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版转我的帖子也转全好不好 。。http://forum.iask.ca/threads/feat继续下去,估计就这里头的老爹了.731386/
M MCG 348 2014-10-06 #42 有篇报道说他的父亲是一家华人超市的经理,待人和气, 但估计家庭收入不太高,是要求大额财务资助的,这可能也是他没被录取的原因之一,现在大学缺钱,多招一个外国学生可以收几万哪。很多大藤所谓need-blinded是哄人的。
有篇报道说他的父亲是一家华人超市的经理,待人和气, 但估计家庭收入不太高,是要求大额财务资助的,这可能也是他没被录取的原因之一,现在大学缺钱,多招一个外国学生可以收几万哪。很多大藤所谓need-blinded是哄人的。
snowbearbear 5,556 2014-10-06 #43 这都是猜测。 即便大学缺钱,大学搞歧视华人,也不应该刷下来这个2400的,大把2100,2200的可以刷。 不合逻辑不合情理。 很大的可能,是学习成绩好,自我感觉不错,只报了最顶尖的几所大学,和UC的几个公立学校保底。 可顶尖学校竞争激烈,再牛的条件也说不准,一不寸,全军覆没了。而保底的几个UC学校里,前面俩想着你2400这么牛肯定是拿俺们保底的,录了也不会来,据。只有UCSD不在乎录了你到底来不来,给了OFFER。 孩子一下就想不通了。既难受运气不好,又责怪申报策略太不稳重。其实过了这个坎儿,以后工作了,谁会在意你哪里毕业的呀。能把事做好是王道。
这都是猜测。 即便大学缺钱,大学搞歧视华人,也不应该刷下来这个2400的,大把2100,2200的可以刷。 不合逻辑不合情理。 很大的可能,是学习成绩好,自我感觉不错,只报了最顶尖的几所大学,和UC的几个公立学校保底。 可顶尖学校竞争激烈,再牛的条件也说不准,一不寸,全军覆没了。而保底的几个UC学校里,前面俩想着你2400这么牛肯定是拿俺们保底的,录了也不会来,据。只有UCSD不在乎录了你到底来不来,给了OFFER。 孩子一下就想不通了。既难受运气不好,又责怪申报策略太不稳重。其实过了这个坎儿,以后工作了,谁会在意你哪里毕业的呀。能把事做好是王道。
M MCG 348 2014-10-06 #44 楼上的猜测有一定道理。不过本科的牌子还是很重要的,是学术上的投胎,08要不是本科藤校毕业也做不了总统,藤校的校友一般指本科在藤校毕业的,有些人拿了藤校硕士,但其子女入学上不能作为校友子弟而加分。
M MCG 348 2014-10-06 #45 哈哈儿 说: 从多版转我的帖子也转全好不好 。。http://forum.iask.ca/threads/feat继续下去,估计就这里头的老爹了.731386/ 点击展开... 不要自我感觉这么好。请看原帖出处: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599438.html 我是从文学城上摘录的片段,考虑到文学城和家园网是竞争对手,不想为文学城做广告,所以没有指明具体出处,但我会指出不是我原创的是转贴,你引用了别人贴中的内容指出了吗?还说别人引用你的贴?
哈哈儿 说: 从多版转我的帖子也转全好不好 。。http://forum.iask.ca/threads/feat继续下去,估计就这里头的老爹了.731386/ 点击展开... 不要自我感觉这么好。请看原帖出处:http://bbs.wenxuecity.com/znjy/2599438.html 我是从文学城上摘录的片段,考虑到文学城和家园网是竞争对手,不想为文学城做广告,所以没有指明具体出处,但我会指出不是我原创的是转贴,你引用了别人贴中的内容指出了吗?还说别人引用你的贴?
K Kartzchen 9,247 2014-10-06 #46 MCG 说: 上清华的概率远小于1%和考sat I 2200分难易有关系吗? 是否你家小孩很轻松地一次就考过2200分?能否分享一下经验? 点击展开... 考SAT 2200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不用当神供着吧? 我的意思是,国内能考上清华的孩子,如果把花在高考上的功夫用来准备SAT,肯定能过2200的。清华在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率远小于1%吧? 轻松考2200分的经验就是,父母的基因要好。
MCG 说: 上清华的概率远小于1%和考sat I 2200分难易有关系吗? 是否你家小孩很轻松地一次就考过2200分?能否分享一下经验? 点击展开... 考SAT 2200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不用当神供着吧? 我的意思是,国内能考上清华的孩子,如果把花在高考上的功夫用来准备SAT,肯定能过2200的。清华在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率远小于1%吧? 轻松考2200分的经验就是,父母的基因要好。
M MCG 348 2014-10-07 #47 Kartzchen 说: 考SAT 2200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不用当神供着吧? 我的意思是,国内能考上清华的孩子,如果把花在高考上的功夫用来准备SAT,肯定能过2200的。清华在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率远小于1%吧? 轻松考2200分的经验就是,父母的基因要好。 点击展开... 高考是用高中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而这里的孩子考SAT学校不会帮忙准备, 平均只有1500分, 我说的是:对于大部分非天才的小孩能考到2200分不容易,得花很多功夫.并没有说是"神". 你这人说话太冲了! 听你的意思是否: 你是清华毕业的?由于你的基因好,所以看不上那些sat考的好的?还是由于你良好基因的遗传,你的孩子轻松就考到2400?
