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国,来分享一个家里的故事

初中语文老师有句话我至今印象颇深,他说“革命革命,无关乎道德境界的高下,只关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那个时候不懂,现在读世界近现代史,不管国内国外,革命基本都是打着各种好听的旗号来劫富济贫而已。49年中国变天,对我外公外婆这些人来说是晴天霹雳,外婆家的纱厂、帆布厂先被公私合营,然后彻底没收国有,外公这边就更不用说了。但有句讲句,相比农村整肃地富,这些城市里的“体制内”下场还不算太惨,命基本保全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49年的变天,对我爷爷奶奶这些在豫北太行山脚下的农民阶层是个天大的喜事。53年苏联援华项目开建,工厂招人,贫下中农们有机会进城,彻底告别世世代代的农民角色。我爷爷讲他小时候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跟村里七八岁的小孩一起拿镰刀切草,满满的一担挑给日军据点,做军马的粮草。驻地日军跟抗日神剧里要么穷凶极恶要么智商欠费的鬼子不大一样,反倒喜欢小孩,一担草换得一个铁皮罐头,这足以让当时中国农村的穷孩子们欢天喜地一阵子了。而一千公里外的上海,外公外婆则养尊处优,学礼仪去教堂,受西式教育,参加各种party,甚至有自己的英文名字。谁料不久后的动荡,双方所在阶层戏剧性的颠倒。中共上位,爷爷奶奶看来是穷人翻身做主人,外公外婆则始念叨着上海沦陷而不是上海解放。沦陷vs解放,一词只差却道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
 
没有,国军副官做到校级的都很少,跟长官军衔要匹配。看过老爷子背倚青天白日满地红的戎装照,确实帅极,只是结局太凄惨。那时长官力求自保都不错了,顾不得身边人了,三反五反整右文革,一轮接一轮,败军之将,能善终的不多。
59年放出来的是有一定级别的,要不然镇反的时候就枪毙了
 
初中语文老师有句话我至今印象颇深,他说“革命革命,无关乎道德境界的高下,只关乎社会财富的再分配”,那个时候不懂,现在读世界近现代史,不管国内国外,革命基本都是打着各种好听的旗号来劫富济贫而已。49年中国变天,对我外公外婆这些人来说是晴天霹雳,外婆家的纱厂、帆布厂先被公私合营,然后彻底没收国有,外公这边就更不用说了。但有句讲句,相比农村整肃地富,这些城市里的“体制内”下场还不算太惨,命基本保全了。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49年的变天,对我爷爷奶奶这些在豫北太行山脚下的农民阶层是个天大的喜事。53年苏联援华项目开建,工厂招人,贫下中农们有机会进城,彻底告别世世代代的农民角色。我爷爷讲他小时候夏天的主要功课就是跟村里七八岁的小孩一起拿镰刀切草,满满的一担挑给日军据点,做军马的粮草。驻地日军跟抗日神剧里要么穷凶极恶要么智商欠费的鬼子不大一样,反倒喜欢小孩,一担草换得一个铁皮罐头,这足以让当时中国农村的穷孩子们欢天喜地一阵子了。而一千公里外的上海,外公外婆则养尊处优,学礼仪去教堂,受西式教育,参加各种party,甚至有自己的英文名字。谁料不久后的动荡,双方所在阶层戏剧性的颠倒。中共上位,爷爷奶奶看来是穷人翻身做主人,外公外婆则始念叨着上海沦陷而不是上海解放。沦陷vs解放,一词只差却道出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
这就要看,是认为沦陷的多呢?还是认为解放了的多?
 
