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连载)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今天听新闻说:朝鲜队定的酒店的日期是定到7月12日的,也就是世界杯决赛的第二天,他们要和巴西争夺冠亚军!吼吼!在咨讯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真有不知道自己姓啥的哈!

想想我们自己的五、六十年代,那个“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时代,朝鲜人的想法就不难被理解了。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谢谢,七杯茶!是多伦多一个老移民在“来加多年,今又回到家园,新移友有什么吃、穿、住、行问题可以问,我尽力而为。”帖子里说的,不知温哥华是否一样?

加拿大的医疗服务计划不是联邦统一制定的,而是各省各自为政。安省和BC省肯定不一样。比如安省的医疗卡不要钱(至少过去如此,不知后来改没改),而BC省的医疗卡一个三口之家每年要交108元。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昨友人刚抵温列治文,因实在惦记着他们一行,刚抵步,咱电话便急到,那头不失兴奋,言道刚到,咱朋友已带他们四周围走了一下,明天才带他们进市区走走。话音刚落,电话那头朋友带着笑声大叫,这便是列治文市区啊!看来他们又是一行自己下放自己的一行人了。真要做好这方面的考虑,不要想得太美啊。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未必!列治文的中餐馆是大温最多、生意最好的。市中心的中餐馆大约有60%非常火爆;20%生意一般;20%非常惨淡。

火爆是指座上全满,而且总有人在排队等座。

生意一般是指平时能保持一半左右的上座率。

惨淡是指座上基本上是空的,即便有客人也不过一两桌而已,我很惊异他们怎么还能维持。

所以,未必全都不赔钱。
冲着中餐馆多,咱首选便是列冶文,每天一杯铁观音,快乐胜神仙,何况还有七杯,但咱朋友说“你独自品尝就有份。”是真的吗?若真如此。唯有约茶兄来七杯共醉…哈哈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未必!列治文的中餐馆是大温最多、生意最好的。市中心的中餐馆大约有60%非常火爆;20%生意一般;20%非常惨淡。

火爆是指座上全满,而且总有人在排队等座。

生意一般是指平时能保持一半左右的上座率。

惨淡是指座上基本上是空的,即便有客人也不过一两桌而已,我很惊异他们怎么还能维持。

所以,未必全都不赔钱。

照茶兄的这个比例计算,还有80%是可以的,看来还是开餐馆相对成功率高点.但我估计,菜式的口味和价格应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74:多伦多印象之三:两座展馆和一座剧院

恐怕你误读了国家文物保护法,国家只规定国内出土的文物归为国有,也就是说,从地里挖出来的,都归国家,哪怕是你家后院挖出来的。

中国民间收藏的文物多的是,其中不泛国宝级文物。从国外拍回来的文物也很多,特别是近几年拍回来的一些文物,价值数千万、上亿的很多,基本上都是个人收藏家或是民间博物馆拍回来了。

嗯,的确有可能是我道听途说了,多谢七大指教,不过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下我之前的一次亲身经历,我的公司在北京市中心某处,大概800平米,其中有600平米在地下室,通过楼梯上楼,我公司刚刚开业一个月的时候,消防部门的人来了,经过检查,说我的消防不合格,说我的办公面积超过了100平米,需要最少2个安全出口,而我这边只有一个楼梯能上去,于是要查封我公司,我和他们解释说,这个房子就是这样建的啊,我们没办法再加一个楼梯的啊,除非把楼拆掉,于是消防部门的人说:这我们不管,你们现在这个房子在消防方面存在违法现象,如果你们不能加一个出口,我们就要依法查封!还好,我们这边的关系也不少,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才最终搞定,人家才结案。连我们公司的律师都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合法的,因为房子当初建好的时候就应该已经通过消防验收了,现在你说有问题,那当初怎么验收的呢?如果消防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该去找开发商或者物业,而不是找我们住户的麻烦,但是没办法,谁都知道,除非不想在这片混下去了,否则,县官不如现管的,你没法得罪他们。因此,七大说的话我相信,不过我还是会相信我所听说的那件事情,因为在Z国,法律是法律,而法律的执行通常和法律本身没啥直接关系。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74:多伦多印象之三:两座展馆和一座剧院

