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我女儿的情况与你女儿的情况有类似又有不同,所以结果也不同。

她是在国内读到小学正式毕业,到日本开始从初中开始读,对日语从一窍不通到考高中时是当时我们地区的普通公立初中里的前三名,进入东京最好的都立高中之一,日比谷高校(在首相府旁边)。读完高一后,就移民来加拿大,当时出于权宜之计,送她进了所国际学生读的私立高中,因为可以比较快速地拿到从十年级到十二年级的学分(加拿大不承认日本的高中学分,必须重读),那所学校没有暑假等任何假期,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上课到晚上6,7点钟回来,如果有不及格的课程,可以重修,女儿还算争气,没有重修的科目。她在一年零三个月内修完了高中三年的全部学分,,并且在没有时间准备的情况下,竟然将TOFEL也考及格了。在这高中课程里,她最合算的是“外语”,中文与日文两门,都根本不用花功夫,就考了95分,99分这样的成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比在日本的她的同龄同学还要早大半年,进入了多伦多大学,化学工程系。

她在大二的暑假去了上海的环保所实习两个月,体验了上海的上班生活。在大三结束后立马又去了日本的一家跨国石油设计院(日挥),做Intership一年,拿日本的大学毕业生工资与两次的奖金,去年地震时,提早两个月回来,之后又找到了多伦多水道局的暑期工,干了两个月。

由于经历了在各国的工作情况,她在现在大四找工作的时候,确定了自己留在北美的工作的目标。因为她有了对比啊。前两天,刚刚被一家总部在美国德州的石油提炼设计院录取,地点在Markham的Highway7那里,年薪5万7千,比日本的大学生的初任给要高。女儿说日本的公司尽管条件好,但是必须每天加班,对上级前辈说话都要用敬语,处处小心翼翼,压力比较大。此地北美的工作环境比日本轻松多了。

昨天来不及写完。今天再继续。

从我女儿的情况来看,她首先有在中国生活的基础,与中国人也能交到朋友,这对于她后来在多大的大学生活中很重要,由于在此地读大学的日本同学极少,她更加容易中国人的学生圈,与中国学生容易讲到一块去,交到中国学生朋友,所以她大学四年精神上不寂寞。虽然她无法跟当地的老外学生或者是在这里长大的CBC交上朋友,由于过去生长环境的不同,无法同他们走到一个圈子里去。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在加拿大的高中,并不是真的跟当地的加拿大学生在一起,而是一所国际学校,里面是中国留学生,韩国留学生与日本留学生。所以她在里面也能交到中国人与日本人朋友-----这对于青少年是十分重要的。

而你的女儿,本来完全是在日本的环境下生活,在半大不小的年龄段来了加拿大后,一下子就进入了本地的中学,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要与本地学生打成一片,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她肯定不开心。进入了大学以后,完全日本孩子的那种想法,与此地的中国学生也很难有共同语言进而成为朋友,而日本学生又是少而又少,-----所以,这就造成了她感觉在加拿大很孤独,很不开心。而日本有她的朋友,有许多与她有共同想法的人,她回到那个圈子,就能很开心。所以才有她现在这样的举动。

以上说的这些情况,是我同女儿的交流中知道的。所以,我理解你的女儿。

这位妈妈讲的真好:wdb17: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读完#30号女士的分析,感觉恍然大悟。你女儿很优秀,祝贺她找到第一份工作! 祝福她。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女儿不能融入到加拿大主流社会。当时感觉13岁很小,应该很快就能适应本地的生活。来了加拿大后,我为了女儿快速融入当地华人圈,给她报了中文辅导班,家中没有跟她说日文,尽量用中文沟通,没有想到她不仅融入不到此地的老外圈,还融入不到此地的中国学生圈。一切都让人出乎预料。我看周围的孩子,在同样年龄来到加拿大的,也有顺利融入此地华人圈的孩子。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我女儿不行。也许也有性格因素,女儿脾气温和,但偏内向,不喜欢参加派对,不喜欢酒吧,平时看她喜欢同少数的朋友在家里玩,偶尔去参加饭局,逛逛街。

