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就像吃榴莲――短登加拿大一周(连载)

[FONT=宋体][FONT=宋体]移民就像吃榴莲,有人视若珍馐,有人弃如大便――话糙理不糙。[/FONT]
[/FONT]
[FONT=宋体]对于几乎还算没怎么出过国门的人而言,北美无疑是有莫大吸引力的,更不肖说移民加拿大了。身份合法来去自由,说不兴奋是假的。于是在[/FONT]2005[FONT=宋体]年[/FONT]11[FONT=宋体]月[/FONT]12[FONT=宋体]日那天,我和老公踏上了去加拿大温哥华的短登之旅。短短一周不到,见闻、感触不少,不记录下来不作兴![/FONT]
[FONT=宋体]我将就衣食住行等几点说说我的一些感受。[/FONT]
 
住宿篇

住宿
在未登陆之前,我就一直关注家园的类别板块寻找一个暂时的住所。一直以为家庭旅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虽然之前有crown的否定确认,但我依然在家园网找了一个民宿名字叫YF。其实说选择也就是看些他人的评论做的决定,说是房东如何热情房间如何整洁。好了,说说我自己的感受吧。此民宿房间确实比较新,但我和老公住的一间靠马路,晚上一辆接着一辆的汽车声让我们如睡在大马路上;其次,虽然房东心态还是不错的,但为人小气。每天比我们都要早起床,晚上比我们都要晚进房间休息。唯一的感觉就是四只眼睛盯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能起油锅炒菜、炒了一个番茄炒蛋油烟机要开2个小时、暖气明明有刻度30却永远指在10度的地方、房东却还要求洗澡要开排风扇怕水汽太大、地毯很白很漂亮却永远被各式各样的破布覆盖(我们都被要求不能穿鞋进大门房间)、说好住7天免费接机只因为差了一天,房东在还押金时怕我们接机费不给算好了85块钱给我们,唯一的感觉就是人高大无比气量却比芝麻还小,自己不累别人看着也累。
看人看两面,房东也不是一无是处。就象我说的,他心态还是比较好的。对我们提出的种种问题,总能热情的回答,还总说加拿大的好。当然咯,加拿大要是不好,他这民宿生意不是断了来源了么?我不愿意和人结冤家,但此民宿却真的不咋地。
所以,强烈建议短登的朋友如有亲戚什么的尽量不要选择家庭旅馆,长登的朋友可以在家园让网友帮忙找一个出租房,省下的钱请亲戚朋友吃个饭有啥不好?家庭旅馆费用高不算,还要看房东脸色,经济利益至上毫无人情可言;经济上宽裕的朋友也可选择宾馆,虽然价格昂贵但舒心,也不用受寒冷之苦(对于选择在冬天登陆的朋友),几天之内相信能找到合适的住所。
 
呵呵,怪不得这几天不见人影,原来去加拿大遛了一圈。

期待后续。。。。。
 
trevorlu 说:
关于住宿问题,有同感。
看来我的房东还不算最糟的。
另外,你也不要得罪他啊,枫叶卡还要人家给寄的!
我都这样说了,还会让他寄枫叶卡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后续中介绍。
 