嗯,的确有可能是我道听途说了,多谢七大指教,不过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下我之前的一次亲身经历,我的公司在北京市中心某处,大概800平米,其中有600平米在地下室,通过楼梯上楼,我公司刚刚开业一个月的时候,消防部门的人来了,经过检查,说我的消防不合格,说我的办公面积超过了100平米,需要最少2个安全出口,而我这边只有一个楼梯能上去,于是要查封我公司,我和他们解释说,这个房子就是这样建的啊,我们没办法再加一个楼梯的啊,除非把楼拆掉,于是消防部门的人说:这我们不管,你们现在这个房子在消防方面存在违法现象,如果你们不能加一个出口,我们就要依法查封!还好,我们这边的关系也不少,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才最终搞定,人家才结案。连我们公司的律师都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合法的,因为房子当初建好的时候就应该已经通过消防验收了,现在你说有问题,那当初怎么验收的呢?如果消防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该去找开发商或者物业,而不是找我们住户的麻烦,但是没办法,谁都知道,除非不想在这片混下去了,否则,县官不如现管的,你没法得罪他们。因此,七大说的话我相信,不过我还是会相信我所听说的那件事情,因为在Z国,法律是法律,而法律的执行通常和法律本身没啥直接关系。
首先,对你的遭遇,俺表示同情。其次,俺想多问一句:你公司的办公用房是什么性质的?如果本身是写字楼,那一定是开发商与物业的责任,如果是商业住宅,那就不一样了。再有,如果这个房子是早些年建成,当时的消防标准是没有那么高的,现在人家按新标准来折腾,你也拿他们没办法。我所在的单位也曾遇到过类似情况,最终还是加了楼梯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昨友人刚抵温列治文,因实在惦记着他们一行,刚抵步,咱电话便急到,那头不失兴奋,言道刚到,咱朋友已带他们四周围走了一下,明天才带他们进市区走走。话音刚落,电话那头朋友带着笑声大叫,这便是列治文市区啊!看来他们又是一行自己下放自己的一行人了。真要做好这方面的考虑,不要想得太美啊。

是,如果带着中国大城市的观念看北美,别说列治文,恐怕纽约、洛杉矶都会让人失望,因为他们最年轻的城市(比如列治文)也是七、八十年代建成的,而中国的城市建设是近十年建成的、而且还在不断的大规模投资建设中。

中国这种城市建设方式,北美人连想都不敢想。温哥华现在还在为冬奥会超预算的事纠缠不休,可如果你去温哥华,恐怕一点也看不出来这个城市刚刚开过奥运会,因为他们的投入没法与北京办奥运、上海办世博相比。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照茶兄的这个比例计算,还有80%是可以的,看来还是开餐馆相对成功率高点.但我估计,菜式的口味和价格应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大温的中餐馆,菜式的口味普遍都还说得过去,当然不能和国内的顶级餐馆去比,但是也对得起他那个价格了,当地中餐价格不贵,比西餐便宜多了,甚至按汇率折成人民币,价格也跟北京餐馆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其实温哥华与北京的货币购买力差不多也就是1:2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大温吃一顿中餐一个人十几、二十元加币,也就相当于在中国每个人花三、四十元人民币一样。您想一下,在北京如果您开一餐馆,餐馆里的客人人均消费都是三、四十元,那这个餐馆您还开吗?而且别忘了,他们的卫生、消防、安全、税务、劳资等等方面的规定极严,一点偷手都没有。

大温的中餐馆,都是全家人齐上阵,老板掌厨、老板娘跑堂、儿子儿媳打下手的现象很普遍,只怕多雇俩人利润就没了。

所以,在大温开餐馆,多数不至于赔,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工作极辛苦,而且盈利很有限。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78:杀富济贫

[FONT=宋体]都说中国贫富差距大,其实分跟哪儿比,要是比起加拿大来,中国贫富之间那点差距,小巫见大巫。[/FONT]

[FONT=宋体]先说富的这头儿。[/FONT]2010[FONT=宋体]年[/FONT]3[FONT=宋体]月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上,坐中国头把交椅的宗庆后拥有财富是[/FONT]70[FONT=宋体]亿美元;而加拿大首富大卫[/FONT][FONT=宋体][/FONT][FONT=宋体]汤姆森家族名下的财富是[/FONT]190[FONT=宋体]亿美元。差一倍还拐弯儿吧?[/FONT]

[FONT=宋体]再说穷的这头儿。这人要是穷到底了,穷得不能再穷了,无非也就是当年崔健吼出来的那四个字:一无所有。穷成这样的中国有没有,有多少,先放一边,咱说加拿大。前不久温哥华市政府公布了[/FONT]2010[FONT=宋体]年[/FONT]3[FONT=宋体]月份进行的一项普查结果:温哥华有[/FONT]1700[FONT=宋体]名[/FONT]Homeless[FONT=宋体]无家可归者。这些人可不是老家还有一间破房、三分薄地,宁愿要饭不愿回乡的主儿,他们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除了身上那身衣服,一无所有。[/FONT]

