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为什么越出国越爱国?听听海外党们自己的故事

未尝不可

思考的芦苇
您现在认识到吴氏消元(wu's method)属于ATP(Automated Theorem Proving)这个领域了吗?认识不到这一点,您没法明白。

看一篇两位搞数学的人写的文章,张景中好像很有名,注意到了下面这一段,
我们知道吴的领域是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是机器证明里的一小块,说是机器证明的奠基人,就比较可笑了。


现在已经实现的几何定理可用机器求解,所生成的解答其推理过程的简洁优美可以与人工解答媲美。虽然解决的只是一小类数学问题,远没有达到解决四色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一类难题的水平,但至少说明了机器证明和人工证明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的创造力再一次得到展现。
----------------------
机器证明可靠吗

作者:彭翕成, 张景中

用机器证明的数学定理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四色定理。100多年以来,数学家们为证明这条定理绞尽脑 汁,所引进的概念与方法刺激了拓扑学与图论的发展,但一直没有得出证明。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借助电子计算机,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上 百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轰动全世界。美国邮局为此在一些明信片上加盖邮戳:“四色足够了!”

当一些数学家为一个高难度的定 理得到解决而庆祝时,更多的数学家却对计算机给出的证明表示质疑。质疑的理由有二。一是对于相当多的定理证明,特别是那些被称为“下金蛋”的数学问题,最 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论证最终的真假,而是在求证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方法。二是计算机凭借高速计算能力作出的所谓证明,数学家无法人工检验,谁知道中间会不会 出错呢?

计算机得出的结果,有些是容易检验、容易相信的。例如,把某一个很大的整数分解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的乘积,这是破解一类密码的关键任务。大型高速计算机工作几个月才分解了一个整数,人只要几分钟就能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类似地,计算机算出来的方程解是否正确也不难检验,但定理证明是另一回事。在例证法中,面对计算机用10万个例子证明了的一条几何定理,我们会有什么想法?与此类似,用代数方法经过成百上千项的多项式计算而证明的几何定理,我们会有什么想法?

我们可以相信某一条被计算机宣布成立的定理前提,认为计算机的硬件是可靠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可靠的,机器证明软件的程序是可靠的,程序依据的算法和理论是可靠的。

算 法和理论的可靠性,通过学习和讨论,不难确认。其他几种可靠性,可以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譬如让另外一批人,用另外的算法编程,用另外的机器运行,假如推导 出来的结论与之一致,那么可靠性得到了增强。因为一个定理,反映一个客观事实。这个事实不会因发现的人的不同而改变,同样也不会因为证明程序的不同而改 变。这样做,从哲学上看,是不是改变了数学真理的性质呢?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机给出人工能够检验的证明。1976年,中国科学院的吴文俊院 士发表了检验几何命题的有效的机械化方法。吴法的成功激起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研究热潮。到1992年,基于几何不变量的消点方法出现,实现了几何定理可 读证明在计算机上的自动生成。这一工作被国际同行誉为计算机处理几何问题的里程碑。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直到1996年出现了基于前推模式的 “几何信息搜索系统”,成功地证明了上百个非平凡的几何命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们对机器证明的反对,多半集中于它的繁琐和不可检验。

在 计算机还没发明的时候,就有数学家提出机器证明(设计一种机器代替人推理)的设想,遭到了很多数学家的反对。数学大师庞加莱认为:“你可以将牲畜赶到机器 的前端,机器将其宰杀后储存成罐头输出。难道你可以把定理的条件送到机器的前端,机器自动输出结论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四色定理被机 器证明之后,反对声仍然强烈。有评论认为:“机器证明破坏了数学的优美。一个好的数学证明应当像一首诗—而这纯粹是一本电话簿!”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约 翰·康威更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不喜欢它们(计算机证明),因为你感觉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新的见地。”持这种观点的 数学家不是个别的,他们认为如果一个难题被一种新方法解决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解决的方案只是现存方法的反复使用,那只能证明解决者的聪明 而已。这不利于数学的发展。

还有人指出,传统数学研究四色定理,虽未获得最终成功,但促进了某些数学分支的发展(主要是图论、拓扑学等), 而机器证明四色定理结论是对的,又能怎样呢?只得到没有灵魂的空壳而已,因为四色定理本身的意义并不大。现在数学界普遍承认五色定理了,但世界上绝大多数 的地图颜色都超过5种。因为除了考虑颜色种类最少,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考虑。

一位反对机器证明的数学家说,数学的光荣,便在于它现有的一切证明方法,都是脉络绵密,层次分明,就像天衣无缝,出不了差错的。而使用计算机则有可能出现人无法检验出来的差错,而这差错可能是致命的。

现在已经实现的几何定理可用机器求解,所生成的解答其推理过程的简洁优美可以与人工解答媲美。虽然解决的只是一小类数学问题,远没有达到解决四色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一类难题的水平,但至少说明了机器证明和人工证明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的创造力再一次得到展现。

