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分钟嘛,也就是刷刷手机的工夫,就到朱家角站了,站台带点古色古香。
可惜,并不是一出站,就到了朱家角景区的。从地铁站到景区的1.5公里,局座比较了各种交通方式之后,建议你走到一百多米开外的“珠溪路沪青平公路”公交站坐公交,等不了几分钟就有车,行车十分钟左右,即可到达景区的南门和北门。具体坐哪班车,你们到时候自己用地图app查一下吧。
PS:
坐到景区的南门或北门下来,走几步就是热闹的朱家角核心区了。如果你还是小时候去的朱家角,那么现在再去,大概会刷新你对它的印象——
“这个古镇,怎么变潮了”。具体怎么个“潮”法,咱们后面说。
朱家角毕竟开发成景区多年,饭馆的规模和数量,明显要比
召稼楼多很多。局座在综合了点评分数、美食博主推荐之后,挑选出了口碑靠前的土菜馆、小吃店、下午茶、伴手礼近20家店,自己给自己开了个单子——
任重而道远啊,咱们开吃吧!
朱家角景区有一南一北两个门,以河道为界划分成南北两片区域,当中以放生桥相联结。
放生桥以北,通往课植园,那里的西井街、东井街沿街有不少饭店,还有来来往往的乌篷船。
放生桥以南,则由一条新风路从景区南门贯穿至放生桥前。
而在放生桥畔、新风路的西侧,是上海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明清建筑第一街——北大街。
北大街全长一公里左右,沿街林立着不少老店、名店。但凡游客来到朱家角,都会来这条老街,吃饭的、买特产的、淘小玩意的。即便是工作日,照样被游客挤得水泄不通。
锃亮的走油蹄膀、反复浇着汤汁的扎肉、一路叫卖的阿婆粽、垒得高高的熏青豆、五花八门的当地糕点……在北大街上从头走到尾,买不见得会买,但饿是真的会饿。
有意思的是,这条街的店铺在同质化相当严重的情况下,为了抢生意都使出了十八般武艺。你去看吧,几乎每家店都接受过XX电视台的采访,专题报道,评比奖状、上节目的照片等等,硬碰硬把整个店面贴得满满当当。
不得不承认,在网络还不发达的年代,它们就是“网红”的前身——“电视红”啊!
我们的吃吃吃之旅,就从
西井街、东井街和北大街开始。
朱家角让我知道:景区里的饭,真的不难吃啊。
放生桥南北两侧的土菜馆加起来少说也有个四五十家,光是点评五星的就不在少数。这些店大都是青浦当地居民开的,农家菜不太精致,但还算地道,最关键的是,人均通通不过百。选了几家评分、口碑各方面靠前的,尝下来确实不差。虽然在同一个魔都,但朱家角的土菜跟
浦东召稼楼的还是挺不一样的,所以也真的不要觉得“每个古镇都一样”。
井亭所在的这栋老宅建于清代,是“上海市第一批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能把饭店开进“文物”里,这菜要是不好吃就太掉价了。
去的时候过了饭点,店里只有我们一桌客人。招待客人的阿婆一口的青浦方言,还没等局座听明白她说啥,就特别勤快地帮我们把桌椅挪向了窗边的阳光里,“暖彤彤额,适意!”这么暖心的阿婆,让见惯了市中心名店里某些凶巴巴阿姨爷叔的局座,有点感动啊。
Ξ 局座点单
农家土鸡蛋 32元
特色白切鸡 58元
野菜冬笋 30元
招牌河鳗 180元(时价)
共计:300元
井亭的定价算是局座吃的几家土菜馆里偏高的,尤其是别家150块左右的河鳗,他家卖到了180元。贵是贵了点,但菜量大,味道也嗲,这么两荤两素三个人吃足够了。
农家土鸡蛋
毫不夸张地说,在朱家角的几顿饭里,就属这盘炒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土鸡蛋不用调色就自带浓郁的金黄色,家里的炒蛋根本没法跟它比。
趁热吃,镬气足,像是有股很好闻的黄油香气。鸡蛋炒得极嫩,有几块蛋甚至能吃到流黄的状态。盐几乎没怎么放,全靠葱花爆香,满口都是鸡蛋原原本本的味道。敢问市区哪里才能吃到如此诱人的炒蛋啊?
招牌河鳗
在吃这道菜的时候,还没听说日本鳗鲡的危机,到码字的时候才想起来,我们当天吃的河鳗,很有可能就是这几天讨论得沸沸扬扬的日本鳗鲡啊。这样的美味,也许以后就吃不到了,也是颇为唏嘘。
河鳗姗姗来迟,足足等了将近二十分钟。店家解释说,因为是活杀现做的,耗时长。你还真别说,慢工出细活!光是看到这色面,闻到那浓油赤酱的味道,就觉得这道菜点对了。鳗段切得齐整,每一块都饱满油亮。
印象里只有在小时候到本地亲戚家吃喜酒时,才吃过这样水平的河鳗,长大了酒席纷纷搬进酒店,反倒对“吃喜酒”这件事的食物本身没什么期待了。这家收汁和勾芡手法老道,河鳗皮包裹在浓稠的酱汁里,肥糯得比吃一整个蹄膀还开心。肉质焖得酥而不烂,没有一星半点的腥味打扰。就连里面的蒜瓣也已酥透,能吃且好吃。不过也有个问题,河鳗有些部位鱼刺多,吃起来得有耐心。
特色白切鸡
上海人嘛,你懂得,农家菜不点个白斩鸡,就总觉得缺了什么似的。鸡是自家养的走地鸡,皮也是平常不多见的金黄色。皮质软韧,底下有薄薄一层层晶莹的冻,生前看着不像是只肥鸡。一吃果然肉质是差了点,偏柴,但鸡肉香气却不错。
这样半只白切鸡要价58块钱,价格跟小绍兴的差不多,不过没能吃到肥嫩的鸡肉,实在有点遗憾。
野菜冬笋
野菜用的是塔菜,拿它和冬笋片清炒是很家常的做法,也是现在是很应季的菜。这家虽是爆炒,但是油放得不多,不像有些饭店,所有炒菜都泡在一汪油水里。盐也撒得少,只吃得到蔬菜的清爽鲜甜,没有多余的佐料味,挺赞的。