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捞螃蟹捞上来一个海葵

起初我们并不认识这怪物,把大伙都吓坏了.后来上网查了以后知道这东西是海葵,还蜇人呢. 我们赶快把它扔回大海了. 看起来挺狰狞的, 那触角还不行的动.

其他照片:
孔雀过马路
美丽的布查特花园
 

附件

  • 2006-5-10_7-07-37_0016.JPG
    2006-5-10_7-07-37_0016.JPG
    158.5 KB · 查看: 89
  • 2006-5-10_7-08-22_0017.JPG
    2006-5-10_7-08-22_0017.JPG
    132.8 KB · 查看: 107
  • 2006-5-10_10-28-54_0045.JPG
    2006-5-10_10-28-54_0045.JPG
    112.5 KB · 查看: 89
  • 2006-5-11_7-08-35_0068.JPG
    2006-5-11_7-08-35_0068.JPG
    208.9 KB · 查看: 70
  • 2006-5-11_7-42-31_0098.JPG
    2006-5-11_7-42-31_0098.JPG
    99.8 KB · 查看: 60
用心灵去旅游。。。真羡慕楼主ENJOYING的心态。

在家园好不容易找到关于维多利亚的文章,^_^。

之前在温哥华和维多利亚两个地方摇摆,这里有我的朋友,除了说生活费用比较高,华人比较少,他们从来未有如此畅快的心情提及这些——大概是刚刚安顿下来,实在的埋头过日子。

即将一个人来了,希望打开另一扇窗,结识更多的朋友。^_^

谢谢楼主如此热情洋溢的表达生活美好、乐观的一面,谢谢!

:wdb17:
 
May 10
再吹吹抓螃蟹
加拿大是一个高税收高福利高物价高工资的4高国家.什么东西都贵. 我居住的Victoria在加拿大是气候最温和,风景最优美,物价最昂贵的旅游城市. 是度假胜地. 相当于中国的三亚的地位. 由于Victoria是太平洋上的一个岛,东西大部分要从北美大陆海运过来,所以这里的东西就更贵了. 但是这里也有一些东西比北美大陆甚至于中国都便宜. 一个是高尔夫球, 另外一个就是螃蟹. 到底多便宜呢? 螃蟹是不要钱的, 免费!!!
在Victoria,你可以办一个一年有效的钓鱼运动执照,然后就可以在法律允许范围内钓螃蟹自己吃. 法律规定每人每天最多允许钓4只足够大的公螃蟹. 这个的螃蟹巨大, 一家人一天最多也只能吃掉4只,所以这个规定也还算合理. 我几乎每个周末都去海边钓螃蟹,从来没有空跑过,最快的30分钟就钓够了4个大螃蟹. 这里因为没有工业,也没有污染, 螃蟹都很干净, 回去就给炒了吃了.
本来我还可以钓鱼的, 但是由于钓螃蟹实在太简单了, 螃蟹也确实傻, 连鱼也懒得钓了. 光螃蟹就够我吃的了. 不知道是不是会吃得太多,以后只能横着走路了

这里钓螃蟹的以亚洲人居多. 中国人,越南人和韩国人是主力. 白人也有,但是比较少. 很多白人也是钓着玩,他们不会杀螃蟹也不会做. 运气好的时候白人钓上螃蟹会送给我们其他人. 我现在杀螃蟹已经有了经验了. 到家里把螃蟹8爪朝天翻过来, 用刀背沿中线, 闭上眼睛,一咬牙,狂砍几刀, 这螃蟹就两半了. 不到一分钟就彻底Game Over了. 这时候试试它的钳子还有没有劲,如果没劲了,就抓住两边的爪子和钳子,一拉, 腿带着肉就都下来了. 用这种方法, 我已经残酷杀害了不少无辜的螃蟹同志. 按照佛祖的说法叫做杀生, 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这些东西都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不杀白不吃. 在西方就暂且按照基督教的说法进行吧.