现在只是觉得她很亏。于日本相比,加拿大的工作环境轻松多了。可以说,在日本,大学期间很快乐,但成年人比加拿大的成年人辛苦得多。孩子刚来加时很艰难,上大学期间找实习也挺辛苦的,眼看熬到头了,终于熬到毕业了,可以在此地享受清闲的生活了。她却又跑到日本,又开始辛苦。她其实已经错过日本的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最美好的时光了。现在回去,在日本也没有朋友圈。无亲无故的。恰恰又赶上核辐射污染。

何况,如果她现在融不到加拿大是来自于她的经历跟身旁人不同,那么即使几年后她又回到加拿大,她是否仍然无法解决她在这里感到孤独的问题?因为她又把时间投在日本了,于此地人的经历再一次产生差异,岂不是更谈不到一起了。读完大家的评语,感到我和先生常年忙于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像她这样的怎样才可以融入到加拿大主流社会(或华人社会)?还是应该死了这份心,此后就在日本待下去了?
 
最后编辑: 2012-04-01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楼主,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你有点走死胡同了,孩子人生道路很长,趁年轻,这里经历经历,那里经历经历,何必想得那么悲观呢?

今天的选择,并不代表未来的选择。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读完#30号女士的分析,感觉恍然大悟。你女儿很优秀,祝贺她找到第一份工作! 祝福她。

我实在是没有想到女儿不能融入到加拿大主流社会。当时感觉13岁很小,应该很快就能适应本地的生活。来了加拿大后,我为了女儿快速融入当地华人圈,给她报了中文辅导班,家中没有跟她说日文,尽量用中文沟通,没有想到她不仅融入不到此地的老外圈,还融入不到此地的中国学生圈。一切都让人出乎预料。我看周围的孩子,在同样年龄来到加拿大的,也有顺利融入此地华人圈的孩子。我是真的没有想到我女儿不行。也许也有性格因素,女儿脾气温和,但偏内向,不喜欢参加派对,不喜欢酒吧,平时看她喜欢同少数的朋友在家里玩,偶尔去参加饭局,逛逛街。

现在只是觉得她很亏。于日本相比,加拿大的工作环境轻松多了。可以说,在日本,大学期间很快乐,但成年人比加拿大的成年人辛苦得多。孩子刚来加时很艰难,上大学期间找实习也挺辛苦的,眼看熬到头了,终于熬到毕业了,可以在此地享受清闲的生活了。她却又跑到日本,又开始辛苦。她其实已经错过日本的中学生活和大学生活,最美好的时光了。现在回去,在日本也没有朋友圈。无亲无故的。恰恰又赶上核辐射污染。

何况,如果她现在融不到加拿大是来自于她的经历跟身旁人不同,那么即使几年后她又回到加拿大,她是否仍然无法解决她在这里感到孤独的问题?因为她又把时间投在日本了,于此地人的经历再一次产生差异,岂不是更谈不到一起了。读完大家的评语,感到我和先生常年忙于工作,没有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精神需求。像她这样的怎样才可以融入到加拿大主流社会(或华人社会)?还是应该死了这份心,此后就在日本待下去了?
:wdb11:谢谢你!

其实,我认为你不用那么感到纠结的。你女儿被日本的大手企业录取,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作为当妈妈的,对于孩子在日本的生活工作应该比孩子在北美还要放心才是。那里的企业对职工不但待遇好,而且生活方面(比如社员寮)一切都是想得十分周到的,有空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一天三顿总有保障,而且比外面的便宜,营养十分全面。寮的房租,只是形式上的一点点,都有企业补贴了。-----总之是花费不大,却可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另外,我自己也曾在大手企业工作过,那里就是社会主义。女孩子做的事情,要动脑筋的很少,更加不需要负责任。在日本企业里,只有男人才是负责任的角色。当然男人的拿的钱也多。所以女孩子,除了与周围人际关系有点压力(甚至苦恼)以外,工作上基本没有压力。所谓的加班,也是随大流,别人不走,你也不好意思走----就是这样了。会社里年轻女孩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少看到30多岁以上的正社员,不过可能有几个到了四十几岁都不结婚的老姑娘正社员,那真是大熊猫了。女孩子一般到了26岁以上,就开始退职了,所以会社总是每年要招进刚毕业的新人。我认为,女孩子在日本短大或者大学毕业,不大会失业的。但是一旦年龄大了,就很难找到正社员的工作了。日本的会社,对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有歧视的,虽然不会明说,比如晋升的空间没有,头顶上总有玻璃顶,其实用不着奋力去撞击这个玻璃顶,最后结果是头破血流,活得很累,发现了那个顶,就自动离开。

