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末的那几天

对,就是这个,我出国以后,没我爸妈摁着,已经好多年不看春晚了。我刚刚想到了元宵,又觉得没有什么歌歌唱元宵的啊。就没提歌名。
我刚来的时候 看春晚是学生会去大使馆借录像带 VHS 是什么 你可能都不知道
借回来 复制 能看到复制第三版的 就特骄傲了

没关系的 等到五月份 租录像 两元
 
我刚来的时候 看春晚是学生会去大使馆借录像带 VHS 是什么 你可能都不知道
借回来 复制 能看到复制第三版的 就特骄傲了

没关系的 等到五月份 租录像 两元
我有google在手。Video home system. ;) 天啊, 第三版,对清晰度表示质疑
说实话,我个人不觉得春晚很有意思。:X3: 我爸妈觉得必看。
我在国内的时候,坚持到半夜就是为了等着放花。
 
我十五岁的时候家里刚有电视 我就住校了
一直到来加拿大 都是住宿舍 没条件看电视
看球的时候 在楼道里 全系一个19寸黑白的 好座全被79级的学生干部占领
大师就是那些学生干部中的一员吧?:unsure:;)怀疑中
 

comeback

天若有情
大师,明明是不同级别单位的司令员,到你那儿就成了小司令,太有喜感啦。

这么细,我还真不知道。我知道是,好多人,不得不在大校这个级别转业地方,虽然也能混的不错,但是从大校到少将,卡了很多人。
是啊,将校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到了将军这级,就叫高级将领了,就算少将,起码也属副部级了。。。:cool:
 
楼主的回忆也让我想起来一位朋友。他是抗日地雷战英雄的后代,十多岁军队召去了洛阳外院,几年后派往越南;又过了若干年,同行的十几人只有他自己负重伤回来了,因为缺乏证人,总参某部又对他甄别了几年,好歹陆续又有两人回来,彼此证明,重新启用了他。这哥们啥都会干,烹调、踩缝纫机、拉面不一而足,有一道甜品是用胡萝卜和藕做的,是京西宾馆的厨师教他的,特好吃;夏天回国,我送他冰酒,他赠我亲手做的辣椒酱和军t恤。军人不易,爷孙三代,从地雷战到秘密战,致敬!
 
“越军有个排长和一个士兵叛逃跑到我们这边一个村子里了,首长要求你们去把这个过程拍下来,作为这次政治攻势的战果”,上车后一师的同志简单跟我们说了情况。

是个渔村,在北仑河出海口附近,海边的沙滩中越相连,可以从沙滩步行过境,这里的老百姓基本是京族,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所以语言相通,据说60年代中国抗美援越的时候,就从这里紧急征召了一百多的越语翻译赴越随军参战。

越军排长所在的那个民房在村子边上,我们的车停在里民房很远的地方,但我们扛着设备走到离房子还有十来米的地方,里面出来个人,跟一师同志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就不让我们过去了,然后那个人就又回到房子里。
一师的同志跟我们说,刚才那个是情报部门的,说越军排长不愿意被拍摄,让我们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再做做工作。
我们这样再等了10来分钟,房门开了,一个人向我们招手示意过去。

房子里非常简陋,没有电灯,只是矮饭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灯,有一碗扣肉,两个粗瓷碗,碗里估计是当地老百姓自酿的土酒,屋子里有4-5个人,都是便装,但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两个越军,带着惊恐的目光看着我们。

打开我们带去的电瓶镝灯照明,让他们自由交谈,开机,不同的角度,拍了10分钟不到,我们就出来了,出来后一师的同志跟我们说,其实这两个越军就是饿的,想过来蹭点肉吃,那个排长说只要我们接收,他可以把他那个排全部连人带枪都拉过来投诚,我们这边没答应,让他还是回去再联系吧(一碗扣肉就可以投诚了,可想那时的越南有多困难啊,胡伯伯若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啊)!

