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转载-赫敏为什么不能嫁给哈利《哈利波特》中的历史、文化与
第六篇、哈利的选课2:黑魔法防御
1、黑魔法
今天继续八卦英国文化中的信仰元素,包括在“自由选择”的命题下,哈利和伏地魔是如何炼成的。爱看剧情分析的朋友,也可以顺便讨论一下《哈》中的各种“魔 法”的原型。上一篇有点抽象,有的朋友读的很累,好吧,今天我想试试更直观的做法。前面说过,霍格沃茨是一所法学院,反过来说,法学院也是一个霍格沃茨, 我作为法学院教师(以下简称法师),当然也会几段魔法。今天本法师不才,准备给各位网上教学,现场传授各位几段咒语和秘诀,以证明我这个法师确实货真价 实。
先把我的魔仗亮出来给大家看看:
五点一英寸,塑料材质,杖芯是1节7号电池,使用的时候会发出红色闪光。麻瓜们叫它激光笔或者鼠标笔。淘宝有售。
(声明一下,本法师上课一直坚持使用魔杖,可惜手里没有照片,哪位我的学生给我传个上课的照片过来作证。)
至于课程嘛,今天要讲的是霍格沃茨故事中出镜率最高的课程——黑魔法防御/刑诉。本法师很久没上黑防课了,不过这个学期刚刚讲过“白魔法对抗”(民诉),有我的人人状态为证,这两门课相通之处甚多,勉强客串一下还是可以的。
先讲讲这门课教什么。课程名叫做“黑魔法防御”,这个名字起的就很内涵。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些东西,起一个好名字非常重要,比如“刑法学”是研究犯罪的,我们要是给它起名“犯罪学”结果会怎样?以下摘自该专业部分人士的对话:
(甲)明天要考犯罪了,复习的怎么样?(乙)杀人、抢劫都行,就差诈骗还不熟。
(甲)今天犯罪老师讲得不好,到最后我还没明白拐卖妇女怎么回事。
(乙)我教你。
(某老师)各位同学请安静,强奸有三种学说,我分别给大家演示一下……
听起来就很邪恶!
霍格沃茨的教务处也考虑到这一点,“黑魔法防御”这个名称,你找不出任何不正义的地方。不过呢,前面引用假穆迪老师所说,要学好黑魔法防御,首先要直面黑 魔法。本法师是学术型的法师,鄙视只有实践经验的假穆迪,再把话说的深刻一点:其实大部分黑魔法和白魔法都是一回事。
某甲开枪打死某乙,是故意杀人,武警战士枪决死刑犯,是执行刑罚。开枪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在于谁来做这件事。同样的,我们不说“国家绑架了某甲”,而是说 “国家逮捕了某甲”,不说“国家掠夺了某甲的全部财产”,而是说“国家没收了某甲的全部财产”,区别也只在意义不同。黑白魔法的关系也是如此。片中哈利波 特也使用过不可饶恕咒,有问题吗?为了对付伏地魔就没有问题。因为在技术层面上,黑白魔法都来源于某些基本的魔法技术,差别往往只是个“名义”。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几个咒语:夺魂咒、守护神咒、大脑封闭术、 摄神取念,其原理都来自于某个基本的魔法技术,可惜电影中没有这种魔法的名字。好在片中从哈3开始出现了一种魔法生物,摄魂怪Dementor。
据说这种负责看护阿兹卡班的魔法生物很可怕,凡是它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吸去所有快乐,甚至灵魂。他的法术很简单,就是张开大口去吸,这是《哈3》中哈利在火车上第一次遭遇摄魂怪的场景:
下面我们就从这种简单的法术开始,说明一般魔法运行的道理,再来解析各种咒语的具体含义。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把摄魂怪的法术简称为“摄魂术”。哈迷注意,这个词原作里没有,是本法师杜撰的新词。
要学摄魂术,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魂”?
2、魂
《哈利波特》中,“魂”是一个出现频率的非常高的词汇。从第三部的摄魂怪,到第六部的“魂器”horcrux,基本上贯穿了片子的始终。可以说不了解“魂”,就不能理解大部分哈利波特的剧情。
究竟什么是魂呢?