你女儿刚毕业过去,很不错的。她也会观察的。估计过了几年后就会退职回加拿大;或者在日本结婚成立家庭,在好的会社工作,就是找的丈夫,也应该是很不错的。

你不能将你过去的经历与你女儿在日本正式工作的情景相比。

其实我女儿也是在她12,13岁的时候到日本的。整个三年的初中,对她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回忆。那是个我们地区的公立初中,在我们区倒数第三位。在我们住的マンション的对面,是区里的多层都营住宅,里面住的都是低收入者与单亲家庭,那些孩子,流里流气,不学好。同学们排斥她,孤立她,她天天哭回家,拿着菜刀想割腕自杀,甚至爬到了我家7楼的阳台上。。。。。。有一天,她的班主任突然找我,告诉我在上课途中,东西还放在桌子上,而我女儿不见了,以至于他们全校停课,找我的女儿,,,,,把我气坏了,其实那天,女儿受了同学的嘲笑,一个人跑到了荒川河边徘徊,,,,,女儿在初中里,最开心的就是从学校回来后,去上私塾,,,,,在那里她有朋友,又有老师对她的成绩的肯定与赞扬,,,,直到初三结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他们那所公立初中多年没有人考上的,最好的都立高中,学校老师连恭喜一声都没有。毕业时组织去迪斯尼(离开我家不远),坐在巴士上面,轮到一个同学必须与我女儿同坐,而他却像看到了麻风病人一样,绕开我的女儿,以至于我女儿还是一个人孤独地,,,,,从迪斯尼回来,她又是泪流满面,对我说绝对不再去参加毕业典礼了。我就打电话给她的班主任,直说了:女儿因为她觉得到学校是一种痛苦,所以不参加毕业典礼了,回中国去了。因为这个班主任,对于同学集体欺负我女儿的事情上,一直暧昧,无能,听之任之。因为他不想得罪那些在我们地区有势力的孩子的家长(商店街的老板)。-----不要忘记,他还是个公务员!

女儿来到加拿大后,让老公去她的中学,拿她的初三(9年级)成绩单,新校长,看到我女儿全优高分的成绩单,不断地称赞,,,,,也不知道,他们学校过去的老师们,是不是眼睛都瞎了?

日本社会排外自大,在小孩子去保育院或者幼儿园时,老师就排斥中国孩子口中流露出中文,并且说,讲中文“だめ!”,在幼小的日本孩子或者中国孩子的心灵上,都留下了痕迹。很明显,在孩子心目中无上高大的老师都讲了,讲中文“だめ!”所以,万一孩子流露出中文,其他孩子就不会陪她玩了。同样孩子回到家里,看到父母说中文,也会说“だめ!”-----我在日本的朋友家的孩子,几乎全部拒绝说中文,尽管能听懂父母的中文,到大一点,甚至看不起父母,更不想让父母出现在学校家长会等公共场合,觉得丢面子。所以非常遗憾,生长在日本的中国孩子,根深蒂固地拒绝中文。估计你的女儿也是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

我女儿从中国到日本在学校受到的孤立与你女儿从日本到加拿大在学校受到的孤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估计我女儿在日本初中受到的伤害,要比你女儿的多得多。加拿大毕竟是多元文化。

好在我女儿终于进入了一个好高中,里面老师同学的素质自然高了,当然女儿的日语也能与其他同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她在那里交到了许多朋友,甚至还有男生追她。高中这一年,她过得很开心,以至于确定加拿大移民后,她根本不愿意离开日本。

我认为你女儿再去日本经历一下那里的社会,是好事,你根本不用担心。她如果觉得好,会在那里住下去。如果觉得那里欠缺了什么,她会选择回到加拿大的。在日本的工作经验,对于她可能将来在加拿大找工作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还有要充分相信你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在加拿大9年生活的这样一个经历,她明白加拿大的文化。其实现在,“日本很美好”,只是她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一个梦,现在她要走到那个现实里去看看,,,,,,,才会有她的梦醒时分。

至于说到辛不辛苦,其实在我看来日本与加拿大两个社会真的相差不大,只是文化习俗不同而已。你说她比别人吃亏,两面都辛苦,我认为是她将会比别人会有更多的见识与跨国经验。

