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I

InVan

Guest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是啊,如果牟家一开始就能协助胡家老人来加拿大一起寻找女儿并提供食宿,在发现真相后能真心诚意向两位老人道歉,并支持胡家人抚养孩子,哪会出现现在这样的局面呢,其实这都是人之常情,毕竟你的儿子伤害了人家的女儿,这绝非难为牟家人,我相信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都能做到这样的。胡家老人是明理之人,如果是牟家人真的有如此表现他们会接受道歉的。如果两家的关系缓和,孩子由胡家抚养,牟家人也可以定期去探视,多好啊。可惜这只是如果,因为牟家人并非善良之辈

与虎谋皮?
善良、哪怕正常的人家能做出这种事吗?
 
I

InVan

Guest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反对联名信。

对公开信取支持态度,但用词须谨慎、公正。比如说抱着“补偿”的想法,那干脆别写,只能起反作用。再有,不该过问孩子抚养权归属的问题,因为这涉及到一系列后续问题,搞不好会掉进圈套。既然是劝善就专心劝善,仅此而已,不要做法官,更不要做上帝。

对两家共同抚养的想法,反对。隐患太多,甚至会制造更多的矛盾,至少现阶段根本不可行。
:wdb10:

有些话、尤其是敏感用词大家都忍着别说了。免得被那家人给利用了。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有因必有果。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儿子是狼,爹是披着羊皮的狼。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回复以上重复的问题:

open your mind. 如果我们这些外人都不能做到,又怎么能要求双放老人。一方已经是老年丧子,另一方孩子也可能性命不保。

我们多替老人想想,要往前走,就不要纠缠于过去恩怨,我们这样“放不下”,让他们怎么办。

老人多替孩子想想、多替自己的未来想一想,即是为孩子、也是也为自己。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我觉得共同抚养更扯淡了。。。

这就是给人制造摩擦的机会。。。


情况真的有可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了。

你说的制造摩擦,两家的摩擦不是已经在这里了,难道非要劝着胡家退出,连机会都不给。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共同抚养能实现。。。
但我能想到很多实现之后的consequences。。。
共同抚养可不是一厢情愿地说我们都抚养就完了的,没人能保证正常的两家在共同抚养期间不起任何争端,两家不会为了孩子争风吃醋。。。更别说是胡牟两家这种那么有“历史”的。。。

刚看到你的回答,请忽略我上一个帖子。

婚姻法中,离婚双方是可以实现共同抚养的,就是由一方抚养,另一方有法律保证的探视权; 或者双方以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为单位,交替抚养。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最好由中桥互助会这样的公开机构出面进行调解,你可以先和他们的人接触一下,看看他们的建议

正在计划中,但是如履薄冰的感觉,生怕好心办坏事。

未必是好主意,中侨里面的人良莠不齐,赶上了是运气。赶上不负责只想依此报功的能活活把你气死。尤其是里面职位高一点儿的,基本上是职位与办事热忱度成反比。
 
I

InVan

Guest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未必是好主意,中侨里面的人良莠不齐,赶上了是运气。赶上不负责只想依此报功的能活活把你气死。尤其是里面职位高一点儿的,基本上是职位与办事热忱度成反比。
:wdb10:

再等等helen问议员、睿妈咨询律师的结果吧。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补偿是啥意思?现在是谈论孩子还是老人?加拿大只管孩子(加籍公民)的前途和安排,其他人的补偿不应在考虑的范围。

说说我的想法。

来加拿大2年半,加拿大政府和加拿大人,给我的感觉是淳朴、大方,我经常打趣他们说,政府把你们照顾得太好了。

加拿大以3000万人口,接收的难民人数,按照人口比例,比2亿人口的美国,只多不少。有时间我会查一下。

只是加拿大的慷慨,被有些人滥用了,但我觉得这些人,最终会改变。我们要有耐心,他们不改变,他们的孩子也会改变。

我的一个朋友开daycare, 有一天跟先生商量少报些税,她告诉我,儿子听见了,好几天不说话。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不重要,我们依然是很好的朋友,因为我知道她早晚会改变。有爱的地方,人性就有光辉。
 

lerouge

马拉多纳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哪儿都有好人坏人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一并回复关于孩子的心理修复:

