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她抽着烟 开着4.0的车 说美国女儿是中国雾霾害的

人家拍这个片子说的是雾霾的危害性,一个人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治理不治理不管他的事。结果却被这些极其扭曲的灵魂及人性的人攻击并揭发隐私。这个议题不讨论,却开始研究他人动机,又不是只有柴静家门口有雾霾影响他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写这种文章的人真阴暗。
 
人家拍这个片子说的是雾霾的危害性,一个人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治理不治理不管他的事。结果却被这些极其扭曲的灵魂及人性的人攻击并揭发隐私。这个议题不讨论,却开始研究他人动机,又不是只有柴静家门口有雾霾影响他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写这种文章的人真阴暗。

很多人总是打着言论自由的幌子,毫无根据的质疑。
其实他们的质疑反而暴露了他们内心的阴暗。
 

stang

大猩猩--专业砸墙
要说柴教主完全就是凭着一个媒体人做出这么大动静,你信么?
要说这背后有多深的阴谋多大的算计,也未必那么邪乎。

这个世界是灰色的。
 
一次指向国企的雾霾质疑,明晰了天朝政治版图:体制右翼和内外媒体高度配合传播;体制左翼则下令降温;小清新和自干右入戏,指责当局不作为;体制左派及自干五为当局辩解,解读为工业化的必然;毛左则指责当局"世界工厂"的卖国路线;实际上你把三种观点综合一下就是事情的真相。。
 
其实没有任何人认为"雾霾"不该治理,争论的是成因、影响、解决办法和思路。柴大观音的片子虽然很煽情,且直面了问题,但由于观点先行,里面存在着很多逻辑硬伤与事实错误,并且整个事件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Yu
其实没有任何人认为"雾霾"不该治理,争论的是成因、影响、解决办法和思路。柴大观音的片子虽然很煽情,且直面了问题,但由于观点先行,里面存在着很多逻辑硬伤与事实错误,并且整个事件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关于硬伤,愿闻高见,阴毛论什么的就算了
 
 
一次指向国企的雾霾质疑,明晰了天朝政治版图:体制右翼和内外媒体高度配合传播;体制左翼则下令降温;小清新和自干右入戏,指责当局不作为;体制左派及自干五为当局辩解,解读为工业化的必然;毛左则指责当局"世界工厂"的卖国路线;实际上你把三种观点综合一下就是事情的真相。。
你扯了半天,只是自己在YY
 
上面这篇“若干看法”的作者其实挺可怜,明明反对柴的煽情,反对柴的因果结论,反对柴提出的所谓“解决办法”,可以说通篇只同意柴“中国某些大城市有严重雾霾”这一点现象论述(这个还需要柴来指出?),可却不得不小心翼翼的在文章前后加上对柴的恭维。

套一句网络评论:
“现在想评论,必须前面垫几句柴静伟大光荣正确,结尾再首尾呼应地敬祝柴静万寿无疆永远健康,否则会被柴卫兵打成现行反柴静罪、看了柴静居然不支持罪、这个世界需要柴静这样的不同声音但是你发出了和柴静不同的声音罪,这都是很重的思想犯罪”
 
人家拍这个片子说的是雾霾的危害性,一个人类都需要面对的问题,治理不治理不管他的事。结果却被这些极其扭曲的灵魂及人性的人攻击并揭发隐私。这个议题不讨论,却开始研究他人动机,又不是只有柴静家门口有雾霾影响他人,希望有关部门重视。写这种文章的人真阴暗。
哈哈哈 有关部门 五毛办/还是五分部?
1世界上所有文字都有立场
2所有人都有思想 没有一个人的思想是干净的
3公知 屁股看看坐那边
 
哈哈,网上高人多

“柴静说,人不吃饭会饿,饿久了会死,于是楼主恍然大悟,原来不吃饭会有这么严重的问题啊,柴静说的好,太好了,振聋发聩啊。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柴静说,我们需要吃屎。楼主,柴静说的多好啊,把不吃饭的问题说的多么清楚,你们为什么要反对它?”
 

