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加拿大移民风雨路

S

sannorm

Guest
(22) 老板失业

最近公司与另一家公司合并,我的部门和美国方面重组在一起,出人意料,我的老板失业了。当然这也在情理之中,部门合并了,管理岗位并没增加,又不象在中国,可以无聊地应人而增设几个副职。我的老板在这公司服务了十几年,也算公司的元老,况且人缘很好,现在得了这个结局,多多少少有点令人心寒。我的一位同事,和她一起工作了十几年,她是搞专业的,不是管理层,所以不在裁减之列,她虽有兔死狐悲之感,但仍暗暗庆幸多亏做技术搞专业,直接做客户项目,所以久经风雨,裁来裁去,还是裁不到她。我则感到有些惆怅和彷徨,招我进公司的人反而丢了工作,使我再一次感到在西方社会找工作难,保住工作更难,同时也感到有一份养家的工作即可,不必非要读什么MBA,做什么管理层。

想当初,刚进公司三月,就碰到了公司裁减开发软件部门人员的大事,开发人员进进出出也算正常,一般他们也是签的是合同,薪水高一点,但合同结束就得另找工作。我以前在国内宝钢工作时和外国专家一起工作过,很多来宝钢的专家实际上就是合同制的。有些人就喜欢合同制,一是薪水高,二是去的地方多,接触的人多,受到的培训多,学的知识也多,经验也丰富。但坏处是不稳定,特别是IT行业,人老了就没人要了。我碰到一个肯大毕业的老外,才四十多,本来在美国工作,合同到期后没找到新工作,回到蒙城,闲赋在家,整天在一家华人武术馆学太极拳,车也卖了。问他有什么打算,他倒很坦然,学好太极拳,再去开武馆教人。事有凑巧,开馆的华人移民是我的一位朋友,在国内也是搞IT的,但从小学武,有一身好功夫,刚到加拿大也去工厂打力气工,后来在西人的武术馆教拳,现在自立门户,事业蒸蒸日上,所以,人有一技之长,到哪都可混碗饭吃。

我在公司三年,公司的同事进进出出的有好几十人,大多数人走都是无奈,只有极少数就任其他公司高职而得意洋洋,不过,谁知道未来呢?高处不胜寒,说不定让你走人就得走人,因为高管的薪水可以养活两三个技术人员,碰到重组裁减,高管首当其冲。刚看到的一组新闻,苹果电脑中国高层十几人被一起解雇。所以凡事有好有坏,做到高层也无须太得意,待人接物更不要盛气凌人,中国人更是如此,焉知何时翻船。看看国内,多少省长部长市长书记曾风光一时,一旦犯事就沦落为阶下囚。做个一般人也无须自卑,一般人有一般人的生活,有一份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时间流逝,每个人不过是沧海一粟,人生就是如此。
 
S

sannorm

Guest
(23) 北美找工的第一张王牌


前天接到美国一个大学的面试邀请,让我一个月后去学校参加面试,对方付我三天的食宿交通和飞机票。这是我第一次]有进行电面试便进入现场面试。一般来讲,异地求职,特别是正规的大学,因为收到的申请较多,甄选周期长,所以大凡要过电话面试,现场面试两关。现场面试一般是一天,包括演讲和吃饭。就和运动比赛一样,有预赛然后才有决赛。预赛先淘汰一些人。所以这次直接进入决赛有些让我喜出望外。当然,我良好的北美名校教育背景和三年的专业工作经验看来已经能得到业界认可。特别是我本身就有一份稳定工作,所谓骑驴找驴,在北美找工作就是这样,越是有工作越好找工作,越是有好工作越能找到好工作。所谓关键则是要找到第一份专业工作。而要找到第一份工作手里要有几张王牌。

