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ZT加拿大失业率年底将破9%

生命的狂想

烽火移民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这就是加国的温哥华

补充一下,供大家参考:
大温哥华地区居住环境总结

温哥华,作为加拿大通向太平洋的门户,由于气候适宜,风景优美,而且从一开始就选择了欧亚生活方式中最优秀的部分,正在日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移民,在此生活、学习、投资、置业。整个大温地区包含了二十余个市镇,每一地区各具特色与风貌,无论是历史形成还是现实所需,不同地理位置(Location)的房价千差万别,如何选择你的理想家园(无论租住还是购置),初到此地的人们无疑都需要多听一些参考意见。专业的地产评论固然有用,但旁人的经历亦不可忽视。笔者将一些看法归纳如下,是否有助,敬请指教。

一、最贵的三个区依次为:西温哥华(West Vancouver)、温哥华西(Vancouver Westside)、北温哥华(North Vancouver)

  西温与北温都位于温哥华北岸。这两个城市都背山面海,座北朝南,无论从居住的科学性还是风水迷信来说,都是理想的好环境。河流、小溪、峡谷沿森林密布的斜坡蜿蜒而下,穿过一栋栋的居民房屋、高楼公寓和商业区,一直延伸至公园密布的海岸。风景优美的海滨大道,十几个购物区、近三百家餐馆和其它商业设施满足了20万北岸居民和游客的需要。西温宁静而富足,哪些不规则排列的价值至少数百万加元的水滨豪宅,以及宅后类似公园一样的巨大私家花园,庭院甬道上泊着奔驰和美洲豹等名牌车和私人游艇,给初到此地的人们极深的印象。据称西温至少有4万以上居民在加拿大人均收入最高,有些甚至是世界顶极的富翁和大明星。这里几乎没有犯罪现象,也未受工业化的影响,后院里常可见到自由溜达的野生动物。由于这里毗邻几个著名的滑雪胜地,所以当地人在整个滑雪季节的生活是十分写意的:忙碌完一天后,人们会在晚上十点才上山滑雪,然后于午夜尽兴而归,再喝上一杯睡前酒,一觉睡到天亮,在鸟啼声中醒来,又开始崭新的一天。而夏日傍晚英吉利海湾的落日简直就令人心醉:金色水面上掠过的水鸟与小划子,天空中时上时下翱翔彩云中的滑翔机,近处海滨在水中扑腾的欢快的猎狗,一切都那样独特和富有美感。当你极目远望那水天一色的太平洋,尽情享受钓鱼、高尔夫、网球、草地保龄等娱乐时,你还想去加拿大的任何一个地方吗?当然,在这里居住的代价是很大的,不用说那些昂贵的海景房(包括公寓),就是一般的房子,也非普通人所能承受。不过近些年由于温西房价的迅速上扬,这里除海景房外,一些房子也未必就比温西好区的房子更贵。而且这里老房偏多,地势又不平,重建的花费会比较大。

  北温,由于在海湾深处,景色没有西温开阔。但这里也有顶极的越野滑雪道和优良的滑降坡道,吸引本地居民和游客不分昼夜在此游乐,而夏季的主要魅力是远足路线网,因为这里同样有着茂密的常绿树木和到处觅食的大胆动物。一些景点值得多次光顾。不过,它的房屋更普通和平常,同等品质的房子如果在西温是八十万的话,这里也许只值六十万。一般的中产阶级应该都供得起。

  西温与北温的居住品质虽然不错,但却有着难以克服的两大缺点:一是气候比其他地区低五至八度左右,由于房屋依山而建,冬天车道易结冰冻,且坡度起伏大,需大马力的车才方便好用;二是通往市区的几个大桥每逢高峰必堵,排长龙等候过桥是家常便饭,所以这里有百分之二十的居民是退休老人,不必通勤上班。本来曾有动议加修跨海大桥,但遭北岸(尤其西温)居民强烈反对而罢。为什么这种有利于北岸居民的动议会受到当事人反对呢?理由很简单,他们认为,北岸所以居住品质优越,就在于人口稀少,自然风景未受太多人为破坏,如果加修大桥,方便了交通,势必造成大批居民迁入,相应会增加各种商用甚至工业设施,这样就会破坏北岸的宁静,从而导致居住环境的恶化和房价的下挫。一句话,他们宁愿排队过桥,也不愿开发北岸、改善交通。另外,对于华人居民来说,在北岸居住,购买中国食品也不是太方便。

