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吼吼楼主,并祝福楼主一家一切顺利,一切!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介绍一下我们是怎样学英语的过程:

我老公:

06年12月登陆后第一件是考试, 考了个2242, 等待上学时打工三个月, 用他的话是先体验一下劳动人民的疾苦, 上学时可以珍惜学习的机会. 三个月的FULL TIME 打工挣了7000大洋. 开学了, 上学时的态度是极度认真, 几乎疯狂, 但是他有个缺点, 他无法记住单词, 明明他昨天已经学过, 第二天就忘, 但是他会感到有点相识, 好像学过, 只能再查字典. 还有一点是哪怕一点小问题他都会在课室里问老师, 我有时觉得问这问题简直有点丢脸, 他不管面子还是问. 很长一断时间内, 他在课堂里学的东西根本听不懂, 只能回家恶补, 好在我们有两个好朋友, 一个是我们那里大学的英语老师, 还有一位是我们当地重点高中高三的英语老师 ( 她目前在CALGARY 的某个ESL 学校里当英语老师), 我老公在晚上学习不懂的时候她们两个的解释让他茅塞顿开. 我包揽家务, 负责打工. 这一年没有申请任何FUNDING. 一年后, 他考了5566, 光荣毕业, 老师给的评价是见过认真的学生, 却从没有见过这么认真的学生.

LINC 毕业后, 去考了ESL,考的很好, 说只要在ESL 里边读两个学期就能去SAIT 读书, 但要自己付钱读书, 我老公一听, 不舍得钱, 就不读了, 找了个FULL TIME 的保安工作, 从2007 年夏天一直到现在还继续干着. 因为这个工作的唯一好处是每天有3个多小时能让他读英语. 他就每天读当天的头版新闻, 并剪下, 保存. 不懂的地方继续问他的两个好朋友, 现在的英语水平如何, 不知道, 没有考试过, 但他的词汇量好过我, 并且没有任何障碍. 我女儿偶尔考他的单词都能拼写出来. 比我牛.

我的女儿:

登陆时才满6岁, 就混到一年级做了个插班生, 从第二学期开始, 老师是个非常好的女孩. 鼓励她, 希望她能早日开口. 我呢, 从她入学起, 第一天就教她一句英语: MAY I GO TO WASHROOM? 我真的担心有天她会拉在裤子上, 因为她整4个月在课室里没有说过一个单词, 回家只是说学校很好玩, 其他也说不出来. 当时家里样样都是旧家具, 只买个电视是新的, 还是OPEN BOX的. 小孩没有事情, 整日看电视, 问她你听懂电视里讲的是啥? 不知道. 我们忙学习,忙打工, 根本没精力去管她. 4个月后, 一天女儿从学校回来说, 老师表扬我了,因为我说了THANK YOU, 还是全班一起鼓掌的呢. 终于宝宝开口了.

一开口, 马上整串英语从女儿的嘴里往外跳, 阅读水准好像一下子上升到全班平均水平. 我鼓励她多和邻居小孩玩, 可以加强口语练习. 二年级的老师也是超级好, 非常喜欢她, 学期末几乎都是5分, 除了英语. 三年级开始英语也开始不错了, 我们没有时间陪她玩, 就让她自己看书, 阅读后把生词自己抄下来, 自己查英-英辞典, 并且归类, 做成她自己的辞典. 暑假寒假在家的作业是每天背诵10个单词, 并懂得意思, 归类到她的辞典里去. 四年级的学习成绩单上除了法语和体育是4分, 其他都是5分. 从三年开始又学习画画, 因为在家里实在无聊啊.

今天她5年级在读, 上个月通过心理医生的测试, 智商133, 文化课考试: 数学 99.7, 99, 98, ( 数字计算, 应用, 和概念....我也不懂), 英语, 词汇 99, 记忆94, 写作90, 逻辑98, 拼写73, 正在申请GATE PROGARM . 心理医生说了, 见过 英语好的孩子, 没有见过才登陆4年英语就这么好的孩子. 哈哈, 好开心啊....她的画也很棒, 12月分在图书管有了个展. 我现在唯一担心是她的中文了.

