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那我给你介绍一下我们现行的农村政策:农民一年交100,交十五年,60岁开始每个月拿养老金55块(拿的是很少,不过交的更少,呵呵);医疗方面,每年村委代交80,农民在当地村一级住院可以报销50%,镇一级报销40%,市一级可报销30%,这是国家给他们的补贴。他们可以买商业保险作为补充,也不是很贵,50岁大概一年四、五百。如果是年轻的农民工出城打工,只要是交社保,一样可以同等享受城市的医疗保险,最低一个月个人交一百多(含养老、医疗等),住院的话超过一千以上金额可以报销7成。
扯吧,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扯吧,

这位朋友!楼上那位确实不是在扯,前面我的帖子里写的我的亲身所见所闻,再跟您拷贝一下:
由于中国的二元制,过去农民没有任何保证。我快出院时,我病房住进了两位非医保农民病人。一打听,现在农村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人一年交50元,看病可以报销50%。这两个人情况也不同,一个是山东人家庭比较富裕,他家一年光果树收入就将近10几万元。另一位是秦皇岛人,在当地算作低收入者,据他讲看病也是报50%,而且由于他属于低收入者,个人承担的那50%,他还可以找民政局报销,个人仅仅花费个饭钱。后来又听他们说“新农合”报销看病费用是有范围的,有的病可以,有的不行。我总的感觉,对农民来讲也是一种进步了。以后可能会逐渐更好的。
还有,我父母那一代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现在我隔几年也要回到农村去看望长辈亲戚。他们在村里就是普通村民,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就是子女们都进城了,有的打工、有的自己创业,现在确实生活得很幸福。
我们既不能相信当年共产党宣传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在受苦,也不能相信西方国家宣传的现在中国人民如何如何惨不忍睹。最值得相信的就是您自己的眼睛。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谢谢大家的分享, 先收藏了, 北京的一老一小保险也很不错的。国内的报险比之前要好多了, 可是国内爱得大病的人也越来越多了。矛盾啊。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这位朋友!楼上那位确实不是在扯,前面我的帖子里写的我的亲身所见所闻,再跟您拷贝一下:
由于中国的二元制,过去农民没有任何保证。我快出院时,我病房住进了两位非医保农民病人。一打听,现在农村实行了“新农村合作医疗”每人一年交50元,看病可以报销50%。这两个人情况也不同,一个是山东人家庭比较富裕,他家一年光果树收入就将近10几万元。另一位是秦皇岛人,在当地算作低收入者,据他讲看病也是报50%,而且由于他属于低收入者,个人承担的那50%,他还可以找民政局报销,个人仅仅花费个饭钱。后来又听他们说“新农合”报销看病费用是有范围的,有的病可以,有的不行。我总的感觉,对农民来讲也是一种进步了。以后可能会逐渐更好的。
还有,我父母那一代也是从农村出来的,所以现在我隔几年也要回到农村去看望长辈亲戚。他们在村里就是普通村民,既不是党员也不是干部,就是子女们都进城了,有的打工、有的自己创业,现在确实生活得很幸福。
我们既不能相信当年共产党宣传的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人民都在受苦,也不能相信西方国家宣传的现在中国人民如何如何惨不忍睹。最值得相信的就是您自己的眼睛。

英文媒体还真没看见人家怎么说这个,中国人民生活怎么样人家根本don't give a damn.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英文媒体还真没看见人家怎么说这个,中国人民生活怎么样人家根本don't give a damn.

呵呵!您还挺认真,您只要懂我的主要意思就行了,阿庆嫂讲话: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后面这句话是追朔历史三四十年前的事儿了。具体现在谁说的,咱不是不愿意得罪人吗?同时也不想把这楼弄歪了呀。至于修辞语法逻辑关系出现错误,我也没办法,我是文革被耽误那批人,历史倒不回去了,您就别吹毛求疵了,(哈哈,我们小时候管这个“疵”念成“屁”的音)非常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小时候借你8个胆子也不敢呀!!!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呵呵!您还挺认真,您只要懂我的主要意思就行了,阿庆嫂讲话:听话听声儿,锣鼓听音儿。后面这句话是追朔历史三四十年前的事儿了。具体现在谁说的,咱不是不愿意得罪人吗?同时也不想把这楼弄歪了呀。至于修辞语法逻辑关系出现错误,我也没办法,我是文革被耽误那批人,历史倒不回去了,您就别吹毛求疵了,(哈哈,我们小时候管这个“疵”念成“屁”的音)非常羡慕现在的年轻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小时候借你8个胆子也不敢呀!!!