  再来看看温西。属于大温地区一个重要城市的温哥华,在历史上以Cambie街为阶级阶层的分水龄,其西多为医生、律师、大学教授等居民,而其东则多为纺织工、伐木工。今天这样的分野已不明显,但在房价和居住品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住在UEL千万豪宅里的主人们,不仅可以坐在家中就可观赏群山和大海以最令人惊异的方式每两分钟变幻色彩,而且可以经常就近到UBC的CHAN CENTER 聍听世界一流的演奏家和乐团的精彩演出。他们那雇人精心打理的庭院,宛如公开展示的大植物园,在有如天籁之音的乐曲声中熠熠生辉。而居住在传统富人区Shaughnessy 及South Granville的名流们(政要、名星等)则以他们那具有欧洲古典风情的百年豪宅而骄傲,无论是英式还是法式抑或西班牙式,都透着非同一般的雍荣与华贵,这些荣登历史遗产榜首的大宅,配备着全套古典家具与油画,每年都会开放数日,供游客和历史迷们浏览。它们是不算长的温市发展史的见证,也是体现其主人身份的最好象征。

  温西在自然风景方面比起北岸略输一筹(当然也不差,尤其西端的UEL与POINT GREY, 其海景、山景令人叹为观止,而太平洋之魂森林公园及其它公园、植物园亦使人留连忘返,只是其向海的方向朝西朝北,不如朝南看海那样的阳光普照,而且地势变化小,天然野趣少,人为痕迹重)。但这里人文环境在整个大温应属一流,不仅有加国著名的UBC大学,而且有十数所一流的公私立中小学,吸引了众多望子成龙的中国家庭,使这里的中国移民日益增多。每年菲莎学会的中学排名榜上前十名基本都在温西。其教学质量与实力想来并非虚名。如果为子女教育计,这里当属置业首选(西温、北温也有好学校,但没有这么密集)。也因为如此,这里房价连年上涨,在温西最好的区(温西最西端及温西中部、中南部)的一些独立房,动辄上百万,而五六十万的房子简直就破败不堪。如果在这样的区置业,起码应考虑八十万以上的独立房才会基本象样。公寓、Townhouse也价格不菲,在其它地方可以买一套独立房的钱,在这里只能买个小公寓。当然,温西也有便宜一些的地区,但无论居住环境还是品质,都与温西的中部、西部不可同日而语。

  温西有着西温、北温无可比拟的最大优点是交通、生活、工作都极为方便,四通八达,去大温任何一个地方,比如到Downtown 和机场及新、老唐人街都不太远。无疑是中产以上人家最理想的家居乐园。这里由于房价高,租价也相应很高,长期下来,租房就不如买房了,因为此地开发余地已很小,未来房价还会再涨,拥有这里一块土地所有权还是很值得的。

二、价格适中、生活极为方便的三个区:Richmond, Burnaby, Vancouver eastside(温东)

Richmond

有人译为富贵门,顾名思义,应为富人所居之城。它位于大温的南部,与多山的北部相比,填海造地而成的这个新城市可谓一马平川。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主要来源于香港的中国移民把原本比较荒芜的滩地建成了一个最适合中国人居住的现代化新城。港人为何乐于选择此地聚居?有人说该英文地名十分符合香港人重风水重吉利名称的习俗,好象车号、门牌号一定要有8字一样,在此定居应该会给每家每户带来财运和富贵。不管怎么样,这里无论是超市商品、蔬菜,还是餐馆、茶楼的美食点心,都是按照中国人,尤其是香港人的生活、饮食习惯来经营的,所以该市最繁华的大街3号路,又有新唐人街之称。不过,无论从资金财力,还是经营规模与现代气派看,它都是脏乱差的老唐人街所无法望其项背的。这里无论独立房还是公寓,都很新很漂亮,建筑模式也更加现代化和东方化。那一个个整齐美观清洁的小区,那一栋栋豪华精致的小楼,其价位与品质、面积比实在是很合算,在温西等地花六十万买的又小又破的老屋,在这里可以买一栋称得上大宅的新房!该城的西部,尤其是1号路以西,碧绿的高尔夫球场直接大海水滨,景色十分宜人,当地居者或者牵着可爱的小卷毛狗,漫步于海堤河岸,享受夏日黄昏的习习凉风,或者与家人高踞露台,品尝着从附近餐馆订来的美味糕点和清香的中国绿茶,这样的生活比起虽然繁荣多金但却逼窄喧闹的香港,其氛围是要宁静舒适得多了。

