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接受税前6万年薪的一个温哥华的工作机会?一共只有1.3M的资金

ok,是有极少数本地人但那也是祖辈传下来的老房子。
本地老人有,但大多已经搬入公寓和养老院。
不是极少数,经过十几年的争夺互换,温西现在仍旧有50%以上的独立屋由本地白人把守,其余50%才有大陆香港台湾中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新旧移民占据,照现在这个速度,要想把本地人变成极少数居民,估计还得30年。
 

小刘子

数字货币大丰收
温西,北上市中心西北温,南下机场列治文,西往UBC,东去本那笔新西敏,地理位置是大温最好的。

大家就事论事,讨论是讨论,最好别带那么些标点符号。
又胡说八道了吧

你从温西去西北温得穿越市中心过石门桥。咱先不说堵车,是你快还是住本拿比守着1号高速快我问你。
去列治文,住温西跟住本拿比基本打平手。
西往UBC,哈哈,谁没事总往UBC跑?再说了,本拿比守着SFU和BCIT,两所学校换你一所,又是本拿比胜出。
东去本拿比新西敏,就更不用说了,本拿比5-10分钟杀到新西敏。
怎么不见你提高贵林和发展速度最快的素里?哦对了又是本拿比占优势。
去downtown,谁还开车去?本拿比3条天车线,expo, millenium, 跟即将通车的长青线,去downtown上班购物看节目都很方便,10分钟到downtown。
 
我在东部小城市,阴冷潮湿,但是工作轻松稳定,政府工作年薪7万税前。

现在温哥华有一个公司给了OFFER,工资只有6万,为了下半辈子过的舒服点,不用再被冷风吹得天天头痛流鼻血,也为了孩子能在个温暖的地方成长,我的心还是比较活动的。

手头有50万可以当首付,如果真的搬家,把现在住的3600尺的房子卖了还能卖80万,前后能有130万可以用,有一个7岁上二年级的女儿,还有两个70岁的老人跟着,我和太太都入了籍是公民。

请问诸位我该在哪里买房子,买个什么样的房子?
mark
 

小刘子

数字货币大丰收
不是极少数,经过十几年的争夺互换,温西现在仍旧有50%以上的独立屋由本地白人把守,其余50%才有大陆香港台湾中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新旧移民占据,照现在这个速度,要想把本地人变成极少数居民,估计还得30年。
你这个50%数据从哪来的?还争夺互换?哪来的互换?白人自80年代就已经开始抛温西盘,那时候香港买家是主力。
现在的白人住温西也是租华人房东的地下室。温西现在除了kitsilano,marpole(大多其实都是白租客)基本很少白人,华人在温西早就是majority。
 
image.jpg
不同意。一分钱一分货,话简单,道理却永恒。因为这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天上落馅饼,好的东西就是贵,而且贵者恒贵。
因为一件珠宝放在那里,大家就会去抢,价格就会高,而一块砖在那里,就是个砖钱。

你非要说珠宝和砖一样,不值那个钱,那就是自视太高,把大部分人的财商和眼光都给小看了。
我小看西区的尊贵居民?你多心了,我只不过不会推荐想搬过来的东部工薪族花三百万买这个珠宝,我仅是一家之言,看官自会掂量。
 
浏览附件447118
我小看西区的尊贵居民?你多心了,我只不过不会推荐想搬过来的东部工薪族花三百万买这个珠宝,我仅是一家之言,看官自会掂量。
你到底是不是住在大温的?
难道你真不知道位于Granville、Oak、Cambie大街上的破房子的真正价值在于哪吗?
难道你真以为买家买了这些位于吵杂大马路的房子是为了自住?

