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有五场新大纲说明会,国语,粤语,英语都有

斯科特·梅森:为何民众对安省性教育课程的批评是正确的?

至少从柏拉图起,哲学家们就已经开始争辩有关父母亲天然的不适合教育自己的孩子的观点。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状态下,教育孩子的角色应该由象他那样的哲人王来扮演。可惜的是,柏拉图没有孩子。但卢梭,这位现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受此启发,毅然决定将自己从父母亲的责任中解脱出来,将自己从婚姻中获得的五个孩子送进了州立孤儿院。

1935年,在同另一位中央集权教育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一场BBC广播电台的辩论中,G.K.切斯特顿挖苦的反驳,道出了每一位通情达理者的心声。象卢梭那样的卓越男人的惊世骇俗的例子恰恰证明了这样一条规则:对于一个普通正常的家庭,父母亲才是是天然最适合抚养自己的孩子的人。因为孩子们不会自己长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共产主义的兴起,暂时解决了对于这个问题的争论。那些宣扬罗素信念的理论家们在这期间获得了短暂的胜利,然而很快遭到新生的联合国驳回。在1959年发布的关于儿童的权利声明中,父母被宣告对于子女的教育应当承担主要的责任。该声明就是是为了保护家庭免受所谓哲人王的极权主义的冲击。

(之前提到的)切斯特顿,(他的观点)很可能援引了剑桥大学的人类学家JD昂温的研究发现。昂温的1934年的不朽之作,《性与文化》,研究了80个原始部落和6个已知的文明及其跨越5000多年的历史。它指出,一个文明的成就和它对性的节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任何人类社会都可以在其展现巨大的能量和享受性自由这二者之间做自由选择;然而证据表明,没有一个人类社会可以在超过一代人(的时间里)同时拥有这二者。”


一个文明的延续或灭亡,和基督教教义里的天然性别的一夫一妻制,有着紧密的利害关系。昂温的观察表明,这(天然性别的一夫一妻制)所带出来的道德信念和社会机构,正是所有蓬勃发展的(人类)文化 都享有的一个共同之处,因而也就成为教导一夫一妻制对于个体的健康和创造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的必要性的有力论据。

(网友发言选摘)
 
当然,儿童性教育并不是切斯特顿当初与罗素争论的焦点。他们所争论的仍然是那个旷世久远的老问题:
在具备道德责任感的成年人中,谁更适合做创造一个公正社会的事儿。是以自然家庭为单位的家长呢,还是专家,那些所谓的哲人王?

这个问题带给了我们安大略省的性教育大纲,其对人体的性健康的信念并不是解放而是有害的。再一次,辩论的焦点集中在:
是由父母还是在国家的管辖权之下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但其实,隐藏在安大略省性性教育大纲的核心之下的是一个有悖常理的要求,让孩子自己来培养自己。
这一点(让孩子自己来培养自己)从大纲的一开始就显而易见了。

大纲从教导六岁的儿童何为同意开始。教导孩子同意意味着什么,在这里省长给出的基本术语就是通过阅读(对方的)面部表情和情绪(来理解对方是否同意), 这是假定他们(孩子)有相应的道德责任能力来行使它。这就是为什么(可以签署)同意(书)的法定年龄是跟成年人的道德责任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它必须是,如果一个公正的社会是教育的结果。

(网友发言选摘)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在六岁,人眼甚至还没有发育完全。
他们又怎么能用未发育完全的眼睛来阅读他人的面部表情和情绪?


同意这个字的其实意味深长,在文化马克思主义术语里它可以被理解成自主的性自由,甚至性认同。从赫伯特·马尔库塞到米歇尔·福柯,这些术语一直是那些哲人王的最爱。 他们所宣称的自主正是为了要对抗自然的家庭的(道德责任)。

(舆论)对这个大纲的批评是正确的,因为它彻头彻尾的就是性革命的子女对他们(传统/自然家庭)的子女的一个实验。在这份长达244页蹩脚的大纲里,性被描述成平淡无奇的消费主义的选择,性不需要承担任何道德,宗教或社会后果,更只字不提爱情和婚姻。

这种教育并非出自一个公正的社会。这种变态的个人主义的教育不仅仅要把我们的孩子和养育爱护他们的父母的价值观隔离开来。有朝一日,当这个政府及其所谓的哲人王被历史的灰烬掩埋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也需要为他们的孩子负责。

这样的大纲绝对不可以强加给最需要被征得同意的人,那些安大略省孩子的父母。

斯科特·马森是多伦多丁道尔大学英语文学副教授

备注:

Consent age, 大纲本身尽管不明确,但省长Wynne 和教育厅长Liz Sandals 在其他场合讲了grade 1 开始。

Scott Masson英文原文:Scott Masson: Why the critics of the Ontario sex-ed curriculum are right
http://news.nationalpost.com/full-c...cs-of-the-ontario-sex-ed-curriculum-are-right
 
(摘要)
六个性别,都是正常,他们都有什么特征呢?教材一概不讲,为什么,因为不能讲,一讲就强化性别认同了:无非就是男的像女的,女的像男的,男的原来是女的,女的原来是男的之类。说来说去,还是只有男女这两种性别特征。那么如何定义男女性别特征呢?这恰恰是他们最恐惧的,极力回避的,这也是他们性别理论的致命之处。明明目的是消除性别概念,而推出六种性别,却又不敢进行描述,而六种性别中的男女特征,又是他们最想模糊,扼杀的。这又是什么理论呢?