说起融入主流,我女儿至今到加拿大六年,还未融入当地人的社会,比起你的女儿还要差更多。但是她知道将要开始工作,与同事们没有共同的话题不行,她深知自己的欠缺,去年开始请了位白人大学生当她的老师,在周末的时候,有两小时的辅导。钱是由她自己出的。
 
最后编辑: 2012-04-01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我和先生大学毕业后在日本做了多年生意,有一女儿,2003年全家移民到加拿大,女儿上初中。孩子是在日本出生的,刚来加时孩子说的最流利的语言是日文,虽然会说中文,但不流利,英文没有学过。

当时孩子的性格是比较乖的女孩子,平时喜欢在家里安安静静的看书,喜欢读古诗,写作能力比较强。来到加拿大后,孩子跟加拿大的小孩子玩不到一起。当时经济条件不好,学区没有选择性,校内几乎没有中国小孩。由于家长工作的需求,来加后的四年中,孩子转了四次学。先生到加拿大后事业不顺利,生活质量也降低了,家庭也不和睦。孩子过的很孤独,也很动荡。

来加九年,从未听孩子说过一句对加拿大的称赞,刚开始还说想回日本,后来也不说了,本以为她忘了日本了。没有想到孩子大学毕业了,竟说要回到日本,而且自己联系了一所跨国日本公司,已拿到offer了。说加拿大没有任何值得她留恋的地方,在这里过精神上很空虚,很孤独,一定要回到亚洲。还劝我们回北京,这样以后离她近。不知该如何处理
孩子应该有权利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我女儿4岁来了,现在5年了她还老说长大了要回中国去。18岁以后,她愿意去哪里我都不反对。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日本关东地区现已是污染区了,不适合长期居住"
不知道你从哪里得到的这种信息,真是瞎说,天皇一家人都生活在东京,日本也没有迁都,政府要员都生活在东京;那么多日本人都生活在关东;真是可笑的结论。现在日本4月开始,新的食品辐射安全标准已经出来了,看看日本人怎么对食品进行检测的,就知道这些耸人听闻的传闻都么可笑。
孩子喜欢日本太自然了,日本本来就是个令人难忘的地方,只要在日本生活过的人都能理解这一点。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我不同意你说的,父母奋斗的一生,谈何欠不欠孩子?当初动荡自有动荡的原因,权衡之下的选择,在当初肯定是为了家庭的更好。至少在初衷上,谈何欠不欠孩子?孩子首先是服从家庭的整体,父母尽力了。

至于现在孩子想回日本,估计楼主也阻拦不了,不过是在网上说说。

一切都是在有条件基础上的选择,未必当初不动荡,就更好。

有几个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遗憾很多父母犯了了很多错误,有无心之失,或后天可以为孩子尽力弥补的。也有弥天大错,终生不能挽回,永久失去了孩子。环顾周遭众生,例子俯首皆是。

只是,当然,太多父母本身也太不容易,出发点首先想的,本质上是自己而已。或父母水平决定了教育和选择的错误道路。

楼主孩子,还算是基本上幸福的了。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wdb11:谢谢你!

其实,我认为你不用那么感到纠结的。你女儿被日本的大手企业录取,是件值得庆贺的事情。作为当妈妈的,对于孩子在日本的生活工作应该比孩子在北美还要放心才是。那里的企业对职工不但待遇好,而且生活方面(比如社员寮)一切都是想得十分周到的,有空调(冬天不冷,夏天不热),一天三顿总有保障,而且比外面的便宜,营养十分全面。寮的房租,只是形式上的一点点,都有企业补贴了。-----总之是花费不大,却可以过上高质量的生活。

另外,我自己也曾在大手企业工作过,那里就是社会主义。女孩子做的事情,要动脑筋的很少,更加不需要负责任。在日本企业里,只有男人才是负责任的角色。当然男人的拿的钱也多。所以女孩子,除了与周围人际关系有点压力(甚至苦恼)以外,工作上基本没有压力。所谓的加班,也是随大流,别人不走,你也不好意思走----就是这样了。会社里年轻女孩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很少看到30多岁以上的正社员,不过可能有几个到了四十几岁都不结婚的老姑娘正社员,那真是大熊猫了。女孩子一般到了26岁以上,就开始退职了,所以会社总是每年要招进刚毕业的新人。我认为,女孩子在日本短大或者大学毕业,不大会失业的。但是一旦年龄大了,就很难找到正社员的工作了。日本的会社,对中国人(外国人)还是有歧视的,虽然不会明说,比如晋升的空间没有,头顶上总有玻璃顶,其实用不着奋力去撞击这个玻璃顶,最后结果是头破血流,活得很累,发现了那个顶,就自动离开。