[FONT=宋体]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之下,加拿大没有社会隐患么?温哥华政府就不怕那[/FONT]1700[FONT=宋体]个穷哥们儿万一红了眼整出点儿打土豪分田地的事儿来?[/FONT]

[FONT=宋体]不怕!非但不怕,而且是根本就用不着穷哥们儿们费那劲,政府就替他们把土豪打了。[/FONT]

[FONT=宋体]加国政府奉行“杀富济贫”的政策。“杀富”说的是他的税收手段,“济贫”则指的是那套福利政策。[/FONT]

[FONT=宋体]关于“济贫”这块儿就不用我多说了,很多准移民老早就把加拿大的福利政策研究透了,说白了有不少人是看中了加国的高福利才动了移民心思的。这回重点说说人家“杀富”的手段。[/FONT]

[FONT=宋体]高福利背后一定是高税收,这点儿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知道加拿大的税收高到什么程度么?前不久媒体上披露了菲沙研究院([/FONT]Fraser Institute[FONT=宋体])提交的一份报告,报告中显示,[/FONT]2009[FONT=宋体]年加拿大家庭平均收入为[/FONT]69175[FONT=宋体]元,而税务支出为[/FONT]28878[FONT=宋体]元,算下来税务支出占到了其年度收入的[/FONT]41.7%[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对老百姓个人来说,加拿大的税主要分这么几块儿:[/FONT]

[FONT=宋体]首先是消费税。在加拿大消费与国内不同,他们那儿所有商品的标价都是税前的,付账时商家才会把税加上。[/FONT]

[FONT=宋体]他们的消费税又分为两块儿:[/FONT]7%[FONT=宋体]的省税和[/FONT]5%[FONT=宋体]的联邦税。原本去餐馆吃饭、买一些妇女儿童用品什么的,只收联邦税不收省税。但是[/FONT]BC[FONT=宋体]省通过了法案,要把两税合一。这样一来,原来只需交[/FONT]5%[FONT=宋体]联邦税的那些消费项目,一下子就都改[/FONT]12%[FONT=宋体]的税了。[/FONT]

[FONT=宋体]一石激起千层浪,[/FONT]BC[FONT=宋体]省的前任省长带头“闹事”,发动选民签名反对合并消费税,试图阻挠此法案的实施。而现任省长则宣称此事已是生米做成熟饭,改不了了。这件事最终会是怎样的结果,老百姓都在等着看,毕竟是与每个人钱包都有关的事。[/FONT]

[FONT=宋体]第二块是房产税。在加拿大买房,虽然是连房子带土地一起都买下来了,但是并非你把房款交清就不用再花钱了,每年你都要为你的房子、你的地交纳房产税。房产税的税率由市政府核定,大温各城市的税率都不一样,大致在千分之四到千分之六之间。纳税的基数就是政府为你估算的你那房产的当年市场价值。[/FONT]

[FONT=宋体]第三块是所得税。加拿大的所得税有几个特点值得说说。首先与中国不同的是,他们的所得税不是由雇主代扣代缴的,而是一年一次,由你自己主动报税、交税。说到这儿就不能不感念国内的好处了,虽然中国的所得税税率并不比加拿大低,但是国内纳税那点道道儿谁都清楚,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尽量让员工少交点税,这都成了吸引员工的一种“福利”了。但这是种事在加拿大你想都甭想,老老实实一分不少地给人家纳税。原因嘛,我在《移民杂记[/FONT]29[FONT=宋体]:“阴险”的社会保险号》中讲过了,你挣多少钱,税务局比你自己都清楚![/FONT]

[FONT=宋体]另外加拿大的所得税是针对你所有的收入纳税,纳税基数不仅是你的工资收入,还包括你挣的小费(如果你有挣小费的机会的话)、你银行的存款利息、你炒股炒房子炒期货的收入、你打零工的收入……等等、等等,全部打包在一起交纳所得纳。别的就不说了,在国内,存款利息税才[/FONT]5%[FONT=宋体],但加拿大这边跟所有收入滚在一起,适用税率可就奔着百分之二、三十去了。[/FONT]

[FONT=宋体]再有,加拿大是全球征税,你纳税的基数并不只是你在加拿大挣的钱,你在中国挣的钱一样也要给他交税!当然了,中国的收入他监控不了,可是一旦你在中国挣的钱汇入加拿大可就进了他的监控范围了,如果这笔钱你没报过税,那这钱是哪来的呢?这就审上了。万一要是你被人家审秃噜了,除了补税,还得重罚。[/FONT]

