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矛盾/到底去不去加拿大了,朋友们帮助我,开导开导我好吗?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wdb6: :wdb6: :wdb6: :wdb17: :wdb17: :wdb17:






兔八哥 说:
今天又会是一个热闹的周末 :wdb6:
可以明白无误的告诉你,你不是第一个来这里打击大家的人,这里也不是唯一的移民论坛,我们还有互联网,大家的消息来自四面八方,内容也是千奇百怪.相信每一个作出移民决定的人,都会在做这么重大的决定之前进行了深思熟虑,对不同的人来说,移民不一定都是是正确,但一定是当时他最想做的决定.包括你自己在内,当初去之前一定是考虑好了,放弃了国内的一些既得利益.只不过加拿大的现实击碎了你的梦想而已.
尽管我们无法知道你当时的梦想是什么,也没有兴趣知道.但你的梦想破碎了,很后悔,我们听着也遗憾.可你能根据自己的一些经历就推断其他人也一定会象你一样吗?你为了让别人相信这一点,把自己的光辉履历繁复叙述,有没有拔高我不知道,但把现在的生活降的很低大家还是能看见的.这样的落差的确是有些吓人.比8848不上,至少也有泰山那样的海拔吧.

可我想说的是(我 :wdb5: ,才说到自己想说的,'楼上的楼上的楼上的M又要说我灌水了)世界很大,不是每个人都曾经拥有光辉的历史,也不是每个人去了加一定会生活在最低处,更不是每个生活在低处的人都会怨天尤人,不心存感激.
实际情况就是,大家的梦想已经在脑海里生成,无论是荣华富贵还是平淡人生,每个人的一定是不一样的 .
你如果愿意帮助别人,请多讲讲在加拿大的求职经历和这个过程中的一些感悟,请多讲讲在办SIN,银行帐户过程中遇见的问题和经验.租房过程中的一些好建议.请多给大家几个实用的网站集锦.
请不要武断地为别人下结论,毕竟这里大部分还没有去到加拿大,他们的梦想依然存在,能否实现还是未知数,只能是未知数,否则谁还会去呢? 去了的人为什么还是有很多人会留下来呢?'

移民真的很象婚姻,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有人一生幸福,有人起伏跌宕.
不会有哪个傻瓜会在别人新婚大喜前夕愚蠢地劝:"请不要结婚,因为我看见好多很般配的人结婚都不幸福还离婚了,所以你还是不要结婚了,婚姻不是好东西 :wdb1:你问我为啥还好好的,我跟你说,只所以还没离是因为我想等生个孩子以后再离,不能白结一次婚那."
:wdb3: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FCH 说:
Cadmus,

其实,我没有看到这楼里有人怀疑你说话的真确性,你是否有些多疑了?有人反对的是你 只 提负面消息。

在你看来,你举的负面的消息是千真万确,别人的正面消息怎么就是美丽泡沫了?这也未免有些狭隘?

另外,还有个技术问题想请教:你看来不怎么喜欢加拿大,那你还等什么国籍?还打算再回来?拿了国籍,回大陆要签证的,而且每住一段时间还要离境一次。您有什么高招应付?我也可以让我身边正在犹豫的朋友有个借鉴。

最后,我想说:你无意中找到家园,是大家的缘分,可是,我很失望,也很遗憾听到你说,“不做亏本生意”,这里“没有任何益”,你不准备再来。

还是希望你常来呀,遇到些不同声音就受不了了,这不是你批评很多即将要登陆加拿大的移民朋友的话吗?

