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得太好了.最近这几天,有一个名字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熟悉。更为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听起来和姚明,易建联一样的中国名字林书豪。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还以为是台湾籍的运动员,后来才知道他的确是台湾移民。 这个看上去非常亲切的黑头发黄皮肤的家伙开始了在NBA近乎神奇的表演,众人哗然,媒体热捧。中国人欢欣鼓舞,茶余饭后热议不休。为什么?因为这个孩子太特别了,几乎具备一切舆论热炒的要素。
第一:他的确在NBA上演了神奇的表现,成为了NBA新秀赛前三场比赛得分最高(87份)的人,这个数据足以和乔丹大神比肩。
第二:他看上去和我们身边的人一样哎,首位进入NBA的美籍华人。你身边的叔叔阿姨大爷大婶肯定以为是谁家的孩子有出息了。
第三:这个家伙竟然是哈佛毕业的!!哈佛啊!哈佛!主修经济学,副修社会学,成为哈佛大学自1953年后首位进入NBA的球员。去过中国的任何一所高中都必然会在醒目的横幅上、黑板上、宣传栏里看到这两个字。我想那是除了当官和挣钱外最能令中国父母欢欣鼓舞的两个字。
但是抛开媒体的喧嚣,冷静下来后,我不禁想问两个问题:
Q1:我们到底是该感到自豪还是感到悲哀?
Q2:林书豪的故事是否会发生在中国?
先来看问题Q1:我们该为林书豪感到骄傲,原因很简单:林书豪的父母是台湾人,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林书豪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林书豪的成功证明了具有优秀炎黄基因的亿万中国人都可以取得非凡的成功,即便是在像奥尼尔和乔丹这样黢黑的运动员称霸的NBA。从上学开始我们也同样为这样的名字骄傲过: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钱永健、高锟……也许还有骆家辉……
但是,这些人除了令人亲切的中文名字和肤色还有多少是真真正正属于中国的呢?是的,歌里唱得好听: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但是我心底的那个中国,那条长江黄河在心里的分量又占了几何?
我不是在试图责怪谁,只是想让自己清醒的认清这样一个问题:环境塑造人!不能因为肯德基麦当劳用的是中国的面粉和蔬菜,就骄傲不已;不能因为一架空壳或者波音上的一个螺丝钉上印有“made in China”,就骄傲不已;不能因为在NBA曾经出现过一个姚明,就骄傲不已,更何况是林书豪!
这样的骄傲是自欺欺人,是坐井观天,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认为也是巨人!
问题Q2:林书豪的故事是否会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太SB了!我们先来情景转换的扪心自问一下:
1、如果你是哈佛毕业的你会去打篮球?
2、如果你儿子是哈佛毕业的你会让他去打篮球?
3、如果你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会去打篮球?
4、如果你儿子是清华北大毕业的你会让他去打篮球?
5、如果你是大学毕业的你回去打篮球?
6、如果你儿子大学毕业你会让他去打篮球?
如果你的答案是:NO!那么请问为什么?
我们在事情没有成功之前就试图用努力来换取一份成功的保证,与其说我们是对成功的渴望,不如说我们是对保证成功的渴望。
我们并没有把努力奋斗看作是需要持之以恒的事情,而是希望一一段时间的努力奋斗换来长久的成功与幸福。
我们试图以高考的优劣来保证日后成就;
我们试图以公务员的工作来保证日后的升迁;
我们试图找到一个门当户对,家境殷实的伴侣来保证后半生的幸福。
人生虽然是较为长久的时间,但是却是有若干个时间段组成的,如果说你试图以一时的努力来换取一生的成功,最有可能的就是痴人说梦。
为了得到对于未来成功的保证,我们除了在考试、就职、婚嫁等人生节点处做突击努力外。来自父母、亲朋等外界环境的因素还在对我们进行规避风险的洗脑。在我们接受教育开始,所有的好的东西都是“稳”字当先,成绩要稳定、事业要稳定、感情要稳定,稳定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
这也直接决定了我们在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婚姻时的标准和价值取向,那就是一定要稳,稳重求胜!但是,在诸如艺术、体育、科学、商业等领域,稳又谈何容易。如果有的话,那也是对于新进知识的持久学习后的质变结果。
我们每天都在做这样那样的选择。如果午饭吃白菜还是萝卜算是一种选择的话,改变一生的其实有且仅有几个选择。这些选择的与众不同并不是在于它将迅速的改变你的人生轨迹,而是在于它改变了你的环境,环境的改变意味着你接触的人的改变,你接触的人的改变意味着将出现不同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不同的信息频率和信息种类,而信息的频率和种类影响了你的思维模式,而你的思维才最终决定了你的行动!