炒螃蟹比蒸螃蟹和煮都好吃一些. 容易进味道. 这里螃蟹有一种Red Rock,壳很硬, 需要用工具才行,否则一定会吃得筋疲力尽的. 最近持螃蟹有点多了, 得稍微控制一下,否则很快就吃腻了. 弄不好以后真的只能横着走路了
 
June 13
欠的blog太多了,赶快补补
这次和上次写blog的间隔可是够长的.估计有一个多月了吧. 估计是由于工作现在开始越来越忙了,而且新来的时候的新鲜劲已经过去了, 所以想写blog的冲动就越来越小了. 但是总不能让blog就如此荒废了. 所以还是要抽时间写点
===熟悉的城市===
一转眼已经来victoria 半年了. 随着时间的积累,这个城市也逐渐地从陌生变得熟悉起来.想起刚开始看见某一个街道的地址,脑海中是一片茫然, 现在已经能够比较快的反应出大概在那个区域,附近有什么建筑之类的信息了. 对于生活在北京上海这样的超级都市的人来说, Victoria太小了. 熟悉起来是很容易的. 而且我没事儿的时候就喜欢看地图,或者在网上看飞机或者卫星拍的地图照片,对照自己曾经去过的地方, 或者自己计划但是还没有去过的地方,心理上规划行车路线, 在意念上进行旅游.
上个周末我以东道主的身份陪Lily和她父母游览Victoria. 随着天气转好, 旅游季节的到来, 我这个新任的东道主真的一点没有闲着. 上个月已经接待了三波旅行团了. 慢慢地自己也有了主人翁的感觉了. 不再觉得自己是一个游客,而是一个居民了. 尤其是身边簇拥了一大堆来自世界各地的说不同语言的拿着相机的旅游者的时候, 自己感觉我已经是一个本地人了. 如果现在街上有人问Where are you from? 我可以自豪的说 Victoria.

===开始忙了===
最近工作开始忙了. 从现在开始到9月份是我们的开发季节. 从前段时间比较悠闲到现在的十分紧张,真的有点不太适应. 这个月给我分配的任务比较tough. 我从来没有开发过这种类型的程序,而且以前的代码都是N年以前的,写这些代码的人都不知道走了多少回了, 没有人看得懂. 这下可苦了我了. 每天都晕头转向的没有头绪, 十分Frustrated.

=== 神奇的冰箱===
这个周末,老婆和爸妈一起从中国过来. 终于有人给做饭了. 于是我的心提前松懈了. 以至于我连续几天都懒得做饭了. 连购物的兴趣都没有. 先把冰箱吃空再说. 反正我的冰箱就好像海绵里面的水, 只要肯挤,总能找到一些填饱肚子的东西. 真是很神奇.

===IP电话===
昨天我订的iPhone已经到了. 连上宽带开通使用. 效果还不错, 和普通电话没有感觉什么区别. 打到其他国家的电话也没有明显延时, 比原来的电脑来讲, 实时性能好得多了. 不过如果你在电脑上疯狂下载东西的时候,电话的音质会明显变差, 但是还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大致和手机水平差不多. 总体来说还是满意的. 接下来就是试用一个月看看. 如果满意就长期使用了. 在加拿大终于充分享受了通信自由竞争带来的好处, 这里的固话运营商被新兴的网络运营商挤得很惨. 无数人都停止的固话业务更改为IP电话. 我则更加彻底,根本就和固话一点关系都没有, 统统使用Shaw Cable提供的电视+网络+IP电话服务. 彻底的三网合一了.
 
July 06
最近比较忙比较忙比较忙
最近确实比较忙, 一方面是公司的开发进度. 另一方面是家里人来了.

我们公司的产品开发的季节就是夏天. 真太可惜, 这么好的季节居然要闷在连窗户都没有的房间里面写Code. 如果是冬天开发多好啊, 反正天天下雨, 出去也是挨淋, 只好乖乖的搞开发. 大好夏日都给浪费了. 可惜太可惜. 公司是人少活多日程紧. 现在连每天中午出去放风的时间都压缩掉了. 全心全意为老板干活.

另外一方面,由于父母过来加拿大玩, 自然要多花时间陪他们. 他们不会英语,也不会开车. 每天白天我上班的时候他们只能在家里闷着. 所以下班以后每天都会带他们出去玩. Victoria好玩的地方太多, 每天去一个地方都不重样. 也不用去什么有名的地方, 在地图或者网上随便找一个地方, 看起来还不错的, 开车过去, 随便遛达一下都很有情调的. 尤其对于父母他们第一次出国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昨天在网上意外联系到了<<温哥华岛上的吉普赛生涯>>的作者. 他们居然现在还在岛上,只是换了城市住到Nanaimo去了. 我当时就是看了他们的Blog小说连载, 吸引我来了美丽的温哥华岛,从而在这里找到工作并定居在此. 这次终于找到他们的行踪了, 一定抽时间当门拜访一下, 看看他们过着什么样子的神仙日子.