很多新移民来到加拿大后发现找工作成了最大的困难,而这个难度也往往超过了来加之前的想象。很多人来到加拿大后举棋不定,有的急于找到工作,虽然个别人比较幸运,确实找到了一份专业工作,但大多数都是四处碰壁。有的人眼看人民币换成的加币日日见少,只出不进,就干脆打起了体力工,久而久之,白领变成了蓝领,自尊心大受伤害,与其在国外受洋罪还不如当初留在国内,内心很矛盾。有的人在国内赚了些钱,来加后无奈开起了杂货店,驾校,培训学校,专业抛到了九霄云外。博士小老板,博士教车教练,博士a习老师在中国要算奇闻,但在加拿大就很一般了,他们那还算是混得好的呢。

我个人不主张新移民立刻找工作。因为即使勉强找到工作,也失去了在北美受教育的机会。能在北美受良好的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而新移民能花最少的钱得到一生中有史以来的最好的教育。很明显,北美的教育体系很完善,教育质量高。学生能学到很多东西,逻辑思维,动手能力都有很大提高。特别是团队精神,民主制度,语言的听读说写表达能力,诚信和自信,这些方面在国内大学是学不到的。难怪胡锦涛在耶鲁演讲时说,如果时光能倒流几十年,他也希望成为耶鲁的一员。我相信他是发自内心的。我本人在麦吉笱Ф亮肆礁鲅痪醯靡坏阋]浪费时间,而且受益匪浅。北美教育背景无论如何是新移民应该争取也是较容易争取到的第一张王牌。

除了教育背景,专业的工作背景是新移民找到工作的另一个重要王牌。新移民都一样,谁也不是贾宝玉,会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给他。所以进大学读书较好,一般学校都有实习课程。老师和西人同学也有网j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资源。在学校不要死读书,要搞关系,当然不是国内的那一套。我本人就是通过集中选修某一知名教授的课并通过做某个项目给他留下突出印象,这位老师在荣升学校管理高层后仍很乐意做我的工作佐证人,而他在学术界的声望就像一面镜子,所以同行一看到他既然乐意推荐一位已毕业多年的学生,那这位学生一定不差。
 
S

sannorm

Guest
(24) 加强自身修养,正确看待歧视

在媒体上常常看到反种族歧视的文章,有人比喻加拿大是隐性的种族歧视的王国,比如有一对大陆来的新移民为了搬家和房东吵起来并推了房东一把,结果被房东报警,被抓拘留一周并被判一年内不能接近房东所在地三百米之内为例来说明华人受到了歧视,如此等等,好象华人移民在加国尤如黑人生活在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先说那位和房东吵架的大陆移民吧,坐牢是他不懂法律。因为移民到一个新国度,就要遵守新国家的法律。加拿大是一个讲人权的国家,一切以人为本。在加国,没有上门评理之说,警察也不作调解人。那位移民租期没到可以搬走,但违约要付补偿费,否则必须提前三个月以书面方式通知房东要搬迁,房东是不会和你争执的。而如果你违约在先,还推了人家一把,根据加国刑法,这算袭击罪,房东报警是很正常的。警察抓他完全是例行公事。因为就算换了你是美国人或魁北克人,警察照样抓你。房东没提法律诉讼就算幸运了,否则一旦告上法院,你还得请律师,一旦定为有罪,即使是轻罪,也留下了案底,轻则影响入籍,不能到政府机构工作,重则被驱逐出境。据我所知,有位夫妻在大街上吵起来,男的打了女的一个嘴巴,因为是在大街上当众打人,有很多证人,路人报警后,男的被抓并被驱逐出境,尽管后来女的在法庭上百般为其夫辩解,并说起因在她,但法官仍以袭击罪判他五年入监外带驱逐出境。这不是一个种族歧视的例子,只是一个法律问题外加民族习惯问题,文化不同。很多大陆移民到了加国总是以中国的一套来看问题并指导自己的行动,那势必会惹祸上身,因为在中国无所谓的问题到了加国就可能是很严重的问题。

