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定居 算算在加拿大养老需要多少钱?

P

poorguy2

Guest
CLIFF大哥有没有想过移民南半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气候相对于加拿大来说要好,而且你可以半年住国内,半年住那里,不必受严冬之苦.新西兰的消费相对于加拿大略低一些,你那500万RMB也能花的久一点.

说得对,支持!
 
CLIFF大哥有没有想过移民南半球,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气候相对于加拿大来说要好,而且你可以半年住国内,半年住那里,不必受严冬之苦.新西兰的消费相对于加拿大略低一些,你那500万RMB也能花的久一点.

其实对于我来说,首先没有小孩,加拿大紧邻美国,孩子除了享受加国教育,还有可能到美国深造这个潜在的(我个人认为也是最大的)优点,享受不到,其次,年过四十,也过了到加拿大找工作,逐步发展的最佳年龄了,能考虑的只能是养老了.所以发了这个帖.

今年春节我们在新西兰旅游了半个多月,感觉人太少了,南岛北岛,一出了那几个大城市,路上车真是少,到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觉得老人会很寂寞.
再说,澳,新移民对我四十岁的没戏了吧?
 
500万人民币,如果5年后,在加拿大退休用30年,好像是少了点。真的是坐吃山空,现在都不敢说500万加币够不够。因为20-30年后的钱贬值几十倍,都是可能的。如果能用钱去生钱,用每年生出的钱来支付当年的开销,那是最好的方法。现在像你这样的情况,在加拿大,一个月用4-5千元,是不会算多的。
 
很有意思的帖子,谢谢楼主~~

我刚好40了,儿子昨天生日,也7岁了,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也在考虑极端的情况:如果坐吃山空,我们需要多少?

答案楼上都有了,感觉压力很大啊~~
 
cliff,提几个问题,一起讨论讨论,因为这也是让俺困惑的几个问题,呵呵

1 真正退休养老的人一般还是要有自己的房子的,因为租房是一个长期的沉重负担,一旦租金付不出,难道露宿街头?而且,假如买个30万的房子,过20年开始倒按揭,记住,你应该会拿到
多于30万的钱,因为房子长期来看是升值的,假如当时市值60万,银行要赚点儿,给50万可以吧?当然这只是理论上的,好像还跟开始倒按揭后还能活多少年有关,这个需要有了解的朋友讲讲。

2 同样的问题,把用于买房的钱做投资,这是投资领域最大的忌讳,尤其是准备退休的人士。就用你的例子,40万分成四份做投资,表面上有四次机会,但是,假如买的第一个店不是很理想(因为地段好、有稳定客源、收入比较好的店一般不太会有人肯卖,而且要卖也远远不止10万!),而不幸的是第二个店也是亏的,请问,你还有勇气去做第三次尝试吗?因为你是在用未来要付的房租来投资!也许有人会说,不会那麽巧吧?事实上,对于第一次进入陌生领域进行投资的人士来说,失败的可能性比较高。:wdb13:
3 假设活到80岁,过于保守了!:wdb9: 考虑到目前的营养水平、医疗水平、健康意识和知识等综合因素,正常人活到90岁以上的
概率比以前大幅提高了。个人以为,对于生活习惯健康,不抽烟少喝酒(喝酒只喝葡萄酒:wdb23: )经常进行有氧运动,体重正常,没有慢性疾病的人士来说,活到90岁并不难。所以,万一您一高兴,钱花光了还意犹未尽,根本没走的意思,咋整?

4 在租房的前提下,每年2万的生活是非常拮据的,生活品质会比较差的。只有自己有房且房款全部付清的情况下,2万的生活费才能过上可以接受的生活,但仍然是很简单的。

5 那个香港的退休夫妇年开销近5万,属于比较奢侈的了。

6 总的来说,50岁退休也是需要100万的,70万少了点(也不是不可能,只是需要你的每一次投资都是正确的,每一个计划都是百分百准确的,还有,要保证生活中不出现任何大的意外,因为70万是不会有什麽余钱来应付你从没考虑过的那些事情的)。当然,如果找一个轻松的parttime工作,或者成功买到一个合适的小生意,一切就非常轻松了。
以前有几次类似的讨论,找出来供你参考,链接在下面。当时讨论的时候好像是40岁前退休,个人以为需要至少130-150万(三口之家)。

http://post.iask.ca/canadameet/topic/51735

http://post.iask.ca/canadameet/topic/55056

俺的”精密计算“跟你的设想不谋而合,可惜没人看到?:wdb24:
http://forum.iask.ca/showpost.php?p=1134924&postcount=28
 
俺的”精密计算“跟你的设想不谋而合,可惜没人看到?:wdb24:
http://forum.iask.ca/showpost.php?p=1134924&postcount=28