上周末是加拿大的国庆节. 加拿大人真的普遍十分爱国. 普遍十分为自己是加拿大人而自豪. 这一点在国庆日体现的尤其充分. 国庆节晚上我们去Inner Harbour的广场上看焰火. 发现居然Victoria还能挤出这么多人来. 诺大的Inner Harbour居然全部展满了人. 好多人脸上画着枫叶旗, 车上插了枫叶旗,还有国旗做的帽子和衣服. 到处都是枫叶在飘扬. 中央舞台上的DJ也很给气氛, 伴随这Hiphop版本的Oh Canada国歌,焰火冲天而起. 可惜没有带相机, 退场的时候经历了这半年没有体验过的大堵车. 12:00才到家. 估计一年也就这一次吧.
 
August 16
买房记
本期Blog出笼实属不易. 因为这段时间我实在太忙了. 刚来加拿大的那段时间公司没有任务,每天没什么事儿. 现在可不行了, 我已经连续加班超过一个月了. 我在中国的时候都没有加班这么多过. 真是苦不堪言. 好在下周Code Freeze以后就不会那么忙了. 上帝保佑吧. 而且在这段时间我们还在买房子,真是忙上加忙. 今天因为要作房检,所以提前走了没有加班.因此才有时间在这里写blog. 否则这个blog一定得下个月才可以出笼了.

我一来加拿大就开始关注房子的情况. 买房子之前要充分了解市场情况, 直到什么地段什么样的房子大约值多少钱, 然后和卖家砍价的时候心理才有把握.否则就会看得眼花缭乱,最后都不知道是否合适自己.

最开始的第一步是十分盲目的到处乱转, 每个周末如果没事儿,就去看Open house. 经过了一段时间, 就基本了解到我的这点银子就不要指望在Victoria City买到看起来还像样的房子了. 所以之后目光直接描向Langford. Langford有点接近亦庄在北京的地位. 大部分都是新建的房子(10年以内的房子都算新房子, 这里的老房子一般都有100年左右的历史). 而且新建的大型超市都在langford, 比如Costco, Super Store, Home Depot, Futureshop等等. 因为Victoria City的空地在40年前就已经全部修建完了. 我们以前就经常来Langford购物,所以对这里还是比较满意. 而且Langford靠近TransCanada #1 hway, 交通还算方便. 我现在买的房子就靠近#1 hway, 上班的距离是22公里,开车大约25分钟就到. 这个时间在北京简直不算啥,但是在这里已经穿越了3-4个城市了.

上次有一个差点就买的房子. 那个房子最后砍价到39万. 房子还比较大, 小区环境不错, 很安静, 房子结构也好. 新房. 但是主要缺点就是后院里面一个大石头, 或者说有一座石头山坐落在我家后院. 我想了很久也不知道如何利用它. 而且39万对于我们来说觉得月还款负担还是比较重, 怕万一失业了就得卖房子破产了. 所以在最后一刻我们放弃了这个Offer. 我们的realtor肯定想, 到嘴边的一块肥肉跑掉了.

目前这个房子是我最满意的. 虽然比那个39万的小一些,不过很Cozy,而且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院.后院正对一个山野公园. 后院栅栏门打开了直接可以登山. 而且因为有栅栏,也不会用鹿啊狐狸之类的窜进院子里面来. 房子的结构不是太理想, 因为厨房和餐厅在2层. 我比较喜欢厨房客厅餐厅都在一层的. 这样就不必买了很多吃的提上楼做饭了, 但是看在价格的面子上已经不错了. 这个房子是4个卧室,2个卫生间, 一个餐厅+客厅,一个门厅,一个单车库,加上前后院. 居住面积是14XX 平方英尺(别问我多少平米,我不知道怎么换算). 这里的面积都不包含车库,地下室或者其他不住人的房间面积的.

这个房子报价是348000,由于List出来70多天也没有出手, 卖家主动降价1万. 我看这个时机不错,于是上去大胆砍价. 在Realtor的协助之下最终324000成交. 算是超值了. 当然了,这个卖家当年2001年买这个房子的时候才200,000. 你就直到这5年来victoria的房子涨价了多少了.

今天作了房检. 来的那个Inspector说不敢相信这个房子32万多可以拿下. 房检结果令人满意, 这5年新的房子和全新的房子几乎没有区别. 这洋人确实比我们爱干净. 做了5年的饭的厨房比我们家新买的厨房都干净.不知道他们每天都吃啥.

接下来就是贷款交订金,找律师保险之类的事情了. 这些事情多亏老婆来了, 前段时间还没有开始上班,都跑清除了.要不现在肯定没有时间跑. 忙都忙死了.