对孩子的心理修复可以放心,有了爱,7岁以前的孩子问题不大。7岁以后,估计实验结果很悲观,因为很多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不收某个年龄以上初次入园孩子的,记得7岁是个坎儿。

蒙氏认为,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培养一定要在幼儿阶段完成,这居然暗合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具体的情况可以查一下Maria Montessori的书。

孩子是非常聪明的,西方育儿理论总是强调,要以成人的态度对待孩子,尊重孩子,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

西方的价值体系的基础是爱,在基督教里的极端表现就是,打你的左脸,还要把右边的给他。这和国内“阶级斗争为纲”的灌输,基本上呈两极化的对立。

希望胡家能够快一些让爱和宽容代替仇恨,再把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孩子。

我甚至盼望有一天他们能原谅牟某。试想如果事情反过来,自己的儿子杀了别人的女儿,他们会怎么做,又希望对方怎么做?

能替别人着想,就是爱的开始,有了爱的能力,才能走出悲剧的天空。

他们能够走出来,孩子就能跟出来,他们对自己有信心,孩子就有了未来,否则真的是没有赢家。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把在投票帖子里写的回复,放在这里:
引用:
作者: carpenter
YES,胡家能上网. And they like canadameet website and those who care about them....




谢谢你的消息,让他们知道有很多人支持他们,非常重要。

这种支持能够让他们感觉到温暖和希望,有助于他们从怨恨的情绪当中走出来。更早地捐弃前嫌,向前走,两小四老,一起努力,走出悲剧。

我下午离开前写了一个很长的帖子,结果丢了,现在简单回忆一下:

知道两老能上网,是意外的惊喜。网络上有着丰富的资源,如果他们能够有效地利用,可以尽快地了解,加拿大被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法律程序,以及正确的育儿观念。

拿育儿当中的尿布做例子,幼儿的晚间睡眠非常重要,一些重要的生长激素是在夜间分泌的,在夜间换尿布打乱了这个过程,同时会影响幼儿的情绪。所以整夜不换尿布,与忽视照顾没有什么关系。类似还有很多的细节问题,希望他们能够有所了解。

主动的学习和了解,并作记录,会让法庭了解他们的努力和诚意。我在这里与政府官员、移民官、法官、边检官员打交道,一直靠着两条诚实、积极。

让法官感觉到他们的诚意,让法官了解,一些短时间不可能改变的观念,不可能具备的知识储备,都在积极的、有准备的改变当中。

法律是人制定的,不觉得有什么神秘。相信法律的公正性,但也做好心理准备,接受任何结果。同时,把未来的生活,做好两种准备。

对支持的人,表示感谢。
对反对的人,也要表示感谢,他们对孩子的关心,也是爱。
对那些无礼的、谩骂的,要可怜他们在幼年时,没有受到良好的教养。实在气愤了,就不看了,深呼吸,出去走一走,不要让他们影响自己的生活。

多往前看,多替女儿想一想,她最想要的结果;多替孩子想一想,他们的渴望;如果有可能,替牟家也想一想,处在他们的位置,会怎么看自己。

多替别人着想,心里就开始有爱,有了爱,才能带领孩子走出噩梦。

不及细想,有些地方可能会有冒犯,希望原谅。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把另一个帖子中的回复贴过来,谈谈我对牧师的认识,与部分指责牧师的朋友探讨:

引用:
作者: castro
我觉得,大部分人(不分种族和背景)同情胡家,不管怎么说,胡家是受害者

胡家双亲的表现,一开始是很识大体的,但后来牵涉到孙辈抚养权问题,就变得很情绪化,这不能怪他们,他们提出要移民,要抚养权,也是很合理的要求,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弄清楚规则,不管感情上能否接受

他们指责牧师,我觉得是个大败笔,论坛上那么多人挺胡家,哪个肯真的帮他们抚养小孩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哪怕给他补贴也没人愿意






确实,我想过这个问题,牧师现在所做的,绝大多数人作不到,至少我就得好好想一想。希望大家也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牧师所做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如果用心看了大家的发言,就知道,对牧师的抱怨应该可以停止了。