再说华人有没有受到歧视?对于个案,因为细节复杂,有时分辩不清。但总体上来说,加拿大是一个多元文化国家,华裔受到了普遍的尊重。总督省督有华裔,多元文化部长是华裔,议员有华裔,至于大学公司,许多华裔是主管,电视台有华裔播音员。华人过新年,总督总理发表新年贺词,连赌场都挂出中国人新年快乐的横幅。每年出版发行中国生肖年的邮票。中国企业甚至要来买加国的企业,开采加国的能源,图书馆有很多中文书籍,市政要员也来中文社区听意见,各种中华文化活动也很多,中餐馆也很受欢迎,等等。有的人讲,华人从政太难了,要在加国搞政治,要把华语变成第三官方语言。对于这一点,我更不敢苟同。从政并不是衡量有没有种族歧视的标准,你只要有选民,当什么都可以,加拿大组党自由,你尽管可以做什么主席。本来移民国外的华人就是远离政治的人多,经商做学问过太平日子的多,为什么非要和其他族裔去比。各民族有各民族的发展史,历史和文化影响了后人的人生观。一厢情愿的热情除了换来几个追随者的呼应外,往往得到的反而是自身族裔的冷遇和唾弃。

我们新移民,还是老老实实地做个一般人为好。学好语言,这是没办法的,因为这是人家的地盘,入乡随俗,尤如到了广州讲广东话,到了四川讲四川话一样天经地义。掌握基本功,发挥华人吃苦耐劳,肯钻研学问的优点,从商或做科研学术。我个人是这样看的,为什么要用我们的短处比如从政去和别人的长处比呢?古人圣贤早就给后人予启示,取长补短,发挥优势。另外,重要的是加强自身修养,掌握被人尊敬的技能,不管走到哪里,你有本事人家就尊重你。种族歧视的问题发生在你个案身上的概率就会越来越小。
 
S

sannorm

Guest
(25) 北美求职经验点滴
这是我找到工作后写的。愿与那些踏踏实实地通过再次学习达到最初移民目的的同胞分享。

我是03年6月从麦基尔大学获得图书馆和信息研究硕士的,但真正找工作从三月就开始了。尽管有思想准备,但在北美找工作的难度还是超出了预期的想像。在北美,大部份人是通过关系也就是亲戚朋友找到工作,但我们中国学生就只能靠自己碰运气了。好在学位专业,所以我主要还是通过美国图书馆学会和加拿大图书馆学会的网站上登的广告找工作。

准备一份好的北美风格的简历是很必要的,说来容易,但大多数中国学生写不好,一是语言问题,二是格式问题。好的简历是完美的,就是没有错别字,用词准确,要用学术性英语写,突出你的技能,相关学位和工作经验。一般北美简历是两页。但简历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每个职位的具体要求做相应的变通,比如突出某些关键技能等。

COVER_LETTER是最关键的一份申请材料,一般是一页纸。一定要回答广告中职位的QUALIFICATION的要求(Requirements & desired),而且要回答WHEN,WHERE,HOW得到这些经验的。用词要准确,一般每个大学都有CAREER CENTER,比如MCGILL就列出了样板的COVER_LETTER的和RESUME,并列出了可用的动词和形容词。申请专业职位学书职位要用学术性英语写,公司职位对语言相对要求少一些。最好请中心的志愿者检查一遍。我还请志愿者帮我做了两次面试演习。这是很有益的。


一般的求职就是递交一份简历,一份COVER_LETTER,三份REFERENCE的名字,电话和电邮,其中一位REFERENCE必须是你的SUPERVISOR,最少有一位是你的同事。选REFERENCE也是很关键的,不是越有名越好,而是看他(她)是不是真心帮你。

我从三月份递简历,到找到工作总共递了有一百多份,得到了八次电话面试,三次正式面试。

机会最大的是六月份得到的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面试。我是三月份在美国图书馆学会网站看到的广告,五月份得到了电话面试,是半个小时,问了四个问题,第一个是关于TEAM_WORK的,第二个是关于DIVERSE PEOPLE,第三是问图书馆的发展趋势,第四是问对他们图书馆了解多少。看似很好回答的问题,其实不然,在北美,不用你讲大道理,而是要举例讲你WHEN,WHERE,HOW得到了比如TEAMWORK的经验,你对TEAMWORK的态度。时间控制很重要,我是半小时不多不少完成了电话面试。这是第一步。