所以,贯穿整个教材特点,就是模糊男女性别界限认同。bc省教材还要批判“传统性别认同”,老师会问你谁告诉你王子一定是boy,公主是一定是girl? 要用批判的眼光看待传统性别认同的文学作品。

在下一代孩子眼里,没有性别概念,性别没有特征,因为性别不能通过外部特征辨别,因为性别有六种。太过复杂,远非2种:男女,阴阳,黑白那么简单。弄不好,还会告你“歧视”,还会有bully吗?没有!还会有恐同吗?没有!

那些担心自己孩子会不会变成同性恋的父母刚刚松口气,自己女儿突然领回来一个男朋友,不对呀,怎么涂口红,还穿短裙,还带耳环(不是耳钉哈),但真的是男儿身。女儿告诉你,你什么都不懂,谁说male不穿裙子,那些穿军装的苏格兰风笛手不都是男的?同性恋?太搞笑了,我都三个月了,100%我们俩的结晶。最重要,我们是灵魂上的partner!我们都在研究萨士比亚的作品上有很深的共同看法。我什么都依你们,不找同志,找的是大学male同学,也满足你们抱孙子的愿望。你们还要怎么样???总之,我们只要互相喜欢,就呆在一起,你们管不着,你们观念太落后了。理解不了!

很好笑吗?你们还笑得出来吗??

当你们这些家长还在狭隘的关注着自己孩子的性倾向时,人家已经潜移默化的将所有的孩子改造性别了,这个性别就是“中性’.记住,性别认同是双向的,自我认同和对他人认同。而你们这些父母仅仅只是关注自我认同,你们哪里是那些“教育专家”的对手。你们还只着眼于同性恋问题,眼界也太低了,人家的目标远大得多,远远不仅仅是同性恋接受这么简单。

为了让一个极少数群体被绝大多数群体接纳,打着反bully的旗号,而不惜牺牲几乎所有孩子的性别认同,就是实质

来源:(2015年4月11日)我身边的真实故事:环境对孩子性别影响
 
(转贴网友发言)

4月14日上午10点,请你和我们一起站在安省议会大楼前,一起阻止政府强行推出的新性教育课程,用我们最大的声音说"NO".

家长们:教育,本来是应该家长,学校,政府多方合作,家长更应负责较大的责任。我们希望政府重新与家长,学校讨论一个更全面、更适合儿童学习的内容。

天主教的朋友们:不要轻信你们可以有自己的选择而避开新的性教育课程。有诗为证:

纳粹杀共产党时,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
接着他们迫害犹太人,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然后他们杀工会成员,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后来他们迫害天主教徒,
我没有出声
——因为我是新教徒;
最后当他们开始对付我的时候,
已经没有人能站出来为我发声了。

政客们:我们有支持和反对不同的政党,但是首先我们是小孩子的父母亲。

支持同性恋的朋友们:请不要给我们扣“反同性恋”的帽子,就像你们不希望别人给你扣“灭绝人类”的帽子,

选民们:从今年的2月份开始,陆续有示威抗议活动。我们的省长一直强硬,丝毫没有妥协的迹象,其作风完全不像民主社会的风格。就算是联邦政府,在抗议反恐法的示威之后也对该法案进行了修订。

韦恩省长:安省100多亿赤字,90万省民无家庭医生,我们支付全国最贵的汽车保险费这对你过去受到的种种伤害,欺凌都不算啥事。你为了避免再次受伤,从孩子入手潜移默化改造性别教育.为了让一个极少数群体被绝大多数群体接纳,打着反bully的旗号,而不惜牺牲几乎所有孩子的性别认同,真的有必要这么仓促吗?

===============
为方便大家一同去集会示威地点,安省家长联盟联系了大量校车,在以下区域设有乘车地点:
Markham 万锦市:
上车点:Markville mall (McCowan Hwy7西北) 停车场靠东南角,集合时间9:00,开车9:15
联系人:袁宁

Richmondhill 烈治文山:
上车地点:城北华人基督教会 9670 Bayview Ave , RH, L4C 9X9, 14日9:00am 开始上车,9:15am出发。
联系人:小芸:647-802-1656

Scarborough 士嘉堡:
上车点
3223 Kennedy Rd 士嘉堡浸信会。 大家都统一在教堂那儿停放自己的车,再上校巴去 queen's park 。集合9:00,开车9:15;
联系人:阿川 6478020189
 
前几天也是听朋友说,在四年级的课本里面提到性别,说性别不是由physical来决定的,而是由人的想法决定的。也就是说,男女的性别区分不是由于生俱来的生理特征决定的,而是自己想是什么性别就是什么性别。感觉确实有点荒谬,不教孩子正常的东西,简直就是让孩子搞不清自己到底是男的还是女的。
 
本周有五场新大纲说明会,国语,粤语,英语都有。

 银禧社的四场“为了孩子”信息會(嘉宾:郑伟梁博士;谢安国牧师;廖立辉议员;谭国成教委;彭锦威教委. )
 家长联盟继续于每周六举办一场说明会。

【A】 时间:五月二十九日(星期五)晚上7:30;地点:士嘉堡华人浸信会3223 Kennedy Rd, Scarborough; 语言:普通话
【B】 时间:五月三十日(星期六)晚上7:30;地点:麦城华人浸信会 9580WoodbineAVE, Markham; 语言:广东话
【C】 时间:五月三十日(星期六)下午2:00;地点:北约华人基督教会32Kern Road, North York; 语言:英语
【D】 时间:五月三十一日(星期日)晚上7:30; 地点:美城华人浸信会 5220 Creekbank RD., Mississauga; 语言:广东话/普通话
【E】时间:五月三十日(星期六)晚上7:30; 地点:462 McNicoll Ave North York, ON M2H 2E1 语言:普通话。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