网上传言,魂是一个人在阳光下的影子,如果你影子深,说明你魂浓,如果你影子浅,说明你魂淡
。
可惜这只是传言,大家对网上传言要有判断力,老师说的也不行。魂,或称为灵魂,毋宁说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基督教对西方影响深远,现在西方人关于 “魂”的概念,也常常用基督教语言来表达:问一个中国人:世界上有上帝吗?人有灵魂吗?人死后灵魂能进天堂吗?我和大家一起回答:没有!没有!没有!(省 得有人说我传播唯心主义。)
问题是本帖在讨论英国,如果问英国人这三个问题呢?
大部分人在正式场合都会回答三个“有”,然后再加一句,“我是基督徒”。
这就是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区别之一,也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离开基督教讨论西方的文章,结论往往离题万里。西方人普遍相信,在具体的物质世界之上,存在一个抽象的、理念的、意义的、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居住的,就是魂。
(枯燥的理论部分开始,犯困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下一个红色字体)其实“魂”的历史远比基督教要长,这个概念从古希腊就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哲学的鼻祖——柏拉图。
左面这位穿红袍的哲人认为,世界的本源来自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某个“理念的世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这个“理念的世界”不完美的投影。 柏拉图一生都在理念世界中寻找完美的政治制度,所以写了一本书叫做“理想国”。这个理念的世界,就是魂的最初栖身场所。
基督教兴起以后,为了充实早期基督教的简单教义,圣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家们做了很多工作。圣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结合在一起,把“理念世界”升级为“上帝之城”——这也是圣奥古斯丁代表作的书名。
圣奥古斯丁认为世界由“两个城”组成,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 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最终必将灭亡。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 的就是教会,它将历千年而至永恒。圣奥古斯丁的学说成功的说服了欧洲人,此后的一千年里,全欧洲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这座上帝之城里,也住满了人类高贵的 灵魂。
宗教改革之后,教皇遭到质疑,基督教在思想领域的垄断地位也一落千丈。为了挽救这些无家可归的灵魂,一个新的哲学巨人康德挺身而出,重新给灵魂找到位置:
康德哲学体系宏大,复杂精致,哲学界素有“现代西方哲学绕不过康德这座桥”的说法,其最聪明的一点,在于把本体论放在一边,把讨论转到认识论——人的认识 能力/理性——方面,所以他的书叫做《纯粹理性批判》。国内一般把康德哲学称之为“不可知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知识不是客观的,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决定 的。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的本体即“物自体”是人无法认识的,人只能认识“物自体”给我们的感觉——现象。
再简单一点,康德以抛弃掉上帝本身为代价,保留了世界的二元论。“现象”大体上相当于“现实世界”、“尘世之城”,“物自体”则类似于理想国和上帝之城, 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以便居住灵魂。(今年的民诉课给同学们讲了两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深感收获极大,民诉中大量难题不解自解,这本书给各位推荐一 下。因为本文的简化太过,有点对不起老先生)。
(枯燥的理论部分结束)
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康德是西方、尤其是英美哲学的正统,具体学说虽有不同,始终不变的就是某种二元论。如果你看不懂前面的哲学部分,只要简单记住这 一点,在英国人的文化观念中,普遍相信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意义的世界。下文中,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体”,后者就是刚才 说的“魂”。
英美文化特别喜欢描述各种心魔幻境,总是在各种场合顽固的坚持二元论,这种情节在《哈利波特》中可谓贯穿始终。第一部魔法石是给初一的小朋友们看的,里面就有最浅显的二元论的剧情。哈利深夜到披着隐身衣来到塔楼之上,看到一面神奇的镜子:
哈利从里面看到了自己死去的爸爸妈妈。他们好像又和自己在一起了。
哈利拉来好朋友罗恩,罗恩看到的却全然不同:
这面镜子叫做厄里斯魔镜(the mirror of erised),Erised是“欲望”Desire的倒写,按照邓布利多的解释,里面看到的是“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事”。用前面的观点分析,这 个镜子里的世界就是一个“意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哈利的爸爸妈妈的灵魂仍然存在,还可以和哈利在一起。
有趣的是,哈4中,哈利在父母的帮助下逃离伏地魔的绝杀,对自己父母的重生还有一线希望。在回到霍格沃茨后,哈利向校长提问关于复活的事,邓布利多的回答是:
这句话的意思,大体相当于我们中学教育中的观点:“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上帝”,英国人在常识方面也和我们没什么区别。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在科学如此 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在西方基督教仍然是国民的主要信仰呢?在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看来,基督教念念有词“天国、灵魂、末日审判”都两千多年了,物质世界从没有 一点点上帝复临的迹象,他们为什么总是相信上帝存在?
