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旅馆 国内机票版 海运专栏 房版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下面上一些圣诞期间庆祝活动的照片

爱玛的幼儿园组织的圣诞音乐会。爱玛和小朋友们一起唱歌跳舞


这张不是喝多了,是一个舞蹈动作




公益的广场圣诞音乐会


爱玛做惊愕状


爱玛潜心研究Web2.0的核心技术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圣诞节之三: 圣诞歌曲

一提起圣诞节就一定会联想到圣诞歌曲. 在中国都人人皆知的比如铃儿响叮当,平安夜之类的. 来了才知道, 圣诞歌曲简直多的不能再多了. 圣诞节这几天电台不停的放的圣诞歌曲, 很少听到重复的. 而且风格还特别多. 除了经典的童声合唱以外,还有爵士,乡村, 电子, 流行等各种风格的圣诞歌曲. 几乎可以说着圣诞节几天都是在歌曲中度过的. 不光是电台播放, 还有大量的现场演出, 多半是公益性质的免费演出. 每次演出都是热闹非凡. 台上台下唱成一片. 只是可惜大部分歌曲的歌词我都不知道, 只能跟着哼哼. 本地人因为从小就唱这些歌曲长大的, 全部都会唱, 而且唱得都不错. 随便拉几个人上台都可以唱出很完美的和声, 这一点让我吃惊不已. 我对西方从小就开始的音乐教育以前就有认识, 现在更加佩服不已. 中国像我们这么大的人几乎没有几个懂音乐会弹琴的. 像我这样懂点音乐会弹琴会制作音乐的就算得上是专业人士了. 虽然现在在中国对孩子的音乐教育已经比较普及, 但是大部分都是很简单的学习弹琴(尤其是主要弹钢琴), 比较少的真正学习音乐本身. 很多弹琴还不错的孩子离开乐谱就立刻不知道该弹什么, 十分缺乏即兴能力和创作能力. 这一点才是真正懂音乐的人应该知道的.



前段时间, Emma所在的幼儿园还举办了一个圣诞节音乐会. 都是有这些孩子给父母来一个汇报演出. 由于我们给Emma上的幼儿园时音乐主题的幼儿园, 名字就叫做Music Maker, 所以举办一个音乐会是得心应手. 音乐会那天, 小小的房间被带孩子来的家长挤得水泄不通. 人手一个DV或者DC的大炮筒子, 简直就像外交部新闻发布会. 孩子们都是人来疯, 见到人多了就更起劲. 连唱带跳折腾了好一阵. Emma连英语都不会说, 但是还参加了几个节目的表演. 这些可爱的孩子们的天真的表演让家长们乐此不疲.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圣诞节之四: 圣诞灯饰


和中国一到逢年过节就张灯结彩一样, 在圣诞节家家户户装饰灯光是这里一个很重要的习俗. 你看看圣诞节之前商场里面买装饰物的举行柜台就可见一斑. 基本上每个家庭都多多少少装饰一下, 每家都要买一两千甚至上万只小灯泡来装饰. 当然了, 除了我们这样第一年装饰需要买很多以外, 人家家里都已经积攒了很多年了. 除了灯泡, 还有用彩灯扎成了小鹿, 充气的圣诞老人之类的. 每年报纸上还搞彩灯评比. 获奖者的地址会被登上报纸. 于是我们有多了一个任务就是晚上去按照报纸上登出的地址一家一家去看彩灯. 这些人家的灯饰还真的不同凡响. 别说值多少钱, 就统统安装调试好久要花不少时间. 这些洋人真是有时间折腾这些东西. 可惜我没有好的相机, 没有办法找出好看的夜景. 要不然一定拿出来show 一show. 这些照片基本都是在温哥华的Stanley Park照的. 就算是替代品吧.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圣诞节之五: 温哥华滑雪吃中餐



在加拿大人是越活越穷. 本来计划去墨西哥度一个假, 后来眼看着旅行团的价格一点一点上涨, 一点没有因为加元增值产生的减价, 最终只好放弃了. 后来又计划去美国加州不下雨的地方呆些日子, 结果一联系, 很多在加州的朋友和同学去中国的去中国, 去夏威夷的去夏威夷, 都跑了. 于是最终的旅行计划就简化为去温哥华滑雪+吃中餐.