中国的汉字里面藏着很大的学问,张献忠,张自忠,张治中,三个不同的字,造成了三个不同的人生。所以才有姓名与八字这门学问。最近在学习中国的相形文字,正好看到楼主这篇文章,联想到上面三个人的字。中国人的名字一般是由天地人(姓为天,名为地,字在中间为人。)三者合在一起,如果天地相冲,必然影响到人,张为姓,张的象形文字是将弓拉长,而献的象形文字是左边一个祭祀的器皿,右边一个犬(实际是虎头)有成语画虎不成反类其犬就是说的这个虎与犬的关系。表示拿祭物祭祀。再看忠字,心处在正中,表内心公正不偏不倚。本来张与忠就不和谐,弓拉开肯定是射箭,而箭正中中心,如果中间的字正好能中和一下,可能箭就会偏离,而如果中间的字正好成了靶子,那么人就会有杀身之祸。这就是天地人三者的关系。献字、自字都成了靶子,所以,张献忠会被清军所杀,张自忠也会被日军所害。(自的象形文字是鼻,试想弓箭射向鼻子,人肯定要没命。
再看治的象形文字,左边一个水字,右边一个台字,台为土,土台阻水,起到一个阻隔的作用,所以,张治中左右逢源,化险为夷。由这三个人名联想到名字与人生,确实人的名字真得不应该随随便便而起,应该顺应天地,合八字运势。这是一门学问,不是迷信。我们的姓不能改变,但是我们在起名时可以将天地人三者达到和谐。尤其是在许多族谱中,中间的字已经定局,此时应该改变的是名(地),否则,天地不通必伤及人。
通过学习中国象形文字,我由衷地感叹中国古人造字时的智慧,同时也为今生能为中国人,熟谙汉语而感到自豪!
好赞啊,听鸟您的五迷三道,俺也赶脚好自豪。咱们用姓名来说明人的命运,那比蛮夷们用星座来说明,博大精深多鸟。谁说咱们鸡鸡小呢?撸过之后才知道有多博大。
 
龙应台前阵子在港大开讲,被弄的下不来台,场面尴尬的很。
俺到莫赶脚龙先生有多尴尬。要是好多朝鲜同志在场,他们同声唱起鸟“正恩同志,没有您我们活不了”,俺会赶脚尴尬吗?估计俺不会,俺可能会想,“曲子还挺优美的”,或者“人脑肿么会被洗成酱紫?”

对俺这代人和这代人以后的,要是莫有改革开放,恐怕根本奏没机会对《我的祖国》耳熟能详。过去那种专制年代,叫你熟悉啥奏熟悉啥,狠简单。如今,再《见过大爷》、《见裆大爷》好像也莫法深入人心鸟。
 
我在这里认识一华人,祖籍广东,其祖辈在解放前是一小地主。
国共内战末期,大势将定之时,当地大富户纷纷卖房、卖地逃到香港。
故此,地价、房价均变得异常便宜。

这位华人的祖辈,坚信“哪个朝代也得种地吃饭”的理念,于是耗尽家财,收购了大片田地,一夕间成为“大地主”。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得到:家产土地全部充公外,因是大地主,还受到格外“优待”,很快就被整死了。
势者,运也。大到国运小到股市,讲究都是顺势而为,跟着趋势做
 
想起我有个大伯,早年是上海药厂的药剂师,兄弟姊妹中就他受的教育最多,49年解放后因为曾经加入过三青团被发配安徽农场劳改,之后回到原籍,以鞋匠为生直到去世。大伯的其他兄弟都加入了共产党包括我父亲,仕途还算顺利。如果当年大伯知道49年后要变天,他怎么会加入三青团,不过好像这个团也是打着爱国救国革命的旗号。感叹世事难料,一步错步步错。
 
看到楼主讲的故事,我不禁也想分享一个。我妈有个远房表哥,比我妈大不少,一直在我们那里的一个厂子看大门。这人装傻卖呆一辈子到退休,文革时有个书记看他不顺眼,曾经说过要调查调查他,最后也没什么结果。我们作为远房亲戚都不太了解他到底怎么回事。直到后来他退休多年,中国和台湾两岸三通了,结果他去台湾探亲了。等到他回来,有一次去我家玩,叙说了台湾怎么好,普通人可以去总统府还能见到总统,他见到的应该是陈水扁。然后才聊起他为什么去台湾。原来他三弟在台湾,他一家三兄弟,他家大哥黄埔毕业,内战时应该是个团长,国民党撤离时,他那个团是负责掩护撤离的,结果被共军包了饺子,一看彻底走不了了,只能临时起义,结果到后来不算起义,被抓了好多年。他三弟当时随着军队医生打杂,马上撤退的时候医生给他三弟说,要去台湾了,你还小,回山东老家吧,要不见不到妈了。他不愿意,想继续跟着医生学医,就跟着撤到台湾去了,最后退休时官拜少将。他是老二,竟然是抗大毕业。到了刚解放时,发现情况不太妙,就一直不敢提自己抗大毕业的事,隐身在一个工厂看大门,而且整天脑子不太清醒的那种。从来也不提他大哥三弟的事,因为他大哥去黄埔的时候名字就改了,他三弟了无消息,所以一直也没查出来。一直到三通时,台湾那边黄埔联谊会找到他大哥,邀请他大哥去台湾,那时候老大已经放出来了。他们才顺路联系上了他家老三。一家三兄弟,因为内战,情况迥异,令人唏嘘。只不过他仍然没细说他自己到底怎么上抗大等中间很多事,现在想想他或许当过特务什么的。现在人早已去世,也更无从查证了。
 