看来你对车子的研究和了解只限于丰田,对房子的了解只限于素里
仅此
 
这些图片恰恰说明素里价格低的原因,为什么这么漂亮价格还这么低呢?市场永远是对的,这就好像在北京七环快到河北修个宫殿一样,再大再豪华也是乡下不值几个钱,而北京中心一个你看的外表的100年四合院价值可能是你郊区宫殿的十倍,这就好比你原因住在北京上海的内环之内,享受城市尤其像温哥华这样海滨城市的一切呢,还是在郊区没事看你自己家的一片草地呢?我想我肯定选择前者,李嘉诚对地产的投资理念是:第一是location,第二是location 第三还是location,本人换过多套房子,第一套恰恰是买的郊区的当时联排别墅,第二次换到中心城市内环以内,结果第二次买的房子当时买价和第一套差不多,那已经是几年以后了,现在又过了许多年,大城市内环那套公寓已经远远甩开了现在第一次买房的那套郊区联排。你要是买多几次房子就清楚了。
 
你到底是不是住在大温的?
难道你真不知道位于Granville、Oak、Cambie大街上的破房子的真正价值在于哪吗?
难道你真以为买家买了这些位于吵杂大马路的房子是为了自住?

看来你对车子的研究和了解只限于丰田,对房子的了解只限于素里
仅此
看帖子仔细些,我说过,要买西区,起码要四,五百万以上才可以住,你断章取意有什么意思。你想说买哪些破房子等拆了建公寓,现在难了。
 
最后编辑: 2016-11-09
这些图片恰恰说明素里价格低的原因,为什么这么漂亮价格还这么低呢?市场永远是对的,这就好像在北京七环快到河北修个宫殿一样,再大再豪华也是乡下不值几个钱,而北京中心一个你看的外表的100年四合院价值可能是你郊区宫殿的十倍,这就好比你原因住在北京上海的内环之内,享受城市尤其像温哥华这样海滨城市的一切呢,还是在郊区没事看你自己家的一片草地呢?我想我肯定选择前者,李嘉诚对地产的投资理念是:第一是location,第二是location 第三还是location,本人换过多套房子,第一套恰恰是买的郊区的当时联排别墅,第二次换到中心城市内环以内,结果第二次买的房子当时买价和第一套差不多,那已经是几年以后了,现在又过了许多年,大城市内环那套公寓已经远远甩开了现在第一次买房的那套郊区联排。你要是买多几次房子就清楚了。
讲投资吗,目前来说,西区最不值得投资,只适合自住,便利和校区是它最大卖点。除非买来拆建,赚建筑费(现在建筑商也不敢入市),买大街的的房子,等着拆了建公寓,其他的房子,等升值,未来十年,它最慢,成本最高,几年前它的升值很不错,现在轮到其他地方,讲Location,等你在加拿大有了经验再说,加拿大永远是轮流升值的,此贴二万多点击,不想误导要投资的人。到此为止。不再跟帖。
 
最后编辑: 2016-11-09
讲投资吗,目前来说,西区最不值得投资,只适合自住,便利和校区是它最大卖点。除非买来拆建,赚建筑费(现在建筑商也不敢入市),买大街的的房子,等着拆了建公寓,其他的房子,等升值,未来十年,它最慢,成本最高,几年前它的升值很不错,现在轮到其他地方,讲Location,等你在加拿大有了经验再说,加拿大永远是轮流升值的,此贴二万多点击,不想误导要投资的人。到此为止。不再跟帖。
房子这个问题,历史上颠扑不破的真理就是,哪人口最多,哪就高,而且一直会高下去,纽约高,温哥华高,上海高,北京高,而且永远是大城市里面房价涨一点,这些地方的郊区就望尘莫及,有一个100年来的事实就是:这里面豪宅区随便在自己的投资极限范围之内买一个,大不了就是混不下去到乡村去混,随便买,而住乡村的自己价格无论是涨幅和基数都远远落后于这些地方,最后就是连踏足这里看一下豪宅区的瓦片就已经回来够吹嘘三天,望尘莫及。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是男怕买错房,女怕嫁错郎,人生起点相同,但房子买点不同,十年以后就是莫大的差距,这还用证明吗?
 