这里的房价不仅比香港便宜得多,甚至比北京、上海的一些新区别墅也要便宜,它的独立房价位从二十余万到百万以上,视地点、品质、面积、新旧而有种种不同,但三十余万至五十万的房屋居多数,也是这里大多数居民乐于选择的价位。这里太贵的房,比如六七十万以上反而不好卖,因为要花到这个数的话,人们就可能考虑买其他区的房屋而不一定在此购房了。其公寓则在七八万至二三十万之间,TOWNHOUSE则在十八九万至四十余万之间。在本区购房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下:其一,房屋的保值问题,买独立房重在地价,因为房屋再新也有旧的时候,总会倒塌和破败,而地是不变的。地价取决于环境与紧缺程度。以本城而论,与温西有限的地不同,这里可开发的空间仍很大,不断的填海造地,不断地开发农田,不断有新的小区涌现,也就是说,这里的地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会有紧缺之感。另外,由于地面以下是沙地,该城的房屋都不可能有地下室,因为掘到深处,就会有海水涌出。这样的地基,如果建筑得好,房屋还是没问题的,但不排除多年之后会有倾斜的可能。其二,子女就学问题,因这里华人偏多,英语语言环境相对较差,一个班级多为华裔子女,少为白人子弟,如果在家庭与学校中以说华语为主(粤语或国语),孩子的英语进步会受到一定影响,而这毕竟是白人的世界,省考英文的标准不会因华人子弟的水平而改变,所以多少有不利之处。当然,努力向学的孩子无论在哪个区都会是好学生,这里说的只是一般情况。其三,对于多数说国语的大陆移民来说,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心理上,都多少对以粤语为主的港人移民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某种情结,虽说血浓于水,都是同胞同种,而且有相处得很好的若干例子,但语言的不通,有时也会影响居住的心情。

总之,在这块中国人的乐园上,我们希望看到越来越多有教养、有知识、无偏见、无歧视、通情达理,兼备中西方优秀文化的新一代移民的出现,希望有一天人们会说:啊! RICHMOND, 一个富而知礼的中国人在西方世界的新家园!
 

生命的狂想

烽火移民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这就是加国的温哥华

补充一下,供大家参考:
大温哥华地区居住环境总结(续)

本拿比城 Burnaby

比起一马平川的RICHMOND, 本拿比的地形可谓多姿多彩。在37平方英里(相当于92平方公里)的市区土地上,地势高度从海平面变化到高达1200英尺的伯纳比山尖,其间遍布无数的小山丘、岭、谷及冲积平原,还有两个大的淡水湖(BURNABY LAKE 和DEER LAKE),大量的社区公园和开阔空间、河流、溪谷、森林,使这一差不多居于大温心脏部位的城市显得如此的富于变化,景色迷人,适合不同需求的人们在此居住、工作。

该市除了拥有高科技的工业园区、办公楼和广阔的已开发、未开发的农业用地(包括花艺业和蔬菜种植)之外,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四个主要商业区,不仅招来人群在其四周聚居,而且将大温其他城市的居民也吸引到此购物。这四个商业区是:西北的Brentwood ; 东北的Loughheed ;西南的Metrotown 和东南的Edmonds。其中的Metrotown 不仅是加拿大西部第二大购物中心,也是大温地区最大的购物中心。它拥有数家大型连锁超市、酒店、24家电影院和近500家零售店。在上述四个商业购物区的周围,出售或出租的既有独立房,也有公寓和TOWNHOUSE,价格适中,近年来差不多成为中国大陆新移民的安家首选。这里还有加拿大较为著名的综合大学SFU(西蒙菲莎大学)和在本省培养技术劳工方面颇具实力BCIT(BC理工学院),为本地中学后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虽说北部的本拿比山风光无限,居民既可远眺北岸群山和Burrard 海峡,又可深入山野林中,寻幽历险,但近年来一些工厂电站的相继设立以及虽然方便了城郊交通,却也大煞风景的skytrain 线路和车站,使此地的居住品质确实大打折扣,显得零乱和缺乏美感。综合而论,本城最好的居住区当数DEER LAKE周围。它离Metrotown不远,生活极其方便,附近的BCIT学生众多,对于寻求Mortgage Helper的置业者来说,简直不用发愁客源。每年夏天,温哥华交响乐团在湖边的大草坪上举办一年一度的夏季音乐会(已举办了十五届),大草坪容纳上万人,人们席地而坐,在夕阳余辉、湖光山色中边吃喝边欣赏迷人的音乐,构成大温地区夏日颇具特色的一景。Shadbolt 艺术中心经常举办各种才艺比赛和小型演奏,既推出本地新秀,为他们一展才华提供场所,又使附近居民获得一些免费或低价的艺术享受。