滑雪和吃中餐都是在维多利亚无法享受到的. 以前在中国的时候以为加拿大肯定一到冬天到处都是冰天雪地的. 实际上维多利亚根本就没有什么雪, 更谈不上滑雪了. 想滑雪要么去岛中部的Mt Washington. 又远又贵. 要么就去美国或者去温哥华. 温哥华虽然也不冷, 但是它那里有三座雪山. 山下下雨山上就是在下雪了. 吃中餐在维多利亚绝对是可望不可即的. 维多利亚没有几个华人, 更没有一个像样的中国餐馆. 所有的中餐馆都是严重洋化了的中餐. 根本吃不出中餐的味道, 完全都是糊弄本地洋人的. 不过洋人也确实容易糊弄, 吃碗水汤馄沌就美得不行了. 如果他们有朝一日去吃了正宗的中餐肯定会馋得半死. 温哥华就完全不同了. 说实话, 我根本就不觉得温哥华是一个加拿大的城市, 基本已经本中国人占领了. 尤其是在Richmond, 80%的居民都是华人, Burnaby最近也有被华人占领的趋势. 在这两个城市, 能够见到一两个白种人简直是太不容易了, 而且多半还是东欧来的. 在Richmond逛街, 你会感觉在逛北京的家乐福或者三里屯. 所以说在温哥华住了半辈子没有说过英语绝对不是夸张. 既然华人的比例如此之高, 自然就会有大量正宗的中餐馆. 相对来说, 我基本认为在温哥华可以吃到中国大部分风味的餐馆. 当然了, 价格也是中国餐馆价格的7到8倍. 很多中国餐馆在这里都开连锁店, 比如这次我们去吃的"小肥羊", 就和北京的基本完全一样. 连价格都一样, 不过单位是加元. 此外还吃到了韭菜盒子, 水煮鱼, 肉夹馍之类的. 呵呵

温哥华北部有一个Whistler是著名的滑雪胜地. 不过我的水平还不足以去那里现眼. 而且我也不打算开车去那么远的地方, 于是就去了北温的Cypress. 说起滑雪我已经滑了很多年了. 在北京的时候基本上每年都去滑几次. 但是滑得不多, 水平也不高. 基本上可以只能算是会滑的那种. 北京的雪场和加拿大的雪场比起来简直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主要是气候的原因, 北京冬天太干燥, 根本没有什么雪. 所以雪场只能人造雪. 人造雪很硬, 滑起来十分不舒服, 摔起来更难受. 温哥华这里的雪简直要好不知道到几千倍. 温哥华一天的降雪量估计够北京降好几年的. 这里的雪场积雪超过1米了才可以开放. 我去的那天更好赶上暴雪. 一天就降了差不多一米的雪. 尤其是由于空气干净, 雪花特别大, 堆积起来十分好看而且滑起来也很舒服. 就算是摔在上面也不疼. 除了小时候的记忆以外, 在北京的人估计这些年都没有见过什么叫干净的雪. 比较大的区别就是拿雪仗扎早雪里面, 拔出来, 看雪洞是蓝色的.



我们滑雪那天天气其实很差. 因为是暴雪, 风速很大, 而且很多雪都冻成冰粒打在脸上很疼. 虽然我准备了很多装备, 但是仍然感觉很受苦.由于正在下雪, 上山的时候路上有警察检查车辆. 只允许四轮驱动的或者带有雪胎的汽车开上山. 到山上雪就更大了, 而且风也很大. 坐缆车上山的时候都被吹得晃悠悠的. 由于雪太大了, 视线也不清楚. 本来想像可以俯视温哥华的万家灯火是肯定没戏了, 能看见雪道的边线不要掉下去就OK了.

