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无法控制你的过去,但是你可以控制你的未来。
你这样想一想:在中国,考大学以前,基本上人人都学过英语,对吧?中学六年,每周4课时,总共就是960学时。
上了大学之后,以我为例,同济大学的工科,每周还是4课时的英语,大学4年只允许学两年的英语,也就是320学时。 或者说,就算你上中文系4年下来一门英语课都没上过,我也就比你多学了320小时。
320小时是什么概念?假如你真想发奋了,每天学8小时英语,40天或者两个月你就赶上我了。就算我大学时、每周我自己再复习了4个小时(其实没有),你也就只需要4个月赶上我。 我知道很多人会不相信我,但是事实就是如此。
人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大多时候都是自己“制造”出来的。人这一辈子,最需要突破的其实是自己。如何去积极正面的考虑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人要想发奋任何时候都不晚,以前的底子也不成其为理由。格林斯潘以前一直立志搞摇滚乐的,40岁才开始学经济,还有鲁迅弃医从文,成为国外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文人。这样的例子你要是有心找,还能找出很多来。
以我自己为例,我大学时学的是空调暖气,毕业搞了一年就转行搞管理去了,那时我是管理文盲。5年后我又转行搞销售去了,那时我是绝对的销售文盲。4年后移民加拿大,当时不了解情况,“被迫”转行读电子工程,当时我是电子文盲。读了4年,毕业时碰上北美工作大量外包、又找不到工作,不得已又转行做我现在的癌症放疗,当时我又是癌症放疗的文盲,可是我一路走下来了,现在工作才两年,年薪已达6位数美金。(我的经验在
这个帖子里有详述,请点击)。假如我要是持你那样的想法,早就可以躺倒不干了。
我的意思是说,你如果再给我几个你学不好英语的理由,我也能保证一一说服你。但是这个不是关键,我说服你也没用,最关键的是,你自己“
要为成功找办法,别为失败找借口”。 养成了这个习惯,下回说服你的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我天性喜欢直言不讳、有时还一针见血,如果嫌我说的话难听,还请当作“忠言逆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