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May 01
我所熟悉的加拿大白人 续一
上文提到的Geoff和Kim的故事其实还没有说完.
这小两口其实挺神的. 记得第一次请他们两个来我们家里吃饭的时候,他们还什么都吃呢,过了几个月以后他们居然都成了素食主义者了. 而且还绝食10天以便于消化掉体内垃圾. 这种功我可是不敢去练, 肯定会饿死我的. 他们不仅自己积极吃素健身,还不忘记推广给其他人. 周末的时候去他们家里后院烧烤就是全素餐. 说实话, 并不好吃, 但是比想象的还是好一些. 着加拿大也有类似于中国的素食餐厅类似的食物. 就是用豆制品和其他蔬菜制作的看起来像肉饼火腿之类的东西. 不仅样子像, 味道居然也很接近, 真是不知道有多高的科技含量在里面.
除了我们这边的邻居,我们家另外一面的邻居叫kelly. 是一个印度后裔出生在加拿大. 除了长得像印度人以外,和印度已经没有任何联系了. 听Geoff说她前两年和老公离婚了. 离婚后得到这个房子和一辆车. 但是好像她没有什么稳定的工作,所以日子过得很穷. 听说他们还经常看见她舍不得开车,而是走到村口的公共汽车站坐公交汽车. 这可能是事实, 因为我确实经常看见他的汽车停在门口好几天不动. 可能是为了补充一点家用, 她还做留学生的Host Family.所以经常看见有亚裔学生在他们家里出入,不知道是不是中国来的学生. 人穷了也就不讲究了. 现在他家院子里面的杂草已经快长得和爱玛一样高了. 每次我割草的时候都想顺便给他家的草也给割了算了, 但是没有得到人家实现的许可,进入人家后院是不合法的, 虽然并没有篱笆隔着. 实在看不过去了我干脆那天敲门去问问得了.
我们村子的其他邻居平时没有接触. 一般都是见面Hello一下. 随着时间的流逝,估计会慢慢认识更多的邻居的.
现在说说我的同事Mike. 我以前在Blog也提到过Mike. 因为以前Mike和我在一个办公室, 因此他是我除了老板以外最熟悉的人了. 现在我已经搬到独立的办公室, 平时找人说话都难了.
Mike是特别典型的加拿大白人小伙子. 应该说是十分优秀的白人小伙子那类的. 相对于大多数从加拿大其他地方迁居而来的人而言,他是标准的本岛居民.他就出生和成长在温哥华岛上. 他相对于其他加拿大白人小伙子而言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十分节约. 加拿大年轻人里面确实比较少见到花钱很节省的,大部分都是瞎花钱. Mike的大学上了7年. 他爸妈只给他出第一年的学费,以后的就要靠它自己想办法了. Mike的爸妈并不穷算是很富的人了. 卫星上都可以看见他们家里在海边的大豪宅, 但是他们培养孩子的理念十分值得我们中国的父母学习. Mike上完了第一年大学以后就开始打工挣钱, 挣了学费和生活费以后再上一年学,然后再打工一年.于是4年的大学一共上了7年. 但是人家一毕业就有了3年的工作经验,因此找工作一点不费劲,而且很快就成为骨干. 而且由于很早就自己挣钱,十分体会钱来之不易, 因此他十分节约. 他开一个破得不能再破的800块的BMW,挡风玻璃都快没了还凑合开. 直到去年底才使用多年信用卡积累的点数和学生优惠以及那个破车Trade In买了一辆Chevy. 其实就是中国臭大街的凯越的旅行车版本. 说是买, 其实一分钱也没有花. 因为多年积累的信用卡点数加上那个居然被定价1000块的破BMW已经够了首付款, 不仅如此, Mike还费尽口舌和经销商谈判, 买到了2006年最后一辆这款车,居然连利息都不用付.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加拿大人这么会讲价的. 算是开了眼界了.
Mike买汽车这么抠, 买自行车可一点不含糊.他那个自行车2000多块钱. 是专门玩特技的那种. 上次骑到办公室来我开了开眼界. 确实不错. 看起来很结实(实际上确实很结实)的车子,一只手指头就可以轻易提起来.肯定是很高科技的碳素纤维之类的材料做的. 这自行车主要玩特技用的, 可以原地跳上跳下, 爬高上岭的.
加拿大年轻人都很喜欢运动. Mike更是不例外. 大冬天跑去海里冲浪, 看着我都冷.
Mike是Linux的忠实拥戴者. 我使用Ubuntu主要是受他的影响. 他前段时间以Linux开发者的身份搞了一个巨大折扣的Nokia N800说打算开发上面的Linux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