stang

大猩猩--专业砸墙
其实没有任何人认为"雾霾"不该治理,争论的是成因、影响、解决办法和思路。柴大观音的片子虽然很煽情,且直面了问题,但由于观点先行,里面存在着很多逻辑硬伤与事实错误,并且整个事件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个才是争论的焦点问题〜

确实,提高环保意识绝对是公德的事情,这一点应该没人会否定。

柴大才女的硬伤在于引入了过多的个人情感,加入了过多的个人因素。
在新闻纪录节目中这应该算是大忌,新闻人没有以“旁观者”的态度来叙事,而是在叙事中加入了“个人秀”,这会让观众潜意识的打了折扣。

观众看到的不是一位叙事的新闻人,而是一位运气不太好的高龄产妇的产后抑郁的宣泄和对命运不公的吐槽。

算了,不展开说了,费手指头:D:D
 
再转一个,多看看不同意见总没坏处

【中国人很久没有为一部纪录片倾注如此巨大的热情了。对《穹顶之下》赞美与质疑同样铺天盖地,讲述女儿的故事是不是煽情?用的数据是不是故意裁选?应批评个人、企业还是批评政府?该骂北京中产还是河北工人?……当人们还在纠缠于道德评判、五毛与美分、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小清新与工业党等等,本文作者petriv看到了如此声势浩大的动作背后昭示的新政治派别意味。】

这两天,我们有幸上了一堂非常难得的民主课。与为了同性恋是否可以结婚这样的无聊议题而争吵相比,环保问题是个真问题。环保问题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利益问题,如果所有人利益一致,就不会有争议了。

在环保上无论左一点还是右一点,都需要一部分人为另一部分人的福利付出代价。只有在不同利益群体和政府(内部也有不同利益导向)间求得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约数,才能走下去。

面对一部关于环保的爆款纪录片,互相指控对方的动机并没有用。这绝不是什么五毛美分的问题,也不是什么道德高低的问题,一边是城市中产要健康,另一边是相关从业人员要有工作,更高层面是一个国家要怎么判断自己和世界的关系。你能完全无视对方的诉求吗?用道德大棒一下子可以把对方打懵,但是很快对方会站起来反击。完全讲理性也片面。你工业党谈国家大发展说的再正确,那么多的中产阶级就是讨厌雾霾了,人家就不听你的。你社运党以为搞环保就能搞出这个花那个花运动,但钢厂工人真的听你的么?再说当政府也采纳环保议题,你能控诉政府不应该么?

与时俱进的中国人,可能不得不适应这样多元社会多元利益下的争议。如果做不到,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如果毫无妥协,那真要是斗(min)争(zhu)了,结果不会好。

也许跳出事件泛谈时,很多人都懂这个道理,但为什么舆论场还是被这部纪录片搞得如此沸沸扬扬呢?

它之所以有这么大影响,是因为这是第一次(几十年前的《河殇》另算)公开制作、堂而皇之登场并广泛传播、直言不讳的特定政治派别的政治广告。环保在西方民主国家从来都是影响选票的重要议题,很多国家的绿党都已经进入议会,但无论对中国政府还是民众来说却是新鲜的——随着中国的发展,环保才上升为一个政治问题,以前根本不是。

而柴静团队借助商业力量,带来了与长期单向性的政府刻板宣传和粗糙的反政府地下宣传不一样的东西,又直击关于雾霾的普遍民意(对于焦化厂的工人来说,如果不失业,也一定讨厌雾霾),所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种政治广告对于中国人来说无疑是新鲜的,所以不大容易会仔细分辨其广告的性质。

所以,在朋友圈里,一有人质疑柴静,就马上有人加以道德批判。然而,政治广告之所以成为广告,一定是会迎合最广大受众的诉求的,但是同时也一定会悄悄递进去宣传者需要贩卖的产品——即提出某种政治解决方案。宣传者希望受众在共鸣的同时,自然而然的接受其解决方案。更进一步的,宣传者也希望能够通过高明的营销手段,让受众认为质疑其解决方案,就是质疑受众的诉求。