呵呵,没有争论的意思,上网娱乐嘛,想到什么说什么,您别见怪。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我倒觉得这里的家庭医生在医疗体系里非常重要,虽然他不是什么病都治,但起到一个汇总资料及时分发的作用。一个好的家庭医生能很快找到方向并分清轻重缓急,把接力棒转给专科医生。
拿我自己的例子,2009年我刚来BC时,找的北Surrey的某女家庭医生。和楼主差不多的症状,但是在腿上。家庭医生说要约到5天以后(我的体会,如果你的家庭医生经常几天都约不上,趁早换人),让我去Walk in。儿子同学的妈妈来自台湾,是学英美文学的,英文很好,自告奋勇带我去白石的一家walk in,找据她说非常好的Hainc医生。那个医生听完我的症状(朋友帮忙翻译的,让医生明白你的症状很要紧),看了看我的腿,已经有两处小水泡了,直接就诊断带状疱疹,怕我不懂,还拿了图给我讲解,我才知道这种病毒感染是作用于神经,沿着神经的走向发展。开了7天的药,黑色的小药片,告诉我说这种药针对这种病毒,7天一定好。果真,7天后再去看他,已经完全好了。
前年底我换了家庭医生,换到新的家庭医生那里,他给我一个进门全面检查,发现我右侧乳房有一个小结。以前我其实也发现过,告诉以前的那个Surrey女医生,她甚至都没有摸一下,直接说反正你也该做Mammography 了,做那个就行了。做出的结果说没有问题,但做的时候医院的医生问我你的家庭医生摸过没有?我说她说让我做这个就是了。那个医生很不相信地再三问我:她真的这么说了?她真的没做触诊?那个医生跟我说,Mammography不是所有的乳癌都能检查出来,尤其亚洲女性,越靠近躯干部分越容易遗漏看不到。换到新的家庭医生那里,他就有点紧张这个小结,建议我再去做Mammography并同时开了B超。果真,Mammography再次显示正常,B超却得出不好的结论,经过穿刺,证明是乳腺癌。做穿刺的老医生在我做第二次确诊病理取样时说他原本也觉得没问题的,没想到......多亏了我的家庭医生,只有0.9cm的小结节就发现了。家庭医生很快就把我介绍到手术医生那里,20多天后就排上了手术。
我的体会,在这里看病,要充分利用其医疗体系----以家庭医生为组织者的架构。
首先,找个好的家庭医生非常重要,因为即使约专科医生,轻重缓急也是由家庭医生跟对方介绍的(或者说,家庭医生的前台小姐很重要,因为都是她们去约专科医生)。如果家庭医生说得紧急些,约的就快些。这里大部分专科医生都有机动时间留给紧急病人的,我先生上个月就被家庭医生推荐给专科医生,约了很早的时间(早晨8点),那个医生后来跟我先生抱怨说不明白家庭医生为何觉得病情那么急,其实没事的,却占了他的应急时间。我们才知道,那个医生是把每天10点之前留给紧急病人的。
其次,如果不是很危急,尽量不要去医院急诊室,等候时间长不说,那里的医生也多半是秉着不出危险的准则,把一般的病情转回给家庭医生。我刚来时也是按国内的习惯,有病就去医院,觉得哪怕多等会儿。一次儿子中耳炎,我带他在医院急诊室等了6小时,那天正好有两起车祸,救护车一会儿出一会儿进,医院的医生直接就说你们应该去家庭医生那里,来我们这里检查一下以后还是会建议回家庭医生那里。
后来我的手术、后续治疗、放疗等等,各专科医生都是把病历同时发给家庭医生,由家庭医生再转给相关的其他专科医生。治疗完成后,后续的复查跟进也是由家庭医生来完成。因此,找一个负责,愿意给病人做各项检查的家庭医生真的很重要。不要找我以前的家庭医生那样的,什么检查都不愿意给做,开个化验都难得很。
虎头妈妈,你的信息太有用了,谢谢!
我刚找家庭医生的时候,就把国内做的B超结果告诉我的家庭医生了,我是两侧小叶增生,一侧有囊肿,国内医生让我每年复查。但是我的家庭医生根本就没有触检,只是让我去做Mammography,我听说经常照这个也不好,所以我现在是隔两年做一次。听了你说的,我都有点害怕了,原来Mammography也不一定查得出来。看来我这次回国还是要做B超。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我还想问个问题,这边药店不用处方可以买类似国内头孢、阿莫西林的药吗?有时扁桃体发炎了,或是牙龈肿了,需要吃些消炎药,家庭医生不是马上能约到的,所以就想自己吃些药,我以前都是从国内带来的。这边有类似这些非处方药吗?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虎头妈妈,你的信息太有用了,谢谢!
我刚找家庭医生的时候,就把国内做的B超结果告诉我的家庭医生了,我是两侧小叶增生,一侧有囊肿,国内医生让我每年复查。但是我的家庭医生根本就没有触检,只是让我去做Mammography,我听说经常照这个也不好,所以我现在是隔两年做一次。听了你说的,我都有点害怕了,原来Mammography也不一定查得出来。看来我这次回国还是要做B超。
建议你自己经常自检,有异常及时看医生。另外,如果你跟你的医生说了而他(她)连基本的触诊都不做,还是换一个人吧!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我还想问个问题,这边药店不用处方可以买类似国内头孢、阿莫西林的药吗?有时扁桃体发炎了,或是牙龈肿了,需要吃些消炎药,家庭医生不是马上能约到的,所以就想自己吃些药,我以前都是从国内带来的。这边有类似这些非处方药吗?

