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杂记85:客居列治文:第一印象
[FONT=宋体]登陆之前,我对列治文的了解也仅限于互联网上的捕风捉影和朋友间的道听途说,除此之外几乎找不到任何关于这座城市比较直观的资料,比如一些影像记录什么的。所以,我想象中的列治文是一副很古怪的样子:绵绵夜雨、湿漉漉的街道;街边鳞次栉比的小店,恶俗的霓虹灯闪烁出小店的汉字招牌;汽车在狭窄的马路上狂燥地鸣着笛,有人在车头前抢着跑过马路;满街都是熟悉的同胞面孔,几乎看不到一个洋鬼子;戴着厨师帽、系着油污围裙的瘦小男人从路边餐馆的后门里溜出来,咳出一口痰啐在地上,取下夹在耳朵上的半截香烟,点着,吸一口,然后靠在电线杆上神情疲惫地斜睨着几个叽叽喳喳地讲着粤语的“八婆”从跟前走过……[/FONT]
[FONT=宋体]能在脑子里虚构出这么一幅“鲜活”的画面来,要归结于我在互联网上捕来的那些“风”、捉来的那些“影”,以及到过列治文的朋友们那些主观色彩甚是浓厚的描述。所有这些信息就像是五颜六色的标签儿,挂满了列治文的全身:满城华人;香港人的地盘儿;不守秩序;打力笨儿工;遍地中餐馆;华人商铺;脏乱差;多雨……[/FONT]
[FONT=宋体]但是,正我真正走进列治文的时候,我发现眼前这座城市与脑子里那幅画面完全对不上号儿。不仅对不上号儿,而且反差巨大。[/FONT]
[FONT=宋体]你对一个你没有去过的地方的所有想象,除了基于一些外来信息之外,更重要的,是建立在你以往的经验之上。比如上面我想象中的列治文的那幅画面,基本上就套用了我对中国南方一些县城的印象。我对列治文的想象之所以完全失败,一方面是那些外来信息有偏激、失准的地方,另一方面,就是我从来没有到过任何一座与之相像的城市,不管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FONT]
[FONT=宋体]那么,列治文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呢?下面,我把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尽量客观、写实地还原出来。[/FONT]
[FONT=宋体]先从我登陆、第一眼见到列治文时讲起。[/FONT]
[FONT=宋体]温哥华国际机场坐落在菲沙河入海口的一座江心岛上,这座叫做Sea Island的小岛几乎全是机场的地盘。出了机场航站楼,上了移民中介派来接机的汽车,汽车开出了大约3公里左右,跨过了一座江桥,我知道我们这才算是离开机场了。按照我以往的经验,从一座大型机场进入到市区,一定先要经过一段相对比较漫长的叫做“郊区”的路途,然后从市区外围慢慢进入到市中心。可这一次上述经验完全不适用了。如果说在温哥华国际机场与列治文市区之间还勉强有个“过渡区域”的话,那么这个“过渡”就是那座400米长的江桥――桥西端是机场,桥东端是列治文市区。[/FONT]
[FONT=宋体]但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我后脚还没离开机场地面,前脚就已经踏进了列治文的市区里。汽车驶下江桥,向右一拐,沿着一条街道向南。最开始街道两边的建筑看上去像是港口库房一类的,但不过1公里左右开始出现酒店、Shopping Mall、汽车4S店等城市公共建筑,车子又拐过两个弯儿,朋友提前为我们租好的公寓已经到了。[/FONT]
[FONT=宋体]我很诧异,难道我们刚才走过的那段路就算是列治文的市区了?难道我现在已经到了列治文的市中心了(因为我知道朋友为我们租的公寓是位于列市中心的)?[/FONT]
[FONT=宋体]后来我在地图上量了一下,从机场航站楼到我租住的公寓,还不到七公里,而且这七公里还有多一半是在机场范围内(Sea Island岛上)。换句话说就是,从列治文市区的边缘(江桥)到市中心,不过只有三公里左右的距离。[/FONT]
[FONT=宋体]看了这番描述,如果您因此就认定列治文只是个小镇的规模,那可就错了。事实上列治文市中心的位置有些偏北,也就是偏机场这边。从市中心往南,到最南边的Steveston,还有挺远的距离。当然这是我后来才探寻出来的。[/FONT]