发现很多人从来没有在温哥华长住过就道听途说,就比如说阴冷潮湿。温哥华冬天是连绵雨天但并不潮湿,真正潮湿的是像深圳那些南方的靠海的一些城市,早晨你会发现屋外地面全是湿漉漉的,像泼过一层水。最简单的是用抽湿机测试(当然要测试的是我们住的屋内而不是屋外),在香港上海一晚上一间屋可以抽一大盆水。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从地理分析可以看出端倪,温哥华的高纬度和北方的哈尔滨差不多,哈尔滨冬天是很干燥的,而冬天温哥华由于暖冷气流交会而形成的雨水丰富形成了对冲。温哥华三面被落基山环绕,一面是太平洋,这个情况和国内的昆明非常相似。在昆明住过的就知道夏天基本同温哥华一样用不到空调,原因也是由于有滇池的调整,而冬天由于有周围山脉的阻挡了冷空气并不冷,但暖湿气流交会形成了多雨的气候。我们看到温哥华往外走不远就会体会到冬季温度会非常低,原因就在落基山。温哥华和昆明的差别在日照时间。昆明是高原,日照时间长,但紫外线非常厉害,温哥华的真正的缺点就是冬天阳光少,有些人甚至因此有抑郁症。
我发现你的帖子对整个大温已经有很多了解,就比如说素里很乱,但素里很大差别也很大,治安最乱的纽顿和北素里台湾村南素里白石镇差别就很大。像南素里最近几年是工薪阶层流入最多的城市,区内已经准备和新建了几所中小学(而列治文却由于学生减少准备关闭几所小学),私校southridge 常年也在前列。楼主现在有130万可用,可以说已经比80%的工薪阶层强了,除了西区西温等少数地区,基本在大温开车1个小时区域内都有能力贷款购房,具体地点还是应该根据自己工作地点周围进行详细考察。温哥华现在的房价下步涨跌不做瞎胡猜测,但和多伦多的差价可能是最近几十年最小的(或者说多伦多这两年涨的比温哥华还疯狂),但有一点是非常确认的,整个大温的独立屋冬季维护费用比东部低,政府在冬季扫雪等支出少而且由于房屋基础价格高,地税税率可能在北美都属于最低的区域(这也是温哥华房屋炒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边一百三四万的房子可能和你现在的八十多万的房子地税差不多。
:wdb45:
 
温哥华潮湿还是干燥看你每天洗完的袜子晾在洗手间就知道了,第二天准干,这还是在下雨的冬季,你到上海,广州,深圳去看看,那才叫潮湿,把大腿劲是出来去拧干三天都干不了。温哥华的气候,怎么说呢,我去过世界很多地方,这个气候环境还真是绝了,夏天室外游泳,上山滑雪可以同时进行,有蔚蓝的大海,有绿绿的青山,熊和松鼠在西温,北温,高贵林不说随处可见也差不多,我都看到好多回熊和鹿了,离中国只有10个小时飞机,上去睡个觉就到了,多伦多那些所谓豪宅区跟温哥华的简直没法比,我总感觉像到了乡下看土财主花了不少钱弄的四合院的感觉,看看温哥华那些北山靠海的豪宅,家里栓个游艇直接下海捕鱼去了,house都是艺术品的感觉。总之,本人有大海情节,没有大海的地方坚决不去,每天不能看ocean绝对活不了,无论啥烦恼,一看浩瀚的太平洋顿时烟消雨散。有句话是谁说的忘了,就是买房子其实就是决定你和你的同类人群未来定位差距的问题,我真是太有体会了。一套房子,买的地点不同,比如一个在温哥华,一个在渥太华,相同的资产,十年以后温哥华的可能是渥太华的十倍。我周围身边的例子太多了,一套房子,Location绝对你的人生和未来,在可能的方位内,需要勇敢一点买你现在承受能力上限的那种,过几年十几年你会发现,政府在帮你赚钱,银行在帮你赚钱,好像世界都在帮你赚钱,反之,比较保守的那位,十年前跟你一样,十年后还在日益衰落的工作哀叹,连生活都成了问题,不说了,我周围的,国内国外的例子实在太多。
:wdb37:
 