我呢, 下回再说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最近学校放了寒假,闲暇无事,经常来加拿大家园网来溜溜。近日看到了这位中年移民的新路历程,也勾起了我六年前的加国短登经历。
2004年暑期,我一家人在加国最适宜人居的卡城登陆, 当时作为一个来自国内南方的新移民探路者,初来加国,确实心潮澎湃又忐忑,来到新的国度,心里想着这就是我决心离开祖国和亲戚朋友而下半生将要重新开始的地方吗。卡城的地理地貌有点像国内的蒙古草原,来加后的第一个星期,没有做任何事情,只是各处转转熟悉环境,三天之内就把市中心区转了个遍,十条road和十条street都步行走了个遍,UC附近的几个中学看了看,没事时去UC的图书馆看看书,一个星期后,没有了陌生感,然后去新移民中心了解一下找工作的事情。经过十多天下来,感觉作为一个中年人在新的环境重新开始还真是不太习惯,国内的工作经历已经失效,虽说英语交流还不是大问题,但必须再重新学习才能找到新工作,是我所抵触的。本来在国内工作还不错,并没有孤注一掷来加国一去不回头的打算,移民加国也只是为了验证一下上世纪80年代末向留学美加而未有实现的心愿而已。
了解了加国的粗略情况及就业前景后,就打消了留下的打算,后面就计划作为暑期出国游算了,既没有去打工,也没有去找工作。在西部几个城市温哥华、爱城、马尼托巴等地转了转。然后就让妻子和儿子回国了。自己闲来无事,顺便在电视上看完了雅典奥运会,因为不像在国内转播时间差那么大,在2004年8月底就回到了国内(因为大学要开学了,来前并未辞职),在加国一个半月的暑期短登经历,对加国的环境留下了美好的印象。虽没有去打工或找工作,但也没有无所事事,每天去UC图书馆看看书,阅读了两本专业的原版书籍,隔三岔五的去大学篮球场与留学生打打篮球。也算是过了一个短期学习交流的机会。
算来,这一段加国移民的经历,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好的生活插曲而已,每每想起,总带着一点亲切和异样的感觉,但是对于自己的选择,从没有后悔,自此以后使我与加国有了一些亲切感,对加国的事情特别留意。现在,儿子也快要在国内一所985高校大学毕业了,总算没有耽搁他的学业。
?里?唆写了这么多,主要是看到了楼主41岁登陆加国的心如历程,又勾起了我的一段美好往事的回忆。。。
兔年的春节快到了,祝定居于在加国卡城的曾经的移民战友们幸福快乐!:wdb19::wdb19: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我作文一向不好,看到别人写的好语文章就是酸哟,哈哈!

我也过了40 了.小孩目前上高一,想让她去加读大学,不放心,想投资移民,谢谢分享.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才子啊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云雀飞翔,我的荒岛唱片


