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支持温版过度期,尽量每天一贴,今天来个茶叶蛋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这段写的挺有趣。
我想, 应该还是民风习惯的不同,造成那位先生当时引用茶叶蛋做例子。 没去过台湾的人可能不知道。 台湾一个block里可以有三五家提供茶叶蛋的厂商, 实在太频繁, 以至于我相信,只有非常少的台湾人还“作”茶叶蛋,大家都买煮好的。但是, 我不是他, 我也不能置喙他的初衷,或他与茶叶蛋是否有着啥特殊情感。
我就是想提出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坛子里怎的绝大多数应该都是本科以上-,没写过论文也写过报告,没写过报告也写过作文,基本思考辩证的能力应该还行。怎的会如此干愿让自己就存在在一个无名网友的衣袖口,这么随风飘舞呐???[/

什么明显现象?您这么长篇大论,除了看出来您为蛋教授辩解,还真没看出您“提出”了什么现象。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言论自由, 不能架构在伤害对方的基础上, 否则就是违反了人权。
讲道理不是比谁勇气足,胆子大,而是谁理清脑明。 如果这么易怒冲动, 就算给了你言论自由, 恐怕只会害了你吧。

请问谁收到了伤害?
 
请问谁收到了伤害?
你自己发的帖。
quote“朋友,知道hasting上有很多无家可归的druggie吗?知道很多洋叫花子是加拿大土生土长原住民吗?你要是敢说原住民消费不起汉堡包,说小了是stereotype,说大了是种族歧视。要不要试试你在自由媒体面前发表任何言论的权利?看看别人能责备你吗?end quote。
原以为你只是看不懂我的贴, 没想到连自己发的贴都忘了。仍然帮不了你。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你自己发的帖。
quote“朋友,知道hasting上有很多无家可归的druggie吗?知道很多洋叫花子是加拿大土生土长原住民吗?你要是敢说原住民消费不起汉堡包,说小了是stereotype,说大了是种族歧视。要不要试试你在自由媒体面前发表任何言论的权利?看看别人能责备你吗?end quote。
原以为你只是看不懂我的贴, 没想到连自己发的贴都忘了。仍然帮不了你。

哈哈,那是我发的帖?你还真是有眼光。

另外,这个帖子里的红字说明了谁受伤害了?你这么前言不搭后语,让我怎么理解你?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这句话云山雾罩的,还是没说清楚谁受到了伤害,你能有效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吗?

抱歉是我看走眼了。 这不是你发的贴。
伤害一说, 是顺着原发帖主的假设而预见的可能结果之一。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谁嘲弄谁?要我把你的嘲弄帖出来吗?你可以嘲弄别人,别人不能嘲弄你,谁赋予你的特权?

不渡无缘之人。 说了这么多,如果换来的只是揶揄嘲弄, 不是挺没意思的吗。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事件起因[编辑]
“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段言论出自台湾中视电视台《美食IN象》2011年8月13日播出的一期有关台湾美食进军大陆市场的节目。该节目由周明璟主持,内容是邀请一些餐厅、饮食业者分享经营经验与要投入这行业的意见和建议。节目播出的具体场景是一个台湾茶叶蛋的老板说自己去大陆的时候发现很少有人卖茶叶蛋,节目现场的店铺辅导专家高志斌解释说,因为人均收入低,大陆一般人消费不起茶叶蛋。

事件高潮[编辑]
2013年11月2日,又有网友于天涯社区贴文,题目为《【热】发现一个好玩的贴,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3],文中贴满了各种台湾综艺节目、谈话性节目和政论节目等各种各样的截图,图片显示的内容包括“中国人消费不起茶叶蛋”、“消费不起冷冻水饺”、“大陆人不敢追台湾女生,因为台湾女生太漂亮怕高攀不起”,“大陆孕妇以前不用坐月子,是台湾把风潮带到大陆的时候才流行起来”等各种夸张言论,这些忍俊不禁的言论随即遭到网友大量回帖,截止到11月7日为止,回帖量达到8012次,点阅量达到1276304人次。然而天涯社区的贴文并没有得到广泛强烈的回响,事件的转折点为11月2日名为“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的新浪微博网友将天涯的帖子和图片转载到微博后[4],立即引来众多网友转发和评论,评论内容除了嘲讽台湾人目光短浅,毫无国际观,井底之蛙,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之外,也有很多网友斥责博主断章取义,不了解节目前因后果,只截取令人容易误解和煽动情绪的画面。
事实求证[编辑]
对于台湾专家对“茶叶蛋”的一则言论,新闻记者曾经求证当事人高志斌,高志斌在电话解释为“各地的民俗风情及经济(不同),你不能用温州去跟内地的(相比),或者是中国大陆的几个(大城市),郑州河南乡村(相比),它的确是有一大半的乡镇城市连一颗茶叶蛋都买不起。”但此番言论却引来底下网友回呛,说河南无故躺枪,并有网友直接以“我河南三线小城市,我能说茶叶蛋大街上确实没有,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吃那玩意儿”这样的回复加以嘲讽[1]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事件起因[编辑]
“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这段言论出自台湾中视电视台《美食IN象》2011年8月13日播出的一期有关台湾美食进军大陆市场的节目。该节目由周明璟主持,内容是邀请一些餐厅、饮食业者分享经营经验与要投入这行业的意见和建议。节目播出的具体场景是一个台湾茶叶蛋的老板说自己去大陆的时候发现很少有人卖茶叶蛋,节目现场的店铺辅导专家高志斌解释说,因为人均收入低,大陆一般人消费不起茶叶蛋。