后面拍了两天的空飘海飘,常规官样宣传惯例,略过。

两天后,上午,按师里的安排,再到县医院地点,也是10点左右,一切都按上次部署,但这次是那个民兵先去召唤越军过河,如果肯过来,我们再行动(估计还是不肯过来)。

开始一切顺利(经过几天的顺利工作,这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越军士气低落,我们很安全),民兵到河边喊话,还是上次那个“叫花子”下来,还是喊他过来拿旅行袋,“叫花子”还跟上次一样不肯过河,不同的是我们三个电视台的这次不在县医院,却在后面破民房里跟各首长玩笑着,打着哈哈,心情轻松,还偶尔有点高声,大家只是拿着望远镜监看着河边的民兵和对岸的越军士兵。

哒哒哒,哒哒哒,两个短点射,枪声打破宁静,看到子弹打在河面上溅起几个水花!

民兵抄起旅行袋狂奔,那个越军士兵先趴下,然后边翻滚,边爬,这样连滚带爬地回地堡(越军的单兵素质还是不低啊,比起经过文革的解放军要强许多)

我们这里大家都蹲下了,师长的两个警卫员护着师长,过来一会,还是军区首长胆大,慢慢举起他手中的8倍望远镜,从窗框上观察对岸,“在那,在那,是那几个开的枪”!

我也拿过一个望远镜,看到对岸地堡上方坡顶上停着一辆苏式吉普车,一个穿着黄尼子军大衣的军官(看这身行头,就不一般)也举着望远镜向我们这边观望,他身后站着两个拿着冲锋枪的士兵,穿的军装也正规,估计刚才开枪的就是军官身后的士兵。

约莫20分钟左右,情报过来了,向师长了做汇报
 
对不起各位捧场看官,我家的房子漏了,所以这几天买了工具零件,就耽误了发帖,老朽这里给你们作揖了
但今天不能再拖了,早上5点就起床码字发帖,罪过罪过!
今天温哥华晴天,一会天亮我还要上房顶修房子,但愿能今天修好!

谢谢各位看官捧场!
 
对不起各位捧场看官,我家的房子漏了,所以这几天买了工具零件,就耽误了发帖,老朽这里给你们作揖了
但今天不能再拖了,早上5点就起床码字发帖,罪过罪过!
今天温哥华晴天,一会天亮我还要上房顶修房子,但愿能今天修好!

谢谢各位看官捧场!
楼主好厉害啊,能文能武,还能上房修修补补。祝一切顺利啊。
 
楼主的回忆也让我想起来一位朋友。他是抗日地雷战英雄的后代,十多岁军队召去了洛阳外院,几年后派往越南;又过了若干年,同行的十几人只有他自己负重伤回来了,因为缺乏证人,总参某部又对他甄别了几年,好歹陆续又有两人回来,彼此证明,重新启用了他。这哥们啥都会干,烹调、踩缝纫机、拉面不一而足,有一道甜品是用胡萝卜和藕做的,是京西宾馆的厨师教他的,特好吃;夏天回国,我送他冰酒,他赠我亲手做的辣椒酱和军t恤。军人不易,爷孙三代,从地雷战到秘密战,致敬!
好多年没有听到京西这个名字啦。小时候觉得京西挺高大上啊。这些年宾馆太多了,好多老宾馆都被掩盖了昔日的荣光啊。
 
“越军有个排长和一个士兵叛逃跑到我们这边一个村子里了,首长要求你们去把这个过程拍下来,作为这次政治攻势的战果”,上车后一师的同志简单跟我们说了情况。

是个渔村,在北仑河出海口附近,海边的沙滩中越相连,可以从沙滩步行过境,这里的老百姓基本是京族,京族是越南的主体民族,所以语言相通,据说60年代中国抗美援越的时候,就从这里紧急征召了一百多的越语翻译赴越随军参战。

越军排长所在的那个民房在村子边上,我们的车停在里民房很远的地方,但我们扛着设备走到离房子还有十来米的地方,里面出来个人,跟一师同志嘀嘀咕咕的说了一通,就不让我们过去了,然后那个人就又回到房子里。
一师的同志跟我们说,刚才那个是情报部门的,说越军排长不愿意被拍摄,让我们再等等,看看能不能再做做工作。
我们这样再等了10来分钟,房门开了,一个人向我们招手示意过去。

