[/FONT]

[FONT=宋体]同时,在中国,约有[/FONT]2000[FONT=宋体]万农民工涌入城市。而现在,很多人也不得不回流。类似的情景也在印度出现。更糟糕的是,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美国的[/FONT][FONT=宋体]移民政策研究所[/FONT][FONT=宋体]([/FONT]Migration Policy Institute[FONT=宋体])所长帕帕德美特里欧([/FONT]Demetrios Papademetriou[FONT=宋体])表示:[/FONT][FONT=宋体]这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而对移民者来说,情况可能更糟。[/FONT]

[FONT=宋体]许多当地人很乐意看到移民回国。美德马歇尔基金会([/FONT]U.S.-German Marshall Fund[FONT=宋体])[/FONT]11[FONT=宋体]月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波兰和荷兰的受访者中,至少有[/FONT]80%[FONT=宋体]的人希望加强边境控制,另外至少[/FONT]73%[FONT=宋体]的人希望对雇佣非法移民者采取更严厉的制裁。[/FONT]

[FONT=宋体]普京所在的统一俄罗斯党([/FONT]United Russia party[FONT=宋体])的年轻力量[/FONT][FONT=宋体]青年近卫军[/FONT][FONT=宋体]([/FONT]Young Guard[FONT=宋体])正在呼吁驱逐[/FONT][FONT=宋体]不受欢迎[/FONT][FONT=宋体]的外来工人,并且其成员表示他们正在代表政府做这件事。近日,[/FONT][FONT=宋体]青年近卫军[/FONT][FONT=宋体]的中尉安德烈([/FONT]Andrei Tatarinov[FONT=宋体])表示:[/FONT][FONT=宋体]支付员工薪水,让他们把钱带回国,支持别国的经济发展,这样做是不对的。[/FONT][FONT=宋体]捷克共和国给每一位失业的移民发放了[/FONT]649[FONT=宋体]美元和一张单程机票,只要他愿意离开该国。西班牙为[/FONT]10[FONT=宋体]万愿意离开该国至少三年的外国人发放了每人[/FONT]1.4[FONT=宋体]万美元的补贴。只有约[/FONT]1400[FONT=宋体]人签订了协议,而西班牙共有[/FONT]520[FONT=宋体]万移民,几乎每六人中就有一个失业,政府希望今年能有[/FONT]2[FONT=宋体]万人签订买断协议。[/FONT]

[FONT=宋体]人口专家表示,如果这样的趋势继续下去,那么史上最辉煌的移民篇章将会更快终结。过去的四年里,全球经济飞速发展,贫困人口中较勤劳的人似乎摆脱了学者所说的[/FONT][FONT=宋体]贫困陷阱[/FONT][FONT=宋体],并且梦想在异国他乡开始新的生活。同时,发达国家的人口迅速增加,婴儿潮变成了青年潮,他们对鼓励移民的政策做出了积极的回应。由于技术的进步,人们能更容易地在远方找到工作,然后将钱汇回家,自[/FONT]1975[FONT=宋体]年以来,移民的人数翻了不止一倍,帕帕德美特里欧将这称为[/FONT][FONT=宋体]和平时代最壮观的人类迁徙[/FONT][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在大多数情况下,发达工业国家是欢迎移民的,到上世纪[/FONT]90[FONT=宋体]年代末,移民人数占到了世界总人口的[/FONT]3%[FONT=宋体],创下了一个纪录,此后的十年里一直保持着这样的比例。而如今,尽管全球总人口数在增长(虽然增长速度比过去慢),但移民所占的百分比却在减少。快速的城市化,以及越来越多的妇女走上工作岗位,第三世界国家的出生率大大降低,缓解了人口的压力。新兴市场国家的条件日益改善,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在国内。如今,最富裕国家的经济危机日益扩大,这是一个决定性因素,使得许多人下决心在本国度过经济危机。举个例子吧,从[/FONT]2000[FONT=宋体]年到[/FONT]2006[FONT=宋体]年,每年约有一百万的墨西哥人来到美国。但是,美国的就业市场日益萎缩,而据预测今年墨西哥可能会有[/FONT]1%[FONT=宋体]的增长,因此专家预测,今年北上美国的墨西哥人将会减少[/FONT]39%[FONT=宋体]。相似地,数以十万计的印度人因为失业离开海湾国家回到印度,而其他人则渴望着能够取代他们的位置。[/FONT]

[FONT=宋体]留在国内的趋势,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坏事。许多移民把在国外挣到的钱汇回国内,成了家庭重要的经济来源,并且能帮助发展本国的经济。过去的十年里,汇款额由[/FONT]730[FONT=宋体]亿美元飙升至了去年创纪录的[/FONT]2830[FONT=宋体]亿美元,超过了许多最贫穷国家获得的海外援助的总额。汇款占塔吉克斯坦经济总额的[/FONT]45%[FONT=宋体],在摩尔多瓦该数值为[/FONT]38%[FONT=宋体],在洪都拉斯该数值为四分之一。但是,如果汇款枯竭会怎么样呢?吉尔吉斯斯坦的经济部长最近警告说,汇款的急速减少有可能使国家的经济崩溃。墨西哥也在汇款减少的苦境中挣扎。去年,该国从海外移民那儿获得的汇款总额达[/FONT]230[FONT=宋体]亿美元,是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外汇来源,而且在五个小企业中就有一个依靠这样的资金创业。[/FONT]

[FONT=宋体]移民模式的转变,也会影响到富裕的国家。最富裕国家的出生率不断下降,这意味着将来他们便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而且移民愿意接受当地人不愿意从事的职业,这些职业的薪水往往较低。更重要的是,经济学家表示,移民通常将收入的[/FONT]80%[FONT=宋体]用于食物、衣服和房屋支出(将其余的钱汇回国内),因此,他们能够帮助拉动疲软的消费需求。更重要的是,经济低迷时,他们往往是最后被雇佣、最先被解雇的人,因此当就业市场缩小的时候,他们就成了最大的目标。哈佛大学的威廉姆森说:[/FONT][FONT=宋体]人们忘记了,移民往往能够缓解经济危机的冲击。[/FONT]

[FONT=宋体]事实上,对最富裕国家来说,经济危机恰恰是一个不该蜷缩起来的时刻。建立移民障碍就等于是剥夺了国家潜在的振兴经济的能力,因为这么做会使劳动力市场萎缩。而且,外国工人往往具有高度流动性,因此,与当地人相比,他们能更容易地拉动停滞不前的经济,并且能向劳动力紧缺的地区转移。[/FONT]

[FONT=宋体]尽管如此,人口学家仍然表示,断言全球性的移民回流潮究竟有多严重还为时尚早。当然,没有人会预言[/FONT] 1300[FONT=宋体]万在美国谋生的墨西哥人会突然之间穿越格兰德河([/FONT]Rio Grande[FONT=宋体])回国。假如富裕国家的就业机会越来越少,那么许多来自贫穷国家的移民很有可能到邻国的新兴市场碰碰运气[/FONT]――[FONT=宋体]这也就是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移民数与由南至北的移民数相当。[/FONT]

[FONT=宋体]但是,全球经济放缓已经明显影响到了跨国境的移民,而大规模的全球移民时代渐渐走向终结。[/FONT]​

:wdb1: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