总的说来,在本拿比好区,如北部伯纳比山及DEER LAKE 周围的房价大约是温西的三分之二左右,其他区域的房价会便宜一些。这里似乎更为奉行均贫富的社会哲学,即不愿因为某部份人群的收入偏低而不把他们带着一起前进,所以伯纳比又有人民共和国的戏称。在这里居住,大家的生活水准基本接近,不会有太大的心理落差。

温东(Vancouver Eastside)

上文提到过,温东温西的分界是纵贯南北的Cambie街。

当然,也有以Main 街或Ontario街为分野的说法。总之,从这里往东延申至与伯纳比交界的Boundary Road, 南北则从Burrard Inlet至Fraser River,这样一大片土地就是今日的温东。它包含了无数风格各异的多元文化小区,如小意大利、小印度、小汉城及来自中、港 台三地的中国人(没有什么地方比温东更能融合两岸三地加国情了)。温东最有名的地区莫过于Grandview-Wookland 社区的Commercial Drive区,这里既是音乐家和艺人的乐园,也是多种民族风味餐馆和食品店的总汇,另类的服装店与种种奇奇怪怪的小酒馆、咖啡店以及随处可见的街头涂鸦将本区的平民文化喧染得生动热烈。温东房价历来较温西便宜,但自去年以来,其房价上扬幅度之大,令人惊诧,其中尤以Killarney 与Renfrew Heights 两个社区最受买家青睐。一般而论,这里中等独立房的平均销售价格是30万左右,因其地利交通之便远胜其他地区,估计房价今后还会持续走高。选择本区置业,需要综合考虑房价与社区环境、治安状况、教育水准及宗教文化等诸多因素。

大温东部的新老城镇

1、新西敏市(NEW WESTMINSTER)

位于温哥华东20公里的菲莎河北岸,是低陆平原的地理中心,其人口只有55,000,但在BC省却称得上是元老级的城市。它蜕身于早期开拓者的定居点,是淘金热时期的主要供应中心,最后堂而皇之地演变成一座维多利亚风格的小城,人们从其商业、民居及公共建筑中可以略窥其昔日些须风彩。本城的重要建筑和历史景点有:美丽的城市大厦Begbie Square、道格拉斯学院校园与一些重新铺就、拓宽而焕发活力的大街,尤其是主干道哥伦比亚街及这条街上的购物中心哥伦比亚广场等。

古城新貌固然难以忘怀,但新西敏市皇冠上的明珠当数位于Westminster Key的水滨新开发区, 该小区面积达14公顷,沿菲莎河岸伸展两公里,约1000个单位的Condo已在此建成。本社区有着七万平方尺的公共市场(与天车站相连)、15米高的钟塔、世界上最高大的战士木雕像、六万多平方尺的办公空间及拥有126个房间的酒店。它不仅有很好的观景广场,也是新西敏市历史发展的缩影。除此之外, 吸引八方赌客来此一搏运气的Star Boat Casino 也在这里每天为市府财政贡献良多税款,使一些旧城、旧路可望得到改建或翻修。

在Royal city center mall 附近及其他地区,也在开发新的以公寓为主的居民小区。当然,Queen’s Park附近的房子既有历史,又更为高档,与Victory Heights, Uptown, Brow of the Hill等社区一样,可视为本城最佳的居住好区。本城的房价与伯纳比相较似乎又要便宜一些,中等独立房的价位在28万左右。在这里置业而在伯纳比上班的工薪族较多,究其原因,当是距离不远而房价又略低的缘故。

2、Coquitlam(高桂林)

人口约11万余,距离温哥华市中心(downtown)约30至45分钟的车程。与同处于大温地区(GVRD)东北部的几个市镇(Port Coquitlam, Port Moody)相比,它的面积最大。其城中心集中了本城的主要居民小区,大约有超过8800户人家和两百万平方尺的商业用地。这里的热点有:高桂林中心商场、道格拉斯学院的David Lam校园,常青文化中心、新的市政厅以及水上中心和体育馆等等。

