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说还休

回复: 欲说还休

很爱看,冒个泡,送花了.
 
回复: 欲说还休

儿子一天天开始适应学校的生活,朋友也慢慢多起来。直到有一天他带回家一张纸,说要我签字。原来是学校的通知,说他多次在操场上向同学扔石子,屡教不改,所以学校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在剩下的日子里,课间休息他就不能去操场了,只能呆在室内。

那时的我还是国内的作派,一点也不懂这里的文化。于是我先把儿子一顿好打,然后就去找校长。我说你们这是种族歧视,为什么好几个男孩子一起打仗,就光处理我儿子。还有,为什么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没及时通知我,等到事情再无挽回的时候才告诉我,对家长和孩子都不公平。而且我儿子语言不好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并不十分清楚学校的规则,他只是在模仿别的孩子。校长还挺有涵养,耐心听完我的抱怨,然后解释说同样的通知也发给了另外两个参与的男孩,并保证以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年过去了,我现在意识到我当时其实是错得很厉害

一点都没错,跟他们不要太客气。勇敢一点,他们会怕你四处投诉,不敢玩阴的。他们没有在中国那种绝对的权利,更多的是息事宁人,挣高薪混日子。
 
I

InVan

Guest
回复: 欲说还休

一点都没错,跟他们不要太客气。勇敢一点,他们会怕你四处投诉,不敢玩阴的。他们没有在中国那种绝对的权利,更多的是息事宁人,挣高薪混日子。

:wdb10:如果你是一味地责备自己的孩子,结果可能是对方没完没了地整你的孩子,混日子的他们总算得着事可做可说了。。。
 
C

Cakka

Guest
回复: 欲说还休

我说错了意思是指我当时没重视对我儿子行为举止的教育,没认识重要性。

非常同意lz,不但是孩子,大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期待lz更多这方面的经验分享。
 
H

how

Guest
回复: 欲说还休

儿子一天天开始适应学校的生活,朋友也慢慢多起来。直到有一天他带回家一张纸,说要我签字。原来是学校的通知,说他多次在操场上向同学扔石子,屡教不改,所以学校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在剩下的日子里,课间休息他就不能去操场了,只能呆在室内。

那时的我还是国内的作派,一点也不懂这里的文化。于是我先把儿子一顿好打,然后就去找校长。我说你们这是种族歧视,为什么好几个男孩子一起打仗,就光处理我儿子。还有,为什么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没及时通知我,等到事情再无挽回的时候才告诉我,对家长和孩子都不公平。而且我儿子语言不好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并不十分清楚学校的规则,他只是在模仿别的孩子。校长还挺有涵养,耐心听完我的抱怨,然后解释说同样的通知也发给了另外两个参与的男孩,并保证以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年过去了,我现在意识到我当时其实是错得很厉害。

能说说为什么吗?
 
回复: 欲说还休

儿子一天天开始适应学校的生活,朋友也慢慢多起来。直到有一天他带回家一张纸,说要我签字。原来是学校的通知,说他多次在操场上向同学扔石子,屡教不改,所以学校下了最后通牒,如果再发生同样的事情,在剩下的日子里,课间休息他就不能去操场了,只能呆在室内。

那时的我还是国内的作派,一点也不懂这里的文化。于是我先把儿子一顿好打,然后就去找校长。我说你们这是种族歧视,为什么好几个男孩子一起打仗,就光处理我儿子。还有,为什么第一次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没及时通知我,等到事情再无挽回的时候才告诉我,对家长和孩子都不公平。而且我儿子语言不好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他并不十分清楚学校的规则,他只是在模仿别的孩子。校长还挺有涵养,耐心听完我的抱怨,然后解释说同样的通知也发给了另外两个参与的男孩,并保证以后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三年过去了,我现在意识到我当时其实是错得很厉害。

能说说为什么吗?

这个说起来真的话长。

因为我在Daycare工作了三年,其间接触了很多孩子和家长,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在我们那儿,所以相对而言看的,听的多一些。

老外的孩子因为从小家庭的熏陶,所以说话特别有礼貌,而且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他们会说很甜的话,“awesome, amazing, gorgeous, excellent, perfect, nice" 时常挂在嘴边。每天父母来接的时候都会说:I love you, mom(dad). 他们请你帮忙的时候绝对都是疑问句,而不是祈使句。吃饭的时候提前离席,他们会请求原谅,等等。
 
回复: 欲说还休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感觉老外的孩子从小就相对比较独立,造成这种独立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有了孩子以后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他们的父母更多的Care自己的生活,所以孩子不得不自己多Care自己一些,所以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规则来帮助和保护自己。我曾经发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老外的孩子一旦遇到麻烦,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摘干净,不管别人会怎样,只要他不陷进去就行。

而中国的孩子,因为从小长在父母,祖父母的保护网里,所以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很少,他们懂的社会规则也就少,遇事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
 
最后编辑: 2010-05-18
回复: 欲说还休

换一个角度看,我有时会觉得那些孩子很虚伪,但好话有几个人不爱听呢?

我就时常觉得我做的不够好,说不出别人想听的话来。
 
回复: 欲说还休

换一个角度看,我有时会觉得那些孩子很虚伪,但好话有几个人不爱听呢?