事件高潮[编辑]
2013年11月2日,又有网友于天涯社区贴文,题目为《【热】发现一个好玩的贴,原来台湾人是这么看我们的!》[3],文中贴满了各种台湾综艺节目、谈话性节目和政论节目等各种各样的截图,图片显示的内容包括“中国人消费不起茶叶蛋”、“消费不起冷冻水饺”、“大陆人不敢追台湾女生,因为台湾女生太漂亮怕高攀不起”,“大陆孕妇以前不用坐月子,是台湾把风潮带到大陆的时候才流行起来”等各种夸张言论,这些忍俊不禁的言论随即遭到网友大量回帖,截止到11月7日为止,回帖量达到8012次,点阅量达到1276304人次。然而天涯社区的贴文并没有得到广泛强烈的回响,事件的转折点为11月2日名为“八卦_我实在是太CJ了”的新浪微博网友将天涯的帖子和图片转载到微博后[4],立即引来众多网友转发和评论,评论内容除了嘲讽台湾人目光短浅,毫无国际观,井底之蛙,莫名其妙的优越感之外,也有很多网友斥责博主断章取义,不了解节目前因后果,只截取令人容易误解和煽动情绪的画面。
事实求证[编辑]
对于台湾专家对“茶叶蛋”的一则言论,新闻记者曾经求证当事人高志斌,高志斌在电话解释为“各地的民俗风情及经济(不同),你不能用温州去跟内地的(相比),或者是中国大陆的几个(大城市),郑州河南乡村(相比),它的确是有一大半的乡镇城市连一颗茶叶蛋都买不起。”但此番言论却引来底下网友回呛,说河南无故躺枪,并有网友直接以“我河南三线小城市,我能说茶叶蛋大街上确实没有,因为我们都不喜欢吃那玩意儿”这样的回复加以嘲讽[1]

事情距离发生也就3年不到,
如果我没记错,香港台湾在距离文革将近五十年(半个世纪)的今天,还有人嘲笑大陆当初的文革,
家园有个ID僵尸1008的至今时不时地还贴文革或者以前的照片。
如果50年都能轻松追溯,那么1949年建国,我们回看189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这句话就非常顺理成章。
 
这句话云山雾罩的,还是没说清楚谁受到了伤害,你能有效地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意思吗?

谁嘲弄谁?要我把你的嘲弄帖出来吗?你可以嘲弄别人,别人不能嘲弄你,谁赋予你的特权?

如果能多读书,而不是只听旧新闻, 只逛论坛, 就应该不会只能看懂字却看不懂字里行间的意思了。
当然, 如果这就算是一种揶揄嘲弄, 只能说教育的力量很大。 不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教育制度下所形塑出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 即使听懂了每一个字,也不明白对方的思路, 那么还是别硬要沟通好一点。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你受到的教育没有让你有能力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没有让你有直面质疑回答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让你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只能说,你受到的教育不是太成功。

另外,这个所谓的旧新闻只不过是几天前的,如果你记忆力正常应该是记得的。

如果能多读书,而不是只听旧新闻, 只逛论坛, 就应该不会只能看懂字却看不懂字里行间的意思了。
当然, 如果这就算是一种揶揄嘲弄, 只能说教育的力量很大。 不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教育制度下所形塑出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 即使听懂了每一个字,也不明白对方的思路, 那么还是别硬要沟通好一点。
 

wenzhouboy

天若有情
如果能多读书,而不是只听旧新闻, 只逛论坛, 就应该不会只能看懂字却看不懂字里行间的意思了。
当然, 如果这就算是一种揶揄嘲弄, 只能说教育的力量很大。 不相同的政治制度与教育制度下所形塑出不同的人文精神和文化。 即使听懂了每一个字,也不明白对方的思路, 那么还是别硬要沟通好一点。
这楼里你说的话也不少,应该是你硬要沟通吧?
 
事情距离发生也就3年不到,
如果我没记错,香港台湾在距离文革将近五十年(半个世纪)的今天,还有人嘲笑大陆当初的文革,
家园有个ID僵尸1008的至今时不时地还贴文革或者以前的照片。
如果50年都能轻松追溯,那么1949年建国,我们回看1899年,中国人民站起来这句话就非常顺理成章。

所以三年前的新闻不是旧闻?因为还有人在关注50年前的社会大事, 所以现在千里追杀一件三年前的台湾小电视台所制作的低成本节目就是顺理成章? 靠着这种“比烂”心态, 你心中的大国崛起还有待商榷,至少大国的央央大度, 还真看不到。
中国 2011年的GDP per capita 是 5450,2013 年是6767, 24% 的成长在大街小巷里是怎么展现?在文争笔战里又显现了什么不同?
 
你受到的教育没有让你有能力明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也没有让你有直面质疑回答具体问题的能力,但是让你产生了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只能说,你受到的教育不是太成功。

另外,这个所谓的旧新闻只不过是几天前的,如果你记忆力正常应该是记得的。

优越感。。。不确定, 你说有, 也许就算有吧。但是也许那也只是建构在某人的卑微感之上。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