你女儿刚毕业过去,很不错的。她也会观察的。估计过了几年后就会退职回加拿大;或者在日本结婚成立家庭,在好的会社工作,就是找的丈夫,也应该是很不错的。

你不能将你过去的经历与你女儿在日本正式工作的情景相比。

其实我女儿也是在她12,13岁的时候到日本的。整个三年的初中,对她来说是极其痛苦的回忆。那是个我们地区的公立初中,在我们区倒数第三位。在我们住的マンション的对面,是区里的多层都营住宅,里面住的都是低收入者与单亲家庭,那些孩子,流里流气,不学好。同学们排斥她,孤立她,她天天哭回家,拿着菜刀想割腕自杀,甚至爬到了我家7楼的阳台上。。。。。。有一天,她的班主任突然找我,告诉我在上课途中,东西还放在桌子上,而我女儿不见了,以至于他们全校停课,找我的女儿,,,,,把我气坏了,其实那天,女儿受了同学的嘲笑,一个人跑到了荒川河边徘徊,,,,,女儿在初中里,最开心的就是从学校回来后,去上私塾,,,,,在那里她有朋友,又有老师对她的成绩的肯定与赞扬,,,,直到初三结束,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他们那所公立初中多年没有人考上的,最好的都立高中,学校老师连恭喜一声都没有。毕业时组织去迪斯尼(离开我家不远),坐在巴士上面,轮到一个同学必须与我女儿同坐,而他却像看到了麻风病人一样,绕开我的女儿,以至于我女儿还是一个人孤独地,,,,,从迪斯尼回来,她又是泪流满面,对我说绝对不再去参加毕业典礼了。我就打电话给她的班主任,直说了:女儿因为她觉得到学校是一种痛苦,所以不参加毕业典礼了,回中国去了。因为这个班主任,对于同学集体欺负我女儿的事情上,一直暧昧,无能,听之任之。因为他不想得罪那些在我们地区有势力的孩子的家长(商店街的老板)。-----不要忘记,他还是个公务员!

女儿来到加拿大后,让老公去她的中学,拿她的初三(9年级)成绩单,新校长,看到我女儿全优高分的成绩单,不断地称赞,,,,,也不知道,他们学校过去的老师们,是不是眼睛都瞎了?

日本社会排外自大,在小孩子去保育院或者幼儿园时,老师就排斥中国孩子口中流露出中文,并且说,讲中文“だめ!”,在幼小的日本孩子或者中国孩子的心灵上,都留下了痕迹。很明显,在孩子心目中无上高大的老师都讲了,讲中文“だめ!”所以,万一孩子流露出中文,其他孩子就不会陪她玩了。同样孩子回到家里,看到父母说中文,也会说“だめ!”-----我在日本的朋友家的孩子,几乎全部拒绝说中文,尽管能听懂父母的中文,到大一点,甚至看不起父母,更不想让父母出现在学校家长会等公共场合,觉得丢面子。所以非常遗憾,生长在日本的中国孩子,根深蒂固地拒绝中文。估计你的女儿也是有这样的因素在里面。

我女儿从中国到日本在学校受到的孤立与你女儿从日本到加拿大在学校受到的孤立,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估计我女儿在日本初中受到的伤害,要比你女儿的多得多。加拿大毕竟是多元文化。

好在我女儿终于进入了一个好高中,里面老师同学的素质自然高了,当然女儿的日语也能与其他同学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她在那里交到了许多朋友,甚至还有男生追她。高中这一年,她过得很开心,以至于确定加拿大移民后,她根本不愿意离开日本。