我就时常觉得我做的不够好,说不出别人想听的话来。

非常同意lz,说好听的的确不是我们原有的文化。

记得有一次我们暑假回国前,我女儿和邻居的小朋友告别(当时两人最多也就一个10岁,一个7岁的样子,或者再小一点),我在旁收拾东西,听他俩讲话,你一句我一句,都是用英文讲的。没什么具体内容,无非是,我回去会想你啦,你想要什么礼物我帮你带啦,谢谢你想着我,你真好啊之类的。

我当时觉得既吃惊又好笑。我知道如果他们说中文一定不会说让人觉得这么“肉麻”的话,因为我们做家长的从没给过他们这样的熏陶和教育。看他们当时的表情,说这番话非常自然,显然是他们在学校受的教育让他们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霜岳

宅男战记
回复: 欲说还休

这个说起来真的话长。

因为我在Daycare工作了三年,其间接触了很多孩子和家长,有些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在我们那儿,所以相对而言看的,听的多一些。

老外的孩子因为从小家庭的熏陶,所以说话特别有礼貌,而且敢于,也善于表达自己。他们会说很甜的话,“awesome, amazing, gorgeous, excellent, perfect, nice" 时常挂在嘴边。每天父母来接的时候都会说:I love you, mom(dad). 他们请你帮忙的时候绝对都是疑问句,而不是祈使句。吃饭的时候提前离席,他们会请求原谅,等等。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感觉老外的孩子从小就相对比较独立,造成这种独立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有了孩子以后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他们的父母更多的Care自己的生活,所以孩子不得不自己多Care自己一些,所以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规则来帮助和保护自己。我曾经发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老外的孩子一旦遇到麻烦,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摘干净,不管别人会怎样,只要他不陷进去就行。

而中国的孩子,因为从小长在父母,祖父母的保护网里,所以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很少,他们懂的社会规则也就少,遇事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

这两段总结得真好。学习了。:wdb17:
 
回复: 欲说还休

肉麻的话虽然自己不会说,但还是爱听,感觉那些嘴巴甜的同事就是人缘好。我上班的地方,SUPERVISOR是个老太太,总说HONEY,即使我做得不对,她指出我的错误,还要加个HONEY,就像自己的亲妈因为关心孩子提出的善意建议,我听着很受用,赶紧说SORRY并保证下次不再发生。

还有那个how are you?我就说不出口,觉得是废话多余,可是我发现凡是爱说这句话的同事,尤其是伊朗人,都混得比较滋润。

中国有句古话:入乡随俗。就会比较容易被人接受。:wdb6:
 
回复: 欲说还休

根据我自己的观察,我感觉老外的孩子从小就相对比较独立,造成这种独立的原因是他们的父母不像中国的父母那样有了孩子以后就完全以孩子为中心,他们的父母更多的Care自己的生活,所以孩子不得不自己多Care自己一些,所以他们需要学习更多的社会规则来帮助和保护自己。我曾经发现过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老外的孩子一旦遇到麻烦,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把自己摘干净,不管别人会怎样,只要他不陷进去就行。

而中国的孩子,因为从小长在父母,祖父母的保护网里,所以需要自己应付的事情很少,他们懂的社会规则也就少,遇事的处理能力也相对较弱。

同感!:wdb10:
 

今非昔比

勤劳的小蜜蜂
回复: 欲说还休

非常同意lz,说好听的的确不是我们原有的文化。

记得有一次我们暑假回国前,我女儿和邻居的小朋友告别(当时两人最多也就一个10岁,一个7岁的样子,或者再小一点),我在旁收拾东西,听他俩讲话,你一句我一句,都是用英文讲的。没什么具体内容,无非是,我回去会想你啦,你想要什么礼物我帮你带啦,谢谢你想着我,你真好啊之类的。

我当时觉得既吃惊又好笑。我知道如果他们说中文一定不会说让人觉得这么“肉麻”的话,因为我们做家长的从没给过他们这样的熏陶和教育。看他们当时的表情,说这番话非常自然,显然是他们在学校受的教育让他们学会了这样的表达。

说得没错,就像说“我爱你”就觉得很肉麻,但是i love you就觉得没什么,很正常,呵呵!
 

江南&水乡

Guest
回复: 欲说还休

认真的爬完了整栋楼~

非常佩服sally和孩子的勇气~:wdb17:
希望未来的生活更加美好!祝福你们~:wdb9:
 
回复: 欲说还休

想读书的时候有三个选择:ECE,LPN,或者Accounting。很凑巧的是在我决定之前,我有幸把这三种工作都尝试了一回,最后选择了Accounting。
我的朋友Yvonne极力劝阻我学ECE,因为收入不高,除非自雇。而我在Daycare上班之后也发现我是个挺缺乏耐心的人,而且不好动,偶尔和孩子互动还可以,但让我时时互动有些勉为其难。
07年快到年底的时候,我的朋友Diane问我可不可以帮她一个忙,她有一个朋友需要照顾,而原来照顾她的人圣诞期间休假,一时之间找不到合适的人。我想着正好是个锻炼,看看这边护理到底是怎么做的,就答应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