又胡说八道了吧

你从温西去西北温得穿越市中心过石门桥。咱先不说堵车,是你快还是住本拿比守着1号高速快我问你。
去列治文,住温西跟住本拿比基本打平手。
西往UBC,哈哈,谁没事总往UBC跑?再说了,本拿比守着SFU和BCIT,两所学校换你一所,又是本拿比胜出。
东去本拿比新西敏,就更不用说了,本拿比5-10分钟杀到新西敏。
怎么不见你提高贵林和发展速度最快的素里?哦对了又是本拿比占优势。
去downtown,谁还开车去?本拿比3条天车线,expo, millenium, 跟即将通车的长青线,去downtown上班购物看节目都很方便,10分钟到downtown。
IQ捉鸡啊。。。你老从打labour的角度看哪里方便那温西确实不行,也不适合你。抠字眼,认死理你最厉害,典型的XX移民思维。
 

小刘子

数字货币大丰收
IQ捉鸡啊。。。你老从打labour的角度看哪里方便那温西确实不行,也不适合你。抠字眼,认死理你最厉害,典型的XX移民思维。
瞧你这个酸劲
打labour就不能住温西了?你就是个笑话

温西就是不方便,如今经济走廊在温哥华以东。商业繁华区也不在温西。我买个菜,下个馆子,办件事儿,都得先驾车离开温西去别的区。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起居都必须在温西以外的地点完成,那么温西根本不占地理优势。(除非有孩子在附近学校上学,所谓的学区房,事实上是金子去哪都能发亮,人家住素里也有考上常青藤的)

我不知道你所指的XX移民是什么,反正我在大温20年,是二代移民,我看得很清楚。
不瞒你说,我这个labour工明年就搬回温西住,真是委屈你了。
 
来把 没问题 房子贷款买就好 如果把东部房子卖了现金就有130万 再根据你的实际情况来看买多少价格的房子 工资也就差一万多 但环境就好不少 我觉得值得的
 
瞧你这个酸劲
打labour就不能住温西了?你就是个笑话

温西就是不方便,如今经济走廊在温哥华以东。商业繁华区也不在温西。我买个菜,下个馆子,办件事儿,都得先驾车离开温西去别的区。
如果一个人的生活起居都必须在温西以外的地点完成,那么温西根本不占地理优势。(除非有孩子在附近学校上学,所谓的学区房,事实上是金子去哪都能发亮,人家住素里也有考上常青藤的)

我不知道你所指的XX移民是什么,反正我在大温20年,是二代移民,我看得很清楚。
不瞒你说,我这个labour工明年就搬回温西住,真是委屈你了。
我酸你啥?打labour啊?可笑
自己巴拉巴拉温西怎么不方便,最后又说明年搬回温西住。。。二代移民的逻辑堪忧啊。这里讨论的温西方不方便是从大陆投移的角度说的,温西的方便是比较西温和列治文来说。你扯温东本拿比干球,有钱的谁住那?不跟你废话了,你也不懂。
 
我在Surrey住了一年, 真正治安不好的也就哪兩區, 晚上沒事也不會晃到那邊去
Burnaby溫哥華還是不是一堆刑事案件發生? 只要小區對了就好了

但交通真的是個大問題, 如果每天要去市區或是Burnaby上班, 開車就塞飽了, 坐公車Skytrain的話冬天還是很凍

高貴林貴的有原因, 環境好治安好現在又有skytrain, 但靠近山邊或是樹林近一點的話常常看到熊
谁便吧,来不来楼主早已有数,素里房子是便宜点可是教育安全呢,去吧就跟移民一样每个人能力不同感受也不同,温哥华工作不是一般的难找很多白人都一直找不到如果有信心保得住工作就去折腾一下。
 
我之前住fleetwood區, 上班也是這樣時間, 搭車累了, 現在搬去本拿比, 上下班只花一半時間, 舒服很多
Expo line累的是過了Metrotown之後開始很多奇奇怪怪的人上車一路到Surrey, Surrey公車也是一堆奇奇怪怪的人在車上, 感覺不安全

LZ,我来现身说法,台湾村住DT上班,来回坐公交车和天车,单趟1小时10分钟到20分钟,但是我同事温西住的上班也得50分钟,所以我平衡了,台湾村有PA私校每年学费5000多,学校排名BC省前10不知道有没,前20肯定没问题,这里住的多数是上班族,家庭年收入差不多,宁静友好的社区。温哥华多雨但是并不潮,我从青岛来,那种海洋潮湿气候很难受的,温哥华没有,但是好几个月雨确实比较讨厌,也许习惯就好了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