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有两种富人

许多人,包括好多老外,对中国人的态度是羡慕嫉妒恨。
有钱时好事。这是一定的。但是咱们国人的修养需要提高也毋庸置疑。咱们穷惯了,谁家的爷爷奶奶甚至爸爸妈妈那一辈没有苦过?咱们的行为习惯上留着过去的影子,要改掉有一个过程。但是笑话,嘲讽别人的人,本身就是缺教养的表现。物质是基础,精神文明紧跟上,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瞎扯, 值得羡慕的羡慕, 不值得的不羡慕,
没人会因为国籍和人种瞎羡慕。
 
喜欢攀比炫富的,土得掉渣啊,穷怕了几代人啊?有本事你炫炫你的学识和修养。
学识和修养是内在的,无法炫耀.能炫耀的只有权利和财富.
西人炫耀的也很多,只是最近开始回归了,请注意最早发明奢侈品的是西方国家.
别人有炫耀的自由,我们有不看的权利. 就那么会事,没有必要上纲上线. 国人富裕是好事,当然应该是合法致富.
 
奢侈品还需要发明?第一次听说。比坏是谁发明的?
如果讨论要如此偏激,请去参加大专院校辩论会,论坛不适合你.
再次重申:富人和伪富人有得瑟的自由,我们有不看的自由.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消费观念,西人的就一定好吗?
每个月税后3千多刀的收入,对子女父母很随意,自己一年也要去美国度假两次以上.
我的大部分同事就是这样做的.你觉得好吗? 度假回来以后,说如何如何爽?不土豪吗?
当然你的原贴出发点也是不错的,鼓励国人富贵时不要太张扬. 但是真的不算客观.
 
如果讨论要如此偏激,请去参加大专院校辩论会,论坛不适合你.
再次重申:富人和伪富人有得瑟的自由,我们有不看的自由.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消费观念,西人的就一定好吗?
每个月税后3千多刀的收入,对子女父母很随意,自己一年也要去美国度假两次以上.
我的大部分同事就是这样做的.你觉得好吗? 度假回来以后,说如何如何爽?不土豪吗?
当然你的原贴出发点也是不错的,鼓励国人富贵时不要太张扬. 但是真的不算客观.
 
如果讨论要如此偏激,请去参加大专院校辩论会,论坛不适合你.
再次重申:富人和伪富人有得瑟的自由,我们有不看的自由.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消费观念,西人的就一定好吗?
每个月税后3千多刀的收入,对子女父母很随意,自己一年也要去美国度假两次以上.
我的大部分同事就是这样做的.你觉得好吗? 度假回来以后,说如何如何爽?不土豪吗?
当然你的原贴出发点也是不错的,鼓励国人富贵时不要太张扬. 但是真的不算客观.
买得起奢侈品比买不起好,购物文明是原贴的重点,楼主提醒国人购物文明,没有偏激。有钱度假当然好,但要注意举止文明,坏习惯带到海外,难保别人不白眼相对,大家更喜欢讲社会公德的度假者。嘴上不愿意接受批评,其实很多人行为上都在慢慢改变了。

公道自在人心。文明,公德远比炫富高尚。没钱也应该高尚,更何况有点钱,中国的拜金主义太厉害,可能是穷得太久了。不过,我想再过十年,情况会不同,富裕了一段日子后,就会开始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
 
如果讨论要如此偏激,请去参加大专院校辩论会,论坛不适合你.
再次重申:富人和伪富人有得瑟的自由,我们有不看的自由.
每个民族有自己的消费观念,西人的就一定好吗?
每个月税后3千多刀的收入,对子女父母很随意,自己一年也要去美国度假两次以上.
我的大部分同事就是这样做的.你觉得好吗? 度假回来以后,说如何如何爽?不土豪吗?
当然你的原贴出发点也是不错的,鼓励国人富贵时不要太张扬. 但是真的不算客观.
如果在购物之前先化2分钟学习一下这篇文章,想必会提高他们的购物文明,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意义。这篇微信已经传遍海内外各个网站,它起到了非常积极的意义。喜欢此文的,是积极地吸取了文章地教训。不喜欢此文的,被动地间接地注意起自身举止的文明。
文章很客观。给个链接给你看一下。http://www.iask.ca/news/world/2014/0530/269003.html
 