我们每个人在自己享受言论自由的同时,也要尊重别人同样的权利;在自己希望被别人尊重的时候,也要同样尊重别人。

谢谢,其实即使无人攻击我的信息,我也不会在这里呆久。毕竟我不象你们,把这里当成家园,我没有这种感觉。我只是偶然路过,一个很现实的过客,来了就必然会走。

别人的正面消息是不是美丽的泡沫,你看子好贴出来的调查报告吧,比我说的要负面得多,那群胆小鬼没有胆量去批驳那个报告,只会次次纠住我的文字来耍嘴皮子而已。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呵!楼主一定没想到自己的问题惹起了这么激烈的反应, :wdb10:
这是个老问题啦,见仁见智的,没有标准答案,争论起来也没什么意义。
我想所有还在进程中的人大都还是抱着隐隐的希望,充满了憧憬,但是已经是过来人的,多半有着不同的感受。
就好像人小的时候总希望自己尽快长大,但长大之后才发现跟想象完全不同,有喜有悲,有各种责任义务,但这何尝不是一种新的体验呢。
不管身在何处,生活还要继续。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mfcguy 说:
大家都别犹豫了,我看即使现在没有拿定注意的最终也要选择:移民!人往高出走!加拿大虽然不如美国发达,可是比起中国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不管是社会体制还是生存环境),国内发展的是快,但绝不是我们这代能看到的了(看到中国全面超越加拿大)也不是我们下一代可以看到的,甚至下下一代也看不到。。。某些人总是强调非主流的现象,也不知道意欲何为!?

mfcguy,你引用的数据中有一个错了。加拿大的GDP早在2,3年前,已经低于中国的GDP了,不过人均是依然高过中国(毕竟加拿大才3000万人)。其它数据没有问题。

不过,来了你就会知道,中国的沿海大城市,早已经超越加拿大了。只是加上中西部落后地区,确实是在你我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到超越加拿大。

你年龄不大,家庭负担不重,适合移民闯一闯,不过,前路荆棘满途,做好思想准备和体力准备。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cadmus 说:
mfcguy 说:
大家都别犹豫了,我看即使现在没有拿定注意的最终也要选择:移民!人往高出走!加拿大虽然不如美国发达,可是比起中国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不管是GDP总量还是人均,不管是社会体制还是生存环境),国内发展的是快,但绝不是我们这代能看到的了(看到中国全面超越加拿大)也不是我们下一代可以看到的,甚至下下一代也看不到。。。某些人总是强调非主流的现象,也不知道意欲何为!?

mfcguy,你引用的数据中有一个错了。加拿大的GDP早在2,3年前,已经低于中国的GDP了,不过人均是依然高过中国(毕竟加拿大才3000万人)。其它数据没有问题。

不过,来了你就会知道,中国的沿海大城市,早已经超越加拿大了。只是加上中西部落后地区,确实是在你我有生之年,都未必能看到超越加拿大。

你年龄不大,家庭负担不重,适合移民闯一闯,不过,前路荆棘满途,做好思想准备和体力准备。

感谢你的善意提醒,我从始至终都是做好最坏的打算的,无论是财力还是思想上。其实人在哪里都是一样活,都可能活得好与坏,大环境好的地方,活得未必就好过大环境不好的地方,但我还是想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GDP的问题,咱不去讨论了,自由公论。
国内沿海大城市早已超越加拿大,我不敢苟同,我不知道你指的超越是哪个方便,除了人口。我们来看看国内现在GDP排名第一上海吧(我看没人能否认上海是国内经济金融中心吧),看看上海所处的国际地位:
1.上海曾经是远东国际金融中心,是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城市。1949年以后,因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制约,上海国际地位大幅度下降。1990年代以后,随着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建设的推进,上海的地位又逐渐凸显出来。虽然在城市综合实力、生态环境、文化设施等方面,上海与著名国际大都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2.从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其相关指标来看,上海综合经济实力虽然在国内排名第一,但与著名国际大都市相比,差距很大。以1990年代初相比,上海GDP远比新加坡和巴黎为低,是伦敦和纽约的六分之一,是东京的二十分之一。从人均GDP看,上海与这些国际化大都市的差距更大,是香港、新加坡、巴黎、伦敦的近七分之一,是纽约的十分之一,是东京的二十分之一。从产业结构上看,上海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比例,还不到著名国际大都市的一半。
3.在生态环境方面,上海在绿化、饮水质量、空气质量诸方面,在1990年代以后均有较大改善。以绿化而言,1990年,上海市区人均公共绿地为1.02平方米,以后有较大进展, 1996年为1.92平方米,1997年达到2.41,但同国外著名大城市相比,仍有很大差距。
看看当今一些国际公认的世界级城市,专家们把世界级城市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两种。在综合型中,称得上全球级的是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洲际级的就比较多了,像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洛杉矶、芝加哥、大阪、香港、新加坡、悉尼等等都可以名列其中,但上海离世界级城市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从以上比较看来,你不得不承认一点,上海况且如此,中国其他沿海城市还用比较吗?这样的格局决定了,不是你我,以及子辈、甚至孙辈能看到中国超越西方列强(加拿大当然也算是列强之一)。 另外国外各个城市、省与省、州与州间贫富差距就不会想国内这么明显,这点你也不得不承认,所以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但加拿大却有若干个多伦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mfcguy,哈哈,我才知道为什么你们认为加拿大非常美好。

