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教育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_^,和我同感呢。

我们这些在加拿大几年后来又回流的,谁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知道,孩子在一个地方稳定的成长的好处,也许大过两国之间来回搬迁。但是夫妻长期分居,对家庭,对孩子也影响也一样不好。

各自操好自己家的心就好。这里是个交流平台,谁看不惯别人的做法,用不着指责,人家自己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啊。

不好啦,众大姐围攻猪圈,本爷只是指出你们家猪食配置不对,会伤了小猪成长,不信拉倒。 围攻我就怕了?:wdb9: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_^,和我同感呢。

我们这些在加拿大几年后来又回流的,谁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知道,孩子在一个地方稳定的成长的好处,也许大过两国之间来回搬迁。但是夫妻长期分居,对家庭,对孩子也影响也一样不好。

各自操好自己家的心就好。这里是个交流平台,谁看不惯别人的做法,用不着指责,人家自己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啊。

那贴里,david就和反清复明干起来了,再看这帖子,david又和养猪的干起来了,呵呵,好玩。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那贴里,david就和反清复明干起来了,再看这帖子,david又和养猪的干起来了,呵呵,好玩。

原来是这样啊,那为啥这叫DAVID的这么容易跟人吵架呢? 属猴,一定属猴啊。 一踩尾巴就跳的那种。:wdb2: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_^,和我同感呢。

我们这些在加拿大几年后来又回流的,谁都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谁都知道,孩子在一个地方稳定的成长的好处,也许大过两国之间来回搬迁。但是夫妻长期分居,对家庭,对孩子也影响也一样不好。

各自操好自己家的心就好。这里是个交流平台,谁看不惯别人的做法,用不着指责,人家自己的家事,关你什么事啊。
人生短暂,有机会领略不同的世界,未尝不是坏事,凡事还是看自己心境吧,平衡好就是赢。

我相信一句话:你的当下就是你最好的生活!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人生短暂,有机会领略不同的世界,未尝不是坏事,凡事还是看自己心境吧,平衡好就是赢。

我相信一句话:你的当下就是你最好的生活!

未必哦。 是你最好生活不错,但你的选择的确把你孩子的未来小小的赌了一把。:wdb14: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不吵就好。 你知识女性,不要和咱大老粗一般见识。
没人想吵,你也注意点说话,大家又无冤无仇的,何必诅咒呢?谁的生活谁自己做主,劝说的人,话到位了就可以了,领不领,无须计较,是不是?人又不欠你什么。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未必哦。 是你最好生活不错,但你的选择的确把你孩子的未来小小的赌了一把。:wdb14:
你看你又来了,动不动推测别人家孩子的未来做什么?我们也没有说过你家孩子半句,是吧?大家都是做父母的,对小孩子,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不必如此不友好地推测了,祝福为上,是吧?这是起码的。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你看你又来了,动不动推测别人家孩子的未来做什么?我们也没有说过你家孩子半句,是吧?大家都是做父母的,对小孩子,哪怕是别人家的孩子,就不必如此不友好地推测了,祝福为上,是吧?这是起码的。

这就太为难我这侠义心肠咯。 我如果看到隔壁大婶的猪食里混进了不明物体,我肯定要提醒啊,还等她们家猪仔趴地上哼哼才开口啊? 你的意思是不说, 还祝福大婶吃的健康。 这算见死不救啊。 :wdb5: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不过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孩子相对稳定的环境对成长还是有利一些的。正因为如此,到了加拿大我很快就买了房,不像很多新移民在开始几年孩子频繁转学。

我父母是原子弹基地的军人,我出生在甘肃张掖一个野战医院,2-7岁送回山东老家,8-12岁回到西北父母那里,13-18岁随父母调到内地一个省。18-22在天津读大学,23-27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28-33岁随老公到美国,34-38岁生活在多伦多,之后入籍回北京。我就这样换地方,今年我41岁了,感觉没有一个长期的朋友(大学四年的同学是我最长期相处的朋友了,也因为后来在北美生活了11年而疏于联系),好在我是个很幸运的人,现在家庭非常幸福,老公非常的优秀和体贴。但是内心我觉得要是我的人生稳定一些就更好了。
挺羡慕你的经历的,人生就是要到处看看,多些生活的经历多好呀,正所谓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可以让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挺难得的。至于朋友,现在信息系统这么发达,即使再远的朋友都没有距离感,交流起来挺方便的。
 