买得起奢侈品比买不起好,购物文明是原贴的重点,楼主提醒国人购物文明,没有偏激。有钱度假当然好,但要注意举止文明,坏习惯带到海外,难保别人不白眼相对,大家更喜欢讲社会公德的度假者。嘴上不愿意接受批评,其实很多人行为上都在慢慢改变了。
公道自在人心。文明,公德远比炫富高尚。没钱也应该高尚,更何况有点钱,中国的拜金主义太厉害,可能是穷得太久了。不过,我想再过十年,情况会不同,富裕了一段日子后,就会开始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
您说的都对,很有道理, 我表示同意!
只是,原文的重点并非文明出行,文明购物.关于文明的讨论只在第一段落,其后大篇幅描写的是财大气粗的国人,和某一个文质彬彬的西人之间的对比.
我的回贴不在于否定楼主的全部原文,我只想表达:用一个极优的西人对比一群普通的华人,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其中还包括很多东西消费理念的差异.
当然必须承认,中西在文明,教育上是有差距的.正如你所说的,国人的文明需要时间,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的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就像我在魁省移民接待课上一位老师说的:"在溶入的过程中,在接收我们的优点的同时,请保留你们的优点不要被同化."
 

小葡萄

此ID已注销
您说的都对,很有道理, 我表示同意!
只是,原文的重点并非文明出行,文明购物.关于文明的讨论只在第一段落,其后大篇幅描写的是财大气粗的国人,和某一个文质彬彬的西人之间的对比.
我的回贴不在于否定楼主的全部原文,我只想表达:用一个极优的西人对比一群普通的华人,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其中还包括很多东西消费理念的差异.
当然必须承认,中西在文明,教育上是有差距的.正如你所说的,国人的文明需要时间,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的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就像我在魁省移民接待课上一位老师说的:"在溶入的过程中,在接收我们的优点的同时,请保留你们的优点不要被同化."
“比好”优于“比坏”。先进的文明都懂得自我批判。只有落后的文明喜欢自我维护和自辩,孤芳自赏裹足不前。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某些华人基督徒最喜欢对自己的信仰自我维护、自鸣得意,一点也看不到自我批判。

“比好”优于“比坏”。先进的文明都懂得自我批判。只有落后的文明喜欢自我维护和自辩,孤芳自赏裹足不前。
 
“比好”优于“比坏”。先进的文明都懂得自我批判。只有落后的文明喜欢自我维护和自辩,孤芳自赏裹足不前。
对不起,这句话,我只同意前半部分.
东方文化才更注重自我批判,是一种更为内省的文化. 西方文化更注重的是自我表现,一定程度上更自赏.
正如您的内省来源于东方,是好的(起码在我看来)! 但是过度的内省,可能会加重自卑,也可能会把自己放在道德的至高点去苛责他人.
 
您说的都对,很有道理, 我表示同意!
只是,原文的重点并非文明出行,文明购物.关于文明的讨论只在第一段落,其后大篇幅描写的是财大气粗的国人,和某一个文质彬彬的西人之间的对比.
我的回贴不在于否定楼主的全部原文,我只想表达:用一个极优的西人对比一群普通的华人,这种田忌赛马式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其中还包括很多东西消费理念的差异.
当然必须承认,中西在文明,教育上是有差距的.正如你所说的,国人的文明需要时间,但在此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的正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就像我在魁省移民接待课上一位老师说的:"在溶入的过程中,在接收我们的优点的同时,请保留你们的优点不要被同化."
你阅读完后,看到的是对比,我看到的是学习。可能我们移民时间长短有差异。移民北美的时间久了,觉得自己是加拿大人,觉得这篇文章不是在讲海外的老移民,和我们无关。你的感觉不同,可能你移民时间短,你没有觉得自己是加拿大人,在心理上不愿意别人讲中国富人的不是。
其实接受西方文化的中国人一点都不自卑,学习西方文化,中西合璧是我们移民为下一代的目的。看看在北美长大的下一代,他们绝大部分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他们很自信,他们更认为自己是加拿大人多过中国人,他们会更加认同巴菲特及其儿子的观念,而不会为炫富的中国富人打抱不平。
 

confiture

熊猫出没注意
论坛里有好几个基督教帖,既然他们能谈,我们也能谈,呵呵。

对于友好的网友,叫我啥都可以,不过一般都是叫我熊猫。
也是老师说的:加拿大公共场所,别聊宗教,小心吃官司:wdb13:
咱们还是聊一下,你的网名吧:该如何称呼你? 熊猫兄? 果酱兄?熊猫酱?果酱熊猫?:wdb23:
 
也是老师说的:加拿大公共场所,别聊宗教,小心吃官司:wdb13:
咱们还是聊一下,你的网名吧:该如何称呼你? 熊猫兄? 果酱兄?熊猫酱?果酱熊猫?:wdb23:
我刚来的时候,也听说不要谈宗教和政治,容易发生争执。加拿大是多元文化,比较复杂。吃官司应该不会。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