消费篇

消费
就这么短登一周不到我们花销有八百多加币,还算是比较厉害的。现在逐一列给大家,住宿费225、机票改签费88、中餐馆吃饭245、市内交通费66、买礼物68、公园门票45、吃饭(包括mcdonald、subway、T&T supermarket、八佰伴4个combo、7/11等)70左右。如果刨去外出吃饭和住宿费用,就两夫妻带个小孩吃饭的花销按比例绝对比上海便宜,而且还吃得比上海要好的多,能吃很漂亮的肉、海鲜、水果、蔬菜、奶类、果汁、面包等。若加上租房费用,两夫妻带个小孩1500能过得很好了。这在上海却是绝对不可能的事。那1500是什么一个概念呢?如果按照8个加币的小时工算,一月工作160小时,那月薪就是1280元,而这仅仅是最低工资标准。实际上我说1500还是算的多的,其实一般租house租金在600左右,租公寓在800左右,自己做饭300左右,交通费可多可少300差不多,一个人的最低工资就够了。同样上海的最低工资低于1000人民币(据我的印象低于800),过得日子猪狗不如,更别提租house租公寓了。同样最低工资,加拿大生活质素肯定比上海高。
可能有人会提到外出就餐,我们同样体验了多种形式。一是快餐。我和老公在麦当劳两个包一杯中可乐一杯中咖啡(可乐和咖啡可以续杯)不到10加币、在subway一大一小两个sandwich加饮料咖啡15加币多、在八佰伴的华人快餐吃了2次共4个combo20加币;二是正餐,去港人开的鲍翅酒家吃帝王蟹连鲍鱼和大龙虾合小费一共245元。
我觉得拿加币折成人民币去算没有意义,除非在加拿大你一直没有工作,永远靠存款过日子。夫妻两人即便靠labor,也能过得不错,并且可以偶尔出去潇洒一下。
以上主要是吃,再来谈谈衣。去逛了downtown的好几个mall,发现很多轻纺制品都是made in China,所以建议长登的筒子们可以在国内多买些休闲服,正装穿的人很少,男士在国内已经有的西装和大衣都可以带来,而女士的套装也可以从国内带来。一般上班族穿的也不是很正统,只要不另类就可以了。说几个我看到的价格,nike的运动鞋都是中国做的,普通款式2双98加币,贵得也有100多加币;休闲款式多是从中国来的,价格多在40加币以下;不买奢侈品牌,100加币可以从头买到脚了。话又说回来,奢侈品牌你穿了也没人注意。着装以工作性质划分,即便你穿得无里头,别人也不会多看你一眼,所以一般很难从一个人的打扮看出一个人的身价。在加拿大没人在意你如何打扮,我却因为少见多怪经常忍不住对爆炸头和图腾耳偷笑不止,土包子表现一览无遗。
另外,不论男女年纪轻的打扮都非常随便,反而岁数大的老太却妖娆的不行,很多老太手里拎的多是Lv或是Gucci的包包,夸张到曾经见过一个过分的老太两只手戴着8只戒指,一下子联想到要是此老太在东莞非得两手被剁了不成。
对于MM们喜欢的饰品啥的,强烈建议可以在国内的时候多买,我在downtown逛街时看到的一些饰品折成人民币比国内贵了不少还没有国内的漂亮,而且多是比较大的款式,对于东方MM的娇小体型选择面也不广,即便国内买多了到了加拿大当成礼物联络联络他人感情也是不错的。
至于在温哥华看到一些没有什么牌子的皮鞋都是比较乌苏(上海话不清爽的意思)的款式,远远不及上海陕西南路上皮鞋,大可以疯狂地采购一把绝对既实惠又时髦。包括一些没有牌子的女士包包也是如此,当然如果是买奢侈品牌,应该是这边便宜。我个人觉得在没有挣到加币之前暂时不会考虑超贵的包包。^_^
现在在谈谈让女生兴奋的化妆品。这边的所谓国内的名牌化妆品都比国内要便宜,哪怕是折成人民币也是这样,而且对于促销赠品的派发额度要比国内低的多的多。比如一般国内买Lancome、Clinique等要买到近1000元才给赠品,而这边我看到买Clineque60加币就送7件套小样,买Estee Lauda也是60加币送大包包和彩妆小样,比国内划算不知多少。反正我总结了这样一条规律,凡是西人产的东西多比国内的便宜(如Fendi、Lv的包,化妆品,汽车等),凡是华人产的东西还是国内买划算(如轻纺类制品,男女小饰品,茶叶等),希望各位准备打包的网友能有的放矢。
 