在本城置业选择余地较大,建筑样式多种多样,从颇具现代风格的华屋大厦到传统迷人的法式民居;从形形色色、价格适中的各类现成房屋到自选风水宝地打造您的梦幻大屋,您都可以从容规划,基本上不存在“看得上的房子买不起,买得起的房子看不上”这样左右失衡的心态。这里的通勤服务主要是西海岸快车线,很方便可以通往市中心。独立房的价位在25万左右。

3、Port Coquitlam(高桂林港)

当地人又称为PoCo, 人口只有五万余。它的南、东、北分别以菲莎河、皮特河、伯克山为界。无数的山野小径和众多野生公园及绿地空间为本地居民提供了优越的步行、跑步、自行车运动和骑马及观赏野生动物的机会。海德峡谷中心则包含了良好的室内运动设施如游泳池、健身房、板球室等。Poco休闲中心有滑冰馆和少年中心\威尔森老年中心及Terry Fox 图书馆(得名于出生在本城的加拿大体育英雄)。这里的商业服务也应有尽有,完全能满足本城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交通亦很方便,铁路、高速公路网、港口和机场都具备,优质低价的工业用地、多种模式的产业园地使本城成为BC省最受欢迎的工业城之一。本城超过四分之三的住房是在近三十年内陆续建成的,Citadel 高地有一些高档次的住房,而皮特河沿岸的 Riverwood 小区则是目前及未来开发的新居民区。其中等档次的独立房价位亦在25万左右。

4、Port Moody(穆迪港)

本城人口虽少(仅二万余),但却山环水绕,正处于Burrard 海峡的尽头,东面是伯纳比,西部是高桂林。本城近年来的增长点主要在北岸,这里正在规划多种房屋样式的缘山居民社区。自然风光有三文鱼孵化溪谷和温和的雨林。本城有很多风景绝佳的民居,可以欣赏到壮美的海峡和雪山美景,从而使这里中等独立房的平均价格达到35万左右。而位于Indian Arm的Belcarra 水滨社区,平均价则高达50万至一百万之间。这样一个位于海湾深处,全以风景取胜的房地产价位,完全印证了中国的一句著名俗语:酒好不怕巷子深。

5、Pitt Meadow(皮特草原)

人们很容易从本城的名字中得出其城乡参半的特征。是的,长期以来,本城的经济血脉一直就是农业、林业和鱼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均为农用土地,本地农民以种植兰莓、草莓、曼越橘而知名,当然管理温室、经营观赏植物和鲜花以及奶品业也是他们的长项。7号公路是本地区通往大温其他地区的主要交通干线,与温哥华市中心的车距约为一小时。本区亦有西海岸快车及公共汽车服务。由于这里的居住成本在整个大温地区比较低,又有较充足的居住、工业、商业用地,所以是退休的理想之地(没有太大的经济压力)。它的中等独立房平均价约为23万左右,人口只有一万五左右。

6、Maple Ridge(枫树岭)

这里是BC省的“马都”,它享有广袤的原野和大片的农田,位于菲莎河谷的北岸,其北部则是雄伟壮丽的金耳朵山脉。本城中心拥有市级艺术休闲中心,新的高科技图书馆、表演中心和十万平方尺的办公楼。本区共有24间小学、四所中学和残疾儿童学校。主要交通动脉是Loughheed Highway(即7号公路)和 Dewdney Trunk Road。作为低陆平原最老的社区之一,人们有必要参观一下它的博物馆和一些有历史价值的老房子。本区同样是供得起的居民区,平均独立房的价格在24万左右。位于Kanaka Creek 之巅、毗邻本地著名公园的Kanaka Ridge Estates,拥有335户高档的住家,而风景优美的金耳朵公园周边也是本区现在及未来房产的热点。近年来,由于传统好学区温西的房价一路飙升,原居住于温西的一些经济状况一般的白人,将住了几十年、又破又小的老屋以高价售出,以不到一半的价格在本区另外购置全新住房,使得本区新屋建造数量和价格也日益看涨,当然,总体价格在大温地区仍然算是很便宜的了。

大温南部(包括西南、东南)的几个重镇

1、Delta(三角洲)