国外还出现了一些人机交互的计算机推理系统,如Coq、Otter、Roo等。借助这些系统,能够用来进行不同的数学领域的推理,所生成的证明类似于数学家的工作。

其实对于人类面临的很多难题,既然单个群体无法解决,那我们齐心协力一起解决不是很好么?数学家提供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家设计算法并编程实现,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则要保证计算机本身的稳定性。

我们相信,机器证明不但不会像有些数学家担心的那样“使数学走向衰败”,还将使数学家摆脱大量的繁琐的机械计算和推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1852年德·摩根写给哈密尔顿的信,信中首次提到四色猜想并做了初步探讨
 
给未尝老师的回答在哪儿?麻烦你给个链接。楼里面找

没有观点的网友是谁?是您自己吗?:wdb20:你这是想再次承认自己互博吗

俺承认,您没有用过“伟大”这个词儿来描述吴文俊,您只是说他是机器证明的奠基人。

机器证明这个学科有重要性吗?对你不重要其奠基性的内容,大学里会不教?这又是自搏的第一招吗?

您已经语无伦次,没有逻辑了。阅毕!
 
是吗?受教了
你的科学素养是狗来的;
我的还真不是,不懂的东西我一般是通过查综述性文献来了解的。
能够到这些一般文献的全文吗?求赐教
不谢。现在查文献的最好方法不是谷歌吗?现在正经搞科研工作的人离得开谷歌吗?难道靠百度吗?:wdb6:

告诉您吧,未尝老师引用Automated Theorem Proving, after 25 years在谷歌上查得到。第一篇文章回顾了自动定理证明这个领域里的发展,洋洋洒洒31页的文字里,对吴文俊的贡献,两三句话就带过去了。
 

nvod11111111

职业5分调戏家
这篇文章,你读了吗?
你确定你读懂了吗?

看一篇两位搞数学的人写的文章,张景中好像很有名,注意到了下面这一段,
我们知道吴的领域是几何定理机器证明,是机器证明里的一小块,说是机器证明的奠基人,就比较可笑了。


现在已经实现的几何定理可用机器求解,所生成的解答其推理过程的简洁优美可以与人工解答媲美。虽然解决的只是一小类数学问题,远没有达到解决四色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一类难题的水平,但至少说明了机器证明和人工证明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的创造力再一次得到展现。
----------------------
机器证明可靠吗

作者:彭翕成, 张景中

用机器证明的数学定理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当属四色定理。100多年以来,数学家们为证明这条定理绞尽脑 汁,所引进的概念与方法刺激了拓扑学与图论的发展,但一直没有得出证明。1976年,美国数学家阿佩尔与哈肯借助电子计算机,用了1200个小时,作了上 百亿次判断,终于完成了四色定理的证明,轰动全世界。美国邮局为此在一些明信片上加盖邮戳:“四色足够了!”

当一些数学家为一个高难度的定 理得到解决而庆祝时,更多的数学家却对计算机给出的证明表示质疑。质疑的理由有二。一是对于相当多的定理证明,特别是那些被称为“下金蛋”的数学问题,最 重要的意义不在于论证最终的真假,而是在求证过程中不断发现的新方法。二是计算机凭借高速计算能力作出的所谓证明,数学家无法人工检验,谁知道中间会不会 出错呢?

计算机得出的结果,有些是容易检验、容易相信的。例如,把某一个很大的整数分解为两个大于1的整数的乘积,这是破解一类密码的关键任务。大型高速计算机工作几个月才分解了一个整数,人只要几分钟就能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类似地,计算机算出来的方程解是否正确也不难检验,但定理证明是另一回事。在例证法中,面对计算机用10万个例子证明了的一条几何定理,我们会有什么想法?与此类似,用代数方法经过成百上千项的多项式计算而证明的几何定理,我们会有什么想法?

我们可以相信某一条被计算机宣布成立的定理前提,认为计算机的硬件是可靠的,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可靠的,机器证明软件的程序是可靠的,程序依据的算法和理论是可靠的。

算 法和理论的可靠性,通过学习和讨论,不难确认。其他几种可靠性,可以经过大量实践验证。譬如让另外一批人,用另外的算法编程,用另外的机器运行,假如推导 出来的结论与之一致,那么可靠性得到了增强。因为一个定理,反映一个客观事实。这个事实不会因发现的人的不同而改变,同样也不会因为证明程序的不同而改 变。这样做,从哲学上看,是不是改变了数学真理的性质呢?