我在朋友圈和微博看到了不少对《穹顶之下》的质疑,其中比较集中的观点是,第一,天然气替代煤炭不实际;第二,6300家竞争的企业不一定比一家中石油更有利于安全干净的天然气生产;第三,柴静有关远洋运输耗能巨大的数据有问题,如果在这方面过多投入环保资源可能会增加中国制造的运输成本,削弱中国商品的竞争力等。

这些质疑并不否认雾霾的危害,而是对治理雾霾的方法提出了不同意见,无论对错,并不比纪录片更加的“处心积虑”。但是,很遗憾,对于这些质疑,很多网友将其等同于反对治理雾霾本身,从而大加挞伐。

这种效果一方面说明这部政治广告确实出色,另一方面也说明在长期的特殊体制下,公民确实缺少民主的经验,本质上等于民意被操纵了。当然,相比我们经常能看到的CNN和FOX的互撕,相比拿到诺贝尔和平奖的阿尔·戈尔及其捧得奥斯卡的纪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柴静团队的广告在“纸牌屋”里还很初级,不过对于中国来说则足够高级了。

其实这也不奇怪,80年代90年代刚有商业广告的时候,酒精兑水的某些“名酒”不也是大卖么?时间久了,抵抗力强了,这些简单粗暴的广告也就连同其产品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然而,政治广告和商品广告的最大区别是,政治广告贩卖的商品一旦被卖出去,影响巨大且很难退货。很多人的代价可能就是一生的幸福。所以,对于民众来说,如果追求民主,那么就需要重点训练自己“抵抗”政治广告的能力,要逐步学会区分自己的诉求和广告主贩卖的解决方案的区别,然后要学会货比三家,看一看针对自己的诉求,还有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案,而且不能看口碑,还要看“商品”也就是解决方案提供者的历史业绩、信誉等多个因素,好好挑一挑。大家在选择手机的时候都比来比去,把魅族小米华为中兴什么的从硬件配置到操作系统翻来覆去地比,对于重大政治议题,也得有货比三家的耐心才行。

当然有人会指出中国不是选票社会,但是中国同样是一个政府要承受民意压力的社会,每个人的意见或者怨气集合起来同样能够影响决策。儿童时代的我眼睁睁看着愤怒的家长们不断声讨,让政府整个铲除了电子游戏机产业,直到去年才恢复。

100多分钟的广告引起了大家关于雾霾危害的共鸣,这些意见无疑也会形成对政府的压力。雾霾肯定要治理,但是方法呢?可不一定是纪录片里的方法妙,我个人认为很不妙,除了普京没人开心。《穹顶之下》是一个开始,以后类似的政治广告会越来越多,民众会有个适应的过程,也一定会在某些问题上吃苦头,这是社会民主化的必经阶段,躲不过去。这时候只能靠那些不合时宜唱反调的人来提醒自己了。所以,也请朋友们对质疑柴静的人宽容一些,多听一个意见,多一个选择总没错,我们追求的,不就是有多个选择权的民主吗。
 
你的意思是,不管有没有雾霾,反正人是要得癌症的,所以雾霾治不治理无所谓?
你的意思是:只要是和癌症没有关系的,就不用治理了吗?
 
:柴静拍的那个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她的孩子肯定不是因为雾霾得肿瘤的。


: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她的孩子是在美国生的。


: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她曾经是小三。


: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她背后有人支持。


: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石家庄那年雾霾天只有264天,她说265天,她学文科的不懂科学。。。
 
苍天啊!终于有个正面回答的!


:我问的是柴静拍的雾霾纪录片怎么样?
:我不反对她本人,但无法说服我。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寂静的春天这部书导致DDT停用,疟疾肆虐死的人比希特勒杀的人多!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吸烟危害比雾霾大!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欧美的肺癌发病率比中国高!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农村烧柴禾产生的PM2.5浓度更高!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农村女性自杀率随城市化进展下降。男女比例失调,是因为性别歧视,城市化后溺婴减少,应该强调城市化!


:咱们应该立即治理雾霾吧?
:北京污染全国第二,人均寿命81;云南空气质量全国第二,人均寿命69!我希望我孩子生活在北京!

瞧瞧,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