Kartzchen 说: 考SAT 2200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呀,不用当神供着吧? 我的意思是,国内能考上清华的孩子,如果把花在高考上的功夫用来准备SAT,肯定能过2200的。清华在全国参加高考的学生中录取率远小于1%吧? 轻松考2200分的经验就是,父母的基因要好。 点击展开... 高考是用高中三年的时间来准备,而这里的孩子考SAT学校不会帮忙准备, 平均只有1500分, 我说的是:对于大部分非天才的小孩能考到2200分不容易,得花很多功夫.并没有说是"神". 你这人说话太冲了! 听你的意思是否: 你是清华毕业的?由于你的基因好,所以看不上那些sat考的好的?还是由于你良好基因的遗传,你的孩子轻松就考到2400?
M MCG 348 2014-10-07 #49 除了自身原因外,社会是否也有责任呢? 各个名校联合起来歧视他的可能性很小,但在名校录取过程中对亚裔的整体歧视是存在的,这也间接地造成了悲剧。多少年前犹太人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 参见Ron Unz2012年11月28日发表的文章 http://www.unz.com/article/the-myth-of-american-meritocracy/
除了自身原因外,社会是否也有责任呢? 各个名校联合起来歧视他的可能性很小,但在名校录取过程中对亚裔的整体歧视是存在的,这也间接地造成了悲剧。多少年前犹太人也面临同样的情况,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 参见Ron Unz2012年11月28日发表的文章 http://www.unz.com/article/the-myth-of-american-meritocracy/
V Van SHN 3,673 2014-10-07 #54 MCG 说: 有考2400的智力,估计也会想到做课外活动, 再说公校UCLA主要考虑学术成绩. 小中男受歧视很普遍,但这个例子有点过分,毕竟sat满分是需要高智商的. 点击展开... 这关乎情商,和智力无关
MCG 说: 有考2400的智力,估计也会想到做课外活动, 再说公校UCLA主要考虑学术成绩. 小中男受歧视很普遍,但这个例子有点过分,毕竟sat满分是需要高智商的. 点击展开... 这关乎情商,和智力无关
V Van SHN 3,673 2014-10-07 #55 MCG 说: 纽约时报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报导在名校录取过程中亚裔美国人成为新的“犹太人”, 亚裔特别是男性成绩越来越高而录取率越来越低,各名校对于亚裔有名额限制,所谓课外表现说到底是一种托词而已,没有家族背景的亚裔如果没有成绩作铺垫你试试看有没有可能进名校。现在ubc搞的这套也是学美国,目的之一也是限制日益壮大的亚裔学生人数,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老外外表很讲道德讲大道理,实际上背底里的做法不比亚裔高尚。 点击展开... 这是别人的地盘,修改游戏规则是别人的权利。SAT是游戏规则,不看SAT也是游戏规则。
MCG 说: 纽约时报近几年几乎每年都有报导在名校录取过程中亚裔美国人成为新的“犹太人”, 亚裔特别是男性成绩越来越高而录取率越来越低,各名校对于亚裔有名额限制,所谓课外表现说到底是一种托词而已,没有家族背景的亚裔如果没有成绩作铺垫你试试看有没有可能进名校。现在ubc搞的这套也是学美国,目的之一也是限制日益壮大的亚裔学生人数,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老外外表很讲道德讲大道理,实际上背底里的做法不比亚裔高尚。 点击展开... 这是别人的地盘,修改游戏规则是别人的权利。SAT是游戏规则,不看SAT也是游戏规则。
snowbearbear 5,556 2014-10-07 #56 中国人分析一件事,喜欢以“对”“错”论。 长此以往,做选择做决定时就畏手畏脚,因为明明一个良好愿望的决定,结局可能并不良好,然后就要背上“选错了”的包袱。过程中的种种快乐,微不足道了。民族性偏唯诺。 也就格外重视“选对”的结果,欣喜若狂,喜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带来的喜,而是“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被证明的自得。其中经历的艰辛屈辱,轻易就被“胜利”遮盖了。
中国人分析一件事,喜欢以“对”“错”论。 长此以往,做选择做决定时就畏手畏脚,因为明明一个良好愿望的决定,结局可能并不良好,然后就要背上“选错了”的包袱。过程中的种种快乐,微不足道了。民族性偏唯诺。 也就格外重视“选对”的结果,欣喜若狂,喜的并不是事件本身带来的喜,而是“料事如神运筹帷幄”被证明的自得。其中经历的艰辛屈辱,轻易就被“胜利”遮盖了。
zeming10 759 2014-10-07 #58 MCG 说: 有考2400的智力,估计也会想到做课外活动, 再说公校UCLA主要考虑学术成绩. 小中男受歧视很普遍,但这个例子有点过分,毕竟sat满分是需要高智商的. 点击展开... 他们不需要高智商,他们只需要会做义工的家伙,科研不需要高智商,只要会做义工就能发明新东西。
MCG 说: 有考2400的智力,估计也会想到做课外活动, 再说公校UCLA主要考虑学术成绩. 小中男受歧视很普遍,但这个例子有点过分,毕竟sat满分是需要高智商的. 点击展开... 他们不需要高智商,他们只需要会做义工的家伙,科研不需要高智商,只要会做义工就能发明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