滑雪归来我是腰酸腿疼的. 主要还不完全是滑雪累的. 最累的是背着爱玛在雪里走路. 雪很深, 爱玛肯定无法走路. 掉雪里就埋进去找不到了( 夸张地说. :)) 背着孩子穿着雪鞋高抬腿往上坡爬可真的是具有挑战性. 下次再去滑雪一定不能带孩子去了.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圣诞节之六: Boxing Day 抢购大战

地球人都知道12.25是圣诞节, 那么12.26是什么节呢? 恐怕不是地球人都知道了. 12.26在我们这里叫Boxing Day. 不知道还有哪些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 至少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Boxing我也不清楚, 哪位博读者知道就贴在下面. 大概是为了抢到称心的货品需要大打拳击吧.

Boxing Day实际就是商场打折日. 西方的传统就是在圣诞节之前大采购, 商家也大大打折, 一直到圣诞节当天, 基本上所有的商家都关门谢客. 这一点和中国不太一样. 这么好挣钱的日子商家怎么都关门了. 原来他们都在准备在第二天Boxing Day大大折扣迎接汹涌的客流. 通常来说Boxing Day的商家都会打出很大的折扣, 至少数量有限的几样商品的折扣绝对有吸引力. 而且为了缓解过多的人流, 往往很早就开门. 比如早晨6点就开始开门营业. 即便如此, 担心抢不到期待已久的商品的顾客更早就在门口排队了. 很多都是提前一天在门口扎下帐篷露宿一夜. 这种场景几乎每年都会上演, 见怪不怪了.

我每年都会在Boxing Day搞一两样东西. 而且都是在Futureshop抢购的. Futureshop是加拿大的连锁电器店. 通常这家店在Boxing Day会给出几样确实有吸引力的东西出来, 不过数量有限, 能不能抢到就看耐力和决心了. 我第一年长登就是圣诞夜到的, 顺便就在网上抢购了一台台式机和一台GPS. 这两样东西都是新移民必备的生活用品. 价格确实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网上抢购是从午夜开始的. 反正我时差也没有倒过来, 看谁能比我起得早. 为了是抢购能够持续, Futureshop通常每个小时会放出几台来供大家抢购. 于是我整夜都在电脑前面刷F5. 一旦看到存货量不为0了就立刻下单抢购. 经过一夜的决战, 终于在凌晨4点钟抢到了电脑和GPS. 第二年就是带Emma来加拿大的那天, 也是圣诞节. 时差也没有倒过来, 直接去Futureshop门口排队. 才早晨5点钟就已经排了上百号人马了. 最前面的几个都是全家扎帐篷过夜的. 我当天抢购了一台LCD显示器. 虽然没有省太多钱, 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今年抢购的是一台单反相机. 这个型号其实不是我最想买的型号, 在国内叫做Canon 350D,已经是淘汰的型号, 所以价格打得够狠, 直降200块, 比中国的价格都便宜了. 冲着价格我也就认了这个型号. 虽然是旧型号, 但是我最看重的功能都有, 生下来的钱可以投资买更重要的镜头. 和Canon 400D相比, 350D缺乏的是自动除尘, 大的液晶屏幕和少2M像素. 根据我的观点这三个功能我都不在乎. 除尘问题在加拿大不大, 因为这里空气绝对干净, 基本没有尘土, 而且我也不是经常把镜头换来换去, 不会那么倒霉在换镜头的时候进了灰尘正好沾在CMOS上. 液晶屏幕的大小对于我也没有意义. 我从来都是用ViewFinder拍照, 基本不看液晶屏幕. 小的屏幕还省电呢. 至于像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只要成像质量好, 反正也不喷绘, 多2M像素也没有太大区别. 都是入门级单反, 不能拿全画幅的专业品质要求. 其他一些小区别我也不太在意, 因此冲着价格来看, 350D还可以接受. 剩下的钱留着买个好镜头吧.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祝福开吻一家新年快乐!
我也用的是350D,06年买的套机,带一个镜头一般般,觉得足够了,呵呵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350D绝对是超值!800万像素,绝对够用了,可以买一支好的镜头,如果下一台单反依旧选择Canon,还可以继续用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KEVIN能坚持写这么久真的很不容易.感谢你与大家分享了加国生活的点点滴滴.月底我也要登陆了,开始一段崭新的人生之旅.能有这样的机会换个活法,是我们这一代人的幸运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圣诞节之六: Boxing Day 抢购大战