房子里非常简陋,没有电灯,只是矮饭桌上点着一盏煤油灯,有一碗扣肉,两个粗瓷碗,碗里估计是当地老百姓自酿的土酒,屋子里有4-5个人,都是便装,但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两个越军,带着惊恐的目光看着我们。

打开我们带去的电瓶镝灯照明,让他们自由交谈,开机,不同的角度,拍了10分钟不到,我们就出来了,出来后一师的同志跟我们说,其实这两个越军就是饿的,想过来蹭点肉吃,那个排长说只要我们接收,他可以把他那个排全部连人带枪都拉过来投诚,我们这边没答应,让他还是回去再联系吧(一碗扣肉就可以投诚了,可想那时的越南有多困难啊,胡伯伯若地下有知该作何感想啊)!

后面拍了两天的空飘海飘,常规官样宣传惯例,略过。

两天后,上午,按师里的安排,再到县医院地点,也是10点左右,一切都按上次部署,但这次是那个民兵先去召唤越军过河,如果肯过来,我们再行动(估计还是不肯过来)。

开始一切顺利(经过几天的顺利工作,这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越军士气低落,我们很安全),民兵到河边喊话,还是上次那个“叫花子”下来,还是喊他过来拿旅行袋,“叫花子”还跟上次一样不肯过河,不同的是我们三个电视台的这次不在县医院,却在后面破民房里跟各首长玩笑着,打着哈哈,心情轻松,还偶尔有点高声,大家只是拿着望远镜监看着河边的民兵和对岸的越军士兵。

哒哒哒,哒哒哒,两个短点射,枪声打破宁静,看到子弹打在河面上溅起几个水花!

民兵抄起旅行袋狂奔,那个越军士兵先趴下,然后边翻滚,边爬,这样连滚带爬地回地堡(越军的单兵素质还是不低啊,比起经过文革的解放军要强许多)

我们这里大家都蹲下了,师长的两个警卫员护着师长,过来一会,还是军区首长胆大,慢慢举起他手中的8倍望远镜,从窗框上观察对岸,“在那,在那,是那几个开的枪”!

我也拿过一个望远镜,看到对岸地堡上方坡顶上停着一辆苏式吉普车,一个穿着黄尼子军大衣的军官(看这身行头,就不一般)也举着望远镜向我们这边观望,他身后站着两个拿着冲锋枪的士兵,穿的军装也正规,估计刚才开枪的就是军官身后的士兵。

约莫20分钟左右,情报过来了,向师长了做汇报
越军看来跟朝鲜的军人不一样。朝鲜的军人也特别苦,火腿肠,方便面都觉得特别珍贵的食材一样。超级感激的。但是要你跟他们开玩笑,要金日成的徽章戴一下,他就要告诉你,绝对不行,会掉脑袋的。
 

开始一切顺利(经过几天的顺利工作,这时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越军士气低落,我们很安全),民兵到河边喊话,还是上次那个“叫花子”下来,还是喊他过来拿旅行袋,“叫花子”还跟上次一样不肯过河,不同的是我们三个电视台的这次不在县医院,却在后面破民房里跟各首长玩笑着,打着哈哈,心情轻松,还偶尔有点高声,大家只是拿着望远镜监看着河边的民兵和对岸的越军士兵。

哒哒哒,哒哒哒,两个短点射,枪声打破宁静,看到子弹打在河面上溅起几个水花!

被对面看到了,以为你们藐视越军
 
对不起各位捧场看官,我家的房子漏了,所以这几天买了工具零件,就耽误了发帖,老朽这里给你们作揖了
但今天不能再拖了,早上5点就起床码字发帖,罪过罪过!
今天温哥华晴天,一会天亮我还要上房顶修房子,但愿能今天修好!

谢谢各位看官捧场!

向新的高地发起了进攻
 

注册或登录来发表评论

您必须是注册会员才可以发表评论

注册帐号

注册帐号. 太容易了!

登录

已有帐号? 在这里登录.

Similar threads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