[FONT=宋体]我没有去过加拿大,了解也不多,直到一个选择将自己的命运和[/FONT]Canada[FONT=宋体]这个以前只停留在课本上的英文单词联系起来;即便这样,对我,那片遥远而陌生的土地至今仍然是一个个文字转化成的意象。有人说它是天堂,有人说它是地狱,究竟是哪一个,我没有答案。实际上,我也没有去刻意寻找答案,因为我作出这个选择,只是为了到另一个人间。[/FONT]
[FONT=宋体]可是,当我为了寻找卡尔加里而打开谷歌地图,看见卡城小小的圆圈西边那条蜿蜒的落基山脉,那山脉上皑皑的白雪,我一直平静的心里第一次萌生了向往。我想起了西藏。[/FONT]
1992[FONT=宋体]年,我第一次去西藏,并且生活了一段较长的时间。盛夏七月,我在零下两度的风雪中徒步格拉丹东的茫茫雪原;在加措山海拔[/FONT]6000[FONT=宋体]多米的冰湖边上,在黄羊狂奔的冲天烟尘中,我遥望夕阳中的希夏邦马;雅鲁藏布江水掉头的轰鸣之中,我翻越经幡舞动的色季拉山口。至于珠穆朗玛峰,语言已经无法描述,虽然两次看见她出现在云端,可我始终不敢正视,只记得在那个时刻,唯一的想法就是虔诚地磕上几个长头。[/FONT]
[FONT=宋体]我不止一次幻想着从温哥华前往卡尔加里的途中,从飞机上俯瞰落基山慢慢飘过的景象。但是,我知道,加拿大西部的高原,永远取代不了西藏。[/FONT]
[FONT=宋体]所以,我总是摆脱不了心中那几丝凄凉。[/FONT]
[FONT=宋体]前几天和一位喜欢古典音乐的移民前辈聊起荒岛唱片。把移民与荒岛人生联系在一起是荒唐的,但是有一点很像,是行李的限制和生存的压力,让我们嗜乐如命的发烧友不得不把心爱的大多数唱片留在国内。我和这位朋友分别选择了自己的荒岛唱片。[/FONT]
[FONT=宋体]他的选择,是灌录在一张唱片上的贝多芬第一、第二交响曲。这很出乎我意料,本来我想,很多人会选择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因为它们能给人以慰藉,还有很多人可能会选择贝三(英雄)、贝五(命运),它们能让人获得激励,或者是德沃夏克第九交响曲,苦闷的时候浇一浇自己的乡愁。朋友对他的选择是这样解释的:踏上新大陆,需要有积极、开朗的心态,听贝一;面对新环境的挑战,需要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听贝二。我想,他已经登陆数年,他的选择应该是有道理的。[/FONT]
[FONT=宋体]我的选择,则是[/FONT]Vaughan Williams[FONT=宋体]那首《云雀飞翔》。朋友说,他也很意外。我说,这是因为我喜欢英格兰腹地原野上高飞的云雀;它让我常常想起羊卓雍湖上空的鹰,孤独地盘旋,盘旋,逐渐缩小成一个点,最后消失在远方。[/FONT]
[FONT=宋体]这是一首长度只有[/FONT]10[FONT=宋体]多分钟的小提琴独奏与弦乐队小品。不时出现的小提琴的颤音,表现云雀在空旷的原野上忽高忽低、上下盘旋。那是原始的、没有人迹的旷野,只有一只、或者两只云雀。它是自由而孤傲的:时而随山峦起伏,时而在平原上翱翔,时而翻飞在水面,时而穿越云层……最后,毫不犹豫地向着无垠的碧空飞去,那个小小的身影越来越远,终于消失在天际。和一般的协奏曲不同,小提琴的独唱高高凌驾于乐队之上,所以,尽管作为背景的乐队不断地展示着不同的空间,但云雀的小小身影总是十分清晰而坚定。也许由于那个自由孤傲的生命对抗强大自然的悲壮,我每次听过之后,总是在感受到一股力量的同时,还隐隐触摸到一丝忧郁和感伤。[/FONT]
2006[FONT=宋体]年秋天,我曾经驱车穿行在英伦中部奔宁山脉起伏的丘陵地带,终于真切地感受到了多年来最喜欢的音乐形象。记得就是在那次行程中,我曾经对同行的厦门一位朋友说,也许有一天,我会离开中国;我们还开玩笑说最好到剑桥或者牛津开个饭馆。[/FONT]
[FONT=宋体]没想到,仅仅[/FONT]3[FONT=宋体]年之后,我带着自己喜欢的[/FONT]Warren-Green[FONT=宋体]版《云雀飞翔》,就要启程了。[/FONT]
我没有带唱片来,一张也没。
如果让我选择,我可能会选《贝九》和《鳟鱼》,鳟鱼是我古典入门的第一首唱片。《贝九》是去年才逐渐的喜欢上的。
也许很浮躁吧,最近几天就这么浑浑噩噩的过去了。
楼主加油!
 
回复: 在路上:一个中年移民者的心路历程

好帖,一口气读完了,楼主目前是个什么状态,怎么不分享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