从大人角度我同意你,从孩子角度得问问孩子的感受。不过我自己的经历告诉我,孩子相对稳定的环境对成长还是有利一些的。正因为如此,到了加拿大我很快就买了房,不像很多新移民在开始几年孩子频繁转学。

我父母是原子弹基地的军人,我出生在甘肃张掖一个野战医院,2-7岁送回山东老家,8-12岁回到西北父母那里,13-18岁随父母调到内地一个省。18-22在天津读大学,23-27岁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北京工作。28-33岁随老公到美国,34-38岁生活在多伦多,之后入籍回北京。我就这样换地方,今年我41岁了,感觉没有一个长期的朋友(大学四年的同学是我最长期相处的朋友了,也因为后来在北美生活了11年而疏于联系),好在我是个很幸运的人,现在家庭非常幸福,老公非常的优秀和体贴。感谢神,我当下的生活真的是最好的。但是内心我觉得要是我的人生稳定一些就更好了。
那我跟你相反,我从小到大,走动的地方很少。

我是这么感觉啊,年轻时,走天涯是件潇洒的事情,想得少,拿起背包,跟父母挥挥手。。。。到年纪大了,根深了,就不想动了,一动牵扯就大。。。我的体会就是,要走四方,得趁年轻,迈得动步子。

所以,我觉得对于孩子换一换环境,我们既要考虑到不利的一方面,也同时要看到一种难得的经历。

我在国内,周围朋友的孩子,有高考的,有中考的,有小升初的,都是一场又一场的艰巨竞赛。

我朋友的孩子高考结束后,都打算留学,尽管他们也知道目前留学的风险,但是,他们想到更多的是,在家庭有这个条件的情况下,让孩子出去见识见识,感受感受,这些孩子都挺优秀的。

相比之下,我们移民,似乎想得太多了,我们的孩子比那些留学生要小多了,可我们的顾虑,对孩子融入及未来的忧虑,比他们多太多了。。。。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按照圣经的原则,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摆第一位,亲子关系在其次.我是赞同Moonlady的选择的. 而如何平衡夫妻和亲子关系,是我们要想办法的,尽量找到对丈夫和对孩子都有利的选择. 其实我觉得空中飞人丈夫挺伟大的,为了养家,独自在国内打拼,我们真是要为他们着想多一些.

我也赞同David妈妈所说的,孩子在小时候多走四方,见识多一些,是好事.虽然中国的社会环境不太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如果父母呵护有方,还是可以将伤害降至最低. 我是很羡慕那些全家人都呆在北美的家庭, 孩子真是健康快乐.

回国的原因,一为家庭团聚,二为孩子的中国元素。孩子只要跟着父母,尤其母亲,变换环境的不适应感不至于伤害很深,因为有家庭同在的安全感可以支撑他们的成长。

Moonlady,可以告诉我为什么你女儿不愿留在国内的国际学校的原因吗?有一朋友,在京西读了8,9年级,回温哥华排名前十的私校后感慨,京西国际学校学的又广又深,加拿大差远了。最后孩子去了美国的私立知名高中。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国内的孩子比较热情开朗,见面会喊人,比较礼貌。

加拿大的孩子,不要说喊人,能冲你一声招呼,就算不错了,这个我也是慢慢习惯的,呵!当然,不能以此来评价礼貌不礼貌的问题,是习惯吧,国内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见人要喊。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只说现象,不评价对错,没有对错。

同样,加拿大的孩子,在表达、交流上与国内孩子是有区别的,彼此保持距离,交朋友也如此,兴趣相投,自然能玩到一起,我觉得应该没有其他别的原因的,都是孩子嘛。

当然,还有孩子自身的性格,是不是独立,能不能ENJOY单独的时光,是不是能承受拒绝等等,总之,要大条些,多往文化习俗、习惯上去想,有些事更需要时间,有了时间,孩子会有属于他们的圈子的,哪怕很小的圈子。

我儿子目前在国内,我特别注重培养他的运动,篮球打了有一年了,还有为了来加拿大,能适应那里的环境,我们还学冰球。。。

多培养孩子的爱好、兴趣,尽量让孩子性格上多锻炼,这恐怕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道理。这些我们也就是尽力准备而已。尽人力,听天命,呵!