根据合同下月中交钥匙, 我月底搬家.

真没想到我开吻这辈子还有机会住住别墅呢! 美好的新生活已经想我招手了.呵呵, 我的嘴又合不住了

房子的一些照片已经上MSN了,有兴趣的去看吧
 
August 30
苦难的日子终于到头了
截至本周一,终于迎来了Code Freeze的日子。加班的日子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了。回想起来前段时间每天工作14小时的状态真的不堪回首啊。那段时间加班都最后都恶心了。而且我父母来加拿大都没有机会和他们多呆些日子,真是惭愧啊。
毕竟很多年没有做过具体的程序开发了,而且毕竟年纪有些老了,干起来不如以前得心应手了。不过好在公司其他同事的帮助下把任务完成了。这是我来加拿大参加的第一个项目,而且很不幸的还给分到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现在略为轻松了一些,目前还不知道下一次忙是什么时候。但愿不要像这次一样玩命了。

最近开始琢磨的就是买房搬家和买车的事情。 房子已经定了。下月交钥匙。目前天天紧盯这加元的汇率。眼睁睁的看着加元上涨着急啊, 为什么每次等我换钱的时候加元都这么贵呢!一向坚挺的人民币怎么最近突然软下来了。实在搞不懂国际金融系统怎么互相关联的,我等没文化的只能任人宰割了。

搬家以后两个人都上班,买车就是第一件要办的事情。我们现在有一台Toyota Matrix。2手的事故车,买的比较便宜,性能还不错。但是等Emma来了以后就比较小了。听取了很多周边有家的人的建议,目前最看好的车子是Toyota Sienna。那是一个5米长的7座大Van。国内可能叫面包车。和Honda 的 奥得赛很像。这车又能拉人也能装货。从性能价格比来看比较划算。但是有好就有坏, 外观不如SUV那么Cool,油耗也没有轿车那么省。但是一旦考虑一家人出去玩和经常买些大东西搬回家的情况,还是Van比较值。 要知道,在加拿大可不如中国服务那么好, 买东西大部分都要自己搬回去和安装。找人干活很贵的。这里可没有在街上站着等活儿干的民工。这里干体力活的人工资也不比我们搞高科技的低。给他们挣钱去还不如自己DIY,也算是锻炼身体,增加社会融入感的一部分吧。

关于车子的品牌我还是很信赖Toyota。我和我太太一共拥有过四辆车子。清一色全部都是Toyota或者基于Toyota平台的车。Toyota给我的印象就是朴实可靠经济。不止是我自己这么认为,昨天在图书馆查了Consumer Report杂志的全美(加)调查。Toyota的车子故障率最低,用户满意度最高。而且开了多年以后再次销售的价格也远远高于其他品牌(当然Honda和Toyota基本上都是数一数二的)。我自己开过的toyota车也是开了N年从来没有坏过。完全不操心。就连我这个被撞过的Matrix也还都挺好的。而且我买的Toyota车子没有一个是在日本制造的,就算是抵制日货和我关系也不大。

而且说道抵制日货这件事情上, 我从目前比较国际化的眼光回头看这些事情。我觉得中国抵制日货精神可嘉,但是可能收效甚微。一方面日本东西在中国市场比例并不足以影响到日本经济。日本货在全世界哪里都卖。 另外一方面,中国的直接竞争敌人(经济方面,不是政治方面)是印度或者其他第三世界国家,而根本不是日本。中国的经济规模和科技能力和日本相比还差得比较远。 倒是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在随后的几十年内和直接和中国争抢能源争抢投资的主要威胁。如果真的要从经济上强大起来,印度是中国最大的潜在敌人。如果打算和日本在经济上竞争,中国还需要按照目前的速度再发展20年才有可能。

等搬进新房子以后,下面的家务事就多了。比如割草种花种菜,自己打点简单家具改进生活条件等等。这些东西洋人们从小就自己会弄。我们这些来自中国城市的移民根本没有和土地打过交道。所以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而且在中国即使有自己的House,这些低级工作很容易找人给干,而且花费不多。在这里就只能自己干了。不过这也是北美生活方式的一部分,而且是很精彩的一部分。所以,要学习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些关于房子和木工的书先看看。等搬过去以后就要慢慢自己琢磨建立一个Workshop,买些电动工具,自己先做一个床书架啥的。慢慢积累经验。

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好久没看到这个帖子了,又出新内容了。

恭喜开吻,安营扎寨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