因为“体”和“魂”的划分,是统治者行使统治术的关键,离开这种划分,统治术就不灵了。
如果没有灵魂,就没法使用咒语了。
3、咒语
咒语差不多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元素了,哈密瓜也经常讨论各种咒语的细节,片中有大量精彩的特技镜头,展现魔法世界中咒语的魅力。
小说中咒语的文化原型是什么呢?或者说,世界上真的有魔咒吗?咒语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相信灵魂和肉体的划分的话。
第六篇、哈利的选课2:黑魔法防御
1、黑魔法
今天继续八卦英国文化中的信仰元素,包括在“自由选择”的命题下,哈利和伏地魔是如何炼成的。爱看剧情分析的朋友,也可以顺便讨论一下《哈》中的各种“魔 法”的原型。上一篇有点抽象,有的朋友读的很累,好吧,今天我想试试更直观的做法。前面说过,霍格沃茨是一所法学院,反过来说,法学院也是一个霍格沃茨, 我作为法学院教师(以下简称法师),当然也会几段魔法。今天本法师不才,准备给各位网上教学,现场传授各位几段咒语和秘诀,以证明我这个法师确实货真价 实。
先把我的魔仗亮出来给大家看看: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db7b0f86b32d5735bbc3THCo9B9fwyzo.jpg)
五点一英寸,塑料材质,杖芯是1节7号电池,使用的时候会发出红色闪光。麻瓜们叫它激光笔或者鼠标笔。淘宝有售。
(声明一下,本法师上课一直坚持使用魔杖,可惜手里没有照片,哪位我的学生给我传个上课的照片过来作证。)
至于课程嘛,今天要讲的是霍格沃茨故事中出镜率最高的课程——黑魔法防御/刑诉。本法师很久没上黑防课了,不过这个学期刚刚讲过“白魔法对抗”(民诉),有我的人人状态为证,这两门课相通之处甚多,勉强客串一下还是可以的。
先讲讲这门课教什么。课程名叫做“黑魔法防御”,这个名字起的就很内涵。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有些东西,起一个好名字非常重要,比如“刑法学”是研究犯罪的,我们要是给它起名“犯罪学”结果会怎样?以下摘自该专业部分人士的对话:
(甲)明天要考犯罪了,复习的怎么样?(乙)杀人、抢劫都行,就差诈骗还不熟。
(甲)今天犯罪老师讲得不好,到最后我还没明白拐卖妇女怎么回事。
(乙)我教你。
(某老师)各位同学请安静,强奸有三种学说,我分别给大家演示一下……
听起来就很邪恶!
霍格沃茨的教务处也考虑到这一点,“黑魔法防御”这个名称,你找不出任何不正义的地方。不过呢,前面引用假穆迪老师所说,要学好黑魔法防御,首先要直面黑 魔法。本法师是学术型的法师,鄙视只有实践经验的假穆迪,再把话说的深刻一点:其实大部分黑魔法和白魔法都是一回事。
某甲开枪打死某乙,是故意杀人,武警战士枪决死刑犯,是执行刑罚。开枪有什么区别吗?区别在于谁来做这件事。同样的,我们不说“国家绑架了某甲”,而是说 “国家逮捕了某甲”,不说“国家掠夺了某甲的全部财产”,而是说“国家没收了某甲的全部财产”,区别也只在意义不同。黑白魔法的关系也是如此。片中哈利波 特也使用过不可饶恕咒,有问题吗?为了对付伏地魔就没有问题。因为在技术层面上,黑白魔法都来源于某些基本的魔法技术,差别往往只是个“名义”。
今天我们要讲解的几个咒语:夺魂咒、守护神咒、大脑封闭术、 摄神取念,其原理都来自于某个基本的魔法技术,可惜电影中没有这种魔法的名字。好在片中从哈3开始出现了一种魔法生物,摄魂怪Dementor。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47b4e97e392ece2965c0wxdxb02VxhBE.jpg)
据说这种负责看护阿兹卡班的魔法生物很可怕,凡是它经过的地方,都会被吸去所有快乐,甚至灵魂。他的法术很简单,就是张开大口去吸,这是《哈3》中哈利在火车上第一次遭遇摄魂怪的场景: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2dac1231acfa1da27e1f4q1Nf6Q07zNo.jpg)
下面我们就从这种简单的法术开始,说明一般魔法运行的道理,再来解析各种咒语的具体含义。为了行文方便,下文把摄魂怪的法术简称为“摄魂术”。哈迷注意,这个词原作里没有,是本法师杜撰的新词。
要学摄魂术,首先要理解什么是“魂”?