你注意到没有,你列举的1,2,3项中,和上海进行比较的城市,没有一个是加拿大城市。不信,你自己再仔细看看你的文字,只在3项之后的说明文中,出现了唯一的加拿大城市多伦多。为什么大量的经济数据比较,基本不使用加拿大的城市?你自己想想。

我来加拿大之前,也是被国内的宣传认为加拿大是“列强”之一(至少是西方工业七国呀),直到抵达后一周内所见以及那个加拿大银行中的香港职员的话,才使我开始重新审视加拿大。

“所以中国只有一个上海,但加拿大却有若干个多伦多。”希望你来加拿大后,拿这句话问问任何你见到的人,中国人也好,西人也好。他们给你评判。

来了你就知道,加拿大全国数得上名的大城市只有11个。我所在的阿尔伯特省,只有3个城市人口超过10万。他们是省会爱民顿,石油城卡加利,以及一个还没有中文名的Lethbridge。只有这三个城市各有一所university.顺便说一句,Lethbridge在西人中都被称为“小城”(二战时流放日本侨民的集中营),部分人买圣诞礼物都是驱车3小时到卡加利来买。我在卡加利的店子最近就时常有Lethbridge来的顾客。

卡加利作为90万人口的加拿大第五大人口城市(面积第二大,仅次于多伦多),全城总共10个Mall。Lethbridge只有3个Mall。一个Mall有多大?一个Mall里面的商家,全部加起来不到上海淮海路商家的二十分之一。一个Mall的长度(大小)不及上海淮海路的十分之一,只有广州天河城(最近改名为天河Mall)的三分之一。北京王府井我只走过一小部分,所以不敢拿来做比较。当然,多伦多作为300万人口的加拿大第一大城市,同学说有Mall 60个。

自己来自己看,爱干嘛干嘛。母鸡还是凤凰,自己亲手摸一摸就知道。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2002年世界GDP前20强(国际汇价)
排名 国家/地区 GDP总值(美元)
1. 美国 10.42兆
2. 日本 3.98兆
3. 德国 1.98兆
4. 英国 1.55兆
5. 法国 1.41兆
6. 中国大陆 1.24兆
7. 意大利 1.18兆
8. 加拿大 7156亿
9. 西班牙 6497亿
10. 墨西哥 6372亿
11. 印度 5150亿
12. 韩国 4766亿
13. 巴西 4523亿
14. 荷兰 4137亿
15. 澳大利亚 4105亿
16. 俄罗斯 3465亿
17. 瑞士 2680亿
18. 比利时 2476亿
19. 瑞典 2297亿
20. 奥地利 2029亿

以上排名来源于http://zh.wikipedia.org/wiki/GDP,你自己去看。

中国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14470亿美元,明显落后于美国(110040亿美元)和欧洲(110250亿美元)。
来源于http://www.sznews.com/n1/ca1329515.htm 中经济学家,罗兰-贝格公司监事会主席罗兰・贝格2004年11月29日在奥地利林茨市举办的总银行论坛上发表的见解。

加拿大国内生产总值(2003年):12146亿加元。当年美元加元兑换率,汇率(2003年平均汇率):1美元=1.4加元。换算为美元,2003年加拿大GDP是8676亿美元。
来源于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bmdyzs/gjlb/1938/1938x0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中-加拿大概况。