地球人都知道12.25是圣诞节, 那么12.26是什么节呢? 恐怕不是地球人都知道了. 12.26在我们这里叫Boxing Day. 不知道还有哪些国家也有类似的说法, 至少美国和加拿大都是这样. 至于为什么Boxing我也不清楚, 哪位博读者知道就贴在下面. 大概是为了抢到称心的货品需要大打拳击吧.

Boxing Day实际就是商场打折日. 西方的传统就是在圣诞节之前大采购, 商家也大大打折, 一直到圣诞节当天, 基本上所有的商家都关门谢客. 这一点和中国不太一样. 这么好挣钱的日子商家怎么都关门了. 原来他们都在准备在第二天Boxing Day大大折扣迎接汹涌的客流. 通常来说Boxing Day的商家都会打出很大的折扣, 至少数量有限的几样商品的折扣绝对有吸引力. 而且为了缓解过多的人流, 往往很早就开门. 比如早晨6点就开始开门营业. 即便如此, 担心抢不到期待已久的商品的顾客更早就在门口排队了. 很多都是提前一天在门口扎下帐篷露宿一夜. 这种场景几乎每年都会上演, 见怪不怪了.

我每年都会在Boxing Day搞一两样东西. 而且都是在Futureshop抢购的. Futureshop是加拿大的连锁电器店. 通常这家店在Boxing Day会给出几样确实有吸引力的东西出来, 不过数量有限, 能不能抢到就看耐力和决心了. 我第一年长登就是圣诞夜到的, 顺便就在网上抢购了一台台式机和一台GPS. 这两样东西都是新移民必备的生活用品. 价格确实有比较大的吸引力. 网上抢购是从午夜开始的. 反正我时差也没有倒过来, 看谁能比我起得早. 为了是抢购能够持续, Futureshop通常每个小时会放出几台来供大家抢购. 于是我整夜都在电脑前面刷F5. 一旦看到存货量不为0了就立刻下单抢购. 经过一夜的决战, 终于在凌晨4点钟抢到了电脑和GPS. 第二年就是带Emma来加拿大的那天, 也是圣诞节. 时差也没有倒过来, 直接去Futureshop门口排队. 才早晨5点钟就已经排了上百号人马了. 最前面的几个都是全家扎帐篷过夜的. 我当天抢购了一台LCD显示器. 虽然没有省太多钱, 只是凑个热闹而已. 今年抢购的是一台单反相机. 这个型号其实不是我最想买的型号, 在国内叫做Canon 350D,已经是淘汰的型号, 所以价格打得够狠, 直降200块, 比中国的价格都便宜了. 冲着价格我也就认了这个型号. 虽然是旧型号, 但是我最看重的功能都有, 生下来的钱可以投资买更重要的镜头. 和Canon 400D相比, 350D缺乏的是自动除尘, 大的液晶屏幕和少2M像素. 根据我的观点这三个功能我都不在乎. 除尘问题在加拿大不大, 因为这里空气绝对干净, 基本没有尘土, 而且我也不是经常把镜头换来换去, 不会那么倒霉在换镜头的时候进了灰尘正好沾在CMOS上. 液晶屏幕的大小对于我也没有意义. 我从来都是用ViewFinder拍照, 基本不看液晶屏幕. 小的屏幕还省电呢. 至于像素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只要成像质量好, 反正也不喷绘, 多2M像素也没有太大区别. 都是入门级单反, 不能拿全画幅的专业品质要求. 其他一些小区别我也不太在意, 因此冲着价格来看, 350D还可以接受. 剩下的钱留着买个好镜头吧.