还想不通的,如果你不愿意做个以德报怨的人,不愿意让一个好人受冤枉,我建议你把大家的帖子再认真看一遍。

补充一点,牧师是目前状况下值得信赖的人,但最为长期收养人,我们只从孩子心理修复的角度出发,质疑他是不是最好的抚养人,不对其他细节妄加揣测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对啊,应该查下姓牟的上下3代,满门抄斩,株连九族。要不你今天就把他双亲先劈了?!
:wdb23:

谁也别劈谁了,留下的麻烦太多,不转变态度,最后根本没有赢家。一句话,有话好好说。


上善若水,年轻的时候不屑一顾来的,那时候有那么多的精力、激情,怎么可以“若水”。

现在越想越有道理,我们的祖先那么早就有这么精辟的见解,可是很多人,捂着耳朵,不肯听。

Now I told myself: open mind, use ears more, watch mouth carefully.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把另一个帖子中的回复贴过来,谈谈我对牧师的认识,与部分指责牧师的朋友探讨:

引用:
作者: castro
我觉得,大部分人(不分种族和背景)同情胡家,不管怎么说,胡家是受害者

胡家双亲的表现,一开始是很识大体的,但后来牵涉到孙辈抚养权问题,就变得很情绪化,这不能怪他们,他们提出要移民,要抚养权,也是很合理的要求,但最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弄清楚规则,不管感情上能否接受

他们指责牧师,我觉得是个大败笔,论坛上那么多人挺胡家,哪个肯真的帮他们抚养小孩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哪怕给他补贴也没人愿意





确实,我想过这个问题,牧师现在所做的,绝大多数人作不到,至少我就得好好想一想。希望大家也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做到牧师所做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讨论,如果用心看了大家的发言,就知道,对牧师的抱怨应该可以停止了。

还想不通的,如果你不愿意做个以德报怨的人,不愿意让一个好人受冤枉,我建议你把大家的帖子再认真看一遍。

补充一点,牧师是目前状况下值得信赖的人,但最为长期收养人,我们只从孩子心理修复的角度出发,质疑他是不是最好的抚养人,不对其他细节妄加揣测


:wdb10::wdb45:看了你一路下来的帖子,真的很佩服你的爱心和涵养,一直是那么冷静地分析问题,没有因为自己的既定立场而攻击抹黑其他人,对不同的意见,总是愿意倾听,我自己虽然到现在也还不是很肯定孩子由谁抚养好,没什么立场,但还是要为你的努力鼓掌!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wdb10::wdb45:看了你一路下来的帖子,真的很佩服你的爱心和涵养,一直是那么冷静地分析问题,没有因为自己的既定立场而攻击抹黑其他人,对不同的意见,总是愿意倾听,我自己虽然到现在也还不是很肯定孩子由谁抚养好,没什么立场,但还是要为你的努力鼓掌!

我都听见掌声的回音了,谢fish。没有你们鼓励坚持不下来,没白天没黑夜的,(小声说)比坐月子还累呢。

没办法,底子薄,多用功吧。那些年轻人交友广泛,信息来源多,自然比在家带娃的有优势。女儿小小年纪,没有窗台高,都是我的法语老师。他们当然更可以当我的老师。

这么多年,记忆中,只要用心,还真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说到涵养,真的是硬装,憋到内伤。

现在耳根很清净,不知道有没有人憋到内伤。我的经验是,憋着憋着,就憋习惯了。
 
回复: 华人社区给胡牟两家的公开信

我都听见掌声的回音了,谢fish。没有你们鼓励坚持不下来,没白天没黑夜的,(小声说)比坐月子还累呢。

没办法,底子薄,多用功吧。那些年轻人交友广泛,信息来源多,自然比在家带娃的有优势。女儿小小年纪,没有窗台高,都是我的法语老师。他们当然更可以当我的老师。

这么多年,记忆中,只要用心,还真没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说到涵养,真的是硬装,憋到内伤。

现在耳根很清净,不知道有没有人憋到内伤。我的经验是,憋着憋着,就憋习惯了。

:wdb19::wdb17::wdb45: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