中国GDP是不是早在2,3年前就已经超过加拿大,你自己看吧。

我语气虽然嚣张,不过,我从没有编造过数据和谎言,一切以事实说话。

如果你去过上海,去过上海的北京路,淮海路。那么在你登陆温哥华时,上来写一个这两个大城市的繁华程度的比较。
 

刘默

Guest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0.00%
心领神会:您好

心领神会:您好,你现在还在加拿大吗?过的怎么样,你觉得在加拿大的移民生活现在现状怎么样,如果在国内有好的机会发展你觉得还适宜出国吗,这个移民的机会是否有它的意义吗?移民的机会是不可放弃的吗?请指教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在这里争论加拿大好不好并没有多大意义,现在能选择获得身份的大多数就是移民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能移民美国、英国的毕竟还是不多,除了加拿大还有什么更好的去国外发展并获得身份的机会吗?我也知道去美国好,可是读书拿不到奖学金巨额费用承担不起,工作嘛资历还差点获得绿卡甚至公民身份难度更大,难道偷渡?加拿大再不好,也是提供了一个相对容易的去实现个人计划的方案和途径,还是那句话,人往高出走,等你获得加拿大公民后你可以去更多更好的地方,而在国内你就要受局限,这点你不否认吧。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mfcguy 说:
cadmus 说:
没想到mfcguy不仅幽默还很见见多识广, :wdb17: :wdb17:

cadmus: 你不明白,mfcguy就是住在上海的,当然去过上海,去过上海的北京路,淮海路,还有你不清楚的小马路。

我也是住在大城市的,但我周围好多有能耐的人早就走了,现在终于快轮到我了,事在人为。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处理,处理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所以你在论坛上把你看到的不好的方面提供给大家,我非常的感激,我会从负面教训中寻找根源,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

但也希望你能提供一些成功的事例,让我们这些未出国门的人能更有信心一些,毕竟很多事情的成功是要靠信心,勇气,和毅力才行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不说别的,就凭上海地铁(特别是一号线)、徐家汇商圈里各大商场、浦西的主要道路上的拥挤程度也足以让人窒息,特别要强调一点,在上海开车简直就是受罪而不是享受生活!每天内环沿线上下班高峰的拥堵程度是让人恐惧的,不论是高架路上还是地面路上,浦西内环线内上下班时间驾车是一件让人想想都可怕的事,我曾经2个小时内只行走了2km!有一次内急,在车里硬是被堵无法下车方便差点憋出病来!我想也许只有在浦东才能感觉到一点点开车的快感吧....上海是这样,北京等大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出门行车难,这点在加拿大肯定会好很多。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mfcguy 说:
不说别的,就凭上海地铁(特别是一号线)、徐家汇商圈里各大商场、浦西的主要道路上的拥挤程度也足以让人窒息,特别要强调一点,在上海开车简直就是受罪而不是享受生活!每天内环沿线上下班高峰的拥堵程度是让人恐惧的,不论是高架路上还是地面路上,浦西内环线内上下班时间驾车是一件让人想想都可怕的事,我曾经2个小时内只行走了2km!有一次内急,在车里硬是被堵无法下车方便差点憋出病来!我想也许只有在浦东才能感觉到一点点开车的快感吧....上海是这样,北京等大城市也好不到哪里去,出门行车难,这点在加拿大肯定会好很多。

上海的马路条件不比多伦多差,绝对汽车数量还不及多伦多, 可是由于自行车多, 行人,司机和交通部门的整体软件水平都有待大大提高,所以交通效率远低于多伦多.

还有就是这里的高速都是贯穿市中心区域, 尽管高速都是在双向8车道甚至24车道. 可在高峰时端堵车也是家常便饭每日必修课. 开车在加拿大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须,也不是享受生活. 除非是那些有钱人在夏天开着八几年的名牌老爷敞蓬车边享受阳光,边开着自己的爱车时.....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futureshop 说:
上海的马路条件不比多伦多差,绝对汽车数量还不及多伦多, 可是由于自行车多, 行人,司机和交通部门的整体软件水平都有待大大提高,所以交通效率远低于多伦多.

还有就是这里的高速都是贯穿市中心区域, 尽管高速都是在双向8车道甚至24车道. 可在高峰时端堵车也是家常便饭每日必修课. 开车在加拿大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须,也不是享受生活. 除非是那些有钱人在夏天开着八几年的名牌老爷敞蓬车边享受阳光,边开着自己的爱车时.....