如果这么小的移民孩子,都这么孤单可怜的话,那么那些留学生又如何生存的呢?难道更孤单可怜?

再退一万步,小醉有小醉的乐趣,大酣有大酣的欢畅,一个人有一个人的乐趣,一群人有一群人的欢畅,一段时间的一个人,也没什么,不代表孩子以后就是可怜与孤独的一生。

我们孩子都还那么小,就算是人的本能,也会尽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快乐的天地。

做父母的,越做到后面,越得学会“接受孩子”,接受属于他的一切,也许还包括孩子的孤单、委屈。。。。但那不会是全部的。

我这么这么瞎想哈。







说的很好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我也赞同David妈妈所说的,孩子在小时候多走四方,见识多一些,是好事.虽然中国的社会环境不太有利孩子的身心健康,但如果父母呵护有方,还是可以将伤害降至最低. 我是很羡慕那些全家人都呆在北美的家庭, 孩子真是健康快乐.
加嘟妈,我不知道你除了看到一直生活在北美的孩子健康快乐之外,有没有看到一些别的,我想不仅仅是健康快乐。

我回国,除了中国元素之外(这不是第一原因),还有一个是,我想让孩子能有一个学习习惯和态度,感受一下国内的竞争氛围。

一个人经历过1小时的学习,还会怕半小时的学习么?这意思是说,适当吃点苦,学习累点,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我觉得最大的意义不是学到的东西多了,而是承受力强了。

承受力是需要锻炼的,轻松快乐之下的承受力,和有锻炼的承受力(前提是锻炼适度),这毕竟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个承受的东西,我是有数的,不能太过了,不能让孩子吃不消。

加嘟妈,我知道你的女儿上的也是国内的公立学校,中国孩子的努力学习,那种竞争的意识,让我感受很多。

国内的教育,弊端是的体制,弊端的是残酷竞争的机制,其他并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想有大讨论,华人论坛上往往会为这些话题而争论得不可开交,这些争论,也没多大意义,各人过自己的生活好了。因为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有认识的,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的选择。
 
最后编辑: 2012-06-29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加嘟妈,我不知道你除了看到一直生活在北美的孩子健康快乐之外,有没有看到一些别的,我想不仅仅是健康快乐。

我回国,除了中国元素之外(这不是第一原因),还有一个是,我想让孩子能有一个学习习惯和态度,感受一下国内的竞争氛围。

一个人经历过1小时的学习,还会怕半小时的学习么?这意思是说,适当吃点苦,学习累点,对于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我觉得最大的意义不是学到的东西多了,而是承受力强了。

承受力是需要锻炼的,轻松快乐之下的承受力,和有锻炼的承受力(前提是锻炼适度),这毕竟是完全不同的。

当然,这个承受的东西,我是有数的,不能太过了,不能让孩子吃不消。

加嘟妈,我知道你的女儿上的也是国内的公立学校,中国孩子的努力学习,那种竞争的意识,让我感受很多。

国内的教育,弊端是的体制,弊端的是残酷竞争的机制,其他并不是一点意义都没有。

在这个问题上,我也不想有大讨论,华人论坛上往往会为这些话题而争论得不可开交,这些争论,也没多大意义,各人过自己的生活好了。因为我自己对这个问题是有认识的,所以我选择了自己的选择。

我说的健康快乐是比较而言,因为在中国,孩子最缺乏的就是这两样. 至于说北美长大的华人孩子,有很多做事效率低,性子慢,没有竞争意识和勤勉的精神,这是很普遍的.但也有很出色的孩子,我见过好几个很有思想和气质的孩子. 不管成绩如何,都相当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生活不盲目.连眼神都是充满理想,坚定而纯净的.我把其称为加拿大气质.

中国元素,其实就是已经包含了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论吃苦耐劳,全世界当属华人第一.
 
回复: 移民孩子的心痛,父母了解吗?

你要说冷漠,确实有,我刚去加拿大时,我几个华人朋友的孩子,见了人就跟没见到一样。有些孩子,只有你主动跟他说话,他才会应你几句,时间久了,我也只能随他们那样,见到跟没见到一样,呵!我觉得入乡随俗,大家都轻松些,开始还真不习惯。

那是你华人朋友的问题。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