[FONT=宋体]在到列治文以后的最开始几天,我几乎只在市中心一带活动。所以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在这里得到强化。可以这么说,列治文是我到过的“最不像外国的外国城市”。[/FONT]
[FONT=宋体]我这么说倒不是因为这里华人多,而是因为这座城市的市容、市貌极其平庸,平庸到几乎找不到任何可以被称为“异域风情”的东西。市区一马平川,街道横平竖直,建筑方方正正,新楼不新、旧楼不旧,高楼不高、矮楼却真的挺矮……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用一句北京的老话儿形容,那就是“二小儿穿马褂儿,规规矩矩”。在这儿想发现一栋可以称之为“洋楼”的建筑,难了。[/FONT]
[FONT=宋体]后来我在一些资料上读到,列治文市中心一带的大规模开发建设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而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达到高潮,并一直持续到现在。这个时间表几乎和中国改革开放后的新一轮城市建设同步,所以列治文的城市面貌我怎么看怎么眼熟。[/FONT]
[FONT=宋体]但是,眼熟归眼熟,可我为什么又说列治文跟我以往到过的任何城市都不一样呢?城市比较新、没有异国特色,所以她不同于其他的欧美城市,但列治文同样与多数中国城市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这里感受不到中国城市那种“老城区拥挤逼仄,新城区大而无当”的感觉。列治文毕竟是一座只有18万人口的城市,而且她的市中心几乎是在一片白地上建起来的,再加上加拿大没有“面子工程”一说,所以他们可以做出这种精准、适当的城市建设规划来。[/FONT]
列治文街景。
[FONT=宋体]这里的街道没有中国城市那么宽阔,但比起一些同样规模的老城镇来,列治文的街道则可以用“敞快整齐”来形容。街上的车辆川流不息,交通繁忙,但极少有拥挤阻塞的时候。[/FONT]
列治文的交通状况。
[FONT=宋体]你随便跳上一辆公交车,或是直通温哥华国际机场和温哥华Downtown的“加拿大线”轻轨列车,或许你没有运气能给自己找到一个空座位,但车箱内决不至于拥挤到有人贴着你的身体。[/FONT]
[FONT=宋体]在市中心最繁华的3号路一带,排列着数家Shopping Mall、大型超市、银行和五花八门的店铺。但你千万不要用对国内商业街的印象来想象这里的“繁华”,这里的人流――怎么说呢?再少一些就是“冷清”,再多一些就是“热闹”,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具体点儿说,如果你走进某座大超市,选购完商品,会发现在每个收款台前排队的人差不多都在七、八位左右――这是指在周末或傍晚高峰的时候,如果你是在周中白天去购物――不,不要以为那时候收款台前会冷冷清清,列治文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缺少人气,别忘了这座城市中有很多主妇是不工作的有闲阶层。[/FONT]
很受当地年轻人喜欢的时装品牌店。
[FONT=宋体]市中心的建筑疏密有致,最高的大厦也不过只有十几层高。尽管从建筑审美的角度看这些房子不会使你眼前一亮,但它们干净整齐、朴素大方,见不到有破败陈腐者侧身其中,再加上全年草绿、四季花开、而且保养精细的城市绿化,走在列治文的街道上,她的面貌至少不会给人带来不爽、不快的感觉。[/FONT]
街边的绿化小品。
[FONT=宋体]上面这些观感,概括起来就是我说的列治文在城市建设规划方面的“精准、适当”,真有“添一分则肥、少一分则瘦”的感觉。当然,这种感觉也会因人而异,我太太就认为列治文还是人太多,不够清净;而我一位住在本拿比Metrotown的朋友则认为列治文还不够热闹。所以有时候“精准、适当”到了极致的时候就是“平庸”,没有了自己的特点,反而会招至非议。[/FONT]
[FONT=宋体]
待续……[/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