你说的也是,但不知道多伦多堵车和上海这里堵车是不是一个级别的呢?反正我的感觉,在上海如果平时开车上班必须穿过市区或者走外环以内道路的,肯定效率远低于乘坐地铁+公交!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Re: 心领神会:您好

刘默 说:
心领神会:您好,你现在还在加拿大吗?过的怎么样,你觉得在加拿大的移民生活现在现状怎么样,如果在国内有好的机会发展你觉得还适宜出国吗,这个移民的机会是否有它的意义吗?移民的机会是不可放弃的吗?请指教

我在加拿大,过得一般,熬过最底层的工作,虽然现在自己开店,但辛苦程度与我当年做总监时比,一个天上,一个地面(还好不是地狱)。

我并非完全不赞成移民,但以什么为衡量标准来看待移民,我和这里很多朋友不一致。他们说调整好心态就行,我觉得,既然你来加拿大做工人都可以调整好心态,为什么在中国有一定社会地位却调整不好心态?他们说加拿大制度好,自由民主,可我说,来加拿大后,整天为温饱而奔波,你就是有权被选举为总统又有何实际意义。他们说来加拿大凭双手可以创造未来,我奇怪在陌生的语言不通没有人际关系的加拿大你觉得可以做到,那在熟悉的相同语言的有大量人际关系的中国你却双手创造不了未来?

不要讲大道理,正如“国家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就是以“利益”为唯一标准来衡量移民的。

移民,无非都是想得到更大的利益,没有人喜欢做共产主义的雷锋。所以,移民不移民,你以你自己的利益是否增加为衡量标准。

如果你在国内有房有车,工作稳定,年龄超过35岁,我建议你短登,保留移民身份,过一年后看国内情况再做打算。也顺便看看实际的加拿大是如何的。这样做,不损害你目前的既得利益,又增加了加拿大永久居民的身份,因此是“利益增加”。

如果你在国内工作不顺,收入拮据(月收入3000元以下者),无房无车,年龄低于30岁,我建议你长登,反正国内的生活并不是太好,来到加拿大坏也坏不到哪里去,落差不会太大,心理容易承受。熬个一二年,既锻炼你性格又锻炼你人格,然后可以选择回国发展还是继续留下(国内不少海龟骗子就是在这里锻炼出来的人格,不是说要你象他们学习,而是学会“实际”)。这样你原本的既得利益就很小,增加永久居民身份,可以说利益增加。

那界于这两者中间的人怎么办?衡量你自己靠那边更近些。衡量你为移民所需要付出的国内既得利益大不大,那种卖房卖车举家搬迁的人将会得不偿失,那些为移民夫妻反目,与老父母关系搞僵的,都是得不偿失,人生最珍贵的是亲情爱情,不到你失去时,你不会感觉到。

不论做何种选择,我建议至少来短登一下,保留一个永久居民身份,毕竟付出了精力和金钱,不能浪费这个利益。而且一旦重病,还可以适当享受一定的加拿大医疗福利(在国内治疗可以拿到加拿大报销一部分,我道听途说的),至于加拿大的养老保险,最好现在别去想它,等你我老时,还不知道加拿大政府是否破产(这里政府可以破产的)。

我以“利益”为唯一标准。

说到孩子,难得天下父母心。不过,其实反过来想一想,你们自己不是凭自己的能力争取到移民资格的吗?难道你们的孩子如果在中国长大就没有这个能力?你们夫妻即使不去加拿大,难道就等于你们的孩子未来就没有机会自己去加拿大了?我觉得父母最要紧的是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而不是给孩子盖一个安乐窝,这才是对孩子真正负责。因为你们夫妻不能代替孩子活一辈子的。让孩子自小就在加拿大长大,嗯,我不便评论了。不过,大学还是来加拿大读好些,这是增加利益的,毕竟国内崇洋媚外十年内是改不了的。

有些父母担心中国的教育制度不好,其实,哪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在本国都是被批评的,看看日本,看看韩国,比中国恶劣多了。韩国父母为了让孩子英语发音准确,甚至带孩子去修剪舌头的系带(就象给鹦鹉修剪舌头一样),这又是什么教育制度?可这不妨碍韩国国民富裕的提高呀。