[FONT=宋体]所得税是加拿大个人税收的大头儿,税率当然就比前面那两项高多了。这个税也是联邦和省里各算各的,每年税率和纳税基数都会有些微调。[/FONT]

2010[FONT=宋体]年,联邦的个人免税额是[/FONT]10320[FONT=宋体]元,只要你的年度总收入超过这个数,联邦就要收你的税了。年收入[/FONT]40726[FONT=宋体]元以下,税率是[/FONT]15%[FONT=宋体];升至[/FONT]81452[FONT=宋体]元,税率是[/FONT]22%[FONT=宋体];再升至[/FONT]126264[FONT=宋体]元,税率是[/FONT]26%[FONT=宋体];再往上,税率是[/FONT]29%[FONT=宋体]。[/FONT]

BC[FONT=宋体]省的个人免税额是[/FONT]9373[FONT=宋体]元,超过这个数开始交税。年收入[/FONT]35716[FONT=宋体]以下,税率[/FONT]5.06%[FONT=宋体];升至[/FONT]71433[FONT=宋体],税率[/FONT]7.7%[FONT=宋体];再升至[/FONT]82014[FONT=宋体],税率是[/FONT]10.5[FONT=宋体];再升至[/FONT]99588[FONT=宋体],税率是[/FONT]12.29%[FONT=宋体];再往上,税率是[/FONT]14.7%[FONT=宋体]。[/FONT]

[FONT=宋体]看到没有?联邦和省里两边的税率加一块,最低就已经是[/FONT]20%[FONT=宋体]了,挣得越多,税率越高。[/FONT]

[FONT=宋体]当然也有一些特定的额度或是支出可以冲抵纳税基数,挺复杂的不说、归了包堆也没有多少钱,就不一一列举了。[/FONT]

[FONT=宋体]每年的4月底是报上年度税务的最后期限。可以在网上报,也可以从邮局领来税表纸面填报后、再通过邮局寄回去。税务局核定完你的报税情况后,来信通知你应交税的税款是多少。然后,你就得交银子了。[/FONT]

[FONT=宋体]除了报税,还有一个报海外资产的问题。加拿大让你报这个,倒不是惦记向你的海外资产征税。他想知道你在海外的资产情况,有两个目的,一是他惦记着就这些海外资产产生的收入征收所得税;二是一旦这些资产变现后流入加拿大,他好知道这些钱的来龙去脉,免得到那时说不清楚。[/FONT]

[FONT=宋体]海外资产不是一登陆就要报,也不是第一次报税时就跟着报,而是在第二次报税时才报,但是以后就要每年都跟着报税走了,一年一报。[/FONT]

[FONT=宋体]如果你在中国还攥着公司的股份呢,这就又复杂了。这项资产不能跟着海外资产报,得在报海外资产的下一个报税年度里另报……[/FONT]

[FONT=宋体]报税、报资产这些事挺复杂,我也没有弄得十分明白,就说这么个大概意思吧。[/FONT]

[FONT=宋体]一些移民中介忽悠大伙往加拿大移民的时候,总爱拿加拿大的福利说事儿。加拿大的福利是那么好吃的吗?如果加拿大费了半天劲弄进来的移民都是来吃他的,他傻啊?摆明了你要吃他一碗必先得自己做好了两碗给他端过去才行。别的地方不说,温哥华市中心东区Hastings东街老墙根儿那儿就蹲着1700多位张着嘴等着人来喂呢。[/FONT]

[FONT=宋体]加拿大人这一点值得咱学习,心态好。吃救济那帮人吃得心安理得,一点不觉得手心向上是个寒碜事。而辛辛苦苦干活挣钱这些人,把自己将近一半的收入掏出来纳税,也觉得应当应份。甚至人家觉得光纳税还不过瘾,纳完了税还大把大把的捐。加拿大的募捐活动可不像中国,赶上事儿了大伙才想起来捐款。他们这儿慈善活动是一种日常状态,每天大街上都有募捐的,你要是乐善好施,在这儿有多少钱都不够你捐的。[/FONT]

[FONT=宋体]加拿大人不攒钱,挣来的钱除了纳税、还贷款、过日子、度假、滑雪、看冰球……再捐点儿,兜里也就基本上干净了。他们就不怕万一哪天丢了饭碗或是有个天灾病业的一时接济不上、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么?[/FONT]