面积120平方公里,人口九万余。由三个主要居民点组成:North Delta, Ladner, and Tsawwassen. 它位于温哥华南20公里,经由99高速路,穿越 the George Massey 隧道。此道很长,据说只要您在进入前许上一个愿,马上憋足一口气,坚持到出了隧道才换气,那么美愿就会成真,信不信由您! 通常情况,车速略快,一般人都能做到,不过,赶上堵车可就考验您的肺活量了! 本区北至菲莎河,南达美国边境,东与Surry (素里)接壤,西边则是乔治亚海峡。这里向来以“大温阳光地带”而著称,丰富的绿地、沙滩和远山风景,六个高尔夫球场和众多休闲设施,使其十分适于家庭娱乐和户外运动。本区传统经济为农业和渔业。奶品加工、浆果种植及日益增多的温室蔬菜、鱼类处理,使本区在近二十年来成为大温地区经济最快速增长的城市之一。这里还设有1500公顷的工业园地,以低土地使用成本吸引到一些公司和工厂。其中,北三角洲是最大的居民区,平均独立房价格在24万左右。Ladner 历史更久一些,这里有市政厅、健保中心、消防和警察部门、学校局与休闲中心。平均独立房价格在31万左右。Tsawwassen 是BC 渡轮总站,连结低陆平原和温哥华岛。其独立房价格在25万至44万之间。

2、White Rock(白石镇)
位于低陆平原的西南部,距离温哥华45公里,离加美边境只有五分钟车程。这里紧邻大海,有长达五公里的沙滩和Semiahmoo海湾的温暖浅海。16块高尔夫球场、十足的渡假氛围以及适宜的气候(夏季平均气温为摄氏23度,冬季为6度)把此地变成最受欢迎的退休养老乐园。水滨建有约三公里长的步道及与沙滩平行的跑道。一流的餐馆与咖啡馆、颇具特色的艺术画廊和博物馆、来自不同地方的游客,使这里颇具海滨渡假特色。哪些建于悬崖边上、俯看着碧绿大海、占地起码五英亩以上的大宅,掩映在Ocean Park及 Crescent Beach 的林木之中,享尽无限风光和幽静无扰的天然之福。不过,开发商和建筑师们也在努力打造适合普通人居住的中等房屋和公寓,吸引更多的人来此居住。这里房屋的价格悬殊很大,从20万至百万以上都有,平均独立房的价格是34万。

3、Surry (素里)
这是加拿大最快速增长的城市之一。有约一万三千的公司在此运营。它很方便接入温哥华国际机场,与美国有两个边境口站,区内有六条高速路,有铁路和深水海港。其人口高达约35万。过去一度犯罪率较高,有“北美盗车之都”的称谓,通过市府一系列的措施,如Safe City Clean City, Adopt-A_Street and Block Watch ,正在使本城成为适于居住、工作和游乐的好社区。整个素里共分为六个社区:Whalley , Guildford, Fleetwood, Newton, Cloverdale and South Surrey。 每个区都有其商用和民用的各种设施。其房屋可选余地很大,平均独立房价格为26万左右。素里有公园之城的美誉,它有超过5600英亩的公园面积,15块高尔夫球场,12英亩的人造湖等等。由于这里的商业和工业开发潜力很大,将会在未来为本地及大温地区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4、Langley(兰里)
位于温哥华东南,车程约50分钟。它的南面与美国接壤,北面是菲莎河,西面是素里,东面是Abbotsford 。本城有多种经济基地,包括制造业和零售业、服务业。税低、技术劳工多、便利的海外贸易市场,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经营机会。这里具备大城市所有的一切服务,中小学、医院、快速增长的就业机会、地区商业中心和高效的市政服务以及丰富而便宜的住房选择,使这里的居民多数都购买了独立房。虽然可开发的农田很多,但本地居民宁愿保持原态,他们喜欢慢一点的生活节奏,而且都有很强的生态保护观念。

5、Fort Langley(兰里城堡)
始建于1827年,曾是哈德森湾公司在太平洋西北最重要的补给站,也是本省历史开始的地方。作为本地最早的欧洲人定居点和毛皮贸易站,它不仅历史悠长,而且也具有政治意义。正是在这里,皇家殖民地不列颠哥伦比亚于1858年建立 ,并以这座小城为当时BC省的非正式省会。每年的11月中旬,这里总要举办一场热烈而丰富的庆典,庆祝不列颠哥伦比亚的创立。直到现在,兰里城堡仍未因重建而失其古朴之美。它那老式而别致的板式教堂、古董商店和老屋大都保留了原来的模样。本城的两个博物馆展示了相关的历史文物。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ZT这就是加国的温哥华