TO:牛头熊掌
谢谢你,我已经仔细看过你的计算,的确和GOODFELLA有异曲同工之处.
不过,帐越算越明,看样子,到加拿大养老,不是一般人能承担的起的. :wdb24: 话说回来,老两口,如若真有100W加元.就没有必要去加拿大养老了吧?:wdb2:
 
TO:牛头熊掌
话说回来,老两口,如若真有100W加元.就没有必要去加拿大养老了吧?:wdb2:

为什么不?不过俺的数据是130W哦,而且实际要求还要放大,因为计算表内没有统计上交的税收。
中国目前的问题作为局外人来看,是人口众多,民风败坏,隐含的政治危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这些恐怕在50年以内是不可能解决的。
 
为什么不?不过俺的数据是130W哦,而且实际要求还要放大,因为计算表内没有统计上交的税收。
中国目前的问题作为局外人来看,是人口众多,民风败坏,隐含的政治危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这些恐怕在50年以内是不可能解决的。

利息3.1%和通胀持平有点保守了。就是政府的长期债券也应该有2-3%左右的实际收益(net of inflation)吧?一个及其普通的balanced fund税前净收益(net of mgmt fee)也应该至少达到GDP的净增长速度了。 会投资的人可以用更少的钱,早点退休。 :wdb17: 牛兄以前谈到的用资产增值税代替入息税也是高见啊!
 
S

shanghai_qq

Guest
人太少,1样的

其实对于我来说,首先没有小孩,加拿大紧邻美国,孩子除了享受加国教育,还有可能到美国深造这个潜在的(我个人认为也是最大的)优点,享受不到,其次,年过四十,也过了到加拿大找工作,逐步发展的最佳年龄了,能考虑的只能是养老了.所以发了这个帖.

今年春节我们在新西兰旅游了半个多月,感觉人太少了,南岛北岛,一出了那几个大城市,路上车真是少,到处"风吹草低见牛羊",觉得老人会很寂寞.
再说,澳,新移民对我四十岁的没戏了吧?

人太少,1样的。养老,加拿大可能会据签,因为没有为加拿大作贡献。
 
为什么不?不过俺的数据是130W哦,而且实际要求还要放大,因为计算表内没有统计上交的税收。
中国目前的问题作为局外人来看,是人口众多,民风败坏,隐含的政治危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这些恐怕在50年以内是不可能解决的。

不论是100W还是130W,辛辛苦苦攒了半辈子的钱,到加拿大做吃山空,还要承担投资风险,毕竟国内养老的成本低啊!
 
比较一下,国内的养老成本是多少?

也考虑坐吃山空这种情况~~:wdb13: :wdb13:

如果车、房、食品等的水平基本差不多,估计费用也不少啊~~

比如,在深圳,上海~~

:wdb5: :wdb5: :wdb5:
 
中国目前的问题作为局外人来看,是人口众多,民风败坏,隐含的政治危机,自然环境破坏严重;这些恐怕在50年以内是不可能解决的。


好象这么说有点片面。
划分一下时间段吧,从100年前开始,比较一下,100年前的中国、70年前的中国、50年前的中国、30年前的中国、20年前的中国、10年前的中国和现在的中国,然后再试着推想一下10年后、20年后、30年后,50年后就算了,不考虑了。

当然要每一个人都象加拿大的普通人的生活水准那样生活很难。
 
看过,为什麽不从30、40岁开始计算?

其实,我在上面提到的两个帖子里咱们已经讨论过的,观点也比较相近,只不过当初参与讨论的可能是你们家帅哥。而这个帖子可能是美女发的,所以不了解当时情况!哈哈

早就建议你们分拆上市,独立发展。看看现在多麻烦!

俺的”精密计算“跟你的设想不谋而合,可惜没人看到?:wdb24:
http://forum.iask.ca/showpost.php?p=1134924&postcount=28
 
同意Englishbay,是过于保守了。

投资最保守最安全的债券型基金,年平均收益率6%是很容易达到的,一般都会超过通胀2-3个点。

再提两个问题讨论讨论:

1 通胀对不同人的影响

看到过加拿大的通胀数据,好像是3%(不能确定),但是这个数字里面是很有学问的,对张三来说,他面对的通胀率可能是4%,
对李四来说他面对的可能是2%。why? 因为消费结构不同。如果你的消费结构中经常涨价的商品(奢侈性消费、服务业消费等)比较多的话,你就要面对高的通胀率,反之,若主要消费在长期范围内价格比较稳定且上涨较慢甚至不断下跌的商品(食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则面对低的通胀率。不要小瞧这两个点的差别,30年下来,差别是很惊人的。因此,对于喜欢简单生活的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房子因素要特别提一下,因为这是普通人一生中最大宗的一次消费了。房子长期来看是通胀的主力,如果暂时不买房子,你就要一直面对一个比有房子的人高得多的通胀率,买了房子,你不但少了一个最重要的通胀因素,而且还可以同时享用它的使用价值和增值效应。

