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工程师的话,还要再多加一条,英语沟通的能力,陆地上两桶油的工程师多受限与此,而且和国际一流的公司在某些环节上确实有些差距的。海油好很多,因为从80年代开始就是联合设计联合作业,看海油的PID的时候,经常能看到WP, JPkenny, Aker的影子。。。海工那边但凡技术做得好一些经验不错的,都被总部或者其他作业公司挖走了。30岁以下满足上述条件的工程师我在国内最近这些年只见过两个,也是海油出来的,一个在平台做一个在陆地终端做。hazop讨论进行了一半,我们这边参会的一群人就开始惦记这俩,结果被海油的老大们“警告”,这俩小哥是他们重点培养对象,平台下来的那个小伙是打算提做某个非常重要的大平台做总监的。
所以呢,现在在国内油气行业,技术好而且英语也好的工程师也是稀缺动物,三大石油公司自己也把这拨人当宝贝,中石油中海油10年前的时候就送了数批技术不错的60后(文革后正经大学毕业的那群人)到北美欧洲念mba,现在这群人都在各实权单位做老大,最差也是个首席专家之类的。并且外企也像狼一样在盯着这拨人,因为真的很少,每个专业口国企外企加起来不超过20个人吧,因为一开项目/标准会就是这么几个人吵来吵去。11年壳牌在国内撒网式捞人,夸张到我们公司北京上海办公室还有康菲天津办公室所有工程师的座机挨个被猎头公司打,比较Hardcore的直接被壳牌的HR打手机,所以这拨人,尤其是爷们,不管老的还是小的都没有太大出来的动力。
天分,勤奋,一流公司+大项目+牛人师傅,还有耐心...做个一开口周围人就要竖着耳朵听的大牛工程师实在是比当捣糨糊的Manager难很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