我说的全是指目前,给你们衡量是否“现在移民”的一些方法,不是指明年,更不是指未来。每年实际情况都会变化,每年你们都需要根据家庭实际情况,再评估一下是否去加拿大生活。所以注意加拿大相关的移民法例,不要因为时间问题被剥夺永久居留权,毕竟这个“永久居留权”是你们的既得利益。

末尾再加一句:你原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别管我说的东西。因为我不会对你们的未来负责。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Catherineshen 说:
mfcguy 说:
cadmus 说:
没想到mfcguy不仅幽默还很见见多识广, :wdb17: :wdb17:

cadmus: 你不明白,mfcguy就是住在上海的,当然去过上海,去过上海的北京路,淮海路,还有你不清楚的小马路。

你去的那个城市叫什么来着,好象叫阿什么什么的。不知你当初为什么会选择那么个城市,如果是处于对那个城市的向往,或出于某种感情的原因,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如果不是出于以上的原因,你选择了那个城市,本身就是一种失误。所以你的观点只能是看看而已,根本不能作为参考的。

我也是住在大城市的,但我周围好多有能耐的人早就走了,现在终于快轮到我了,事在人为。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人处理,处理的结果都是不同的。所以你在论坛上把你看到的不好的方面提供给大家,我非常的感激,我会从负面教训中寻找根源,不让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的身上。

但也希望你能提供一些成功的事例,让我们这些未出国门的人能更有信心一些,毕竟很多事情的成功是要靠信心,勇气,和毅力才行的。

呵~~,我选择的城市是不是失误,你来了就知道了,从温哥华,多伦多搬家到我这个城市的人(不是指新移民呀),与日俱增,搬出去的人,越来越少。这不是我编造的,是去年市政府发布的人口增长和居屋增加这个报告中的数据,具体统计数据我忘了,是每天xx辆搬家到卡加利的车(政府有统计的)。而且是外省居民调查中,最希望搬迁到的城市。

另外告诉你,卡加利是加拿大城市中,GDP增长最高的大城市。阿尔伯特省是加拿大唯一没有赤字的省政府。别的省份买东西时要加多15%的税,阿尔伯特省只需要7%。

mfcguy就住在上海,更好了,他来温哥华后,就可以写一个比较文章了。

Futureshop住在多伦多,给出的关于汽车和塞车的评价,恰如其分。卡加利的塞车情况,比起多伦多轻多了,不过上下班时间堵车,那可是报纸天天叫嚷市政府无能的新闻,何况加拿大还是基本没有行人的国家。

不论你住在哪个国家,都会发现其不好的一面,然后就根据新闻去幻想其它国家好的那面。呵~~~,我就是这样幻想欧洲的。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晕!这也要开导!!!

:wdb2: 听别人的对你有用吗? :wdb5: 每个来这的最终结局都不一样!你其实自己衡量一下就可以了!听多了其实也没啥好出!到时大概你就真的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去了! :wdb4: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mfcguy 说:
futureshop 说:
上海的马路条件不比多伦多差,绝对汽车数量还不及多伦多, 可是由于自行车多, 行人,司机和交通部门的整体软件水平都有待大大提高,所以交通效率远低于多伦多.

还有就是这里的高速都是贯穿市中心区域, 尽管高速都是在双向8车道甚至24车道. 可在高峰时端堵车也是家常便饭每日必修课. 开车在加拿大仅是日常生活的必须,也不是享受生活. 除非是那些有钱人在夏天开着八几年的名牌老爷敞蓬车边享受阳光,边开着自己的爱车时.....

你说的也是,但不知道多伦多堵车和上海这里堵车是不是一个级别的呢?反正我的感觉,在上海如果平时开车上班必须穿过市区或者走外环以内道路的,肯定效率远低于乘坐地铁+公交!

DOWNTOWN的高额停车费(没小时5刀)也是那些上班族放弃自己开车坐公车的主要原因.
 
