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一起去欧洲吧!即使不经意地走进一条不知名的小巷,历史的轻风便拂面而来,那里的每一扇窗、一束藤、一方砖,都仿佛在默默
地等待着你,等着你用心灵的唱机,细细的聆听一圈圈蚀刻在他们身上的岁月留声。在中国,这样的感受不是没有,只是已经被压缩到了
故宫里的每一块金砖、一幅墙、一片瓦。而最令我倾心的,却是故宫和天坛里的一棵棵耆耆老树,每次去,总是默默地在斑驳的树影下与
他们对视,于是,便听到那遥远的钟声、那鸽哨,还有一波一波来而复往的人声。。。只是,这样的静默,总是不断地被游人的喧哗所打
断。历史,在西人眼里,如你所言,是先人的骨肉和鲜血铸成的墓志铭,当我们伫立在它面前时,我们能做的,只有静静地倾听和膜拜。
而在中国人眼里,却成了到此一游的骄傲和佐证。。。
[FONT=宋体]在欧洲,俯首扬头满目文化,睁眼闭眼皆是艺术。[/FONT]
[FONT=宋体]在欧洲,人类进步的每一个阶段都被完整地保留。聪明的欧洲人,用坚韧的大理石,向后人骄傲地示范着数千[FONT=宋体]年前的辉煌,发达与文明。[/FONT][/FONT]
[FONT=宋体]在欧洲,各种艺术通过建筑的,园林的,绘画的,音乐的,以及文学的形式,早已在人类文明史上登峰造极。欧洲的艺术大师层出不穷,欧洲的艺术杰作灿若星河。[/FONT]
[FONT=宋体]在欧洲,弥漫在空气中的,没有凝结成实体,却无处不在的,是不羁的思想与磅礴的精神。三千年来,人杰地灵的欧洲诞生了多少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让今天乃至将来数千年后的地球人,得以享受他们的睿智,他们的博大,他们的精深,和他们的远见。[/FONT]
[FONT=宋体]欣赏欧洲,需要悠悠地品尝,细细地咀嚼,慢慢地琢磨,静静地回味。因为,欧洲的所有的魅力,都需要幽雅宁静的氛围予以配合才能够体味。喧嚣的鼎沸的人声,只适合于运动竞技场所。[/FONT]
[FONT=宋体]中华古文化也很博大精深。北京除了故宫和天坛而外,还有不少可去,也值得去发思古之幽情的地方:圆明园,颐和园,长城,先农坛,北海,香山,十三陵,还有雍和宫和潭柘寺。。。[/FONT]
俺和LG过去经常去北大随便闲逛,非常喜欢那里浓重的文化氛围。北大校园原来是圆明园的一部分,那里遗留的一些古建筑,与北大的人文精神契合得完美无瑕。在那里,同样可以体会到文化的积淀与自由的精神。。。
一份很好的讲义!学习了!在你大段的文字和思考面前,我总觉得自己很浅薄!这也是我为什么那么俯首贴耳的原因。
你推荐的那么多处,的确都很好,但故宫和天坛始终是最爱。每次去北京,只要有时间,必定去故宫,因为那里有太多的故事......
你文中提到大理石,倒令我不由得想到前年去希腊的事,最有意思的是,我在圣殿山上捡了十来颗雪白的碎石粒带回来,宝贝似的放进一个装满纸鹤的瓶子里,虔诚的敬仰与美好的祈愿,西方与东方的文化,就这样,合为一瓶,有一种说不出的特别......
好了,现在真要去睡了。对于工作,俺还是很勤奋滴,以后你回国开公司,雇俺得了,俺一定100%地干活!早安!
呵呵。。。嫩实在是太谦虚了!在俺的心目中,嫩是全才哪!
建议有机会时,秋天去北京的潭柘寺看看。
北京人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的历史之长,由此可见一斑。
潭柘寺的正殿前,种有两棵巨大的银杏树,一雌一雄,镇守着这座始建于西晋的千年古刹。记得这两棵树上挂着的标牌上写的是“古0001”和“古0002”,换言之,这两棵树是北京最老的被保护古树,它们的年龄都超过了1,300年。站在这种No。1,和No。2的跟前,只有敬慕之情油然而生。
潭柘寺里还有一棵被称为“帝王树”的古银杏树,树冠巨大高达30多米,树干周长据说有9米之巨。这棵树也有一棵“配王树”与之相伴。不过,据说当年种树的人阴差阳错,误种了一棵雄数,所以,“帝王树”就与它的“配王树”断臂千年了。
银杏树自远古时期就出现在地球,所以,与红树林一样,被称为是“活化石”。中国的古代高僧们,选择银杏树作为菩提树的替代品,所以几乎所有的古刹佛寺里,都可以发现参天的银杏树在荫庇一方。。。
金秋的银杏树格外漂亮,它们美丽的扇型树叶变成了耀眼的柠檬黄,在艳阳的光照下,透出一种眩目的金色,骄矜而尊贵。所以,历代帝王也都酷爱银杏,圆明园长长的墙外,沿路是一水儿的银杏。每当仲秋时分,南来北往的游客,踏着银杏叶铺就的金色地毯,去往他们心目中虽遭焚毁,却仍然不朽的圆明园遗址。
怀念北京的美丽,也怀念北京的亲人和朋友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