2、魂
《哈利波特》中,“魂”是一个出现频率的非常高的词汇。从第三部的摄魂怪,到第六部的“魂器”horcrux,基本上贯穿了片子的始终。可以说不了解“魂”,就不能理解大部分哈利波特的剧情。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0b169c9013614b3c6b81yco2pXpA515n.jpg)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04d1ef8dee8d40b860efC9c5L344aJDp.jpg)
究竟什么是魂呢?
网上传言,魂是一个人在阳光下的影子,如果你影子深,说明你魂浓,如果你影子浅,说明你魂淡
![](http://www.xcar.com.cn/bbs/images/smilies/tounge_smile.gif)
可惜这只是传言,大家对网上传言要有判断力,老师说的也不行。魂,或称为灵魂,毋宁说是西方文化中的一个概念。基督教对西方影响深远,现在西方人关于 “魂”的概念,也常常用基督教语言来表达:问一个中国人:世界上有上帝吗?人有灵魂吗?人死后灵魂能进天堂吗?我和大家一起回答:没有!没有!没有!(省 得有人说我传播唯心主义。)
问题是本帖在讨论英国,如果问英国人这三个问题呢?
大部分人在正式场合都会回答三个“有”,然后再加一句,“我是基督徒”。
这就是中西文化深层次的区别之一,也是我们学习西方文化的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离开基督教讨论西方的文章,结论往往离题万里。西方人普遍相信,在具体的物质世界之上,存在一个抽象的、理念的、意义的、精神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居住的,就是魂。
(枯燥的理论部分开始,犯困的同学可以直接跳到下一个红色字体)其实“魂”的历史远比基督教要长,这个概念从古希腊就开始出现了。第一个在西方哲学史上提出这个概念的,是西方哲学的鼻祖——柏拉图。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123eb732369ac61737141QxieUXP2ENB.jpg)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a5f76a1bfb5e81de2e56Oz4kPUgIe7I6.jpg)
左面这位穿红袍的哲人认为,世界的本源来自于现实世界之外的某个“理念的世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现实世界,只不过是这个“理念的世界”不完美的投影。 柏拉图一生都在理念世界中寻找完美的政治制度,所以写了一本书叫做“理想国”。这个理念的世界,就是魂的最初栖身场所。
基督教兴起以后,为了充实早期基督教的简单教义,圣奥古斯丁为代表的神学家们做了很多工作。圣奥古斯丁把柏拉图哲学和基督教信仰结合在一起,把“理念世界”升级为“上帝之城”——这也是圣奥古斯丁代表作的书名。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7f131f5d4d02e315d6e8KFUqPXjfN8m1.jpg)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c7fecc869c0571254713MaRdWYnMqqFt.jpg)
圣奥古斯丁认为世界由“两个城”组成,一座城由按照肉体生活的人组成,另一座城由按照灵性生活的人组成。”前者是“尘世之城”,它是撒旦的领域,是肉体淫 乱的渊薮,在现世中表现为异教徒,最终必将灭亡。后者是“上帝之城”,它是上帝的“选民”即预定得救的基督徒的社会,这是一座永恒之城,在现世中代表着它 的就是教会,它将历千年而至永恒。圣奥古斯丁的学说成功的说服了欧洲人,此后的一千年里,全欧洲都接受了基督教信仰,这座上帝之城里,也住满了人类高贵的 灵魂。
宗教改革之后,教皇遭到质疑,基督教在思想领域的垄断地位也一落千丈。为了挽救这些无家可归的灵魂,一个新的哲学巨人康德挺身而出,重新给灵魂找到位置: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9c7929c93b352a9f6b99SXqJW5FtJvBU.jpg)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fa63b03baa64fccd8efaMbNuKREUlGN9.jpg)