最大赞力
0.00
当前赞力
100.00%
to:cadmus

昨晚, 发完帖子后,就觉得有些方面讲得有些不妥,因为究竟选择那个城市居住,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想法,我以我的喜好来评判别人是不太妥当的.所以我一早起来就将这段删了,可是还是给你看见了.你可以将加拿大不好的方面反映给大家,但是希望也能将好故事讲给大家听,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也有所期盼.
至于你拿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同加拿大来比较,显然是太片面了。上海现在的确是漂亮了很多,但是只有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才会有真真的切身体会。很多负面的我都不想讲了太多,就我自己最亲身体验的小故事告诉你:

我丈夫3年前12月,不知怎么突发奇想,买了一个国产的空调装在卫生间里,希望冬天能让儿子在家里洗澡。当天买回来就发现温度最多只能打到24度,马上和厂家联系,当时厂家态度非常好,说好了可以马上帮我们解决问题。但是一拖就拖了二个星期,最后还是没法解决温度的问题,于是我提出了退货(因为无法达到更高的温度,留着它在4平米的卫生间里有什么用?),但厂商说你要退货找商家,于是又去找商家,商家回答我说超过1星期了,不可以退。由于我家另外装的二个空调都是松下的,并且在17,10平米里也能打到30度,我坚信这个国产的空调质量肯定有问题,我要求退货也是有理由的。于是我又找到消费者协会,消协说谁投诉谁举证,他们也只有协调的权利,要说他们质量有问题也要我自己去拿出证明。于是,我又找到质量检测单位,要求他们帮助我检测一下这个空调到底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质检公司的人跟我讲了一套非常复杂的程序(这里我就不多讲了),然后我问他们做这样的测试估计需要多少时间,多少费用。他们回答我说:时间很难估计,至少要半年以上,费用6000以上。我听后差点晕过去,我买个空调才1500左右。我最后告诉了消协:这样的举证我做不到,时间和费用我都承受不起,经过多次的反映,最后由厂商所在地区的工商管理部的有关同志出面协调,最初我提出直接在我家做测试,(另外二个装在更大房子里的空调,如果能打到30度,这个国产的装在4平米的地方达到28度,就算合格),当时厂商认为我的要求可以接受,但是由于当时已经是第二年的6月份了,气温已经相当高了,所以厂商要求延后做。于是11月,我又通过工商局的同志预约了厂商商量做测试的事,可是厂商却根本不同意再做这个实验,而同样是当初上次参加会议的工商局同志,这次却站在了厂方的立场上为厂商说话了。当时,我才真真意识到老百姓永远是出于弱势的,碰到问题没有一个部门会为你主持公道的,尽管电视里,报刊上一直呼吁保护消费者利益,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日3/15日左右,这方面的报道特别多。没有碰到具体事情,你会觉得现在的状况比以前好多了,消费者的权益有了保障;但一旦碰到事情,你试试,很多根本只是形式,根本没有那么回事,还不如根本没有的好,免得让人白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我想在加拿大遇到我的这种情况,如何解决,你是比我清楚的多了,有这么累吗?更可气的是,没有多久,报子上刊登了这家厂商倒闭的消息。这说明这家产品的确是不符和标准的。这只是太小太小的事,很多事情都没法说,还是让你对上海留一个较好的印象吧。记得你在有个帖子里提到了子好,我也看过他发表的文章,至少我从他的文章中不仅仅看到了中国人在加拿大求生存的不容易,也让我从那些坚强的中国人身上学到了坚韧的毅力,拼搏的精神和努力的希望。对于这种让人清醒,催人奋进的好文章,有什么理由可以去反驳的。尽管有篇文章他写得有些过火了,但是他直言不讳的精神,和他广博的知识还是令我对他敬佩有佳。
欢迎你还经常上这里来溜达溜达。
 

Similar threads

家园推荐黄页

家园币系统数据

家园币池子报价
家园币最新成交价
家园币总发行量
加元现金总量
家园币总成交量
家园币总成交价值

池子家园币总量
池子加元现金总量
池子币总量
1池子币现价
池子家园币总手续费
池子加元总手续费
入池家园币年化收益率
入池加元年化收益率

微比特币最新报价
毫以太币最新报价
微比特币总量
毫以太币总量
家园币储备总净值
家园币比特币储备
家园币以太币储备
比特币的加元报价
以太币的加元报价
USDT的加元报价

交易币种/月度交易量
家园币
加元交易对(比特币等)
USDT交易对(比特币等)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