不少新移民听说西区名校云集,削尖了脑袋也要把孩子送去那里读书。等到开学那一天,到了学校,还以为回到国内哪一所贵族子弟学校呢! 头发黑压压一片,纯正的国语,粤语此起彼伏。洋孩子成了学校的点缀品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移民加拿大最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移民加拿大最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多伦多信息港 http:// 2009年05月07日

移民是人生重大决定, 没有一门考试可以保证人人高分过关, 也没有人能够保证所有移民能顺利落户。
近年网上关于加拿大移民的负面消息很多, 一时间似乎加拿大成了移民陷阱的代称. 个人以为, 一方面越曲折的经历越引起媒体注意, 一方面失败者似乎比成功者更愿意分享经历. 不敢说这些文章不客观, 但是从我个人移民加拿大的经验, 这样一面倒的声音是有失偏颇的.
一直有心写这篇文章, 不想引起论战, 只希望能帮助后来的同胞仔细分析移民决定, 更好地适应。加拿大地广人稀, 200多年移民史, 比中国略大的土地仍然只有3千万人口. 除了BC省, 大部分地区冬天冰雪酷寒, 即使欧洲移民也有很多适应不良, 回流或向美国比较温暖的地方迁徙。
好在加拿大法律规定冬天室内温度必须在21摄氏度以上, 凡是有人活动的建筑物基本能达到要求. 我家是上海人, 江南一带冬天湿冷, 室内没有取暖管道, 经常是室外零下3度, 室内零下1度, 手脚长冻疮是常事. 现在条件好了空调普及, 但似乎也没多少人家能整个冬天24小时保持20摄氏度以上, 一般大中小学校教师仍然没有取暖设备. 住惯加拿大的,回江南一带会觉得挨冻。
闲话少说, 这几年网络普及, 什么信息GOOGLE一下都能找到, 跟早年留学生到图书馆借大学年鉴, 对要去的地方两眼一抹黑的情形是大不一样了。
新移民要在加拿大迅速适应发展, 要么带足够资本过来, 从小生意做起, 过个小康日子. 要么有很强技能, 找份专业工作。
有能力的人在那里都能生存, 加拿大是个移民社会, 上溯几代人人都是移民, 凭本事吃饭, 虽说因为文化语言差异中国新移民遇到的困难会多些, 并没有谁专门歧视中国人. 倒是有些懒散的本地人竞争不过新移民,骂骂咧咧, 说实话还不知谁看不起谁呢?
做了几年新移民就业辅导义工, 我看到越来越多新移民准备充分, 在本地就业市场上竞争力非常强. 他们一般具备的条件是:
在国内知名外企有数年中层工作经验, 动手能力强, 英语口语足够工作交流
有很强专业背景, 对行业专用软件, 国际惯例, 西方管理思路非常了解
准备移民时就开始关注加拿大就业市场, 开始考加拿大行业证书
或者出来前已经联系好学校, 一落地先开始念书, 毕业时有本地学历, 扎实的国内外企经验, 很多比本地同学工作都找得好
临行前已经在很多加拿大华人网站了解到很多相关信息, 经常和同学,校友,同行网友交流
确实也遗憾地看到很多新移民过来找不到工作, 一般有这几种情况:
在国企, 机关工作数年, 除了处人事写报告, 专业和英语都已荒废
管理岗位做了几年, 专业动手能力已经落后, 在加拿大做管理语言又不够强, 不能上台做报告, 不能写专业英语文件
无论你在国内学历多高, 职位多高, 积蓄多少, 毕业于多么名牌的学校, 到一切从头开始的地方, 靠的全是实力, 切勿盲目自信, 也不要责怪加拿大社会不承认中国学历经验, 我自己就是在中国念的大学本科, 也看到很多朋友靠国内学历经验找到工作, 最重要的还是自身素质。
如果你有决心连根拔起, 从头创业, 那么以下是我的一些劝告:
家庭比什么都重要. 无论多么困难, 不要夫妻孩子长期分离. 太多新移民为了怕妻儿受苦两地分居, 结果家庭破裂, 实在是不值得的。
夫妻同心, 一起进修打工, 一家人团结没有过不去的坎。
申请移民不要太依赖中介
加拿大移民局那套打分制度就是为了提高移民成功率, 希望新移民自身够条件迅速融入. 如果分数不够, 不要相信中介帮你”做”文件, 请仔细想想自己是否真的适合移民, 是否有决心有能力加入一个英语社会
世上没有救世主, 中介能做的很有限, 未来要靠自己计划. 不要借口看英文原件太头疼, 资料文件自己都不过目, 连查字典的功底耐心都没有, 到了加拿大能不吃亏上当, 能找到工作吗?
