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忆西藏

回复: 又忆西藏

雪域高原的情种喇嘛在这里曾经如此的纠结: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民国时期的情种诗人在这里拥有这样的幽怨:笛怨箫清听未真,江湖旧雨散成尘;平生只有双行泪,半为苍生半美人。

当年的我在这里曾留下遗憾和承诺;今天,遗憾已经释怀,承诺我已经宣布取消,说出来只是因为曾经发生过:


我在西藏等你
玛吉阿米的黄房子前
仓央嘉措的脚印清晰
珠峰脚下 男儿那惊天动地的屈膝
你知道吗 那一刻间
我想的人里 有你
我们曾经相约西藏
对不起
这一个失诺啊
可能要等到来世才能还你

一声叹息...古今无不同......
 
回复: 又忆西藏

:wdb10:
您这里的“生活”是指藏民的现实生活还是精神生活?抑或是两者兼指?

如果是指现实生活的衣食住行,讲老实话,藏民现在的生活还是能过得去的,只是这个“还过得去的生活”的源头是类似“嗟来之食”般的“恩赐”而已,对此,藏民们既不“在意”更没有“感恩”之情!几十年以来的“援藏”政策事实上是失败的。

从精神层面来说,藏传佛教信奉和推崇的是“来世”,今世所有的苦难都会化为“来世”的解脱和救赎,你说它是欺骗也好,迷信也罢,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以来,藏族和藏民们就是这样存活下来的,而且还活的很顽强很有尊严。。。

从现实生活层面上,藏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要求很低很低,有酥油茶和糌粑相伴就足可以安身立命了;再说,在他们眼里,西藏的山山水水中,雪域高原下面蕴藏着的无比无穷的财富和宝藏的价值,要远远超出外界“恩赐”的那点“援藏”物资!更何况,那点物资真正又有多少能分发到普通藏民手里?

西藏、藏族、藏民的问题在某组织这里无解;进退失据宽严皆误的局面下,某组织会怎么做?全世界的SB都知道的。。。
:wdb10: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