康德哲学体系宏大,复杂精致,哲学界素有“现代西方哲学绕不过康德这座桥”的说法,其最聪明的一点,在于把本体论放在一边,把讨论转到认识论——人的认识 能力/理性——方面,所以他的书叫做《纯粹理性批判》。国内一般把康德哲学称之为“不可知论”,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知识不是客观的,是由人的认识能力决定 的。人对世界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世界的本体即“物自体”是人无法认识的,人只能认识“物自体”给我们的感觉——现象。
再简单一点,康德以抛弃掉上帝本身为代价,保留了世界的二元论。“现象”大体上相当于“现实世界”、“尘世之城”,“物自体”则类似于理想国和上帝之城, 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以便居住灵魂。(今年的民诉课给同学们讲了两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深感收获极大,民诉中大量难题不解自解,这本书给各位推荐一 下。因为本文的简化太过,有点对不起老先生)。
(枯燥的理论部分结束)
柏拉图——圣奥古斯丁——康德是西方、尤其是英美哲学的正统,具体学说虽有不同,始终不变的就是某种二元论。如果你看不懂前面的哲学部分,只要简单记住这 一点,在英国人的文化观念中,普遍相信存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物质的世界,一个是精神的世界——意义的世界。下文中,我们把前者称之为“体”,后者就是刚才 说的“魂”。
英美文化特别喜欢描述各种心魔幻境,总是在各种场合顽固的坚持二元论,这种情节在《哈利波特》中可谓贯穿始终。第一部魔法石是给初一的小朋友们看的,里面就有最浅显的二元论的剧情。哈利深夜到披着隐身衣来到塔楼之上,看到一面神奇的镜子: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bf5e1c6e7fb6efb16092KEuWeOZ7bmt1.jpg)
哈利从里面看到了自己死去的爸爸妈妈。他们好像又和自己在一起了。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cdc7146a8899a696eab1IWRuQx2EkSVD.jpg)
哈利拉来好朋友罗恩,罗恩看到的却全然不同: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5cc949b099745cbe32d7U5MIDS33I6zZ.jpg)
这面镜子叫做厄里斯魔镜(the mirror of erised),Erised是“欲望”Desire的倒写,按照邓布利多的解释,里面看到的是“其实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事”。用前面的观点分析,这 个镜子里的世界就是一个“意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哈利的爸爸妈妈的灵魂仍然存在,还可以和哈利在一起。
有趣的是,哈4中,哈利在父母的帮助下逃离伏地魔的绝杀,对自己父母的重生还有一线希望。在回到霍格沃茨后,哈利向校长提问关于复活的事,邓布利多的回答是: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b79a4f6d14721e07c365ezYCjLZtuRfi.jpg)
这句话的意思,大体相当于我们中学教育中的观点:“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上帝”,英国人在常识方面也和我们没什么区别。但是,不知大家是否想过,在科学如此 发达的今天,为什么在西方基督教仍然是国民的主要信仰呢?在我们这些无神论者看来,基督教念念有词“天国、灵魂、末日审判”都两千多年了,物质世界从没有 一点点上帝复临的迹象,他们为什么总是相信上帝存在?
因为“体”和“魂”的划分,是统治者行使统治术的关键,离开这种划分,统治术就不灵了。
如果没有灵魂,就没法使用咒语了。
3、咒语
咒语差不多是电影中最常见的元素了,哈密瓜也经常讨论各种咒语的细节,片中有大量精彩的特技镜头,展现魔法世界中咒语的魅力。
![](http://image.xcar.com.cn/attachments/a/day_131010/2013101010_602d102d952c20f823ebsrs8vmBle8Xt.jpg)
小说中咒语的文化原型是什么呢?或者说,世界上真的有魔咒吗?咒语确实是存在的——如果你相信灵魂和肉体的划分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