我祖父有两个堂弟,一个是与他共祖父的,一个是与他共高祖的。共祖父的那个是广西军,49年在雷州半岛被俘后释放回村,一直在家务农。到了他七十左右时,我有次回村里,看他与另一个和他同辈但年龄跟他儿子一样大的族弟下棋,那个人讥讽他当国民党的兵拿共产党的钱。我一时不明所以,便问他儿子,"叔祖不是当了共军俘虏吗?怎么共产党还给他发钱?"他说,现在改了,说不叫俘虏,也不算起义,算投诚,每月发津贴100元。其实就是投降。我早年问过堂叔祖,你跟解放军打过仗吗?他说没有,抓壮丁抓去后,就一直往南跑,听说共军来了,撒腿就跑,一直跑到海边,没路了,就投降了。在村里,从来也没因当过国民党兵受迫害,大家知道,都是抓壮丁抓去的。
另一个是族叔祖,年龄比这堂叔祖大一点,是青年军,不是抓去的,是避仇主动投军的,49年去了台湾。九十年代先是回来探了次亲,后来就回来定居了,跟着他的一个堂侄。听他堂侄说,他在台湾没有家,自然也没有子女,跟另一个老头共一个女人。后来台湾给这些老兵一年十几万新台币,折人民币三四万,于是拿着这些钱回老家了,买了栋旧民居,娶了个婆婆,日常是那个堂侄照顾。有年正月初一,我也去他家给他拜年,但他不认识我,所以也不好聊点什么。现在都过世了。
 
我在这里认识一华人,祖籍广东,其祖辈在解放前是一小地主。
国共内战末期,大势将定之时,当地大富户纷纷卖房、卖地逃到香港。
故此,地价、房价均变得异常便宜。

这位华人的祖辈,坚信“哪个朝代也得种地吃饭”的理念,于是耗尽家财,收购了大片田地,一夕间成为“大地主”。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能猜得到:家产土地全部充公外,因是大地主,还受到格外“优待”,很快就被整死了。
你说的这个人属于明显智商不够用的,别人都卖地走人的时候,他还以为能逆时代而动,富贵险中求呢。其实是他根本没看清大势,共产党不是到他家才开始图改的,早前的解放区早就实行了,所以说他只能算个傻子,最后的结果也纯属自找的
 
过去隐瞒历史的很多,我以前有个老邻居,没人知道他有台湾亲戚,在一家织布厂里做工,后来改革开放了,他去台湾探亲,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有个舅舅在台湾。舅舅没有子女,有点财产,想让他去继承。真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说明中国人还是很会夹着尾巴做人的!
 
个人和历史的关系,真不好说。
如同我们也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时机,那么多人发达 ,为什么没有自己?近年一批又一批发达的,我们又missed,为什么?
自安天命!
对多数人来说,我们不是弄潮儿,而是被 弄!!这话说得我赞同。
 
你说的这个人属于明显智商不够用的,别人都卖地走人的时候,他还以为能逆时代而动,富贵险中求呢。其实是他根本没看清大势,共产党不是到他家才开始图改的,早前的解放区早就实行了,所以说他只能算个傻子,最后的结果也纯属自找的
现在都在炒房,是不是大势?要不要跟上时代?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