我认为你女儿再去日本经历一下那里的社会,是好事,你根本不用担心。她如果觉得好,会在那里住下去。如果觉得那里欠缺了什么,她会选择回到加拿大的。在日本的工作经验,对于她可能将来在加拿大找工作也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还有要充分相信你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在加拿大9年生活的这样一个经历,她明白加拿大的文化。其实现在,“日本很美好”,只是她脑子里挥之不去的一个梦,现在她要走到那个现实里去看看,,,,,,,才会有她的梦醒时分。

至于说到辛不辛苦,其实在我看来日本与加拿大两个社会真的相差不大,只是文化习俗不同而已。你说她比别人吃亏,两面都辛苦,我认为是她将会比别人会有更多的见识与跨国经验。

说起融入主流,我女儿至今到加拿大六年,还未融入当地人的社会,比起你的女儿还要差更多。但是她知道将要开始工作,与同事们没有共同的话题不行,她深知自己的欠缺,去年开始请了位白人大学生当她的老师,在周末的时候,有两小时的辅导。钱是由她自己出的。

这位朋友的文字让我深感吃惊。我对日本的看法因此无疑受到很大影响。

我曾经有不少日本客户,在香港在中国,我的小区也有很多日本人。有推心置腹的好友,也有平淡之交。我对于这些日本人的印象,如果打分的,就他们的整体素质,99分不过分。他们彬彬有礼、客气、友好、有信用、得到帮助后十分感激地回报。

在中国,我是“亲日派”。

可是你的女儿在日本学校的经历,以及日本老师,日本文化里面如此露骨的歧视中国,让人感到震惊。他们的这种排外、保守、敌意(我不知道是否仅仅针对中国)是我闻所未闻的。甚至老师都强烈不允许说中文。我真的有点怀疑,这是个案,还是代表整个日本。我很想问一句,这个起源是什么,是民族仇恨吗?是60年前战争的延续?

至今我们仍有数十万中国人在那里,学习工作,远超加拿大。

我曾经想过,孩子眼界宽点,不必逢先进就欧美,逢留学就英美加澳,日本的严谨和科技也是可以去留学的。但如此看来,那岂非是把孩子仍火坑了。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我们中国人去留学,然后说中文,会被对方的老师、学生、学校、乃至民族所侮辱和歧视。对吗? 我很不解。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这位朋友的文字让我深感吃惊。我对日本的看法因此无疑受到很大影响。

我曾经有不少日本客户,在香港在中国,我的小区也有很多日本人。有推心置腹的好友,也有平淡之交。我对于这些日本人的印象,如果打分的,就他们的整体素质,99分不过分。他们彬彬有礼、客气、友好、有信用、得到帮助后十分感激地回报。

在中国,我是“亲日派”。

可是你的女儿在日本学校的经历,以及日本老师,日本文化里面如此露骨的歧视中国,让人感到震惊。他们的这种排外、保守、敌意(我不知道是否仅仅针对中国)是我闻所未闻的。甚至老师都强烈不允许说中文。我真的有点怀疑,这是个案,还是代表整个日本。我很想问一句,这个起源是什么,是民族仇恨吗?是60年前战争的延续?

至今我们仍有数十万中国人在那里,学习工作,远超加拿大。

我曾经想过,孩子眼界宽点,不必逢先进就欧美,逢留学就英美加澳,日本的严谨和科技也是可以去留学的。但如此看来,那岂非是把孩子仍火坑了。

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我们中国人去留学,然后说中文,会被对方的老师、学生、学校、乃至民族所侮辱和歧视。对吗? 我很不解。

我再引用一段楼主的话,虽然她只是点到为止,但是也说出了日本社会的真实情况。
在日企中,女性的地位比较低,很难有事业上的发展,劳动时间长,每天加班加到10,11点很正常,很累。日本人排外情绪很重,即使你求职成功,进入了日本公司,你也会发现自己很难融入日本公司的核心,日本人不把你当自己人看。由于从小在日本长大, 孩子对日本的感情很好,也有许多日本人的朋友,也许她比我和先生更能够融入到日本社会核心中,但她改变不了自己的姓啊,日文说的再流利,还是中国人,她在日本是没有任何优势的

这倒不是“战争的延续”,或者可以上升到“民族仇恨”这样的高度。而是战后,日本在美国监视下,被强迫实行了民主制度,资本主义社会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整个社会不但物质富裕了,而且文化文明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女儿在日本的中学教材里,出现了中国李白杜甫的诗歌,有宣扬孔子的,也有宣扬孟子的,,,,,日本人并没有因为他们是中国的先人,而舍弃,孔孟之道的那种精神,也是现代日本人精神文化中的一部分。连中国的西游记,三国演义,,,,,也是他们故事中的一部分。刘备,诸葛孔明,,,,,等等几乎人人都知道。