补充一下。大部分商店准备在12.26日卖的东西当天都卖不完,所以,12.26日后的周末,商店会继续减价,也是不错的抢购时节哦。:wdb17: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房价涨啊涨, 油价涨啊涨
昨天收到政府寄来的房产评估报告. 在加拿大, 每年政府有一个专门的评估机构会对每个房子给出一个估价, 然后寄送给每个户主. 这个估价除了作为你卖房子的时候参考, 也是房地税的估价依据. 这个估价实际上是来自于房子所在地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的成交价格作出的估价. 根据今年的估价报告和去年的估价报告相比计算, 我的房子一年来增值22%. 相对于BC省平均增长17%而言我的房子增值还是超过平均值的. 房价增长的如此之快, 使得没有买房子的人更加困难. 按照22%的增长来计算, 如果一年前没有买房子, 那么一年来挣得钱, 除去税收, 即使不吃不喝全部攒起来也远远不够房子的涨价的差价. 也就是说, 这一年全部白干不说, 还亏得更多. 如果再考虑上加元这一年来疯狂的增值, 加拿大的房子增值会更多. 对于用人民币或者美元积蓄来加拿大买房子的人来说, 这绝对是一场噩梦. 如果这个趋势继续下去, 对于现在还没有房子的人来说, 距离买房子的距离将会越来越远.

除了房价, 汽油的价格也一直居高不下,而且还在继续上涨. 过去的一年来, 除了少数几个星期, 油价几乎就没有低过1元的价位. 根据预测, 今年的油价还会继续上涨. 在这样上涨的趋势之下, 所有人的收入都在严重缩水和贬值. 不知道这是表明社会财富是在增长呢还是在倒退.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1月4日
Emma上幼儿园大班了
从今年开始,Emma已经上幼儿园大班了. 大班和小班就不太一样, 阿姨不会像小班那么管得那么多, 一切都按照大孩子的假设来进行的. Emma毕竟在大班里面是最小的一个, 而且她现在的英语能力还很弱, 基本靠猜. 从这两天的情况来看似乎还不错. 一开始我们还是很担心Emma能不能适应大班的生活. 今天他们老师还说这些日子Emma的英文能力长进很快. 我们也确实发现Emma最近一个月来语言能力长进很快. 可能是Emma刚刚开始进入语言敏感期. 每天话多得不行, 中文英文一起混着来. 比起其他孩子来说, Emma的语言敏感期来的算比较晚的. 现在说话还不太清楚. 很多时候我们都听不懂Emma想说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 Emma的中文能力会成为一个我们日后会十分担心的东西. 毕竟在这里离开家庭说中文的机会太少了. 孩子从小就和白人孩子一起玩一起说, 英文会成为她的母语, 中文反而成为第二语言了. 虽然我们并不指望Emma可以中文和英文一样出色, 至少能够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和谋生技能. 虽然不敢说中文将来将会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语言, 至少会成为一个很重要的谋生技能. 而且中国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如果不用中文就很难去理解和接受. 让Emma学习中文看来是任重而道远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好久不来了.. 先祝开吻新年快乐....
我们去北京滑雪了.. 2天半..也是累的不行..不过很开心..

关于滑雪..没有自己买板子什么的么/?有没有照片贴点看看啊.... 你去的滑雪场没有压雪机压雪么/?
我去北京的万龙..挺好..有几个哥们去吉林也挺好....

加拿大房子涨幅如此大,,跟国内的差不多了......
看来次贷款危机并没有影响到加拿大啊..
 
回复: 加拿大移民新生活日记 Blog 连载

吃中餐在维多利亚绝对是可望不可即的. 维多利亚没有几个华人, 更没有一个像样的中国餐馆. 所有的中餐馆都是严重洋化了的中餐. 根本吃不出中餐的味道, 完全都是糊弄本地洋人的. 不过洋人也确实容易糊弄, 吃碗水汤馄沌就美得不行了.


商机啊商机啊......
呵呵..考虑开个中餐馆好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