交通篇

交通
我和老公整个短登期间都采用公共交通作为我们的出行方式,包括有大巴、seabus、skytrain等。
温哥华的大巴比较直线“思维”,很少有看到七拐八拐的路线,而且从地图上看,多是一块一块的豆腐块形式的马路,一般人准方向很少会走错,这对于新移民、老人、小孩、游人有很大的好处;但这也不是说大巴就没有缺点,但说站牌就能让人抓狂。在温哥华不是大站牌不是闹市,多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小bus stop,不醒目没有站名没有前后方向甚至没有线路显示而且往往错过一班要等上20分钟才会来上下一班,不是在一个地区住个几天初来咋到根本不知怎么坐车,甚至找不到问路的人,出行时间无法保障。温哥华的大巴车票是2.25元并在接下的一个半小时内可以在one zone内随便坐车不论往返,如果在便利店一次性买10张可以以18元买到价值20元的one zone车票,而如果计划一天都在外可以选择8元的daypass相对是非常划算的。我推荐以温哥华作为登陆地的新移民选择在周末外出游玩,这样one zone的车票可以全市随便坐车而不用象平时那样跨zone需要多投1块钱。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温哥华所有的大巴都有无障碍设计,所以驾驶座后面的左右共8个座位是为老人、残障人士和带小孩的人士的。我们一来不清楚,傻乎乎的坐在前面,后来才发现哪怕大巴上已经非常拥挤这些座位也必须空着以方便此类特殊人群需要。
Sea bus有点象我们国内的摆渡船,但是条件一般要更好些。在坐sea bus的进口处都是机器售票,因为我们都是选择的daypass故不需要再另行买票,相对方便些。缺点同样是两班渡轮间隔时间过长。
Skytrain就是国内的轻轨,但是每节车厢独立分隔,而且座位相对比国内要多。这里的轻轨让我感触最深的是,买票全凭自觉,进口和出口没有象国内那种检票口,也没有查票人员,买不买票只有自己最清楚。不过如果不买票坐霸王车,肯定有很强烈的负罪感,涉及到人品问题不再评论。
至于出租车我和老公根本没有问津,一是马路上几乎看不到什么出租车,二是也不清楚价格更不清楚如何叫出租,有经验的网友可以帮忙补了这个缺。
至于说到最经济的脚踏车,好像几乎每个中国人都会,但这边骑脚踏车似乎规矩多多。我在温哥华很少看到有象国内专门的脚踏车道,这是其一;即便看到寥寥几个骑车的人,也是头盔护腕护膝一样都不少,甚至看到一个西人GG穿着象国内环卫人员穿的荧光背心开心的在快车道内侧飞驰。几乎没有看到的是类似象国内轻骑、助动车之类的交通工具,估计加拿大的二手车就算是替换了轻骑啊助动车之类的角色吧。
最后说一下,有些温哥华的大巴是可以载脚踏车的,但必须看此路车站牌上是否有脚踏车的标示,而且脚踏车不是放在大巴内却是固定在大巴车头。
为了新移民出行交通方便,短登的网友可以选择住在Richmond,那里离机场很近只有20分钟大巴就可以到达;而长登的网友可以选择住在Burnaby,那里靠skytrain更近办事比较容易。温西和西温北温等因为房租昂贵,所以不推荐。
 
taprogge 说:
嘻嘻,LV的包上海襄阳路买最便宜。

现在上海没人拎名牌手袋,真的也像假的。至少我这么看。
偏偏 说:
tap说的对哦。我一个朋友,她老公在米国出差买给她的免税LV,她居然要偷偷摸摸的用。哈哈哈。
确实是酱紫滴。
国内现在假货Lv实在太多,即便买了真的Lv别人也以为你是假的,所以还不如不买,或是买一些没有象Lv被仿冒的太离谱的牌子。其实啦,年纪轻就是资本,象年纪大的才需要通过这些东东充门面。不过我觉得即便在温哥华势利的人也不少,尤其在香港台湾人的圈子中,那些香港台湾老太一出门几乎把全部首饰都戴上了。等哪天溜达赚了加币,蚊子步入老年妇女行列再买奢侈品牌吧(其实是现在买不起),算是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嘻嘻~~~
 