[FONT=宋体]有啥可怕的?大不了吃救济呗。[/FONT]

[FONT=宋体]“杀富济贫”的制度就这样好,大伙儿心里都有底,日子过得也就踏实了。没人提心吊胆,也没人咬牙切齿。[/FONT]

[FONT=宋体]待续……[/FONT]

分析的好!赞!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大温的中餐馆,菜式的口味普遍都还说得过去,当然不能和国内的顶级餐馆去比,但是也对得起他那个价格了,当地中餐价格不贵,比西餐便宜多了,甚至按汇率折成人民币,价格也跟北京餐馆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其实温哥华与北京的货币购买力差不多也就是1:2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大温吃一顿中餐一个人十几、二十元加币,也就相当于在中国每个人花三、四十元人民币一样。您想一下,在北京如果您开一餐馆,餐馆里的客人人均消费都是三、四十元,那这个餐馆您还开吗?而且别忘了,他们的卫生、消防、安全、税务、劳资等等方面的规定极严,一点偷手都没有。

大温的中餐馆,都是全家人齐上阵,老板掌厨、老板娘跑堂、儿子儿媳打下手的现象很普遍,只怕多雇俩人利润就没了。

所以,在大温开餐馆,多数不至于赔,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工作极辛苦,而且盈利很有限。


:wdb10::wdb10::wdb10:不光加国,美国也是一样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74:多伦多印象之三:两座展馆和一座剧院

嗯,的确有可能是我道听途说了,多谢七大指教,不过说到这里,我忍不住想说一下我之前的一次亲身经历,我的公司在北京市中心某处,大概800平米,其中有600平米在地下室,通过楼梯上楼,我公司刚刚开业一个月的时候,消防部门的人来了,经过检查,说我的消防不合格,说我的办公面积超过了100平米,需要最少2个安全出口,而我这边只有一个楼梯能上去,于是要查封我公司,我和他们解释说,这个房子就是这样建的啊,我们没办法再加一个楼梯的啊,除非把楼拆掉,于是消防部门的人说:这我们不管,你们现在这个房子在消防方面存在违法现象,如果你们不能加一个出口,我们就要依法查封!还好,我们这边的关系也不少,又是请客又是送礼的,才最终搞定,人家才结案。连我们公司的律师都说,他们这样做是不合法的,因为房子当初建好的时候就应该已经通过消防验收了,现在你说有问题,那当初怎么验收的呢?如果消防存在这样的问题,应该去找开发商或者物业,而不是找我们住户的麻烦,但是没办法,谁都知道,除非不想在这片混下去了,否则,县官不如现管的,你没法得罪他们。因此,七大说的话我相信,不过我还是会相信我所听说的那件事情,因为在Z国,法律是法律,而法律的执行通常和法律本身没啥直接关系。

我对Z国的执法部门工作方式的看法是这样的:

1、首先,他们会严格执法。比如你说的这个事,人家消防局开始的说法:100平米以上的办公面积至少要有两个安全出口。这确实是消防法规的规定。

2、你想法内容情?好,一得有“关系”,二得有“意思”。这两者到位了,别说俩出口,就是没出口,您天天爬天窗也没事。

3、您还别叫劲说为什么当初这楼验收时没解决消防安全问题。当初解决了,出面的也是“关系”和“意思”。

4、但是您举的这个例子与昨天提的那件事不是一个性质。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回复: 移民杂记(连载)

大温的中餐馆,菜式的口味普遍都还说得过去,当然不能和国内的顶级餐馆去比,但是也对得起他那个价格了,当地中餐价格不贵,比西餐便宜多了,甚至按汇率折成人民币,价格也跟北京餐馆的平均水平差不多。

其实温哥华与北京的货币购买力差不多也就是1:2左右的样子,也就是说,在大温吃一顿中餐一个人十几、二十元加币,也就相当于在中国每个人花三、四十元人民币一样。您想一下,在北京如果您开一餐馆,餐馆里的客人人均消费都是三、四十元,那这个餐馆您还开吗?而且别忘了,他们的卫生、消防、安全、税务、劳资等等方面的规定极严,一点偷手都没有。

大温的中餐馆,都是全家人齐上阵,老板掌厨、老板娘跑堂、儿子儿媳打下手的现象很普遍,只怕多雇俩人利润就没了。

所以,在大温开餐馆,多数不至于赔,这是有可能的。但是工作极辛苦,而且盈利很有限。
7月13日登陆后就能体验列治文的种种方便了。吃龙虾肯定少不了的:刺身、椒盐、葱姜、清蒸、烧烤。口水ING。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