不可以买,而且一般的不厉害的炎症,这里医生绝对不会给你开抗生素。
我以前也自己带了不少来,最后都过期扔掉了,因为被这边医生宣传的不太敢吃那些抗生素了。可能也是来的时间长了,扁桃体发炎、牙龈肿的事情很少见了,据一个中医说,这边的水土寒凉,住久了的人基本都是寒症,上火的较少。
 
回复: 回国看病记----谈谈保留中国国籍的必要性!

呵呵,现在世道变了,有权的人不花钱也不好使了,包括获得权力,花的都不是小钱呀!现在在国内只要能用钱解决的事儿,都不是事儿。就说看病吧,在各个名声好的医院门口,有一批专门为你提供咨询挂号服务的号贩子,住在我病室的那两个农民,一位通过正规电话预约专线提前预约了普通号(拨114就可以),按时看上了病。另一位跟号贩子预约了一张专家号,人家号贩子也不是通过门路,而是雇人夜里就开始排队拿号,第二天直到将病人送到诊室,才收取了200元费用。还挺讲信用。以上这两位,足以说明,有关系固然好,没关系给人家点儿辛苦钱,就能解决。
我之所以说有必要保留中国国籍,是因为需要回国看病时,不需要跟沾染上北美习惯的中领馆着急申请签证,不求任何人,买张机票就可以走了,回到中国一切都可以变通解决。争取了时间,就会争取了生命,最起码是减少了痛苦时间。当然除了救急看病,办其他事情、特别是想做生意,人脉关系也还是非常重要的。其实这也有变通方式,就拿我来说,离开中国快四年了,每年的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春节这几大节日,我都会给在中国过去的亲密的、不太亲密、自己认为有用的人,编一段手机短信发去节日的问候。如果回国还会给一些自认为很重要的朋友带一些礼品。4年来,居然没有丢掉朋友。其实也就是每条短信花上1毛钱。重要的不是钱,你要让人家感觉到你心里有人家,一旦需要时,这些人脉关系就够你用上一气的了。当然办具体的事情时,还要表现的“懂事儿”别干一锤子买卖的事儿。这样做,怎么会没有人脉呢?呵呵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的不算困难,您得经历也不失为一条解决之道。我刚才只是给上面的一个感叹国内没有关系的朋友划得一条道儿而已。其实在国内,确实是有很多条道儿可以走的。


中加两国医疗体制不同,各有利弊。举例说明,在自费看病的情况下,加拿大看一次病大医院收700加币,家庭医生具体收多少不清楚,可以肯定的是按次收费。(你买了保险,医院也会从政府收这笔钱,政府就会从我们交的医疗保险里支出);中国几乎就是免费的,挂号费那几个钱可以忽略不计。中国化验检测全在医院里面,这是医院的创收项目;而在加拿大化验检测是独立机构(他们也会从政府那里收到我们交的保险费),跟医院的利益不挂钩。中国医院也卖药,也是医院和医生的重要创收来源。加拿大医生开出药方,要到药店去买,由此产生的利润也和医院没关。由此分析中加两国医疗机构谁都没少赚钱!中国医院主要靠检测和医药赚钱;加拿大医院主要靠从政府收取高额诊费赚钱。其实两个国家医院赚得都是消费者的钱!随着加拿大医保的入不敷出,增加医保也应该是趋势,就像ICBC整体增加保费是一样的理由。

这次回去看病听说国内医改其中一项就是要改变目前医院以药养医的状况。这对于患者来说不知是福还是祸。医院少了一块收入,必然会有其他的方式来补充,也许像加拿大一样,看一次病收一次费,否则医院也就没法活了。
我认为,不管怎么改,医院医生要赚钱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哪个国家都一样,西方国家医生是明着赚,中国医生是暗着转。都是我们大家的钱。我就是不知道,中国医生担着贪污受贿的罪名,是不是会比加拿大医生年收入20-100万加币的收入多还是少!对比两国医生和医护人员如此悬殊的收入,我们受到的服务差别有那么悬殊吗?
多多理解吧!

“锣鼓听音儿”,明白楼主了,回国看病和保留中国国籍不是您的主要话题,您是讲“花钱买道儿的必要性”和“暗着赚老百姓钱的必要性”吧?

您分析的对,有钱能使鬼推磨。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