没想到这里有这么多人喜欢温哥华和上海比,到是有探讨基础了。
关于住宿,楼主的描述很有代表性,人情味是很淡的,我除了睡觉,基本上就不呆在房子里的,毕竟这是人家的家,人家也要过家庭生活的。

关与消费,我就破有微词了。一对夫妻1500税后已经是labour的不错了,女人一般太labour的是不会去干的,相信每对夫妻都舍不得让老婆太拼命的;house600,作饭300,交通300,衣服没算,娱乐为0,孩子上学余下的不知够不够,牛奶金也就200,没有孩子的能多300,但愿不要花到医药费上。作饭300,我不知道richmond的超市能便宜到哪里,反正sefeway,or zeller里面要想每天10刀“漂亮的肉、海鲜、水果。。。”只能挑一样,而且也不够“漂亮”。上海现在最低的可能是800多吧,要是本地人,就和父母住,有动迁的还能再骗一套(一间也好),一般这样的以前都有老单位,‘劳保’都有,还能给点补助,如果是年轻人基本上都超过1000的,吃饭300(鸡蛋1块3个,西红柿、萝卜、黄瓜、苹果各1共计3块,米饭1块,其余自便),交通200(尽量不坐空调还能省,骑自行车就全解决了),余下300还能买个手机,简单娱乐下,(刚才加拿大那边通讯这项没算);如果是外地人800块,肯定包吃包住的,要不就直接讨饭去算了,就想温哥华的乞丐一样。所以‘猪狗般的日子’是太污蔑了,我象我们在温做labour,也会有人说‘这种猪狗般的生活”中国人是怎么过的?但我想,大部分的温城人是友好的,不会这么说的,但不排除没有这么想的。不要说,我把房上海房租省了,的确上海人就可以省的,外地人赚不到2000以上也不会在上海租房子的,实在混到要睡马路了,就可以回乡下种地,而移民去没有办法回去的,机票不是火车票啊,家里的工也辞了,搞不好房子都卖了,睡马路也要混下去啊。另外,上海800块的基本上是8小时制的物业保安,比加拿大labour轻松不知多少啊。
 
一般的大商店,sears, pacific center,richmond center, oakridge center, metrotown, gastown...里面的商品,摆设都很陈旧,牌子也很单调,最多的是polo和tommy,贵且made in china, Roots是国货,一般加人也不买的,到是象我们这种外来人员拿了不少,Ports是国货精品,竟然没有看到;什么ecco, old navy在上海恐怕没人问津的,在这里都有市场,mall里的牌子又杂,东西又差,KFC和mcdonld的东西都不如国内的好吃,不要说那是“原味”,但真的你也不会喜欢的,粗糙知道吗?厕所居然只有一个,我只好憋着,门永远也打不开,中国人多但上厕所,男同志还很少排队,在这里居然一顿饭工夫,都没解决个人问题。本人看到最好的牌子就是'maxmara'. 上海随便拿个“太平洋”就比这里好了,更别提“梅、泰、恒”了。也不知道谁说的,国外的levis,nike很便宜,什么啊,levis大折的难看的要死40刀,nike也多100刀,再便宜的,不中意有什么用,国内的大折品,按我在国内的收入也很便宜了,但不喜欢干吗要买啊。 
100刀从头到底,好象真的很难啊,Tshirt, 茄克,加裤子,没牌子的应该可能,这样的组合可不是我们期望加拿大的水准的,可能上海150块也可以,但我们赚的要多很多。
另外,温哥华又不是什么时尚之都,买包,买香水都找错地方了,恐怕很多人都搞不清LV和Prada吧,这方面国人是属于专业的。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