而我们国家呢?解放后整天搞运动,人斗人,文革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扫而光,更是对孔孟之道进行铲除。几代人的文化断层,将中国自古以来的那种文明文化,彻底丢尽,却被日本人捡了去。同时物质生活又无比贫乏,,,,,至今,我们的同胞在国外的某些举动,仍然十分丢人,尽管已经不缺钱了。

最近三十多年以来,几十万中国人到了日本,这中间虽然有非常优秀的人,但是鱼目混杂,其中有一部分人,对于自己的举动或者不道德或者犯罪之事,都毫无羞耻,毫无罪恶之感,做出了给我们大家丢脸的事情。日积月累,日本的整个社会,可以说是大多数普通人,都看不起中国来的人。而大人家长的这种情绪,往往就会传给孩子,包括保育院,学校的老师,自然也有这样的情绪。

所以中国人在日本社会中比较孤立。很多中国留学生等经过努力,进入了日本公司工作,第一年,往往感觉很好,第二年,第三年,就会感觉到,与自己一起进入公司的人一直在往上升,而自己却老是这个样子。周围同事对自己很客气,领导还总是表扬自己,但是,,,,,比自己后来的人,也都升上去了。每个月工资照拿,而且每年工资还升一点,,,,但是时间久了,钱已经不再是主要的了,而是纠结在公司对自己是否真的很认可?

我刚到日本读语言的时候,想找民间的房子居住,手里带着钱,沿街找着不动产商,找十家被回绝十家,因为日本的房东都明确写明,“房子不租给外国人”,------当时,我是含着愤怒与无奈的眼泪,走在日本的街头,,,,,

至于说日语,在日本社会生存,你必须说日语!除非你就是整天关在家里。日本社会只认同说日语,说英语法语他们看高你(崇洋),说第三世界语言,他们鄙视你,对于我们这样半不拉搭的外国人,说带有口音的日语,也会对你侧目而视。在日本,你必须要按照他们的习惯传统去做所有的事情。

日本的政府为了让日本成为世界上正式的先进国家,也就是为了面子,在三十多年前,开始提出引进几十万外国留学生的计划。因为有了这个计划,才有我们的今天。政府给了我们留学生许多优惠,比如上国立大学学费全免,私立大学免去三分之一,另外还可以拿到各种地方的补助奖学金,也基本上可以做到覆盖全部学费。政府还同时付钱给所有接受留学生的学校,比如我的大学的研究室,因为我的存在,可以领到一笔额外的研究费用,所以大学的教授也愿意招收我们这些语言水平比较差的外国留学生。公共机构对我们都很好,但是民间个人对我们实在是很差。

所以我对日本的感觉是双重的,有感谢也有怨恨。对于怨恨来说,我是觉得很无奈的。因为个别同胞干的一些不太好的事,在日本人看来,中国人都是这样。

说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你能否理解?

至于对于国内想出来读书的人来说,按照我的体会是,如果家庭条件好,学习成绩也很好,还是优先去欧美。就算经济条件一般的中年人,想出国的话,国内手里的房子卖掉,刚好能到北美的话,那就优先来北美。来北美的话,就算打累脖工,三年下来,也可以有首付买房子了,就可以站住脚了。

如果是那种家庭条件一般,小孩成绩又不是很好的,,,,,,可以考虑去日本留学。老老实实读书,老老实实工作,将来至少是衣食无忧的。要在日本真正变成永住或者入籍(5,6年时间),等到买房安定下来,需要10年左右的时间。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遗憾很多父母犯了了很多错误,有无心之失,或后天可以为孩子尽力弥补的。也有弥天大错,终生不能挽回,永久失去了孩子。环顾周遭众生,例子俯首皆是。

只是,当然,太多父母本身也太不容易,出发点首先想的,本质上是自己而已。或父母水平决定了教育和选择的错误道路。

楼主孩子,还算是基本上幸福的了。
你太杞人忧天了,真是慈悲之心.

要这么说,谁敢尝试做父母?你的父母,你作为父母......