曾经问过一位在事业上非常成功的前辈:你觉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前辈答曰:意识!何为意识?其实,这里的意识就是能在做出决定前预见到这样的决定会带来怎样的改变。我们无法像先知一样,预见到所有的细枝末节,但是对于改变后大的趋势的预见是可以做到的。
保证选择正确性的因素又是什么?因素有二:1、对于选择主体的深刻认识。2、对于选择后所在环境的深刻认识。我们还是回到林书豪的例子上来。对于林书豪这样一个哈佛经济学的高材生而言,他一定面临过一个选择:去华尔街还是去NBA。
选择主体林书豪。请问你自己内心里最真实的声音是想去华尔街还是NBA。
环境主体NBA。请问以你的实力能否在NBA立足?
显而易见,要回答好这两个问题就需要对自己的真实意愿和真是实力做一个判定,需要对NBA的情况做一个判定。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哈佛经济系的文凭!如果是中国人做这样的决定,那么很明显拿着哈佛经济系的文凭去华尔街的决定绝对是稳中求胜,
今天林书豪的选择已经摆在那里了。但是如果林书豪选择了华尔街又会怎样?很简单,拿百万年薪的以篮球为个人爱好的华尔街人。中国人说了,这挺好啊!
但是,至少有两点不一样了:1、肯定不会有这么多人认识林书豪了。2、他违背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意愿。也许等他老去一天也不会忘记自己的篮球梦~
人活一遭,穿五尺衣,吃三两饭,活八十载。二十年读书,不知天高地厚;二十年吃药,方叹人生苦短。
调查表明:在我们的生活稳定后,收入的高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几乎是微乎其微的。通俗的讲,一旦你拥有了汽车,比如奥拓。你的生活质量就变得稳定,即私家车所能提供的生活质量你已经拥有,如果你把奥拓换成了奥迪,甚至宾利,其对生活质量的提升也是微乎其微的,或者说给你带来的新鲜感和愉悦感持续时间非常短暂。更何况对于今天的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样的梦想有些遥远。
但是,与物化的东西不同,你选择的人生道路,生活方式,工作环境对个人的影响将是持续、长久的。直白点,喜欢打篮球并以打篮球为职业的林书豪开着奥拓,要比喜欢打篮球却在华尔街的林书豪开宾利愉快。
反观今天我们做出的决定和选择的人生道路:
我们的人生路是我们自己选的吗?
我们想做的和我们正在做的是一回事吗?
我们还记得自己年轻时候的梦想吗?
偶读到这篇学生发的贴,蛮有感触的,转过来,分享吧。
我们和林书豪到底有多远?献给,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你
我们的工作要让父母放心,放心的意思就是上班九下班五,吹空调吃食堂,茶水报纸斗地主!
我们的工作要让男女朋友舒心,舒心就是买得起车买得起房,有钱有空陪逛街,伺候得了丈母娘!
我们的工作要让别人眼里的自己体面,体面就是打领带穿西装,喝红酒递名片,飞机不坐经济舱!
没有人会在乎你的梦想,梦想只存在于穿开裆裤的年代;
没有人会在乎你的兴趣,兴趣早就自缢在备战高考的演算纸里。
有梦想的时候,追求梦想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情。
只要饿不死,冻不死,为了心中的梦想,大胆地去吧!
谨以此文献给,处在人生十字路口的你~
在路上
麦田守望者
也许我要得太多,都不想你难过
也许应该简单活着,快乐痛苦不说
我们没有理想,流浪没有方向
只是梦中的麦田,守着一片金~黄
想的美,美梦也无~常
那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在路上和我~唱这一首歌
如果我有方向,那就是远方
钢铁是怎样炼成,流浪不靠坚强
如果我有枪,早就上了镗
如果能得到玫瑰,我只留下芳~香
想的美,美梦也无常
那永远到不了的远方
在路上和我唱这一首歌,oh~
总是梦中麦田,守着每一片金黄~
哦丧失我的理想~,用生命把它埋葬
总是梦中麦田,守着每一片金黄~
丧失我的理想,用生命把它埋葬
《在路上》是美国垮掉派作家杰克・凯鲁亚克发表于1957年的小说,主人公萨尔的那句“我还年轻,我渴望上路”是“垮掉一代”(the Beat Generation)的座右铭,而“在路上”也从此成了一种象征,代表过程或者自由,通向被我们称之为理想和爱的远方。 这部小说绝大部分是自传性的,被公认为60年代嬉皮士运动和垮掉的一代的经典之作。《在路上》的其他定义还包括一档旅游卫视的栏目,励志电视节目《赢在中国》主题曲,痛仰望乐队的一首单曲,许巍发行的专辑名称,麦田守望者乐队演唱的一首歌曲,歌手熊梓崴演唱的歌曲,一部展示内审人风采的长篇电视连续剧,电影频道2004年出品的一部电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