2 中国人的保守

如果让加拿大人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得出的数字一定是会小于咱们算出的数字的!因为中国人长期处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之下,时时刻刻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作退休计划一定是很保守的,留的余量一般都很富裕。100多万加元,对于大多数加拿大家庭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了。所以,各位打算提前退休的,不用过于担心啦!:wdb6: 牛兄熊妹以为如何?:wdb23:


利息3.1%和通胀持平有点保守了。就是政府的长期债券也应该有2-3%左右的实际收益(net of inflation)吧?一个及其普通的balanced fund税前净收益(net of mgmt fee)也应该至少达到GDP的净增长速度了。 会投资的人可以用更少的钱,早点退休。 :wdb17: 牛兄以前谈到的用资产增值税代替入息税也是高见啊!
 
很受启发,俺也40多的人了,也有LZ同样的想法.只不过俺如果40多岁到了加拿大,老两口会找一些适合的工作干,主要是为融入当地社会(尽力而为),同时有点收入(1.5W/年.两人,应当不会困难吧?),每年有3个月可以自由支配.
俺认为,养老在加拿大可以是一种选择,10年20年后,如果不行,可以海归嘛.但是,10年20年后,如果国内不行,恐怕是再也出不去了;出去养老,65岁以前不可以什么也不干,工作是一种快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只要不是太累,时间不是太长,那就是在养老,好比国家机关.
所以,我给LZ的答案就是多少钱都可以,关键是两点:一是要能够出去,二是要工作.
 
赞同楼下的买房策略,如果手上有足够的现金,尽量多首付,少贷款。 除了少数善于投资和high net worth的人, 保守安全投资组合的税后投资收益率未必比的上贷款利率。 而你的贷款风险可是100%。

100万加元存款(等值于一年50000左右的税前年金收入,principal不动)是足够保障基本生活的,如果需要点extra,就继续的干活。

同意Englishbay,是过于保守了。

投资最保守最安全的债券型基金,年平均收益率6%是很容易达到的,一般都会超过通胀2-3个点。

再提两个问题讨论讨论:

1 通胀对不同人的影响

看到过加拿大的通胀数据,好像是3%(不能确定),但是这个数字里面是很有学问的,对张三来说,他面对的通胀率可能是4%,
对李四来说他面对的可能是2%。why? 因为消费结构不同。如果你的消费结构中经常涨价的商品(奢侈性消费、服务业消费等)比较多的话,你就要面对高的通胀率,反之,若主要消费在长期范围内价格比较稳定且上涨较慢甚至不断下跌的商品(食品,电子产品,汽车等),则面对低的通胀率。不要小瞧这两个点的差别,30年下来,差别是很惊人的。因此,对于喜欢简单生活的人来说,这又是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房子因素要特别提一下,因为这是普通人一生中最大宗的一次消费了。房子长期来看是通胀的主力,如果暂时不买房子,你就要一直面对一个比有房子的人高得多的通胀率,买了房子,你不但少了一个最重要的通胀因素,而且还可以同时享用它的使用价值和增值效应。

2 中国人的保守

如果让加拿大人来讨论这个问题,他们得出的数字一定是会小于咱们算出的数字的!因为中国人长期处于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竞争压力之下,时时刻刻有一种不安全感,因此作退休计划一定是很保守的,留的余量一般都很富裕。100多万加元,对于大多数加拿大家庭来说,也已经是一个很大很大的数字了。所以,各位打算提前退休的,不用过于担心啦!:wdb6: 牛兄熊妹以为如何?:wdb23:
 
很受启发,俺也40多的人了,也有LZ同样的想法.只不过俺如果40多岁到了加拿大,老两口会找一些适合的工作干,主要是为融入当地社会(尽力而为),同时有点收入(1.5W/年.两人,应当不会困难吧?),每年有3个月可以自由支配.
俺认为,养老在加拿大可以是一种选择,10年20年后,如果不行,可以海归嘛.但是,10年20年后,如果国内不行,恐怕是再也出不去了;出去养老,65岁以前不可以什么也不干,工作是一种快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学习,只要不是太累,时间不是太长,那就是在养老,好比国家机关.
所以,我给LZ的答案就是多少钱都可以,关键是两点:一是要能够出去,二是要工作.
说的好!我今年也40岁,正在办理移民加拿大,估计得两年后才能登陆,有信心开始新生活,挑战自我.:wdb9:

楼主50岁登陆,身体好的话也可以做一些工作啊,工作也是快乐的事,能使人感到对社会更有价值!!
 
刚在电视里看介绍去马来西亚养老,每个月1万RMB的生活费,过得好滋润
不过比较大马,还不如国内了
 
最后编辑: 2006-11-11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