另一种方法,是计算机给出人工能够检验的证明。1976年,中国科学院的吴文俊院 士发表了检验几何命题的有效的机械化方法。吴法的成功激起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研究热潮。到1992年,基于几何不变量的消点方法出现,实现了几何定理可 读证明在计算机上的自动生成。这一工作被国际同行誉为计算机处理几何问题的里程碑。

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直到1996年出现了基于前推模式的 “几何信息搜索系统”,成功地证明了上百个非平凡的几何命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人们对机器证明的反对,多半集中于它的繁琐和不可检验。

在 计算机还没发明的时候,就有数学家提出机器证明(设计一种机器代替人推理)的设想,遭到了很多数学家的反对。数学大师庞加莱认为:“你可以将牲畜赶到机器 的前端,机器将其宰杀后储存成罐头输出。难道你可以把定理的条件送到机器的前端,机器自动输出结论吗?这实在是不可思议!”

在四色定理被机 器证明之后,反对声仍然强烈。有评论认为:“机器证明破坏了数学的优美。一个好的数学证明应当像一首诗—而这纯粹是一本电话簿!”普林斯顿大学数学教授约 翰·康威更是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我不喜欢它们(计算机证明),因为你感觉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你不能从中获得任何新的见地。”持这种观点的 数学家不是个别的,他们认为如果一个难题被一种新方法解决了,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是如果解决的方案只是现存方法的反复使用,那只能证明解决者的聪明 而已。这不利于数学的发展。

还有人指出,传统数学研究四色定理,虽未获得最终成功,但促进了某些数学分支的发展(主要是图论、拓扑学等), 而机器证明四色定理结论是对的,又能怎样呢?只得到没有灵魂的空壳而已,因为四色定理本身的意义并不大。现在数学界普遍承认五色定理了,但世界上绝大多数 的地图颜色都超过5种。因为除了考虑颜色种类最少,现实生活中还有其他考虑。

一位反对机器证明的数学家说,数学的光荣,便在于它现有的一切证明方法,都是脉络绵密,层次分明,就像天衣无缝,出不了差错的。而使用计算机则有可能出现人无法检验出来的差错,而这差错可能是致命的。

现在已经实现的几何定理可用机器求解,所生成的解答其推理过程的简洁优美可以与人工解答媲美。虽然解决的只是一小类数学问题,远没有达到解决四色定理、哥德巴赫猜想一类难题的水平,但至少说明了机器证明和人工证明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人类的创造力再一次得到展现。

国外还出现了一些人机交互的计算机推理系统,如Coq、Otter、Roo等。借助这些系统,能够用来进行不同的数学领域的推理,所生成的证明类似于数学家的工作。

其实对于人类面临的很多难题,既然单个群体无法解决,那我们齐心协力一起解决不是很好么?数学家提供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家设计算法并编程实现,而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们则要保证计算机本身的稳定性。

我们相信,机器证明不但不会像有些数学家担心的那样“使数学走向衰败”,还将使数学家摆脱大量的繁琐的机械计算和推理,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更加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中去。


1852年德·摩根写给哈密尔顿的信,信中首次提到四色猜想并做了初步探讨
 
不出国听到公知口中大象的腿,
出国旅游看到的是大象的身子,
国外定居就能摸到大象的尾巴。
看来先出国旅游后再出国定居的老师们对大象有比脚完整的鸟解了。当然没出国时,如果他们没听公知的话,也会吃一些亏。:wdb33:
 

小和尚

最爱妹的小和尚
看来先出国旅游后再出国定居的老师们对大象有比脚完整的鸟解了。当然没出国时,如果他们没听公知的话,也会吃一些亏。:wdb33:

从不回国,只看《大鸡元》的移民看到的是中国大象的jj
不经常回国的移民,看到的是中国大象的身体或者大腿,
天天待在中国,看到的是中国大象的尾巴。
 
中国大学生宿舍 8-10个人挤一间 跟养鸡一样,你愿住 你去住!我倒觉得 住中国大学生宿舍 才是吃苦呢!
这应当是10多年前的国内情况。
我98年在上海上大学的时候,学生宿舍是7人间,有8个床,但有一个床专门放7个人的行李箱之类的东西。那时候宿舍楼每层有两个公共洗衣房,没有热水,没有洗衣机和干衣机,只能手洗衣服。洗澡得去公共澡堂。 过了两年后,学校新修了学生宿舍楼,因赶上扩招,我们没有机会享受新宿舍,新生全部搬进了新宿舍,我记得那时候已经是4人间了。毕业工作后,遇到实习生,他们说他们的宿舍也是4人间,上床下桌,带有独立卫浴,有小阳台可供晾晒。
来加拿大之前,我记得上海某些高中的学生宿舍都配上单独的空调了。
国内的学生宿舍的配置情况应当说还是进步挺大的。
 
你确定不是多伦多?我的车险100$一个月,这是全世界最贵的了?

你的还不算便宜,我同事的车险一年960$。
但这样比较没有意义,首先你这个车险应当有很多条件才能拿到的
1,有一定的驾龄,起码4,5年要吧。我同事的驾龄在多伦多有16年。
2,车型安全性好。
3,没有事故记录。

加拿大的车险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般的车险确实是非常贵的,300多刀一个月都很常见,如果保的全面,甚至上500多刀。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