他们一共收到了54份申请,选了最强的十五个人电话面试,然后再选九个人去现场面试(有三个职位,相当于ASSISTANTPROFESSOR),我在电话面试后五天就得到了现场面试通知,因为我住在蒙特利尔,去图森要转机,所以对方让我选时间,我选了6月6日,讨个吉利。机票和三天的交通食宿由对方支付。选好日期后,对方就给我EMAIL来了AGENDA,一天的面试包括一小时的挑选委员会的面试,一小时PRESENTATION,午餐,一小时的与将来一起工作的GROUP的面试,一小时的FACULTYREPRESENTATIVE的面试,一小时参观,半小时见DEAN,加上晚宴,真是很TOUGH。

去面试的过程要讲起来可写一个短篇故事,所以我就不详细讲了。主要看发挥。准备要充分,把可能想到的问题都写好答案,熟记要点,关键是每个要点要有例子,英语是经过NATIVESPEAKER修改过的,用词恰当。我表现算是很好的,自我评价觉得满意。所以很有信心。到了七月初,我被告知选进了TOP5。就是很有希望了,但对方来信说还要和我某个REFERENCE联系。当时我并不知这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其中奥妙。

很可惜,到了七月底,我被告知尽管我专业背景强,也很热情,但没被选上FINALISTS。我的唯一缺陷是PRESENTATION时间超过了一小时,另外有些方面讲的太深太细。这是他们给我的FEEDBACK。但最主要还是我的一位REFERENCE渡假忘了给我提供REFERENCE,这个事是我后来知道的,但不好讲,使我错失了的机会。所以选REFERENCE 很重要。

好在稍后面试我的另一家美国公司就是我现在工作的公司随即录用了我。我在它的蒙特利尔分公司工作,做软件咨询,是连续性职位。这个公司在世界图书馆的市场份额中占第一位。加拿大国会图书馆,多伦多大学,美国史丹佛大学等都是我们的客户。中国的北大人大也是。

进这公司也是过了三关,第一关是一小时面试,面试时我很自信,两位面试的一位是我的老板,一位是分公司总经理。我一边回答一边写下要点,也问了他们几个问题,给人印象很好。第二关是专业和管理知识考试,是用法语出的卷子,20分钟我就全答完了,而且基本都答对了(没有标准答案,但我的答案我老板很喜欢,她当时就对我讲了)。第三关是三天试编程,我到第二天就被告知OFFER了。我的老板很高兴,说我是SUPER QUALIFIED PERSON。因为我有计算机和图书馆的双硕士学位,又有编程经验,很快就完成了她出的试题。

总算找到了一份工作,比起其他同学幸运一些,有些西人同学还没着落呢,现在就业市场不是很好。特别是在加拿大。很多IT从业人员下岗了,有些是曾在NORTEL的。

工作了有半年多了,现在已是正式雇员,但回想求职经历,仍觉心惊胆颤。现在愿写出这些点滴供其他和我一样的中国同学参考和分享。
 
不错,分享很有实质内容,具可操作性!^_^
 
S

sannorm

Guest
感谢各位,选了我写的二十五篇有关几个方面的体会,希望对新来蒙城的人对这里的学习和就业等的了解有一点催化作用.
 
S

sannorm

Guest
lz的文笔很好,思路更清晰,有时间和你多交流

希望你定下心来,不要太踌躇不前, 三十正当年,当你在加拿大找到工作,一切走上正常后,你就会慢慢体会到在加拿大的好,特别是对小孩有好处, 另外这里人事简单,不用每天想着要去拍领导的马屁,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是要有本事,有能力,你有能力,议员部长也可尝试,但在中国你的一切取决于组织.
 