生活是动态平衡,凭着本心,和当时当地所拥有的见识......努力塌实地生活和抚育孩子.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日本排外是有的,但是在日本的中国大陆留学生的事业成就,我觉得要高于加拿大华人。很难讲哪边的隐形歧视更厉害。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楼主夫妻请先停止对女儿成长过往的歉疚,你们已经尽力了。

当时移民加拿大可能是因为太过了解日本社会就业生存的状况,但前者也并不见得比后者更开放或更包容,造成楼主夫妻九年来的颠波动荡。

这段过程,女儿都看在眼里,所以返回日本这个决定,不一定就是论断加拿大移民生活的失败,可能对她而言,幼年时期的日本是她精神上的原乡,她对日本生活有一定的怀念与思考,去试试不同于加拿大的国家,她可以更深刻的了解两地差异,若能体会楼主所担忧的状况,也才真正同意日本已经不再是九年前的那个精神乐园了。

成年的儿女,大多决意已成,很难改变。作为父母,尽量保持开放、支持与协助的态度,让倦鸟知返时,有个温暖的巢可依归。同时,也要不断更新女儿对日本生态与女性就业的重要资讯,让她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移民或搬迁的决定,谁都不能保证不后悔或不正确。当年移民决定,楼主自觉十分正确吗?如若不然,今天女儿的决定,又如何辩证她一定错误呢?
假如回到9年前,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可以用来判断当初决定的含金量。
另外,女儿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父母是配角,而且越来越配。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假如回到9年前,还会不会做出同样的选择?可以用来判断当初决定的含金量。
另外,女儿才是自己生活的主角,父母是配角,而且越来越配。

我觉得当初楼主做的移民决定就是对其女儿来讲也是没有错。

家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与体会,他们知道怎么做对女儿的前途最好。

其女儿现在要回日本工作的选择,并不代表其父母当初的移加选择是错的。这9年的加拿大生活经历,有助于其找到了现在的日本的跨国企业的工作(估计工资待遇也比普通的日本大学毕业生高),还给了其女儿将来在日本可进可退的余地。就算9年加拿大生活对其女儿是痛苦的经历,但是,换来了不可多得的英语能力,这不是日本的普通人能达到的。
 
最后编辑: 2012-04-04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我觉得当初楼主做的移民决定就是对其女儿来讲也是没有错。

家长有丰富的生活经历与体会,他们知道怎么做对女儿的前途最好。

其女儿现在要回日本工作的选择,并不代表其父母当初的移加选择是错的。这9年的加拿大生活经历,有助于其找到了现在的日本的跨国企业的工作(估计工资待遇也比普通的日本大学毕业生高),还给了其女儿将来在日本可进可退的余地。就算9年加拿大生活对其女儿是痛苦的经历,但是,换来了不可多得的英语能力,这不是日本的普通人能达到的。
你说得没错。

人生道路,很难用对和错还衡量,纠结在这个对错问题,实际上是一种对自己责任的逃避。

楼主的情况,分明是有选择的选择,试想一动不动在国内,要达到加拿大和日本的选择,估计可能性更小,即便要有这个选择资格,所付出的代价不会小。

一定要纠结在这个对错问题,说句抬杠的话,那是不是我们还需要指责我们的父母,咋不当初办移民捏?这样俺们就是第二代移民,轻松多捏。

真不好去这么回过头去纠结对错问题。
 
回复: 孩子不喜欢加拿大,大学毕业了,想离开

昨天试着于孩子沟通。孩子说,最缺的是没有文化归属感,身旁没有日本人,来到加拿大后无人可以沟通。曾经试过跟身旁的中国小孩交朋友,但由于出国太早,中文水平不够好,没有能够成功得融入到华人的朋友圈。现在她只能用英语,于来加比较晚的华人孩子一起玩,但丢掉了东方文化,有精神上的痛苦。白天上学还好,回到家就没有事情可做,只能独自上网看日本的网站,生活乏味,孤独。我跟她说你是不是因为现在在加拿大求职压力比较大,想逃避竞争才跑回亚洲,如果在这里有一份很好的工作,自己有了事业,心情就会好了。她却说她不知道如何打发下班后的空虚感。
我建议她去教会活动,却被她拒绝了。
 
最后编辑: 2012-04-06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