语言是滴水穿石的工夫, 一刻不可懈怠. 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 以为到了加拿大再学不迟, 唐人街有的是移民几十年仍不懂英语的华人!
无论你是怎样的人才, 如果不能流利地用专业英语交流, 雇主怎么能确定你的能力?
如果你的专业国内国外相差很大, 或者已经丢下专业多年, 要找专业工作的唯一出路是进修.
一般登陆1年后即可申请国家贷款, 上学读书. 现在移民都有点积蓄, 最好是出国前就考好T G, 申请好学校, 自己出一年学费生活费并不太贵, 再申请贷款或假期打工完成学业.
加拿大专业人士都有自己协会, 虽然是民间组织, 势力比政府机构还强. 医生, 律师, 工程师, 会计师, 审计师, 教师, 很多职位必须有专业协会认证. 不要到了加拿大才埋怨中介, 这些情况自己在移民之前就应该打听清楚,
如果要转专业的话, 请千万慎重. 中国人最爱凑热闹, 什么专业热, 立马出现一大群中国学生.
几个原则请考虑:
转专业最好能用上自己原先专业经验. 我认识几个朋友, 国内会计师到这里念税务, 毕业前就有几个工作在手, 国内IT到这里念财务, 暑假实习就进了大公司做IT审计, 转part-time读书, 学费都让公司报销不少.
请多考虑自己兴趣, 能力, 特点, 最忌跟风, 听说什么好找工作就念什么
有句话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就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华人聪明勤奋, 有成就的非常多. 我因为做义工, 接触了很多在自己专业内崭露头角的热心同胞, 自己也学到很多东西.
不是我势利眼儿, 实在很不赞成很多新移民张罗着一定要在唐人街, 华人聚居的地方落脚. 吃饭办事固然是很方便, 一切都有普通话服务, 但是你出国是为了专说中文来的吗? 人都是有惰性的, 没有语言环境, 英语怎么进步?
加上身边每个人都告诉你中国人找不到专业工作啦, 在这读书毕业一样受歧视啦, 还是快快打工啦, 铁打的决心都会动摇. 很多人甚至没有试一下就放弃专业, 打工去了, 非常可惜。
我在加拿大念书的时候也打几份工, 中餐馆里切肉洗厕所都干过. 现在想来真是个非常好的锻炼, 把我从娇生惯养的上海独养女儿变成能吃苦耐劳的好员工. 有过那段经历, 如今工作上什么难题都应付自如.
就个人来说, 加拿大打工学习工作是重要人生经历. 几年来我相继在加拿大企业, 美资, 欧洲企业工作过,职位待遇和同龄加拿大同学比也应该在平均线以上. 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回国发展, 无论争取事业还是做几年全职主妇, 我有充分选择余地和充分的信心。
吃苦没什么可怕的, 怕的是看不到希望。
幸运只光顾有准备的人. 新移民一个是要有吃几年苦的准备, 一个是始终不要放弃梦想: 我们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来, 是为了学习提高而来!

:wdb10::wdb9: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ZT加国成第三个甲型流感患者死亡国家

加国成第三个甲型流感患者死亡国家

2009-05-07 18:30 环球华网
加拿大东部时间5月7日晚7时30分,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报道了一起“不确定的”甲型流感死亡病例。这意味着加拿大成为第三个甲型流感患者死亡国家。

报道称,当地时间5月7日,一位患有甲型流感的老妇人在加西阿尔伯塔省北部病故。可能是因为该省最高卫生长官称不了解该病例,记者报道时采用了比较模糊的标题《记者暗示阿尔伯塔省患甲型流感老妇人病故》Reports suggest elderly Alberta woman with swine flu has died 。CBC是国家媒体,报道具有官方地位。

同一消息称,加拿大现有214例确诊病例,全国十三个省级行政区中只有两个没有报告。但几乎所有病例都是轻微的。全世界共有24国报告了2371例病例,44例死亡,42例发生在墨西哥,2例在美国。

:wdb1: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