S

sannorm

Guest
(26) 民以食为天

最近CBC电视台连续在两个星期天晚上播放了专题片《中国在崛起》。本片在介绍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分析了现中国存在的诸多社会,体制,经济,法律等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和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还是和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即环境污染。

片中展示了中国人素以“民以食为天”的食文化而自豪。但就是这个“食“,现在还是不是“天”?污水浇灌出的含有有害化学污染残留蔬菜,受污染了的水产品,在安徽某地区,人们因为喝污水肢体溃兰变形等等,使得人们怀疑这个“天”要从天堂而变为地狱。

美国财经专家白赛克在其评论文章中引世界银行的估计,全世界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当中,中国占6个,每年的环境伤害和健康成本超过540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今年11月为止中国吸收的484亿美元国外直接投资。

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开发表的一份关于“90年代中期中国环境污染经济损失估算”的报告。根据估算,1995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了1,875亿元,占当年GNP值的3.27%。水污染造成的损失是大头。不考虑因地球物理原因形成的水污染造成的损失,仅仅计算人类生产活动中产生和排放的废弃物进入自然界水体所造成的水体污染而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数目就达到了1428.9亿元,占环境污染造成的全部经济损失值的76.20%。

其中,工业污染性缺水是各项损失中最严重的一项。1995年,全国工业污染性缺水就造成直接工业经济损失750亿元,占了水污染造成的损失的一半以上。

另外,报告指出,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损失(包括南方水网地区和北方农村地区)、水污染对渔业的损失、水污染对农业的损失、水污染对旅游业的损失也是不可忽视的损失组成项目。

除了水污染之外,大气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也不可轻视。报告指出,大气污染已对中国经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等对中国人民的健康损害尤其大,1995年全国因为大气污染影响导致的人体健康损失估算达到171亿元。

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已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该报告所计算出来的损失1875亿元虽然已是数目庞大,骇人听闻,然而,撰写该报告的专家指出,中国因为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还远远不止此数目,该数字只是部分可以计算的环境损失。

CBC的专题片揭示了环境污染是中国目前面临的一个最严重问题之一。它不但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还严重损害了居民的健康。在一些农村地区,多年的环境问题得不到解决,生病住院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便接连出现了农民自发的抗议活动。在中国,多个地区因为环境污染引发激烈的社会冲突。

由此看来,中国保护环境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
 
希望你定下心来,不要太踌躇不前, 三十正当年,当你在加拿大找到工作,一切走上正常后,你就会慢慢体会到在加拿大的好,特别是对小孩有好处, 另外这里人事简单,不用每天想着要去拍领导的马屁,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关键是要有本事,有能力,你有能力,议员部长也可尝试,但在中国你的一切取决于组织.


我已过三十了,女性,国内医学本科微生物学硕士,有一儿子5周岁了,老公国内做外贸,我们是今年2月短登了温哥华.目前老公一心在做他的生意,只我一个人在操心身份的事.之前看了很多的移民故事,对这样的生活/过程好象心有不甘,今天看了您的文章,有点启发,读书确实是提升自己同时适应周围的最好的最有用的途径.不知您在读书方面能否提供一些建议?我一点都不了解(目前是)那边读硕士拿奖学金助学金等的情况,可否指点一下? :wdb17:
谢谢!
 
S

sannorm

Guest
you can go to http://www.ubc.ca/ to find information about admmission.

I suggest you go to the university admmission office to get more detail information. face to face talk is a more efficient way. The situation of loan & bursary in BC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Quebec. Good luck.

我已过三十了,女性,国内医学本科微生物学硕士,有一儿子5周岁了,老公国内做外贸,我们是今年2月短登了温哥华.目前老公一心在做他的生意,只我一个人在操心身份的事.之前看了很多的移民故事,对这样的生活/过程好象心有不甘,今天看了您的文章,有点启发,读书确实是提升自己同时适应周围的最好的最有用的途径.不知您在读书方面能否提供一些建议?我一点都不了解(目前是)那边读硕士拿奖学金助学金等的情况,可否指点一下? :wdb17:
谢谢!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